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炮讲故事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4/2/29 22:19:20

费祎,蜀汉名相,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足见费祎的能力与地位。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言:“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在裴松之看来,若费祎在,则蜀汉不亡。费祎真的有那么强吗?他对蜀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依史而言,费祎在,则蜀汉确实是不会亡国的。作为一国宰相,费祎具备治世能臣所该有的一切品质。首先,费祎德行高尚,志虑忠纯,为群臣称道。彼时,魏延性情高,当时群臣皆避之,他也不愿意与群臣说话,只有费祎才能和他说得上话,而魏延之所以愿意和他说话,就是因为敬重费祎的为人。除此,蜀汉名相诸葛亮就曾在《出师表》中两度称赞董允是“志虑忠纯”,对他是十分器重。诸葛亮器重他到什么程度?话说,有一次诸葛亮南征班师回朝时,文武百官都到成都十里之外去迎接,这些迎接诸葛亮的官员有很多资历和官位都要比费祎高,但诸葛亮却唯独费祎与他同坐一辆车。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费祎的重视。

其次,费祎廉洁奉公,不为财色所惑,坚定本心,为国谋利,为民谋福。《费祎别传》云:“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彼时身为蜀汉重臣,以费祎的权势,其家庭应该是锦衣玉食享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事实上,费祎家中从无余银,他和他的家人每日都是布衣素食,出入皆不用车马代步,与普通人家没有丝毫的差别。再是,费祎文武双全,对内可安邦,对外可定国。费祎主政蜀汉期间,对内,蜀汉内部事务是被他处理得井井有条,朝中一应庆赏刑威,都能处理的得心应手,且他常于早上听知政事,其间还能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可是每每都能够尽宾客之欢,而不废自身大事。后来董允代费祎为尚书令,也意欲效仿费祎之行,但朝中大事却多所愆滞,引得董允不得不叹道:“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远,非我之所能及啊!”。对外,数次率军抵挡住曹魏的进攻。延熙七年(244年)闰月,位大将军曹爽率军进攻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拒守兴势待援,费祎闻援后,留镇南大将军马忠镇守成都,自己则亲率大军赶往兴势,抵御曹魏。御魏期间,费祎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其时军中筹备严驾,纷纷营营。魏军见蜀汉已有防备,且援军军容严整,自知不敌,遂退军。然后,费祎善于居中调节同僚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可以抛弃成见,专心为蜀汉效力。彼时,费祎为司马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两人是互相憎恶对方,每次并坐论事时,他们都会彼此指责对方,往往是魏延举刀刃指向杨仪作威吓,而杨仪则泣涕。而就在两人争论之时,费祎也往往会站出来,为他们谏喻分别,以释其意,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可以和平相处。正如《三国志》所言,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杨仪能够继续在一起合作,一起为蜀汉效力,全因费祎的居中调节。

最后,费祎也很善于调节蜀吴两国之间的关系。刘禅在位期间,因费祎每次奉命出使办事,都能符合皇帝的心意,故常被派出使吴国。吴国君主孙权晚年性格乖张,经常会莫名其妙地作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由此蜀吴的关系就经常因孙权反复无常的性格出现裂痕。而每次只要费祎出使吴国时,蜀吴两国紧张的关系都因费祎的出使出现好转。与孙权交流过程中,费祎是辞和语顺、义旨笃实,据理答难,每每孙权都能被他说得心服口服。当时,孙权对他是十分器重,曾说;“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大意是先生是天下之淑德,将来必成为蜀汉的股肱重臣,恐怕不能常来东吴了!由此可见孙权对费祎的重视与喜爱。综上所述,费祎的存在,对蜀汉是尤为重要的。首先,费祎出色的政治与军事能力,可以帮助蜀汉稳定国内局势,抵御外部入侵,继而增强蜀汉国力,延续蜀汉国祚。其次,费祎出色的交际能力,不但能调节内部同僚之间紧张的关系,让他们摈弃成见,携手共进,共创蜀汉未来,还能修复吴蜀之间的联盟关系,让吴国可以与蜀国共进退,一起抵御曹魏的入侵。

最后,费祎所坚持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已是征战数十年,疲惫不堪的蜀汉来说也是大为有利的。彼时,姜维每欲倾全国之兵,与魏国决战时,费祎常常是阻止其所为,遏制姜维对魏国的决战“雄心”,只给他数万兵马,以此避免蜀汉国力被进一步消耗,加剧内部阶级矛盾,及国库空虚问题。可以说,当时就因费祎的存在,在其坚持实施与没休息,避免与曹魏主动作战的政策下,蜀汉国力衰退的局势才得以被遏制,并逐渐显现出复兴的局势。若费祎能够继续主政蜀汉数年,乃至数十年,蜀汉的国祚绝对能够继续延长数十年,乃至十数年。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费祎蜀汉诸葛亮孙权董允曹魏

更多文章

  • “汉寿屯中醉里棋”,蜀汉的悲观主义政治家——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费祎,蒋琬,蜀汉,董允,诸葛亮,姜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蜀汉只有一位丞相,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但人们还是将诸葛亮和其继任者蒋琬、费祎、董允并称为“蜀之四相”。虽然合称为“四相”,但在诸葛亮的光芒下,其

  • 刺杀费祎的魏降人郭修,到底是不是姜维的死士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姜维,费祎,蒋琬,诸葛亮,蜀汉,刘备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导语三国时期,时局扰乱,群雄并起,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这其中的蜀汉就是刘备创建的,历经二帝统治,历时四十三年,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刘备集团在巅峰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跨有荆、益”,但是在经历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大败之后,

  • 三国第一刺杀大案:姜维费祎的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若希生活标签:姜维,费祎,蜀汉,蒋琬,丞相,魏国,诸葛亮,曹操手下,三国第一刺杀大

    既然是说三国时候的事情,在进入正题之前不妨先和大家回顾一下诸位葛丞相的《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蜀汉政权的不少文臣武将,费祎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丞相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公

  • 诸葛亮的命和蜀国国运挂钩的,诸葛死后,蒋琬费祎主内政表现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青傲南说奇闻标签:蜀国,曹操,周瑜,丞相,蒋琬,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从经济学来看,诸葛亮要发展生产就必定要教会当地人耕种,一级建造住房,当地可能有一部分野人,或者说像印第安一样的原始人,所以说诸葛亮是他们的引导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可能在教化方面诸葛亮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古代有些军事家也是发明家,比如戚继光,诸葛亮可能也是一个发明家,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诸葛亮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姜维,刘禅,蜀汉,邓艾,魏国

    公元253年,新年伊始,蜀国举行了盛大的元旦晚宴,大臣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莺歌燕舞,好不快活!欢娱嫌夜短,不知不觉,大家都喝多了,有几个直接躺倒在地上。大家喝得起劲,没人留意一个叫郭修的人,更没人会预料到即将发生的惨剧!这时候,忽然有人大喊,“死去吧!”,大家抬起朦胧的双眼,循声望去,令人震惊的一

  • 费祎被刺杀后,姜维北伐的首胜——“襄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费祎,姜维,蜀汉,曹魏,诸葛亮,刘禅

    老瞒虐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著英雄。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在三国时期的后期,随着一批元勋去世,蜀汉由原先的理想主义回归为现实主义,只有姜维、张嶷、陈袛等寥寥几个人支持北伐。姜维在位期间,在“段谷之战”之前,基本上是每隔一年就北伐一

  • 怎样看魏降人郭修刺杀费祎一案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费祎,郭修,姜维,夏侯霸,蜀汉,刘禅

    在延熙十六年(即公元253年)一月,蜀汉内部发生巨大震动。魏降人郭修刺杀了蜀汉二把手,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费祎。这次刺杀成功让姜维上位,鹰牌代替了鸽派。由于这次刺杀活动后,最明显的受益人无外乎姜维。因为费祎的去世,导致姜维失去掣肘,可以安心北伐。所以姜维身上的嫌疑最大。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郭修刺杀费祎一事

  • 三国蜀汉名臣费祎简介 与哪些人并称“蜀汉四相”?

    历史解密编辑:立春讲故事标签:费祎,董允,蒋琬,刘禅,刘备,刘璋,诸葛亮,历史片,古装片,蜀汉四相,三国(电视剧)

    费祎,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追谥敬侯。三国演义中的费祎费祎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同,性格宽和,刘备平定益州时,在蜀为文官。刘备死后,诸葛亮辅刘禅当国,重用费祎及蒋琬等。南征孟获时,诸葛亮以费祎为长史随军。后来

  • 蜀汉四相,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蒋琬和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蒋琬,费祎,蜀汉,刘备

    蜀汉四相是指: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这四个人基本是蜀汉的核心宰辅。如果不算诸葛亮的话,蜀汉的真正的宰相只有蒋琬和费祎。董允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地位无法和其他三位相提并论。在公元234,诸葛亮病重,后主刘禅派尚书李福赶往五丈原问询宰相继任人选,诸葛亮先后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蒋公琰,一是费文伟。这二人

  • 蜀国最大的政治暗杀事件——费祎遇刺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姜维,蜀汉,蜀国,刘禅,曹魏

    就三国魏蜀吴而言,蜀国无疑是疆域最小,经济最弱,军事实力最差的一个,但也必须承认的是,三国里政治局势最稳定,没有内乱,始终是皇帝掌控权力的国家也是蜀国。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里,却发生了一起最重大,最离奇的政治暗杀事件,这次暗杀事件涉及到了后主刘禅,姜维,以及敌国北魏。此事之离奇至今也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