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血色的筵席,为何蜀国的重臣费祎,会在岁首宴会之上遭遇不测?

血色的筵席,为何蜀国的重臣费祎,会在岁首宴会之上遭遇不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3865 更新时间:2023/12/25 3:21:17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我们永远也无法猜透别人的心里在想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不要有一些加害别人的想法,与此同时也不能失去对他人的防备之心。

蜀国重臣费祎,官至大将军之职,是朝堂真正的执政者,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实权人物,就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对他人没有防备之心,在一场岁首宴会之上,被人刺杀身亡。

提到蜀国,便绕不开一个灵魂人物——诸葛亮刘备能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与孙权、曹操三分天下,建立蜀国,诸葛亮功不可没。

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太子刘禅即位,对于诸葛亮更是十分仰仗。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逝世前,为保蜀国无忧,他留下遗言:蒋琬可接其衣钵,蒋琬之后,费祎可接。

诸葛亮在世时,为了完成先帝一统天下的宏愿,曾七出岐山攻打魏国,只可惜最终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劳民伤财、国力大损。蒋琬主政后,便开始实行一系列修生养息的政策。

蒋琬死后,费祎主政,他同样延续了蒋琬修生养息的方针,多次拒绝姜维北伐的主张,让蜀国从多年的战乱中恢复了过来。

费祎虽然没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能为蜀国扩充版图,但是他却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对内可安邦治国,对外不卑不亢,可维护本国尊严。

三国时期,曹魏势大。蜀汉和东吴虽有多次嫌隙,但大部分的时间内都结盟以抗曹魏。为了维护两国关系,费祎作为蜀国使者曾多次出访吴国。

吴蜀虽已结盟,但是孙权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常常刻意刁难费祎。在一次宴会中,就曾联合吴国大臣灌醉费祎,询问其蜀国国事,并进行挑拨。费祎神志清醒,一一条理回答,没有被其所趁。

孙权可不甘心就此落了面子。在费祎再一次出使东吴时,他又想了一个新招。在设宴款待费祎时,令臣子们全然无视于他。

当他赴宴时,便遇到了这么尴尬的一幕。宴会上只有孙权作揖停食表示欢迎,其余臣子们对他视而不见,仍在自顾自地吃饭。

见此一幕,费祎自然不能就此落座,岂不是掉了自己甚至蜀国的颜面。他环顾一周说道:凤凰飞来,麒麟懂得停止进食以示欢迎,只有一群骡子无知,只知低头进食。

这一番话,抬高自己身价的同时,又赞美了孙权,同时又斥责了这些目中无人的吴国大臣,一时让孙权也无话可说。自此之后,孙权心中便升起了对费祎的敬重之情,在他临走之际,还赠其宝刀送行。

费祎心胸宽阔,待人行事十分赤诚。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坏就坏在他对谁都一样,完全没有防备,最终自食其果。

费祎主政后,虽然实行的是修生养息的政策,不主动进犯魏国。可架不住魏国主动进犯。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便率军来攻,在费祎的指挥曹军才被击退。

为了削弱魏国的力量,费祎便开始行一些“釜底抽薪”之计。用高官厚禄、豪宅美人来诱惑魏国将领弃魏投蜀,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被俘的魏国将领便选择接受招安。

费祎对这些魏国降将,不仅丝毫不设防,还对其颇有厚待。常常领着这些将领参加宴会,与蜀国将领一起增进感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蜀国一名叫张嶷的将领,见费祎对魏国降将如此这般对待,便曾写信告诫于他:东汉名将来歙、岑彭均是被刺客刺杀身亡,您如今位高权重,一定要吸取教训,谨慎行事。

他的这番话,费祎却完全未曾放在心上,依旧如以往行事。253年正月,蜀国举办的一场岁首宴会上,他高兴万分,饮了许多酒,几乎快要醉过去。

此时在座的一位魏国降将郭修,忽然暴起,持刀杀向费祎。由于饮酒过多精神恍惚,他最终没有躲开,当场被刺杀身亡,郭修也被在场的蜀国将领们乱刀砍死。

“知人知面不知心。”面对敌国叛逃过来的将领,再谨慎一些也不为过。费祎却将其当成了“自家人”,对其宠幸有加。万幸的是他自己“自食恶果”,没有牵连到他人,更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郭修原本的目标是刘禅,由于护卫森严,让其没有得手,最终才转而将目标锁定成费祎。如若被行刺的是刘禅,蜀国大乱之下被魏国趁机所灭,费祎就变成了千古罪人了。

“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这些小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东郭先生不顾狼“恶”的本性,选择将其从猎人的手中拯救了出来。

谁料猎人刚走,狼竟全然不顾东郭先生的善,张开狼牙大口就要吃他。

农夫也是如此,在寒冷的冬天中,看到一条被冻僵的蛇,不顾其本身的危险性,选择将之揣入怀中,用体温来温暖它。蛇渐渐苏醒了过来,然后却没有对农夫感恩戴德,反而一口毒牙咬在其身上,农夫最后命丧当场。

善心的结果,却最终导致了不好的后果。这是否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行善?做好自己的事便可以了?当然不是,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生灵。自己举手之劳,便能帮人渡过难关,甚至救其一命,何乐而不为?

我们要提倡的,只是在行善事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自己的善,导致自己陷入不利的处境中。

曾经的人们,看到老人跌倒都争先恐后去扶。可渐渐地,人们却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怕自己从一个援救者,被污蔑成“肇事者”。

在监控覆盖范围扩大,手机普及可以更方便录像的如今,人们才慢慢地又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切不都是因为自己的“善”,有了保护,不会被人随意污蔑了吗?

善良、坦诚值得来被人们所歌颂,但是“无畏”的善良、坦诚却不应该被提倡。

有时候你的善,可能如费祎等一样,被别人所利用,使自己及身边人身陷困境;也有可能如东郭先生、农夫一样,被别人所反噬。

我们行善的过程中,也要谨慎行事,以防自己做的不是“善事”,而是“恶事”。

标签: 费祎蜀国蒋琬魏国孙权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蜀汉第一奸臣:费祎破格提拔,权势超过姜维,掌权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姜维,费祎,蜀汉,董允,蒋琬,奸臣,三国,诸葛亮

    说起蜀汉的奸臣,人们往往想到黄皓,然而他是个宦官,如果按照后世史书的编纂体例,他应该被列入《宦者传》,就像北宋的童贯那样。奸臣通常指的是那些掌握大权且作恶多端、祸乱朝政的大臣,比如宋朝的蔡京、秦桧这样的人。其实,蜀汉也有这样的奸臣,那么这位蜀汉的第一奸臣到底是谁呢?此人名叫陈祗,字奉宗,是汝南平舆人

  • 蜀国大臣费祎,为什么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费祎,姜维,蜀国,曹魏,蜀汉,蒋琬,三国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继任人选。对此,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你所要问的事蒋琬最适合。”李福连忙说:“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费祎,蜀汉,诸葛亮,孙权,董允,曹魏

    费祎,蜀汉名相,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足见费祎的能力与地位。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言:“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在裴松之看来,若费祎在,则蜀汉不亡。费祎真的有那么强吗?他对蜀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依史而言,费祎在,则蜀汉确实是不会亡国的。作为一

  • “汉寿屯中醉里棋”,蜀汉的悲观主义政治家——费祎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费祎,蒋琬,蜀汉,董允,诸葛亮,姜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蜀汉只有一位丞相,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但人们还是将诸葛亮和其继任者蒋琬、费祎、董允并称为“蜀之四相”。虽然合称为“四相”,但在诸葛亮的光芒下,其

  • 刺杀费祎的魏降人郭修,到底是不是姜维的死士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姜维,费祎,蒋琬,诸葛亮,蜀汉,刘备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导语三国时期,时局扰乱,群雄并起,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这其中的蜀汉就是刘备创建的,历经二帝统治,历时四十三年,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刘备集团在巅峰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跨有荆、益”,但是在经历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大败之后,

  • 三国第一刺杀大案:姜维费祎的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若希生活标签:姜维,费祎,蜀汉,蒋琬,丞相,魏国,诸葛亮,曹操手下,三国第一刺杀大

    既然是说三国时候的事情,在进入正题之前不妨先和大家回顾一下诸位葛丞相的《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蜀汉政权的不少文臣武将,费祎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丞相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公

  • 诸葛亮的命和蜀国国运挂钩的,诸葛死后,蒋琬费祎主内政表现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青傲南说奇闻标签:蜀国,曹操,周瑜,丞相,蒋琬,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从经济学来看,诸葛亮要发展生产就必定要教会当地人耕种,一级建造住房,当地可能有一部分野人,或者说像印第安一样的原始人,所以说诸葛亮是他们的引导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可能在教化方面诸葛亮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古代有些军事家也是发明家,比如戚继光,诸葛亮可能也是一个发明家,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诸葛亮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费祎,姜维,刘禅,蜀汉,邓艾,魏国

    公元253年,新年伊始,蜀国举行了盛大的元旦晚宴,大臣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莺歌燕舞,好不快活!欢娱嫌夜短,不知不觉,大家都喝多了,有几个直接躺倒在地上。大家喝得起劲,没人留意一个叫郭修的人,更没人会预料到即将发生的惨剧!这时候,忽然有人大喊,“死去吧!”,大家抬起朦胧的双眼,循声望去,令人震惊的一

  • 费祎被刺杀后,姜维北伐的首胜——“襄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费祎,姜维,蜀汉,曹魏,诸葛亮,刘禅

    老瞒虐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著英雄。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在三国时期的后期,随着一批元勋去世,蜀汉由原先的理想主义回归为现实主义,只有姜维、张嶷、陈袛等寥寥几个人支持北伐。姜维在位期间,在“段谷之战”之前,基本上是每隔一年就北伐一

  • 怎样看魏降人郭修刺杀费祎一案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费祎,郭修,姜维,夏侯霸,蜀汉,刘禅

    在延熙十六年(即公元253年)一月,蜀汉内部发生巨大震动。魏降人郭修刺杀了蜀汉二把手,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费祎。这次刺杀成功让姜维上位,鹰牌代替了鸽派。由于这次刺杀活动后,最明显的受益人无外乎姜维。因为费祎的去世,导致姜维失去掣肘,可以安心北伐。所以姜维身上的嫌疑最大。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郭修刺杀费祎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