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太后这个摆设,先后被司马懿父子、毌丘俭、文钦、钟会反复利用

郭太后这个摆设,先后被司马懿父子、毌丘俭、文钦、钟会反复利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4/1/16 15:49:18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三十六岁病逝,还没有活过他父亲曹丕,非常短命,不过,曹丕也只活了四十岁而已。

然而,曹叡死前做了一个决定,为以后曹魏政权带来了轩然大波,血雨腥风,几乎都没停过,最终,也间接导致了曹魏政权的灭亡。

这个决定就是,曹叡在死前,册立妃嫔郭氏为皇后。

郭氏出身凉州,族人反叛朝廷,平叛后,郭氏被作为战利品收入宫中,受到曹叡喜爱,被封为夫人,曹叡死前,才临时册立她为皇后。

曹叡大概做梦也没想到,此后,曹魏政权的几次政变,每次都把郭氏抬出来,郭氏先后被司马懿父子、毌丘俭文钦钟会反复利用,几乎是玩弄于股掌之间,以至于无数人头落地。

曹叡死前,将郭氏册立为皇后,其后,年仅八岁的养子曹芳继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按理来说,郭氏被立为皇后,尊为皇太后,在后宫也只是一个摆设,皇帝才是真正有实权的人物,然而,小皇帝曹芳才八岁,根本无法治理国家。

曹叡死前托孤曹爽和司马懿辅政,让他们辅佐曹芳,随后,曹爽专权,把司马懿明升暗降,升为太傅,没了实权,曹爽架空了司马懿,司马懿便托病不出,开始蛰伏,等待时机。

到了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终于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突然发动政变,诛杀了曹爽,即三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便抬出了郭太后。

《晋书》记载: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

司马懿控制京城洛阳以后,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将大将军曹爽兄弟免职,废掉了曹爽,然后,趁机诬告曹爽造反,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诛灭三族。

就这样,司马懿利用郭太后,除掉了曹爽,篡夺了曹魏大权,导致曹魏江山改朝换代。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专权。

很快,司马师利用郭太后,废掉了皇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

《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

至此,司马师拥有了废立皇帝的大权,比霍光更甚。

好不容易,司马师死了,其弟司马昭接棒,继续专权。

司马昭比其兄司马师更狠,直接杀掉了皇帝曹髦,并抬出郭太后,将死了的皇帝曹髦废为庶人,以平民之礼安葬。

《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重令吾悼心不可言。昔汉昌邑王以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

毌丘俭和文钦因不满司马氏专权,大肆杀戮,起兵讨伐,也抬出了郭太后。

当时,毌丘俭和文钦假借郭太后的名义,列举了司马师的所有罪状,讨伐司马师,起兵造反,即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

《三国志毌丘俭传》记载:俭、钦喜,以为己祥。遂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移诸郡国,举兵反。

遗憾的是,毌丘俭和文钦起兵失败,最后全部被杀。

到了蜀汉灭亡的时候,手握几十万大军的钟会,迅速膨胀起来,钟会想在成都自立,便再次抬出已经死了的郭太后,假借郭太后有遗诏,讨伐司马昭。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

遗憾的是,钟会起兵也失败了,魏将胡烈的部下,和胡烈的儿子胡渊,率领魏军冲进了钟会和姜维的指挥部,将钟会和姜维一起杀死,蜀汉军民被杀无数。

就这样,郭太后这个摆设,被人反复利用。

这个摆设,居然还十分有号召力,除了毌丘俭和钟会没有成功之外,司马懿父子都成功了,真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估计曹叡地下有知,肯定会气得吐血。

干嘛死前要册立郭氏为皇后呢?真是一个大祸害。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标签: 司马懿文钦钟会毌丘俭郭太后曹爽

更多文章

  • 曹睿为什么要第二次征伐公孙渊?为什么会启用毌丘俭?-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睿,毌丘俭,公孙渊,曹魏,东吴,孙权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读过辽东郡的公孙渊事实上将辽东精英成为了独立王国,虽然名义上向曹魏称臣,但却跟东吴眉来眼去。但最终又摄于曹魏的压力,杀掉了东吴使臣,以向曹魏表示臣服。但曹睿却不听从卫臻的劝告,启动了全面讨伐公孙渊的行为,并任命了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全权负责讨伐辽东。为什么曹睿要执意讨伐辽东?为什么曹

  • 淮南三叛,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为何不联手,共同对付司马氏?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诸葛诞,毌丘俭,王凌,司马氏,曹魏,司马懿

    每每看《三国演义》,许多人对司马氏父子三人有一种“敌意”,他们采用卑鄙的手段,通过谎言、屠杀、安抚的方式,窃取了曹魏的江山。曹魏后期,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等人,夺得曹魏朝政大权。司马氏剪除曹魏宗亲势力后,开始擅权,导致人心不稳,在后续的数年里,曹魏相继发生了三次叛乱,史称“淮南三叛”。

  • 毌丘俭为什么会反叛曹魏?-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魏,曹睿,曹丕,邓艾,毌丘俭,司马师,司马懿,诸葛诞,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毌丘俭是曹魏的著名将领,之前我们也在平定公孙渊,平定高句丽等文章中读到过毌丘俭的事迹。而公元255年,毌丘俭和曹魏另外一名大将文钦起兵反司马师,这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文钦之叛。毌丘俭为什么会和文钦联合起兵反叛司马师呢?最终反叛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01—《资

  • 为什么说三国时期是将星打架?大家听说过毌丘俭吗?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毌丘俭,曹魏,高句丽,魏军,幽州

    毌丘仲恭,贞忠亮直,缱绻旧主,效忠魏室,毅然起兵,与司马氏抗,至赤其家族以殉。其在后世亦文山正学之流,其人格有足为百世钦者,不徒此役之丰功伟烈足以遗荣于后世已也。万叠深嶂,一掌残珉,天之所以彰潜德、慰贞魂者,固有在欤!若论将星最为云集的时代,三国就算不能排第一,也绝对在前三之列,提起三国将星,我们可

  • 蜀汉后期小五虎王平、张翼、张嶷、廖化、马忠,正史中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王平,张翼,张嶷,廖化,马忠

    蜀汉的猛将最多,前期其中最厉害的要数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除此之外,还有魏延、廖化、关平、刘封等人。三国后期,人才匮乏,偏僻的蜀汉更加匮乏,缺少文官,连武将也不多。其中有五个人,号称三国后期小五虎,他们分别是谁呢?他们在正史上结局如何?分析如下。第五:张嶷张嶷,益州人,曾携带着县长夫

  • 蜀汉后期隐藏大佬:让姜维和廖化都成为他手中棋子的牛人陈袛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姜维,廖化,费祎,蜀汉,刘禅,诸葛亮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8)陈袛能够上位,是大将军费祎推荐的;但陈袛能够真正掌权,是费祎的意外死亡导致的。费祎是一个好人,他的死是一场悲剧。费祎是死在刺客手里的,这种死法在三国时代比较多。比如,孙策作为江东孙氏的实际奠基人,他就是被仇家的门客在打猎时刺杀的。但费祎的死法又有不同,费祎是在元旦宴

  • 关羽败走麦城,除了廖化还有一人成功突围,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关羽,廖化,刘备,突围,罗贯中,三国演义

    正史中,关于王甫的记载其实并不多,而且他究竟是不是从麦城突围而出的,其实也并不是非常清楚,不过他最终的结局确实是战死于夷陵战场。其实这也算不上是很悲惨,毕竟是为国尽忠嘛。事实上,从正史上来看,王甫只是个一般般的人物,他之所以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出名,其实还是得感谢罗贯中先生。正史中的王甫王甫是三国时期

  • 关羽走麦城时,为啥杀出重围的是廖化而不是而关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关羽,廖化,刘备,孙权,曹操,刘封,曹仁,麦城,关公,汉朝,三国

    《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又一遍,电视剧翻拍了一遍又一遍,不管是央视旧版还是新版的三国,每每看到关羽关二哥败走麦城时,眼泪总是不听使唤。关羽败走麦城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在怀念这位武圣之外,对于当时的战况也是疑点多多。失败的原因也让后世研究颇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武圣关羽败走麦城之

  • 姜维军事才能如何,老将廖化六个字总结,字字扎心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廖化,姜维,诸葛亮,魏国,钟会,邓艾

    三国史上的姜维,原本是魏国基层官员,诸葛亮北伐时遭到上司遗弃,封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去,姜维迫不得已之下投降了诸葛亮。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魏国基层官员,数十年之后,却成为叱咤魏蜀的名将,蜀国的顶梁柱、定海神针。然而,魏国钟会邓艾伐蜀之后,仅仅四个月,就灭亡了蜀国,这就不免让人怀疑:掌握蜀国10万大军的姜

  • 蜀汉的五位“车骑将军”:位高权重,张飞、廖化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阔儿看世界标签:张飞,廖化,蜀汉,夏侯霸,姜维,刘备

    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依然是魏蜀吴三国的顶级武将官职。就蜀汉来说,刘备建立蜀汉时,因为关羽已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