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毌丘俭起兵造反,司马师带病平叛,姜维第三次北伐中原,遇敌邓艾

毌丘俭起兵造反,司马师带病平叛,姜维第三次北伐中原,遇敌邓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还文楼主 访问量:654 更新时间:2023/12/4 20:30:53

扬州都督、镇东将军、领淮南军马毌丘俭听闻司马师擅行废立之事,心中大怒与长子毌丘俭商议起兵讨伐司马师。刺史文钦乃曹爽门客,听闻此事,大力相助毌丘俭,向毌丘俭举荐儿子文淑,字文鸯为先锋。毌丘俭大喜,假称有太后密诏,传诸郡,令起兵相助伐司马师。司马师听闻此军情,留司马昭守洛阳,亲自引大军讨伐毌丘俭。 魏军先占军事要地南顿,毌丘俭听闻东吴孙峻领军袭寿春,退军项城。文钦向毌丘俭请令,他与文鸯引军五千保乐嘉城。当文钦父子引兵来时,乐嘉城已被魏军占据,当晚文钦与文鸯计划各引二千五百兵分左右偷袭魏营。当文鸯引二千五百军在魏营中杀进杀出,文钦军在山路中迷路,到天亮时,文钦引军向寿春而走,当文钦奔至寿春,寿春被魏将诸葛诞所占据,文钦被迫投东吴。毌丘俭听闻寿春已失,城处数路魏军围城,令全军与魏军交战,大败而逃,逃至慎县时,被县令宋白设宴时所谋灭。司马师平定淮南,班师回朝时,病重而逝。

毌丘俭为何打着假冒太后密旨,讨伐司马师的口号造反失败?

  • 魏国没有造反的土壤。魏国面对他国进侵,常在边境上防御敌人,但国内总体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魏国诸侯大数是司马家族的亲信,魏国没有造反的政治环境。
  • 天下诸侯心向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经过司马懿父子两代人执掌军中大权,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朝中大权尽数落入司马家。天下各大诸侯大多是司马家亲信,毌丘俭假借太后密旨,起兵造反,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响应。最后,毌丘俭孤军奋战,被司马师所败,身死异乡。
  • 曹氏皇族势微不得人心。曹氏皇族与司马家族的朝中权力之争中落败,已经不如以往那样权势滔天。当司马懿假病打败曹爽为首的曹氏皇族掌权成员,并将曹爽三兄弟斩草除草,灭其三族,曹氏皇族已退出魏国的权力中枢。魏主只是司马家的傀儡,昔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司马家族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氏皇族经历二代,称皇时间短,不得人心。
  • 毌丘俭才能平庸。毌丘俭才能平庸,只凭一腔热血,想起兵造反讨伐司马师。毌丘俭假借太后密旨,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响应,注定失败。

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执掌军中大权。魏主下诏令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司马昭不听皇令,私调大军屯扎洛水。魏主大惊,不得不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从此朝中权柄尽归司马昭。

姜维听闻司马师病逝,向蜀主请令第三次北伐中原。蜀主同意,姜维引兵五万,向枹罕进发。雍州刺史王经起兵七万迎战蜀军,姜维背洮水列阵。王经令魏军四将战姜维,姜维望洮水而逃,将近河水时,大呼蜀军言,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蜀军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被逼拼死搏杀,魏兵大败,张翼、夏侯霸各引军抄魏军后路,王经引败兵百骑,奋力杀出,坚守狄道城。

姜维为何能打败王经?

  1. 姜维善用兵法谋略,背水一战。姜维对阵魏军,见洮河水深,在洮河背后结军阵,魏蜀双方大战时,姜维败走,奔向河边。然后呼唤众将军背水一战,蜀军在生死危机下,奋勇杀敌,战势一下子逆转过来。
  2. 王经军事谋略本事差。王经军事能力有限,以七万大军对战五万蜀军,令四位大将群攻姜维,且没想蜀军上将夏侯霸、张翼等去向。被蜀军内外夹击,败守狄道城。

兖州刺史邓艾引兵与征西将军陈泰相会,共拒蜀军。名将邓艾向陈泰分析敌情,有理有据,他道:"姜维洮水得胜,若招羌人之众,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吾兵之患也。今彼不思如此,却图狄道城;其城垣坚固,急切难攻,空劳兵费力耳。吾今陈兵于项岭,然后进兵击之。蜀兵必败矣。"陈泰信服邓艾军事言论,令魏军分二十队兵,每队兵五十人,尽带旌旗、鼓角、烽火之物,在狄道城东南高山深谷之中埋伏。陈泰、邓艾引兵二万向狄道城而来,姜维令张翼攻城,令夏侯霸迎战陈泰,他引兵迎战邓艾,突然东南一声炮响,鼓角冲天,火光冲天,姜维见周围都是魏军旗号,以为中邓艾计,令蜀军全部退回汉中。

姜维为何败给邓艾?

  • 邓艾料敌机先,运筹帷幄。邓艾听闻姜维打败王经,正攻打狄道城,由此分析出姜维必费兵费力,得不偿失。邓艾让陈泰将军士分成二十队,带旌旗,鼓角、烽火,埋伏深谷,当姜维大军到,虚张声势,姜维中计,认为魏大军至,急令蜀军退回汉中。
  • 姜维对邓艾不了解,轻敌大意。夏侯霸曾对姜维言邓艾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姜维曾笑曰:"量此孺子,何足道哉!"姜维没想到邓艾如此厉害,利用虚张声势,吓得他退兵汉中。
  • 陈泰虚怀纳谏。陈泰素知军事谋略,以前任郭淮副将时,屡出奇谋助郭淮打败蜀军。郭淮逝世后,陈泰任征西将军,这次他听到邓艾的军事理论深为叹服,并按邓艾的军事策略行动,打败蜀军。

姜维虽兵退汉中,第三次北伐无功而伐,蜀主因姜维有洮西之功,封姜维为大将军。姜维再议北伐魏国之事。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更多文章

  • 郭太后这个摆设,先后被司马懿父子、毌丘俭、文钦、钟会反复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司马懿,文钦,钟会,毌丘俭,郭太后,曹爽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三十六岁病逝,还没有活过他父亲曹丕,非常短命,不过,曹丕也只活了四十岁而已。然而,曹叡死前做了一个决定,为以后曹魏政权带来了轩然大波,血雨腥风,几乎都没停过,最终,也间接导致了曹魏政权的灭亡。这个决定就是,曹叡在死前,册立妃嫔郭氏为皇后。郭氏出身凉州,族人反叛朝廷,平叛后

  • 曹睿为什么要第二次征伐公孙渊?为什么会启用毌丘俭?-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睿,毌丘俭,公孙渊,曹魏,东吴,孙权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读过辽东郡的公孙渊事实上将辽东精英成为了独立王国,虽然名义上向曹魏称臣,但却跟东吴眉来眼去。但最终又摄于曹魏的压力,杀掉了东吴使臣,以向曹魏表示臣服。但曹睿却不听从卫臻的劝告,启动了全面讨伐公孙渊的行为,并任命了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全权负责讨伐辽东。为什么曹睿要执意讨伐辽东?为什么曹

  • 淮南三叛,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为何不联手,共同对付司马氏?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诸葛诞,毌丘俭,王凌,司马氏,曹魏,司马懿

    每每看《三国演义》,许多人对司马氏父子三人有一种“敌意”,他们采用卑鄙的手段,通过谎言、屠杀、安抚的方式,窃取了曹魏的江山。曹魏后期,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等人,夺得曹魏朝政大权。司马氏剪除曹魏宗亲势力后,开始擅权,导致人心不稳,在后续的数年里,曹魏相继发生了三次叛乱,史称“淮南三叛”。

  • 毌丘俭为什么会反叛曹魏?-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曹魏,曹睿,曹丕,邓艾,毌丘俭,司马师,司马懿,诸葛诞,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毌丘俭是曹魏的著名将领,之前我们也在平定公孙渊,平定高句丽等文章中读到过毌丘俭的事迹。而公元255年,毌丘俭和曹魏另外一名大将文钦起兵反司马师,这就是著名的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文钦之叛。毌丘俭为什么会和文钦联合起兵反叛司马师呢?最终反叛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01—《资

  • 为什么说三国时期是将星打架?大家听说过毌丘俭吗?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毌丘俭,曹魏,高句丽,魏军,幽州

    毌丘仲恭,贞忠亮直,缱绻旧主,效忠魏室,毅然起兵,与司马氏抗,至赤其家族以殉。其在后世亦文山正学之流,其人格有足为百世钦者,不徒此役之丰功伟烈足以遗荣于后世已也。万叠深嶂,一掌残珉,天之所以彰潜德、慰贞魂者,固有在欤!若论将星最为云集的时代,三国就算不能排第一,也绝对在前三之列,提起三国将星,我们可

  • 蜀汉后期小五虎王平、张翼、张嶷、廖化、马忠,正史中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王平,张翼,张嶷,廖化,马忠

    蜀汉的猛将最多,前期其中最厉害的要数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除此之外,还有魏延、廖化、关平、刘封等人。三国后期,人才匮乏,偏僻的蜀汉更加匮乏,缺少文官,连武将也不多。其中有五个人,号称三国后期小五虎,他们分别是谁呢?他们在正史上结局如何?分析如下。第五:张嶷张嶷,益州人,曾携带着县长夫

  • 蜀汉后期隐藏大佬:让姜维和廖化都成为他手中棋子的牛人陈袛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姜维,廖化,费祎,蜀汉,刘禅,诸葛亮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8)陈袛能够上位,是大将军费祎推荐的;但陈袛能够真正掌权,是费祎的意外死亡导致的。费祎是一个好人,他的死是一场悲剧。费祎是死在刺客手里的,这种死法在三国时代比较多。比如,孙策作为江东孙氏的实际奠基人,他就是被仇家的门客在打猎时刺杀的。但费祎的死法又有不同,费祎是在元旦宴

  • 关羽败走麦城,除了廖化还有一人成功突围,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关羽,廖化,刘备,突围,罗贯中,三国演义

    正史中,关于王甫的记载其实并不多,而且他究竟是不是从麦城突围而出的,其实也并不是非常清楚,不过他最终的结局确实是战死于夷陵战场。其实这也算不上是很悲惨,毕竟是为国尽忠嘛。事实上,从正史上来看,王甫只是个一般般的人物,他之所以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出名,其实还是得感谢罗贯中先生。正史中的王甫王甫是三国时期

  • 关羽走麦城时,为啥杀出重围的是廖化而不是而关公呢?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关羽,廖化,刘备,孙权,曹操,刘封,曹仁,麦城,关公,汉朝,三国

    《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又一遍,电视剧翻拍了一遍又一遍,不管是央视旧版还是新版的三国,每每看到关羽关二哥败走麦城时,眼泪总是不听使唤。关羽败走麦城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在怀念这位武圣之外,对于当时的战况也是疑点多多。失败的原因也让后世研究颇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武圣关羽败走麦城之

  • 姜维军事才能如何,老将廖化六个字总结,字字扎心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廖化,姜维,诸葛亮,魏国,钟会,邓艾

    三国史上的姜维,原本是魏国基层官员,诸葛亮北伐时遭到上司遗弃,封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去,姜维迫不得已之下投降了诸葛亮。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魏国基层官员,数十年之后,却成为叱咤魏蜀的名将,蜀国的顶梁柱、定海神针。然而,魏国钟会邓艾伐蜀之后,仅仅四个月,就灭亡了蜀国,这就不免让人怀疑:掌握蜀国10万大军的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