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厚无用”的鲁肃,为何能代周瑜镇守荆州

“忠厚无用”的鲁肃,为何能代周瑜镇守荆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3093 更新时间:2024/1/4 23:53:00

文|小河对岸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绝对是“忠厚无用”的人物,早期是诸葛亮周瑜的陪衬,后期又是关羽戏耍的对象。而荆州之地,是曹孙刘三方势力角逐的焦点。对於东吴来说,荆州地处长江上流,乃其门户要害所在。故而,充当荆州镇守之任的将领,都是东吴一时最为杰出的英才。那么,“忠厚无用”的鲁肃又如何能接替周瑜镇守荆州,而在此风口要害之地,既要外抗曹操,又要内防刘备,与虎狼相争食呢?

《三国演义》是一部尊刘抑曹、弱化东吴的小说,东吴被严重地边缘化,其人才也自然遭受了极大程度的矮化。正史记载中的鲁肃,当然不同於《三国演义》中刻画的鲁肃形象。

据《吴书》记载:(鲁)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鲁肃虽给人一种有儒生的感觉,但汉末三国时期的儒生不同於明清时期的儒生。唐朝以前的儒生都兼习文武,其日常装束也都是身佩长剑,而有一种游侠的气质。自宋朝以后,才偃武修文,儒生也就不再佩剑,而是手摇纸扇附庸风雅,这也是尚武精神缺失的重要体现。在鲁肃的身上,就能体现出游侠的豪杰之气,而绝不是今人想象中的那种孱弱书生形象。

演义中的关羽“单刀赴会”,实际上是鲁肃单刀赴会,据裴松之引《吴书》注解《三国志》:(鲁)肃欲与(关)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

鲁肃不但有胆色过人,更是难得的王佐之才,其与孙权的“榻上对”可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孙权曾对陆逊言道:...公瑾(周瑜)昔要子敬(鲁肃)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

孙权将鲁肃比作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而周瑜在临终之前也向孙权上书言道:...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周)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鲁肃镇守荆州之时,虽与曹、刘两方势力并无大的战事发生,致使其战绩并不突出,但其军事才能并不能抹杀。《吴书》对鲁肃的评价甚高,而评论道:(鲁)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参考史籍:《三国志》等等

标签: 鲁肃周瑜孙权荆州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谁策划的?鲁肃才是主角,关羽只是配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鲁肃,关羽,孙权,刘备,吕蒙,曹操

    史上真实的 “单刀会”,发生在公元215年,其主导人物是江东鲁肃,而并非“孤胆英雄”关羽;其经过、结局及意义,也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说辞截然不同。“单刀会”之举不仅表现了鲁肃的智慧和胆略,也体现出作为统帅的他顾全大局及深谋远虑的大视野、大胸怀,而且在战略、战术上对整个荆州战场乃至天下大势均起了决定

  • 鲁肃为什么劝孙权抗曹?揭秘赤壁之战,孙权决心联合刘备抗曹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鲁肃,孙权,刘备,曹操,周瑜,三国,东吴,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几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在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孙氏元老张昭为代表的士族主张向曹操投降。孙权虽然不想投降,但却一直无法下决心抵抗曹操。可是鲁肃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

  • 觉得鲁肃憨厚老实?他在“单刀会”中,把关羽骂到无言以对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鲁肃,关羽,单刀会,孙权,刘备,吕蒙

    公元215年赤壁之战后,蜀、吴因为荆州问题闹不合,孙权对于刘备强占荆州行为感到不满,气得派吕蒙强取长沙三郡,这让刘备吓得派关羽镇守荆州,孙权又派鲁肃在益阳屯兵,企图夹击关羽,这才促成之后“单刀会”。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在单刀会中靠气势赢得这场谈判,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反而是文官出身的鲁肃

  • “老实人”鲁肃的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鲁肃,孙权,刘备,曹操,周瑜,诸葛亮

    “老实人”鲁肃的大智慧小韭菜说史2022-09-2823:29陕西关注三国历史上,鲁肃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仅仅是一个老实人的形象,没有任何作为。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为了提升诸葛亮的高大形象,特意贬低了鲁肃的人物性格。把鲁肃刻画成了一个毫无主见,任人驱使的一个书呆子。那么历史上的鲁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 鲁肃这次谈判让东吴所有人捏一把汗,也让吴蜀全面开战推后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锦小昀标签:鲁肃,吴蜀,刘备,关羽,孙权,曹操

    关云长孤身一人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里的经典章节,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然而历史上鲁肃也是一样,甚至比关羽更处于危险之中。那时刘备已得到益州,孙权要刘备还荆州,刘备却并不归还,导致吴蜀关系紧张,孙刘同盟濒临崩溃,鲁肃要保孙、刘同盟,不让曹操趁虚而入,于是与关羽见面。215年,刘备攻占了益州,巩固了自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与张昭,赤壁之战前真正的角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嗑普吉尼标签:鲁肃,张昭,孙权,周瑜,曹操,刘备

    大家都知道,尽管《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改编的,但是其中也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地方,例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被活活气死。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客,他是一个邪恶的骗子;将周瑜的意气英发,雅量高致,塑造为一个狭隘嫉贤妒能的恶棍;将孙和刘同盟的策划者鲁肃描写为一个忠厚而又没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与张昭——赤壁之战前真正的角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鲁肃,张昭,孙权,曹操,周瑜,刘备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但却有大量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存在,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吐血而亡。它把大政治家诸葛亮写成妖里妖气的神棍;把意气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把孙、刘联盟的主谋和组织者鲁肃写成老实而无用的老好人;把孙吴

  •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与张昭-赤壁之战前真正的角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鲁肃,张昭,孙权,曹操,周瑜,刘备,赤壁之战,三国,汉朝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但却有大量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况存在,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吐血而亡。它把大政治家诸葛亮写成妖里妖气的神棍;把意气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把孙、刘联盟的主谋和组织者鲁肃写成老实而无用的老好人;把孙吴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曹操,鲁肃,诸葛亮,刘备,孙权,赤壁之战

    导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当时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南征,本想着一场战争吞并荆州和江东后一统天下,但却遭到了刘备孙权的顽强抵抗。赤壁之战初期,刘孙联盟缺少弓箭,诸葛亮草船借箭由此而来。后来孙刘联军凭借着大量的战备物资和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一举打败了曹操并成就了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

  • 鲁肃一介书生,何德何能,为何会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鲁肃,周瑜,刘备,孙权,吕蒙,陆逊

    在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是最受质疑的一个。与周瑜、吕蒙、陆逊不同,在担当大任前,鲁肃并没有特别的军功。为何周瑜死后,东吴会选择以鲁肃代周瑜呢?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被后人并称为东吴的“四大都督”。其实,真正获得大都督名分的,只有陆逊一人。而且,后来的陆逊以上大将军的名分,统领六军,摄行王事,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