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好老人鲁肃凭什么在周瑜死后继任江东大都督?正史中他能力如何?

好老人鲁肃凭什么在周瑜死后继任江东大都督?正史中他能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壹线故事汇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4/4/22 4:06:22

一提到鲁肃,很多人眼中都会想到演义中的那位“老好人”。演义中的鲁肃为了孙刘联盟,可谓忙前忙后。在诸葛亮出使江东时,鲁肃甚至不顾周瑜的军令,多次周旋于周瑜与诸葛亮之间,最终助诸葛亮完成联吴抗曹使命。

公元210年,为江东霸业殚精竭虑的周瑜病逝,享年36岁。可以说周瑜的去世,是江东的一大损失,因为孙权不但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让江东的事业发展方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周瑜在临终前并没有举荐老将程普黄盖等辈,而是建议孙权重用鲁肃,让鲁肃继任大都督之职。

很多人都会怀疑,认为鲁肃虽然性格敦厚,有长者之风,但江东大局怎能让一个被诸葛亮多次哄骗的老好人接任呢?下面咱们从演义与正史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鲁肃。

演义中的鲁肃

演义中的鲁肃被作者罗贯中所弱化,刻画为一个才能平平之辈。如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就害怕孙权听闻曹操人多势众,不敢与之交战。在诸葛亮出使东吴时,便对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将曹操的真实实力告诉孙权,以免惊吓到自家主公。

在诸葛亮与周瑜暗中较量之时,鲁肃更是左右安抚,多次助诸葛亮化险为夷。如在诸葛亮立军令造十万支箭时,鲁肃瞒着周瑜,安排船只助诸葛亮“草船借箭”。

还有刘备在周瑜与曹仁周旋之时,巧取南郡,荆州后,鲁肃多次讨要荆州。可每次都被诸葛亮用各种说辞搪塞。不是叔辅侄,就是夺得益州再还荆州,总之迟迟要不回荆州。鲁肃也因此被周瑜,孙权等人责问。

更要命的是“单刀赴会”更是将鲁肃的老实人形象发挥到了极致。演义中的单刀赴会是关羽独自带着周仓,驾着一叶扁舟来江东与鲁肃商议荆州事宜。鲁肃虽然安排了刀斧手,只要自己将酒杯一摔,众人便可上前将关公擒获,但谁知被关羽抢了先手。关羽假装酒醉,拉着鲁肃的手,大摇大摆地走到江边。让江东诸将投鼠忌器,不敢动手。最终关羽潇洒而回,只留下鲁肃在风中凌乱。虽说演义中尊刘,但这也太明显了吧,完全不顾及鲁肃的大都督脸面。

总之演义中的鲁肃,虽然提出联刘抗曹,但遭到了作者的无情打压,成了“老好人”的代名词。但鲁肃毕竟是三国中著名的战略家,所以在有些方面也是按照正史记载描写的,如鲁肃结识周瑜,以及著名的“榻上对”,也都表现出鲁肃的光彩一面。下面咱们就从正史角度分析一下,鲁肃到底有多强?

正史中的鲁肃

其一,慷慨大方,结识周瑜。

鲁肃是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鲁肃见朝廷腐败无能,民不聊生。身为富户的鲁肃不置产业,仗义疏财,接济穷苦。一日周瑜来鲁肃出借粮周济,鲁肃当时有两个大粮仓,每个有粮米三千斛,鲁肃毫不迟疑,指着其中一个粮仓就给了周瑜。周瑜认为鲁肃慷慨,与众不同,于是两人便结下深厚友谊。

小结:试问鲁肃能轻易借给别人如此多的粮草吗,一定是听闻了周瑜的英明,而周瑜被鲁肃的慷慨所打动,俗话说英雄相惜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二,《榻上对》为孙权指明道路。

公元200年,一代雄主孙策病逝,临终将大事托付给了孙权,还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周瑜在孙权继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举荐鲁肃。孙权与鲁肃相见后,与之交谈,发现鲁肃是个雄才大略的贤士,于是终日共论天下大事,孜孜不倦。

一日孙权与鲁肃在榻上对饮之时,向鲁肃问及天下大势。鲁肃便提出了著名的《踏上对》: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鲁肃的这番宏论堪比日后诸葛亮的《隆中对》,称为日后东吴发展的战略规划。孙权对鲁肃也是更加敬重。

其三,联刘抗曹,一语打动孙权。

孙刘联盟,大败赤壁,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功劳。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说服孙权结盟刘备。其实在正史中提出“联刘抗曹”的最大功臣是鲁肃。诸葛亮就算有惊天之能,也只能站在刘备的角度分析问题,世人都知道只有联合东吴,刘备与曹操才有一搏之力。而鲁肃不避艰险,借吊唁之名,来刘备处邀请诸葛亮入吴共商孙刘联盟事宜。在孙权举棋不定之时,也正是鲁肃一言醍醐灌顶,让孙权下定决心对抗曹操。

《三国志鲁肃传》:肃对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孙刘联盟在赤壁大败曹操后,但天下形势仍然是曹强孙刘弱,于是鲁肃继续维护与刘备的联盟关系,大小适宜都尽量周全。所以在鲁肃有生之年,曹操再无能力南下,孙刘联盟也是牢不可破。

其四,单刀赴会,尽显儒将风范。

正史中的单刀赴会之人并不是关羽,而是江东大都督鲁肃。诸将恐关羽有诈,不建议鲁肃会见关羽。但鲁肃认为今天的事应该用言语开导,刘备忘恩负义,是非曲直还没有结论,关羽又怎敢谋害我呢?于是邀关羽相见: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双方驻兵百步之外,将军们只佩带着单刀。

鲁肃见到关羽时,据理力争,言辞恳切,将关羽骂得体无完肤。大体意思是:我们江东在你们危亡之时帮助你们,赤壁之战后又将南郡等地借给你们发展,可是现在你们夺取了益州,还是不肯归还荆州,如此不讲信义。今日只要求归还三郡之地,可是你们还是不肯。关羽被鲁肃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始终没有还口。不久后曹操攻破汉中,刘备恐惧,便在《湘水之盟》后,将江夏,长沙,桂阳还给了孙权。

综上所述:鲁肃在正史中的形象与演义中的老好人大不相同,拥有超高战略眼光的同时,还敢“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的怒怼关羽霸主荆州的行径。他忠于孙权,在东吴大难临头之时,鼓舞孙权大战曹操,保卫江东。他顾全大局,维护孙刘联盟,保卫江东。他胆识过人,单刀赴会与关羽针锋相对。可以说如果换做江东其他人物,如程普,黄盖只是勇将,而吕蒙陆逊此时还不成熟,又有谁比鲁肃更适合接任江东大都督之职呢?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有战略规划,为何鲁肃被称为战略大师,而吕蒙则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鲁肃,吕蒙,曹操,孙权,关羽,东吴

    公元200年,鲁肃面见孙权,并与孙权有了一番在榻上的对话,当时鲁肃称汉室已经不可复兴,而曹操也不可以一下子就除去,孙权你刚刚立足于江东,以观看下的变化形势,如果天下局势依旧模糊不定,孙权占据一方也不会招来猜忌,毕竟此时北方正处于多事之秋的时期,孙权可以趁着这个变数剿灭黄祖,讨伐刘表,就此占据长江以南

  • 鲁肃几乎没有战绩,为何能位列东吴四大都督,和周瑜等人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鲁肃,周瑜,东吴,孙权,曹操,刘备

    东吴四英杰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分别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他们皆是吴大帝孙权的心腹近臣和孙吴政权的股肱之臣,先后为东吴的建立立下了功勋大业。四人并提的说法最早出自陆机的《辩亡论》。当然,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周瑜、陆逊、鲁肃、吕蒙这四人,通常被人们称之为东吴四大都督,以

  •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鲁肃,诸葛亮,罗贯中,周瑜,孙权

    年少粗疏未可轻,榻边视画最分明。直将诸葛同心事,空被张昭识姓名。大业竟从身后定,丰碑自墓前横。指因风义人争说,细故何能概一身。上面这首诗出自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鲁肃的墓前对联,这位东吴重臣在演义、戏曲、正史中的形象各不相同,在好友借粮时慷慨大气,手一挥将一半家资慷慨相赠;在赤壁之

  • 三国正史中,鲁肃究竟有多厉害?与演义中的描写大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鲁肃,孙权,曹操,刘备,周瑜,袁术,汉朝,诸葛亮,古装剧,三国正史,三国(电视剧)

    正史中的鲁肃有多厉害,其实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鲁肃之于孙权,好比诸葛亮之于刘备,荀彧之于曹操!可以说鲁肃是三国少有的战略家,周瑜、陆逊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比不上鲁肃!若是鲁肃未死,继续辅佐孙权,那曹操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东吴真有逐鹿中原的机会!鲁肃我们先简单看看鲁肃的履历,可以发现,正史中的鲁肃,和

  • 三国时期,鲁肃是憨直淳朴,毫无主见的老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枕星河梦标签:鲁肃,周瑜,孙权,孙策,曹操,刘备

    鲁肃成年后,苦练击剑和骑射,并结交豪杰义士。他用家里积累的财产,培养一批少年,整日在南山射猎习武。见状,家族中的长辈摇头叹息道:“鲁氏衰落,就是因为生了这个狂儿啊!”网络图片仅供参考鲁肃出生在临淮东城,家里有良田千顷,富甲一方。可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便由祖母抚养长大。成年后,鲁肃苦练击剑和骑

  • 孙权的战略眼光有限,居然认为鲁肃劝他借荆州给刘备是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刘备,鲁肃,孙权,曹操,周瑜,刘表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28周瑜去世后,随着鲁肃上位成为荆州地区最高负责人,江东对刘备的外交政策开始出现转向,双方之间一度有些紧张的关系开始缓和下来。而提到鲁肃对双方关系的影响,借荆州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这也成为后来双方长期扯皮的根源。关于借荆州一事,历来是众说纷纭,就连此事

  • 周瑜、陆逊、吕蒙、鲁肃是东吴四大都督,为何不是三国24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周瑜,陆逊,吕蒙,鲁肃,东吴,赵子龙

    说起三国,很多人都会想到网络中流传的三国24名将,并以此为依据判断这些武将的排名。但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周瑜、陆逊、吕蒙、鲁肃是东吴四大都督,却不是三国24名将,为何?所谓的三国24名将,主要是指的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庞德

  • 鲁肃有何才能,凭什么能媲美诸葛亮?他有一个堪比隆中对的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鲁肃,孙权,周瑜,刘表,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麾下

    鲁肃之所以能媲美诸葛亮,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堪比隆中对的计谋,叫作榻上策!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这个榻上策有多厉害?和三国演义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不同,正史中的鲁肃,其实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人家那一手箭术,连盾牌都是可以射穿的,可想而知鲁肃的臂力有多强,他简直就是个猛男啊,根本就不弱!除此之外,鲁肃这个人

  • 鲁肃究竟有何能耐当上东吴大都督?这三大特点周瑜都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鲁肃,周瑜,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在三国演义之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借谁的呢?吴国;

  • 诸葛亮借东风,借回10万余支箭,鲁肃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鲁肃,周瑜,东吴,东风,三国,汉朝,诸葛亮,赤壁之战,天文学家

    赤壁之战有一环节最为重要,诸葛亮巧借东风,借回10万余支箭,但是东吴都督周瑜之前并不认同他的计划,后来鲁肃为何要帮助诸葛亮?第一点原因是此次是联合作战,是因为这一战是吴蜀联军与魏国作战,鲁肃为了大局着想,私下里出手相助诸葛亮。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魏国挑起,吴与蜀两国共同抗魏。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肃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