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关羽、张辽、姜维投降可以理解,而于禁投降就成了一生污点?

为何关羽、张辽、姜维投降可以理解,而于禁投降就成了一生污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312 更新时间:2024/2/20 11:01:37

关羽张辽姜维的投降都有其可以原谅的理由,于禁却没有。

关羽的投降。

关羽当时投降,是因为刘备战败失踪,关羽不知道刘备去了哪里,连效忠的主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他连殉职都有点不合适。

所以,关羽选择暂时投降,是能够理解的。而投降后的关羽后来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又不顾一切地去和刘备相见,这也印证了关羽投降是可以原谅的这一点。

所以,对于关羽的投降,几乎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忠,甚至认为这种投降恰恰是为了尽忠,是可以得到原谅的。

张辽的投降。

张辽的投降受到的谴责也比较小,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张辽的投降并不是卖主求荣,而是在吕布已经战败后,张辽此时去死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纯属白白送死;

另一方面,张辽并不是吕布的直接下属,人家有自己的部队,他并不是吕布的打工人,更像是入股的小股东,主仆关系没那么强烈,能坚持到最后才投降,已经算是不错了。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吕布在历史上的口碑非常差,愚忠于这样的人并不会得到太多的赞同,背叛自然也不会得到太大的谴责。

这是张辽的投降不被谴责的主要原因。

姜维的投降。

姜维的投降同样是无奈,自己都哭笑不得。他率领大军在前线卖命,结果自己的君主却选择了开城投降,姜维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后来姜维虽然投降,却一直想着蜀汉的江山,为乐不思蜀的阿斗谋划着恢复旧业,至死不渝,可见其忠,他的暂时投降得到原谅。

于禁的投降。

相比于前几位,于禁的投降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曹营的老人,战败后的表现还不如庞德,这让人更加鄙夷,于禁的地位让他的投降备受谴责。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的评论交流,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精彩历史内容,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标签: 关羽张辽姜维于禁吕布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魏延五虎之下第一人,对战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能打败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魏延,徐晃,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张辽乐,徐晃(外交官),战争法,汉朝,曹操麾下

    三国演义中,蜀汉这边有个五虎上将,指的是这五人乃是蜀汉顶尖的高手,曹魏那边则有个五子良将,说的是这五人是曹操手下非常厉害的名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不过事实上,五虎上将的武力是要远远强于五子良将的,双方没什么可比性。那么如果五虎之下的第一人魏延对战五子

  • 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许都的汉献帝?文有王必,武有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曹操,于禁,汉献帝,王必,许都,丞相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营建邺都,东汉的政治中心也从许都移到了邺城,但是在邺城的只是曹操而已,汉献帝仍然在许都,邺城在冀州、许都在豫州,两地相隔甚远,而且汉室虽然衰微,汉献帝也成为傀儡,但是朝中心向汉室之人仍然不少,曹操就这么放心的任由汉献帝在许昌?当然不是,那么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

  • 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关羽,于禁,曹操,曹丕,曹仁

    于禁,本应该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但是由于他在襄樊之战中战败,投降关羽,丢掉了五子良将之首的地位。关羽曾短暂归顺曹操,但是他千里走单骑,留下了千古美名,而于禁却因为投降关羽,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污点,永世不可剔除,他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架上。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呢?于禁为何要投降关羽

  • 穰山之战能体现赵云武力,若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殴他,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小佑小厨标签:许褚,赵子龙,李典,于禁,刘备,张郃

    穰山之战的整个过程,在《三国演义》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作者对这场战役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是点出了结果,过程就一掠而过,留下了许多的悬念。尤其是对赵云大战许褚、张郃、于禁、李典、高览等大将大多基本也是一笔带过,没有认真描写其打斗过程。穰山之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刘备带领关、张、赵准备乘曹操攻打袁绍,许

  • 张辽武功不亚于关羽张飞,为何马超连败张郃于禁时,他却避而不战

    历史解密编辑:赵金玲健康知识标签:张辽,关羽,张飞,马超,于禁

    一、张辽武功不亚于关张张辽的武功如何?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原话说就是:此人武艺不在你(张飞)我之下。关羽啥人?看谁都像扎标卖首。黄忠都把夏侯渊斩了,他却还是看不上,表示:不耻与老卒为伍。而面对江东群雄,关羽更是张口闭口的“江东鼠辈”。放眼三国就没几个人,能让关羽看得起的。可偏偏一见张辽,却如此敬重

  •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遣送回魏国,为什么会遭受曹丕羞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礼记读史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魏,魏国,三国,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引言:三国乱世,猛将如云,而魏蜀吴三方中,最有碾压优势的便是曹魏政权。其中,曹孟德帐下曾有被誉为五子良将的几位猛将,几乎天下闻名。在这几位将领中,于禁的人生无疑是最起伏不定的。于禁自投靠曹操后便南征北战,为曹魏的建立可谓立下赫赫战功。于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治军,可谓帅才。直到襄樊之战后,于禁率军

  • 26位功臣进了曹魏太庙,为何荀彧、于禁、许褚、贾诩没资格进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许褚,贾诩,荀彧,于禁,曹魏,曹操

    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但他的儿子曹丕称帝了,为此还追封曹操为“武皇帝”,并建立了曹魏太庙。曹叡、曹爽时期,曹魏为了表彰功臣,将26位开国功臣分5批放入了曹魏太庙。这26人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王朗、荀攸、司马懿、郭嘉、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张郃、徐晃、张辽、乐进、曹洪、夏侯

  • 历史上的曹魏五子良将——“安远将军”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于禁,曹操,关羽,曹魏,蜀汉,庞德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一位很有意思的魏国名将“于禁”,于禁字文则,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是最早跟随曹操打天下的一位将军,作战勇猛而且公私分明深受曹操的信任,在各种大小战役中都是以身作责,不是在前线冲锋就是在后方掩护,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曹操在五子良将中最放心的一位,曾评价其“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 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辽,张郃,于禁,乐进,三国,东汉,曹操手下,徐晃(外交官)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对曹操集团有很大贡献的五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在曹操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曾把这五人放在一起,并这样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到了近现代,“五子良将”的说法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子良将分别都有哪些

  • 荆州危机,关羽若将于禁的三万降兵派到前线,能否扭转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关羽,于禁,孙权,荆州,庞德,三万,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向北进攻樊城,起初十分顺利,连胜数场,关羽以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俘虏三万余人,之后曹操与孙权联手,关羽连连失利,直到孙权偷袭荆州成功后,关羽兵败而亡。试想一下,关羽若将于禁的三万降兵部署到第一线,全副武装起来,能否扭转战局?我们先来看看襄樊之战,关羽如何从大胜到落败?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