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穰山之战,赵云力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穰山之战,赵云力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4466 更新时间:2023/12/26 22:13:58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汉室将顷、各路诸侯趁机相互攻伐,遂导致天下大乱。也就是在这时候,华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数位流芳千古的名将,赵云便是其中之一。

赵云,何许人也?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蜀汉帝王刘备的心腹爱将。虽说距三国这段乱世已过去了千年时间,但若说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三国英雄人物,除了美髯公关羽之外,接下来便是常胜将军赵云了。

无论是在正史上,还是在演义中,吕布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武将,陈寿曾评价其有“虓虎之勇”。然,吕布乃是“三姓家奴”之人,虽说武功高强,但因其人品较差,故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很好。但赵云就不一样,虽说二人没有真正交过手,但其战力值却是不亚于吕布。单凭他一生征战沙场,几乎无败绩而言,便可看出他武力值是如何的恐怖。

建安五年,在官渡一战中击败袁绍的曹操,想要趁势继续进兵,一举拿下冀州。就在曹操率军在仓亭和袁绍对峙时,后方却传来了求救信。原来是大汉皇叔刘备占据汝南,带着关羽、张飞、赵云三将,以及和先前降服的黄巾余党龚都和刘辟所部,趁着曹操于北方和袁绍对阵时,在曹操后方捅刀子。

听闻消息后,曹操大惊,于是玩了一出“金蝉脱壳”的好戏,派大将曹洪率军虚张声势,继续和袁绍周旋,自己则亲率精兵连夜赶往汝南迎战刘备。没多久,曹刘二人便在穰山相遇。

正所谓:一言不合、立马开打。以皇叔自立的刘备,内心自然是十分仇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于是也没有过多废话,便派赵云作出攻击态势。反观曹操,也是毫不含糊,派出了麾下猛将许褚出战。二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就在二人激战正酣时,关羽突然从东南角杀向曹军,张飞从西南角杀向曹军。曹军不敌,便四下逃散。

初战告捷,刘备于是接连派张飞和赵云轮流叫阵,但曹操都是置之不理。见曹操高挂免战牌,刘备心中十分纳闷。可就在刘备还没想通曹操又在玩什么花样时,却突然传来了粮草被曹军围困的消息。

若粮草有失,军心必乱,深知这一点的刘备,于是急忙派张飞前去救援。没多久,刘备又接到探子来报,说曹将夏侯惇率兵急攻汝南,汝南危急。恐城池有失,刘备差关羽率军前去解围,但不曾关羽不但没有解汝南之围,反而自己也被困住。就连先前的张飞,也被曹军围困于龚都附近。

此时,刘备深感畏惧,便率军撤退南去。但曹操却不给他这个机会,派大将许褚率轻骑追杀。惊慌失措的刘备,看到了曹营第一猛将许褚,内心早已吓破了胆。旁边的赵云赶紧安慰道:“主公勿惊,只需跟我来。”

说完,赵云便在前方开路,刘备在后紧紧跟随。就在即将冲出重围之时,许褚拍马赶到。在此危难之际,赵云挺枪和许褚厮杀在一起,战了不到十合,曹军又有两个大将拍马赶到。一个是于禁,另外一个则是李典

惊恐之下,刘备哪敢停留,于是急忙夺路而逃,只留赵云断后力战三将。已被吓破了胆的刘备,在第二天天亮时遇到了从汝南败退而来的刘辟残部。

那么,留在后面力战许褚、于禁、李典三位名将的赵云,其结局如何?

在演义中,虽然没有详细的描述赵云是如何力战三人的,但是从面的战况可得知,赵云最终还是在三人的围攻下顺利脱身了。和刘辟汇合后,刘备继续难逃,但没走多远,就被曹操麾下名将张郃高览挡住去路。

见此情景,原本是黄巾余党的刘辟,此时也爆发了一股血性之气,自告奋勇前去迎战高览,想为刘备逃脱争取时间。但奈何高览也是河北名将,仅三回合便将刘辟斩于马下。就在刘备绝望之际,赵云拍马赶到,一枪刺死高览,三十合杀败张郃,这才救下刘备。

结语:

穰山之战,赵云以一人之力,先是力敌许褚、于禁、李典三将围殴,成功脱身后又连夜赶路,再一次在刘备危难时,凭借其高超的武艺,一合击杀名将高览,三十合击溃张郃。可以说,曹操麾下的这五位战将,不论是哪一位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但赵云只身一人,硬是全身而退,且还击杀一人,可见赵云武力值有多高。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许褚赵子龙李典于禁刘备曹操

更多文章

  • 为何关羽、张辽、姜维投降可以理解,而于禁投降就成了一生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关羽,张辽,姜维,于禁,吕布,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关羽、张辽、姜维的投降都有其可以原谅的理由,于禁却没有。关羽的投降。关羽当时投降,是因为刘备战败失踪,关羽不知道刘备去了哪里,连效忠的主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他连殉职都有点不合适。所以,关羽选择暂时投降,是能够理解的。而投降后的关羽后来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又不顾一切地去和刘备相见,这也印证了关羽投降是可

  • 魏延五虎之下第一人,对战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能打败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魏延,徐晃,张郃,张辽,乐进,于禁,张辽乐,徐晃(外交官),战争法,汉朝,曹操麾下

    三国演义中,蜀汉这边有个五虎上将,指的是这五人乃是蜀汉顶尖的高手,曹魏那边则有个五子良将,说的是这五人是曹操手下非常厉害的名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不过事实上,五虎上将的武力是要远远强于五子良将的,双方没什么可比性。那么如果五虎之下的第一人魏延对战五子

  • 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许都的汉献帝?文有王必,武有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曹操,于禁,汉献帝,王必,许都,丞相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营建邺都,东汉的政治中心也从许都移到了邺城,但是在邺城的只是曹操而已,汉献帝仍然在许都,邺城在冀州、许都在豫州,两地相隔甚远,而且汉室虽然衰微,汉献帝也成为傀儡,但是朝中心向汉室之人仍然不少,曹操就这么放心的任由汉献帝在许昌?当然不是,那么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

  • 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关羽,于禁,曹操,曹丕,曹仁

    于禁,本应该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但是由于他在襄樊之战中战败,投降关羽,丢掉了五子良将之首的地位。关羽曾短暂归顺曹操,但是他千里走单骑,留下了千古美名,而于禁却因为投降关羽,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污点,永世不可剔除,他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架上。于禁为何投降关羽?投降关羽后,他的结局如何呢?于禁为何要投降关羽

  • 穰山之战能体现赵云武力,若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殴他,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小佑小厨标签:许褚,赵子龙,李典,于禁,刘备,张郃

    穰山之战的整个过程,在《三国演义》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作者对这场战役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是点出了结果,过程就一掠而过,留下了许多的悬念。尤其是对赵云大战许褚、张郃、于禁、李典、高览等大将大多基本也是一笔带过,没有认真描写其打斗过程。穰山之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刘备带领关、张、赵准备乘曹操攻打袁绍,许

  • 张辽武功不亚于关羽张飞,为何马超连败张郃于禁时,他却避而不战

    历史解密编辑:赵金玲健康知识标签:张辽,关羽,张飞,马超,于禁

    一、张辽武功不亚于关张张辽的武功如何?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原话说就是:此人武艺不在你(张飞)我之下。关羽啥人?看谁都像扎标卖首。黄忠都把夏侯渊斩了,他却还是看不上,表示:不耻与老卒为伍。而面对江东群雄,关羽更是张口闭口的“江东鼠辈”。放眼三国就没几个人,能让关羽看得起的。可偏偏一见张辽,却如此敬重

  •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遣送回魏国,为什么会遭受曹丕羞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礼记读史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魏,魏国,三国,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引言:三国乱世,猛将如云,而魏蜀吴三方中,最有碾压优势的便是曹魏政权。其中,曹孟德帐下曾有被誉为五子良将的几位猛将,几乎天下闻名。在这几位将领中,于禁的人生无疑是最起伏不定的。于禁自投靠曹操后便南征北战,为曹魏的建立可谓立下赫赫战功。于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治军,可谓帅才。直到襄樊之战后,于禁率军

  • 26位功臣进了曹魏太庙,为何荀彧、于禁、许褚、贾诩没资格进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许褚,贾诩,荀彧,于禁,曹魏,曹操

    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但他的儿子曹丕称帝了,为此还追封曹操为“武皇帝”,并建立了曹魏太庙。曹叡、曹爽时期,曹魏为了表彰功臣,将26位开国功臣分5批放入了曹魏太庙。这26人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王朗、荀攸、司马懿、郭嘉、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张郃、徐晃、张辽、乐进、曹洪、夏侯

  • 历史上的曹魏五子良将——“安远将军”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于禁,曹操,关羽,曹魏,蜀汉,庞德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一位很有意思的魏国名将“于禁”,于禁字文则,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是最早跟随曹操打天下的一位将军,作战勇猛而且公私分明深受曹操的信任,在各种大小战役中都是以身作责,不是在前线冲锋就是在后方掩护,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曹操在五子良将中最放心的一位,曾评价其“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 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辽,张郃,于禁,乐进,三国,东汉,曹操手下,徐晃(外交官)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对曹操集团有很大贡献的五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在曹操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曾把这五人放在一起,并这样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到了近现代,“五子良将”的说法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子良将分别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