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都有哪些贡献?

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都有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5/2 13:41:43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对曹操集团有很大贡献的五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他们在曹操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曾把这五人放在一起,并这样评价道: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到了近现代,“五子良将”的说法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子良将分别都有哪些贡献。

其一:张辽。

张辽原本是从属于丁原的将领,后来又跟过董卓、吕布等,吕布战败后,曹操把张辽收为己有。

归顺曹操后,张辽战功卓著,曾在和乌桓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赤壁之战后,在镇守合肥时多次击败孙权的大军,成为曹魏防御东吴的重量级将领。

其二:张郃。

张郃也是有名的大将军,原本是袁绍麾下的名将,在征战公孙瓒的战役中立下不少战功,但官渡之战时,袁绍屡屡失策,张郃最后也投降了曹操。

跟随曹操后,张郃也成为曹操麾下的名将,曾跟随曹操战马超、攻张鲁等,立下赫赫战功。

在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张郃也是诸葛亮忌惮的将领之一,曾率军打败马谡,让诸葛亮功亏一篑,被迫撤退。

其三:徐晃。

徐晃是当年曹操迎接汉献帝时投到曹操麾下的,之后随着曹操参加了主要的战役,是曹操集团举足轻重的将领之一。

后来,徐晃在襄樊战场,趁关羽疲惫击败关羽的荆州军,曹操把他和西汉初年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相比并论,可见徐晃在曹操发展中的重要性。

其四:乐进。

乐进是在曹操起兵之初就跟随曹操的名将,几乎参加了曹操的所有重要战役。

在官渡之战奔袭乌巢战役中,擒获袁绍将领淳于琼,立下赫赫战功,还曾在青泥之战中打败过关羽,可见也是战斗力不错的名将。

其五:于禁。

于禁是曹操看重的将领之一,在曹操集团发展的早期做出过很大贡献。于禁曾在宛城之战中表现不错,帮助曹操挽回了不少损失。

后来关羽率领荆州军出兵北伐,曹操帐下的将领都知道关羽的厉害,不敢轻易请战,曹操让于禁率军出战,可见对于禁的信任。

但是,与其他四位将领相比,于禁却是晚节不保,因为他辜负了曹操的信任,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水淹七军,而且还投降了关羽,这和后来投靠曹操、却誓死不降的庞德形成鲜明对比。

孙权夺取荆州后,让他返回了曹魏,曹丕因他晚节不保羞辱他,最终忧郁而死。

曹操的五子良将的说法虽然是近现代人的提法,但这五位将领在曹魏集团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确做出了不少贡献,是曹魏集团战功卓著的名将。

对此,大家认为呢?大家觉得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对曹魏的发展有多大贡献?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后续更多历史知识不错过。

更多文章

  • 荆州危机,关羽若将于禁的三万降兵派到前线,能否扭转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关羽,于禁,孙权,荆州,庞德,三万,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向北进攻樊城,起初十分顺利,连胜数场,关羽以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俘虏三万余人,之后曹操与孙权联手,关羽连连失利,直到孙权偷袭荆州成功后,关羽兵败而亡。试想一下,关羽若将于禁的三万降兵部署到第一线,全副武装起来,能否扭转战局?我们先来看看襄樊之战,关羽如何从大胜到落败?关羽

  • 如果擒于禁的是张飞,将发生三件有趣的事情,三国历史也可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张飞,于禁,关羽,刘备,徐晃,诸葛亮,历史片,古装片,三国历史,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关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他怒斥降将于禁的时候,也是豪气干云:“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汙刀斧!”于禁兵败投降而不自尽以谢曹操,固然有不足取之处,但是在后汉三国乱世,战败投降后封侯拜将者比比皆是,为什么只有于禁受此羞辱?细看之后我们也有点为于禁关羽乃至刘备惋惜:如果擒于禁的不是关羽而是张飞,那么将会

  • 夏侯渊地位不比于禁低,黄忠斩了他,为何却没有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夏侯渊,黄忠,于禁,张郃,刘备,曹操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击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于禁,威震华夏。而在此之前,同样是爆发于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之间的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一战扬名,将曹操手下八虎骑之一,征西大将军夏侯渊斩落马下。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三

  • 乐进、徐晃和于禁,单挑打得赢魏延吗?答案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徐晃,魏延,乐进,于禁,曹操,许褚

    魏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武将:经历特殊,性格特殊,能力特殊,地位和作用特殊,尤其有意思的是,他战斗风格也非常特殊。魏延有过两次明目张胆的临阵投敌,所以说他经历比较特殊;他性格骄狂自负,有点像关羽,但却隐忍坚执,比关羽少三分霸道,多一段狡黠;魏延有统兵之雄才,却无为将之气度,能力特殊;魏延是蜀汉阵营中壮年

  • 五子良将,带兵最多的不是张辽,也不是于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关羽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五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被称为“五子良将”,史书《三国志》记载,时有良将,五子为先。这五人,战绩都是非常厉害的,如果单论统兵数量,他们当中谁最多呢?如果排序,怎么排?首先可以肯定,统兵最多的,不是张辽,也不是于禁。第一名,张郃。张郃是很能活的,一

  • 于禁投降关羽, 后被送回魏国, 曹丕为何要将他羞辱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林珂谈科技标签:关羽,曹丕,于禁,曹洪,庞德,魏国,曹魏,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先属鲍信(曹操的恩人),后属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敢于攻击不守规矩的青州兵,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不过,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时,于禁亲率七军前往救援。全军覆没,被收押在南郡。黄初二年(221年),于禁辗转返回魏国,最终官拜

  • 于禁的结局让人唏嘘,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正是他对人生错误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于禁,曹操,关羽,孙权,曹丕,庞德

    于禁投降关羽之后的遭遇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生不如死。作为原本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于禁深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在异姓将领中,于禁是唯一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在救援襄樊的时候,防守樊城的主将曹仁才率领七千人马,而于禁率领的援军则达到了三万人。那么,于禁为何会落得个这种下场呢?一、被俘前的于禁。于禁在襄

  • 夏侯渊地位不比于禁低,为何斩夏侯渊的黄忠没被评为“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粤姐说奇闻标签:黄忠,于禁,关羽,汉朝,三国,夏侯渊,曹操手下

    夏侯渊的地位不亚于于禁。为什么杀死夏侯渊的黄忠没有被评为“威震中国”?但也正是这些角色的精彩表演,让三国的整体故事更加精彩。在《三国演义》,我们珍惜以刘关璋为代表的蜀汉集团。尤其是对关羽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关羽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关羽在三国的成就也相当丰富。作为五虎将,关羽在三

  • 于禁投降关羽有何隐情?境界或超虎将庞德,曹操曹丕错看他!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关羽,庞德,曹操,于禁,张郃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先后围困了襄阳和樊城。在樊城外,水淹七军,尽管是关羽的巅峰杰作,成就威震华夏的美名;还是于禁的谷底拙作,背负折戟沉沙的骂名。于禁统率七军到樊城救援。七军,通指七支军队。《三国志·魏书二三·和常杨赵裴传》记载:太祖征荆

  • 为何关羽、张辽投降,无损他们的光辉,但于禁投降却饱受批评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关羽,张辽,于禁,曹操,刘备,曹仁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战后归降了东吴。当然,同样是降将,他们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