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山之战的整个过程,在《三国演义》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作者对这场战役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是点出了结果,过程就一掠而过,留下了许多的悬念。尤其是对赵云大战许褚、张郃、于禁、李典、高览等大将大多基本也是一笔带过,没有认真描写其打斗过程。
穰山之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刘备带领关、张、赵准备乘曹操攻打袁绍,许都空虚的时候,袭击许都,在穰山地面和曹军遭遇了。刘备就在穰山下寨,让关羽屯兵东南角,张飞屯兵西南角,自己和赵云屯兵正南。
曹操大军到来,刘备鼓噪而出,曹操列开阵势迎战。曹操和刘备互相指责对方是乱臣贼子。刘备还当场朗诵了“衣带诏”。曹操大怒,派许褚出阵。刘备身后的赵云迎战。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不久,消息传来:汝南刘辟弃城而走了;龚都也被夏侯渊斩杀了。刘备无心恋战,准备退兵。然而,曹操已经对他布下了口袋。曹操派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攻赵云。然后,派张郃和高览负责阻击捉拿刘备。
走了几里地,忽然曹魏大将张郃和高览一左一右各自杀来,并大声叫嚷着要刘备投降。高览一马当先杀了过来。刘备心如死灰,拔剑就要自杀。刘辟急忙阻止刘备,并上前死战高览。结果三个回合,刘辟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刘备惊慌失措,准备亲自大战高览,忽然高览后军大乱,赵云冲阵而来,一枪挑高览于马下。紧接着,赵云不辞劳苦,上前大战张郃,又三十回合以后,杀败了张郃。赵云奋力冲杀,直到关羽、张飞、关平、周仓杀到,他们保护着刘备且战且走,一直退到了汉江边。刘备在江边下寨。
关羽劝说刘备道:
“大哥之言错了,昔日汉高祖与项羽争天下,屡战屡败,最后九里山一战成功,开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胜负乃兵家常事,我们不可自暴自弃。”
刘备听了关羽的一番肺腑之言,就再次振作起来。派孙乾出使刘表,决定暂时投奔荆州栖身。
然后,对赵云大战许褚他们三人不再提及。只是写到了第二天,赵云在刘备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赶到,杀了高览,杀败张郃,救了刘备。
赵云斩一将,败一将,看似简单,实际想起来实在是恐怖至极。因为,赵云这一晚上在干什么?我们知道,刘备摆脱了许褚等人以后,逃到山上躲藏起来,休息了一晚上。
我们可以这样想想:赵云不可能对许褚等人说:“天色已晚,我们明日再战如何?”
即使是赵云这样说了,也是自讨没趣的;许褚等人也不会答应他。人家人多力量大,还不趁热打铁赶紧拿下赵云,回去庆功,还啰里啰嗦地休什么息呀?
那么赵云会不会,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养精蓄锐了再追赶刘备。
这样,这背后隐藏着的战斗过程就显现出来了。基本就是这样:
应该说,杀退许褚、于禁、李典三人联手,关羽和张飞也大概率能够做到。但是,奋战了一天一夜,还追上逃跑了很远的刘备,还能振作起来杀死一流大将高览,又坚持打败一流高手张郃。这样的耐力,恐怕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独树一帜了。
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赵云的这场战斗,那就是——“太恐怖”!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