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著名的和亲公主:揭秘解忧公主真实的一生是怎样的?

著名的和亲公主:揭秘解忧公主真实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4/2/29 19:46:45

初,乌孙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娶。岑娶胡妇子泥靡尚小,岑娶且死,以国与季父大禄子翁归靡,曰:“泥靡大,以国归之。”

这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对于今天本文主角——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记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最悲苦的女人,莫过于和亲公主。她们离开锦衣玉食的故乡,被迫嫁往风俗迥异、气候恶劣真知强敌环绕的异国他乡,其悲苦是难以想象的。而最让和亲公主们无法接受的,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奇葩婚俗。

“断匈奴之右臂,以通西域“,一直是一代雄主汉武帝致力于实现的目标。自张骞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域归来后,汉武帝便决心打通河西走廊,将西域从匈奴的手中强夺过来。

经过霍去病所指挥的两次河西之战,汉军成功控制了河西走廊,将自己的触手伸向了西域。然而在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仍从属于匈奴,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盘剥,而汉朝对于河西走廊的经营才刚刚开始,因此无力将自己武力投送到遥远的西域大地。因此,汉朝必须争取与国。

根据张骞的情报,在西域北部,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名叫乌孙。而乌孙,乃是如今哈萨克族的先民。与彻底降服于匈奴的西域诸国不同,乌孙国力强大,相对于匈奴有一定独立性,因此是最好的争取对象。

几经权衡利弊,汉武帝决定派遣一位和亲公主,将她嫁给老朽昏聩的乌孙王——猎骄靡。选来选去,汉武帝最终选取了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江都王刘建,是一位残暴的诸侯王,他特别喜欢虐杀自己的姬妾,短短数年内,竟折磨死了35个宫女。

汉武帝听闻消息后,剥夺了刘建的王爵,并逼迫其自杀。而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则被关押于掖庭,形同囚徒。本着“废物利用”的精神,汉武帝将刘细君派往乌孙,自己的女儿,汉武帝可舍不得。

就这样,20岁的刘细君被迫嫁给了老朽的猎骄靡。匈奴听说此事后,大为震惊,唯恐乌孙倒向汉朝,于是也派出一位公主,和亲于猎骄靡。

因此,刘细君不仅要服侍猎骄靡,还要费心与那位匈奴公主进行宫斗,搞得身心俱疲。不久后,猎骄靡去世,而刘细君满以为,自己已经完成和亲任务,无子无女的她完全可以返回祖国。

然而非常可惜,乌孙和匈奴一样,有着收继婚的习俗。所谓收继婚,就是父亲或兄弟死后,儿子、孙子或其他兄弟可以续娶他们的老婆,以防肥水流到外人田。

猎骄靡去世前,立下遗嘱,希望自己死后将细君公主改嫁自己的孙子军须靡。刘细君听闻此事,简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汉朝,这种收继婚简直就是禽兽之行。于是她给汉武帝写了封信,希望皇帝能准许她回到国家。

然而汉武帝为了国家利益,断然否决了细君公主的请求,只是强硬的回复:“从其俗!”就这样,细君公主忍着剧烈的耻辱,嫁给了自己的“孙子”军须靡,并产下了一个女儿。

在耻辱、思想和水土不服的折磨下,细君公主不幸去世,仅留下了一首催人泪下的绝命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细君公主死了,但是汉武帝的西域事业还是要继续经营下去,与乌孙的和亲必须继续。于是又挑选了一位罪臣之女——刘解忧。刘解忧是楚王刘戊之孙女。而刘戊因为谋反,已经自杀了。

于是汉武帝命令刘解忧戴罪立功,去往乌孙担当第二任和亲公主。相比于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要稍微幸运一些。在乌孙,细君公主孤立无援。而解忧公主呢?却有侍女冯嫽和外交家常惠作陪,而正是在两位同胞的帮助下,细君公主成功在乌孙站稳了脚跟。

有了朋友的陪伴,丈夫军须靡也不像前任国王猎骄靡那么老。因此,解忧公主也不至于向细君公主那样唉声叹气,自怨自艾。因此,解忧公主远比细君公主活得长。

在乌孙,解忧公主负责服侍君王,冯嫽则嫁给了国中颇有影响力的右大将,而常惠则时刻负责传达汉朝的消息。三人紧密合作,使乌孙的外交天平逐渐倾向于汉朝。

不久后,军须靡去世,新继任的乌孙王、军须靡的堂弟翁归靡“继承了”解忧公主。对此,解忧公主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她并没有说什么。

在此期间,解忧公主与翁归靡产下五个子女,分别是长子元贵靡(曾被翁归靡立为王储,后为乌孙国的大昆弥)、次子万年(莎车国国王)、长女弟史(嫁龟兹王绛宾为王后,后被汉宣帝封为公主)、三子大乐(乌孙国大将、次女素光(嫁乌孙翮侯)。

由他们的名字可以看出,除了元贵靡以外,解忧公主的其他四个子女,均为典型的汉名。由此可见,在刘解忧、冯嫽和常惠的联合努力下,乌孙已经越发站在汉朝一边。

匈奴见乌孙国已经成为汉朝的与国,大为震恐。于是他们带齐十万兵马,扬言踏平乌孙,除非他们交出解忧公主。

匈奴大兵压境,解忧公主心急如焚,于是她立即向汉宣帝写了封求援信,希望汉朝立即发兵支援。汉宣帝受到信后,调集15万大军大举讨伐匈奴,而常惠、翁归靡则带领乌孙军队从西面夹击。

在汉军的驱赶下,溃不成军的匈奴人迎头遇上了乌孙军队,遭遇了空前的惨败:

“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 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

这是一场丝毫不亚于卫青、霍去病的大胜。从此以后,匈奴势力大衰。汉武帝“斩断匈奴右臂”的梦想,终于被解忧公主实现了。

但就在此时,乌孙国又节外生枝,出现了异常情况。匈奴惨败后,翁归靡也不幸去世。而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因为年幼,没能就任国王。而猎骄靡和匈奴公主所生的泥靡,成为了乌孙王。

虽然泥靡具有匈奴血统,但是他唯恐得罪汉朝,因为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就在不远处。因此不敢公开和解忧公主翻脸。于是,泥靡解忧又与解忧公主成亲,生下了儿子鸱靡。然而,这注定是一次貌合神离的婚姻。

由于泥靡残暴而无法控制,因此解忧公主当机立断,决定将之除掉。但是由于风声泄露,功败垂成。宣帝(前53年)甘露元年,乌就屠(翁归靡与一匈奴女子之子)叛变,起兵杀死泥靡,自立为王。

而汉宣帝则派遣辛武贤带领数万大军,准备彻底征服乌孙。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冯嫽亲自前往乌就屠处,将之劝降。而乌孙国被汉朝一分为二,解忧公主儿子元贵靡领6万户,是为乌孙大王;乌就屠领4万户,是为乌孙小王。就这样,乌孙彻底失去了独立性,汉朝一统西域。而在这方面,解忧公主发挥了定海神针一般的作用。

公元前51年,这时解忧公主年将七十,思念故乡的她写信给汉宣帝,希望能埋骨于故土。于是,汉宣帝当即下令,用最盛大的礼节,将这位巾帼英雄迎回长安,随行的还有孙子和孙女三人。大约过了两年,解忧公主就与世长辞了。相比死在异国他乡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是幸运的。

在《资治通鉴》中,每当读到汉唐的和亲公主,都不禁为她们的命运而嗟叹。

正所谓: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和亲公主们,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为国家的统一与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许她们的身体并不强壮,但他们和卫青、霍去病、苏武一样,都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支撑起了国家。无论是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还是后来的王昭君,都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标签: 解忧公主汉朝

更多文章

  •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唯一长大的嫡女,一生平安顺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固伦和敬公主,清朝

    据相关统计,清朝的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个女儿,但是长大成人的只有五个,其中有一位在乾隆心中的位置十分特殊,她是乾隆唯一一位成人的嫡女,乃乾隆原配皇后孝贤所生,她就是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同时她也是乾隆皇帝最长寿的一个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九年五月,嫡福晋富察氏

  • 杜琼为什么能被称为吴门画派的先驱?他与沈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琼,明朝

    明朝中期宣德年间,吴中地区诞生了吴门画派这个绘画派别,对明朝乃至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沈周就是吴门画派的开宗大师。在吴门书派崛起之前,明代初期的吴中地区也有一批画家,他们大多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们的艺术创作给沈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也能称他们为吴门画派的先驱。杜琼就是前驱之一,他也是沈周的老师,

  • 张青是什么实力 ?他在梁山是什么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青,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梁山好汉张青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江湖人士,少不了要结拜几个兄弟,所谓多个兄弟多条路。《水浒传》里的好汉们都是沿着这个思路,频频上演结拜的桥段。菜园子张青给鲁智深当义弟,给武松当义兄,结拜的都是霁月光风的人物,

  • 三国谋士邴原是什么出身?曹丕为何要刻意刁难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邴原,三国

    三国谋士邴原是什么出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谋士邴原,11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成为孤儿。邴原家隔壁就是学堂,他每次路过都会哭上一阵。学堂老师看他整天哭泣,于是问道,你为何如此悲伤?邴原回答说,孤儿无依无靠过得非常艰难,他看学堂里的孩子既有父母照料,又能在学堂里读

  • 唐宣宗李忱到底做了什么贡献 “小唐太宗的称号又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唐太宗”李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太监干政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事,被太监拉扯上位的皇帝,大多也都是被架空的傀儡居多。当年秦始皇去世后,太监赵高就唆使胡亥杀死自己的亲兄弟扶苏,篡夺了皇位。昏庸的胡亥上位后,朝政被赵高把持,最终

  • 高高在上的大明皇贵妃,最后为何被迫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贵妃,明朝

    要说人生大起大落,没有比大明王朝的唐贵妃更倒霉的了。一年前还是风光无限,独得恩宠的皇贵妃,一年后却沦为藩王小妾,被逼殉葬。此话还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朱祁镇与朱祁钰是异母兄弟,同为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朱棣的重孙。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长子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位称帝,年号正统。朱祁钰被封郕王。正统14年,瓦

  • 令人闻风丧胆的背嵬军,为何会成为岳飞的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岳飞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纵观中国古代史,差不多每一个流落南方的中原政权,都有一个无比崇高的梦想,那就是“北伐一统”,但是同样的,它们也都没办法完成这个梦想,所以只能在梦里想一想。在当时,金国在北方各种欺负小朋友,南宋躲在南方瑟瑟发抖,中间还有个金国扶持的汉奸政

  • 梁武帝为何要耗费大量民力建造的浮山堰?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梁武帝,南北朝

    你们知道梁武帝为何要耗费大量民力建造的浮山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南北朝时期,除了刘宋建国初期之外,南朝的国力长期处于相对劣势之中,因此其一直采取相对保守的防守策略。而到了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期,其很好地整合了南朝各地的力量,并击溃了北魏的多次进犯,使南朝的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而随着北魏

  • 秦始皇死后 丞相李斯为什么会选择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李斯

    对秦始皇秘不发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在掌握秦国大权后,秦始皇嬴政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建立了

  • 武则天想过把女儿传给女儿吗?她最终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媚娘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唐太宗生前担心武媚娘会把持朝政,所以把她送到了寺庙里面,但是这些都没有束缚住武媚娘。后来在高宗皇帝来寺庙的时候,一下子就让高宗皇帝坚定了接武媚娘回去的心。回到皇宫后,武媚娘用自己的智慧和宠爱消灭了各种嫔妃,成给了皇后,在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还帮他处理政务,长期时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