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名将陶侃:为官清廉一生 为国鞠躬尽瘁

东晋名将陶侃:为官清廉一生 为国鞠躬尽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4/1/7 19:31:06

“王府索盗”、“搬砖励志”等故事千古流传

其母与岳飞之母同被尊奉为母教典范

在今鄱阳县城东牛岗咀,有一座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墓,墓主人为中国“四大贤母”中唯一有正史立传的一代贤母—陶侃之母湛氏。湛氏深明大义,贤德善良,教子有方,与孟轲之母仉氏、岳飞之母姚氏、欧阳修之母郑氏一起被尊奉为母教典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其子陶侃也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廉吏。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他为官四十余年,曾任荆州刺史、侍中、太尉等职。所到之处,简刑罚,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勤俭节约,反腐倡廉,惩治贪官懒吏,深受将士和百姓的爱戴。“王府索盗”、“搬砖励志”、“勤俭倡廉”等逸事至今传为佳话。

谨记母命廉洁自好

陶侃的酒量很不错,但每次只喝三杯酒。有一次,有人向他敬第四杯酒时,陶侃说:“对不起,我今天饮酒已经足量了,不能再饮了!”对方很不高兴,旁边友人说:“将军,今天大家高兴,您应该开怀畅饮!”陶侃却哽咽着说:“家母生前曾给我规定,每次饮酒,三杯为限。今天杯数已足,我不能违背先母的禁约!”

原来,陶侃的父亲陶丹是三国时孙吴名将,但很早就去世了。陶侃全靠母亲纺纱织布抚养长大,后来在浔阳县城谋得一个小官职。有一次,浔阳县衙举行宴会,陶侃喝得酩酊大醉。他醒后,母亲垂泪责备说:“饮酒无度,怎能指望你刻苦自励,为国家建功立业呢?”陶侃羞愧难当。母亲要他保证:从此严于律己,饮酒不过三杯。

陶母的教导对陶侃影响很大,他在四十余年戎马生涯中,一直保持着清廉作风。

不畏强权王府索盗

公元303年,陶侃任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不久又升为武昌太守、龙骧将军。长江自古就是水路交通要道,武昌则为长江水路运输的物资集散地,本应商业繁华。陶侃任武昌太守时,却发现市场萧条,两湖粮食很少运到武昌。

陶侃调查才知,原来江上盗匪猖獗,货船不敢走武昌水路。陶侃亲自安排部下化装为商人以诱敌,匪徒大部分被击毙。经查,这些盗匪竟是西阳王司马羕的亲信,且还有不少同伙仍在王府中。陶侃亲自到王府索贼,西阳王大怒,要办陶侃诬告和不敬之罪。陶侃证据确凿,义正词严,西阳王无法抵赖。这时,西阳王又得知陶侃的部队已包围王府,无奈将人全部交给陶侃。

陶侃将盗匪全部斩首示众,然后在郡东开设集市,便利贸易,发展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

搬砖励志忧国忧民

西晋末年,北方大部分领土已失,陶侃是力主收复中原的将领之一,却有心无力。这时内乱又起,皇帝命陶侃率军平乱。叛乱平息后,平乱有功的陶侃为征讨大将军王敦所忌,不仅没得到封赏,反而被降职为广州刺史。

广州地处边远,情况复杂。陶侃一到,快刀斩乱麻,恩威并至,将地方势力一一铲除,保境安民,不遗余力。陶侃勤于政务,事无大小亲自过问。百姓们安居乐业,无不称赞他的贤明。

政局无事,社会安定,部属们却发现一件怪事:陶侃找来一百块沉重的大砖,每天清晨把砖头一块块搬出室外,到了傍晚又一块块搬回室内,每次搬得满头大汗。有一个部属忍不住好奇心,鼓起勇气去问他。陶侃沉重地说:“北方多事,国土沦丧,我辈立志要致力中原,收复失地。如果终日耽于安乐之中,就会意志消磨。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磨炼自己,不能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众人恍然大悟。

率先垂范节俭治奢

公元316年11月,西晋亡。第二年春天,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晋王,一年后称帝,史称东晋。陶侃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雍、益、梁诸军事。有一次,他督造战船时发现大量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觉得可惜,于是下令收集起来,不准丢弃,大家都很不理解。春节前夕天降大雪,第二天,衙门周围到处是水。当下属们不知如何是好时,陶侃胸有成竹地说:“把木屑垫上不就成了!”大家对陶侃的细心非常钦佩。陶侃去世后,东晋大将桓温率兵伐蜀,发现缺少装船用的竹钉,于是将陶侃生前保存的竹头全都做成了竹钉。

陶侃不仅自己节俭,而且非常反感那些毫不珍惜财物的人。一次,他在郊区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青稻穗,就问他为什么这样,那人说随手采的。陶侃生气地训斥说:“自己不种庄稼,还去糟蹋别人的!”在他节俭治奢的风范影响下,荆州地区很快成了当时的富庶之地。

鞠躬尽瘁死而后

公元328年(咸和三年),苏峻之乱爆发,陶侃的儿子陶瞻也被叛军杀害。次年,苏峻之乱平定,陶侃回师江陵。三月初十,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绢八千匹。然而,连年征战加上辛勤操劳,年事已高的陶侃终于支持不住了。咸和九年6月,陶侃因病上表逊位,表中念念不忘收复中原。

随后,陶侃将府中军谘器仗、牛马舟车封存,交给朝廷,后出府登船,驶往封地长沙。然而,第二天,他的生命之灯就在浩浩江涛声中熄灭,终年76岁。皇帝下诏,高度评价:“经德蕴哲,谋猷弘远。作藩于外,八州肃清;勤王于内,皇家以宁。”

标签: 陶侃名将东晋名将东晋

更多文章

  • 解密:秦昭王害得秦始皇嬴政母亲赵姬家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赵豹,赵姬,

    长平之战白起谎报战功,说把赵军45万全部歼灭,秦昭王一时上当,下令五大夫王陵攻邯郸,意欲一举灭赵,以洗脱自己在位近50年,竟未灭一诸侯国的耻辱。然而事与愿违,邯郸久攻不下,牵累孙子嬴子楚被赵国人追杀,幸亏吕不韦有钱能使磨推鬼,花了六百镒黄金贿赂赵国官吏,这才逃出邯郸,逃得一命。然而,细究嬴子楚被追杀

  • 戚家军太威武了!就连戚继光夫人都如此了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家军,戚继光,夫人,台州大捷,倭寇

    “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

  • 晋国的产生竟是因一个玩笑 曾雄霸中原近六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国,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睿

    中国历史上,有个国家是开玩笑开出来的。它雄霸中原六百余年,独特得很。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就是喜欢幽默的欧洲民族,也非常稀罕的吧。史料说,周武王打下江山,建立了周王朝后不久就去世了,年纪尚小的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承了王位。有一个叫“唐”的地方发生叛乱,辅佐成王的大臣姬旦,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

  • 唐朝唐宣宗李忱因立储纠结带来的严重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宣宗,皇帝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

  • 康熙:只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且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康熙

    清朝有一种病,几乎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怕,就连皇室也怕。那就是天花,在当时是很难治愈的,十有八九就死了。顺治帝爱心觉罗福临最宠爱的董鄂妃就是死于天花。康熙也得过天花,但是奇迹般的好了,因此留下了一脸的麻子。爱新觉罗玄烨本来没什么机会被立为储君的。顺治帝24岁病逝前,想不遵祖制,以从兄弟为继承人。但他的愿

  •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周瑜,庞统,曹昂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

  • 薄姬曾是项羽部将之妾为儿子蛰伏多年终成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薄姬,汉文帝,汉朝

    今天呢,咱们来说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呢,因为她就是当了刘邦的妃子,然后生下一个儿子,最后自己成为了皇太后,说她不普通呢,她也确实不普通,为什么呢?咱们下面看!大家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了吧!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那个时代有吕后呢,大家应该

  • 苏东坡是陶渊明“死忠粉” :曾作无数篇模仿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陶渊明,晋朝,

    南朝诗人大多穿着华贵的衣服,游走在园林亭台,在胭脂气味里,听着琴瑟悠扬、笙箫吹断。但有一个诗人,穿着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垄埂,在菊花清香里,看着炊烟升起、麦浪千重。最大的乐趣是喝酒,不醉倒不停杯。生前,天下人只知道他有骨气;死后,他写的诗名气越来越大,成超一流的诗人。千古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他的“死忠粉

  • 长平公主悲惨的最后结局: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公主,崇祯,明朝,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子。皇帝已经为她选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驸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势让婚礼一推再推。农民军攻占北京城的

  • 古代皇帝究竟怎么吃饭 揭秘皇帝吃饭的御膳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吃饭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