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惊天解密:汪精卫解释自己为何要做汉奸

惊天解密:汪精卫解释自己为何要做汉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3/12/12 13:46:53

汪坚信抗战必亡国灭种,且认为自己同日本签的件算不上卖国契

抗战期间,汪精卫在日军羽翼下,建立“伪国民政府”,名义上将除东北以外的各个伪政权统一在了一起。对此投敌之举,汪精卫有一套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辩解,以掩饰自己的汉奸行径。

汪精卫投敌的最大理由,是所谓“战必大败”。而言和之事,“乃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口中所不敢出者”。汪精卫自谓,若“缄口不言,对党对国,良心上,责任上,皆不能安,故决然言之”。①但他又说,“我在重庆主和,人家必误会,以为是政府的主张,这是于政府不利的。我若离开重庆,则是我个人的主张,如交涉有好的条件,然后政府才接受。”②汪精卫遂从重庆出走,在1938年12月发表“艳电”,一步步成为汉奸。

汪精卫后来一再为自己的“主和”主张辩解,称“以一个刚刚图谋强盛的中国来与已经强盛的日本为敌,胜负之数,不问可知”,因此“跟着蒋高调继续抗战,以蒋现有的兵力”,就要“国亡灭种”。只有先“恢复中日和平”,再“确立东亚和平”,才能“复兴中国、复兴东亚”。③

在汪精卫而言,他起初不仅不想做傀儡,甚至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但到了实际谈判时,他才发现日方殊无诚意。1939年12月“日汪密约”,规定中国“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下至矿产,上至气象,内至河道,外至领海”,皆“毫无遗漏地由日本持有或控制”。④

陈公博看到密约后,对影佐祯昭说,这“简直是日本要控制中国。”影佐也不讳言:“在目前不能说日本没有这个意思。”陈公博将对话内容告知汪精卫后,汪回答:“我们偏不使日本控制中国。”对此他并不自信,只是声称:“日本如能征服中国,就来征服好了。他们征服中国不了,要我签一个字在他的计划上面,这种文件说不上什么卖国契,中国不是我卖得了的。我若签字,就不过是我的卖身契罢。”

汪精卫与德国、意大利等国使节交谈。

汪口头上一再辩称欲为国家保存元气,但伪政权并没能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汪精卫一再以“卖身救国”自我辩解。汪自称投敌的目的是,“目前能够替国家保存一分元气以为将来复兴地步,多一分是一分”。南京伪政权成立前,汪精卫又对追随者说,他们要“管理者为业经沦陷之土地及人民,所争者为敌人已经吞噬之利益”“所欲保存者为国家之元气与沦陷区人民之利益,固不能于后方取得一草一木以赴益敌人”“故我等在南京组府,不但于抗战无害,而反于抗战工作有所辅助,亦未可知”。⑥

但汪伪政权在沦陷区助纣为虐,协助日军压制民众、征收物资,其基层官员还横征暴敛。仅举一例,伪县署规定办理“县民证”,收取纸张费用2角,“但官与吏上下交征,准伪县署以下区乡公所加收至每纸五角,而主办之伪员竟索至七角,最后送达差役则所取一元,如此交征,小费多于正费10倍,闭塞之乡领用‘县民证者,更须二元三角”。⑦如此盘剥,谈何保存“沦陷区人民之利益”?

汪精卫对组建伪政权的种种规划,乃是基于几个错误判断。其投敌前后,正是抗战最艰难时期。广州、武汉相继沦陷,美、英等国也没有开展全面援华的表示。这使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相信,“日军必继续攻占渝市及西安、昆明等地”“日美或日俄战争必不致发生”。⑧而当时确实也有不少人主和,除了后来追随汪精卫投敌的一干人外,所谓“低调俱乐部”中还有胡适陈立夫、陈布雷、顾祝同、熊式辉等各界名流。

加之抗日会使中共坐大的观察,汪精卫很自然地认为,主和是大势所趋,要保存中国,就只有同日本和谈。谈判时,他又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以为登高一呼,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就会群起响应,到时不愁没有与日本谈判的筹码。然而汪精卫的大多数判断都错了,汪伪政权没能招降到任何实力派人物,其建立一年多后,非但重庆等后方城市没有被占领,太平洋战争又复爆发。蒋介石“苦撑待变”的战略成功了。

汪精卫因死于日本战败前,未能留下一份详尽的自白书。但1964年突然有一篇相当于汪精卫遗嘱的文章《最后的心情》在香港发表。对于此文真伪,至今尚存争议,然其内容实不失为汪精卫的一个“自辩”。尤其“今铭在宁六年,明知日方将败,而仍继续以之为对象磋商者,则以国事虽有转机,尚在逆水行舟”⑨一句,很鲜明地表现了汪精卫对中日战事的看法,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失利,发生了根本改变。其投敌正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日伪统治下的县城。

注释:

①《汪精卫复孔祥熙亲笔函》(1939年1月4日),朱子家《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第一册),春秋杂志社印行,第20页;②陈公博:《自白书》,《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0页;③汪精卫:《我对于中日关系之根本观念及前进目标》(1939年7月9日),《汪精卫集团卖国投敌批判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1年,第307、312页;④陶希圣:《日本对所谓新政权的条件》,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第248页;⑤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165页;⑥梅思平:《自白书》,《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第400页;⑦潘敏:《江苏日伪基层政权研究(193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⑧《周佛海日记》(上),第649页;⑨汪精卫:《最后的心情》,朱子家《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第五册),第163页。

标签: 汪精卫汉奸解密

更多文章

  • 解密国军名将张灵甫是自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军

    张灵甫的抗日功绩早已得到认可,至于“抗日名将”则见仁见智近日,有山东媒体刊文《张灵甫并非抗日名将 有人故意炒作》,文章认为:其一,“张灵甫根本不是抗日名将,其抗日战功有人为拔高的地方”;其二,张灵甫在内战中并非自杀,&ldquo

  • 历史真相:滞留南京的国军如何应对日军大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真相,南京,历史

    九万余国军官兵滞留南京,自发对日军进行过一些零星的抗击近日,有网友披露,南京大屠杀期间,“最恐怖的岁月里,中国人的反抗依旧存在,一位潜藏在南京的无名勇士,携枪摸进日寇第16师团宿舍,击毙十多名熟睡的尉级军官。”从事抗战史研究的学者“南大张生

  • 揭秘日本甲级战犯是如何圈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日本,揭秘

    日本118名甲级战犯嫌疑人,除28人被起诉外,其余全部无罪释放二战结束后,为惩治德、日战争罪犯,盟国先后公布《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组织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开创了通过国际司法机构,追究战犯责任的先例。这

  • 解密二战后谁从德国拿的赔款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二战,德国,解密

    美、英、苏确立“分区赔偿”原则,在各自的德国占领区索取赔偿日前,已濒临破产的希腊政府,为摆脱危机,想出一条“妙计”:要德国偿还二战赔款。依照希腊方面的解释,德国尚欠希腊相当于1833亿美元(此处系按现今汇率。文中其余统计数字,则

  • 揭秘民国最凶险的一次死里逃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揭秘

    美国《白银收购法案》,直接将国民政府推入生死攸关的金融危机1934年下半年,正集中精力秘密推进抗日准备工作的国民政府,突然发现自己深陷一场生死攸关的金融危机之中。该危机的爆发,固然与日本侵华有关仅东北海关的丧失,即使中国的关税收入减少了1/3但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则是美

  • 揭秘中、日战报为何差距四十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

    滕县之战,中方战报称毙伤日军7500余人;日方战报称伤亡162人众所周知,抗战期间,中、日双方所发布之战报,往往存在较大差距。但似1938年初台儿庄战役之重要组成部分“滕县保卫战”那般,双方战报伤亡数据,相差40余倍之多者,却并不多见。按中方第二十二集

  • 揭秘八路军首次扩兵后的三大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八路军,揭秘

    从1937年10月底到12月底,八路军从3万余人扩兵至9万余人众所周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围绕着八路军的发展方针,延安党政军高层曾出现过较大的意见分歧。如彭德怀、林彪等主张“以打运动战为主”,毛泽东则坚持走“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rdqu

  • 解密日军破译了国军多少密电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解密

    蒋介石一再指责余程万的求援电报,“这种电码敌人必能翻译”1943末的常德会战,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率部坚守常德城月余,全师伤亡殆尽;但因最后关头未奉指令,突围而出,致常德沦陷。蒋介石震怒,欲施严惩;军政各界,则颇有余程万的同情者。该年12月7日,在陆军大

  • 为什么日本侵华一直“战而不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日本

    一方面,日本不宣战,可免受国际法制约,继续从美国进口军需品从1931年1945年,中日战争进行了十四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才对日本宣战,而迄至战争结束,日本对中国都是“战而不宣”。之所以会有这种怪状的发生,是因宣战与否,牵扯甚广,须多番考

  • 揭露张学良晚年谈“不抵抗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揭露,张学良

    张学良晚年回顾往事,常予人一种“反复无常”之感“九一八”事变,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甚巨。东北军之“不抵抗”乃是事实,然80余年来,针对“不抵抗命令”从何而来,却众口纷纭,莫衷一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