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北京城自来水竟暗藏洋人的阴谋诡计?

揭秘北京城自来水竟暗藏洋人的阴谋诡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65 更新时间:2023/12/15 11:15:44

各位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在某个炎炎夏日,您大汗淋漓的回到家中,扔下包儿顾不上换鞋,便直奔厨房,拧开水龙头痛饮一番,当冰冰凉凉的水流划过喉咙的那一刻,真是说不出的酷爽有木有~

当然,按理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可还有什么能够阻挡那一瞬的冰凉触感呢,就让咱在这小小的幸福中多沉溺会儿吧。

回家拧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涓涓流出,做饭、洗衣何等便捷,但自来水绝非“自来”。

在北京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城区居民和农村一样,自打土井,取用浅层地下水,因而水质很差。

光绪十一年(1885),北京内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多为咸苦味道。市民正式用上自来水,是在宣统元年腊月(1910年1月)。然而,建通自来水的初衷,并非出于提高饮用水质量,而是为了方便灭火

这话从何说起呢?

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到三十四年间,京城发生多场大火,由于运水不便,扑救不及,造成很大损失。

某日,慈禧太后正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恰逢一太监来报,说城东北一带发生了火灾,扑救了两天还没扑灭,慈禧太后闻讯非常焦虑,顺便询问袁世凯有无防火良策。

袁世凯因而建议,可仿照英法等国家城市安装自来水。不久,他指示亲信给光绪皇帝上了一道奏折,称京城火灾时有发生,一旦波及皇宫,后果不堪设想,建议在京城建立自来水,并称“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

不到十日,慈禧“谕允”

随后,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的大概办法出台,公司性质为“官督商办”,名称就叫“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任命周学熙为公司总理。

周学熙,安徽至德人,其父曾任两广、两江总督。周学熙最初在浙江为官,1900年入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得力人物。他到任之后,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1908年)开始行动,先在前门内西城根的十几间房子设立办公地点,并在此组建公司。

经过几番勘察,认定京城东北与顺义交界地带的孙河段水质最好(上游清河、沙河含沙量大,颜色黄,下游通州温榆河段生活污染大,有臭气),仅雨季水色发黄,其余三季水质清冽,水量稳定。

水源确定后,东直门开始建水厂,并与各主要街道铺设管道。由于我国没有生产金属管道和抽水机的技术,所以全部由德国进口。经过10个月的艰苦施工,于宣统元年三月(1909年4月)铺设完毕。

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东直门水厂办公旧址

总计铺设了大约30公里长的管线,使用不同规格水管16000多根,安装水龙头480个。

京师自来水公司刚成立时,自来水并没有真正流进千家万户,而是在几条胡同之间,设立一个公共水站,并在报纸上登广告,招聘水夫,由水夫看管水龙头,自来水要先灌进水车里,再送到各家各户。

给市民送水的水夫

然而,自来水虽好,老百姓并不买账,甚至采取排斥态度。

为什么?一方面来自观念上,时人见自来水用药消毒,便说是“洋胰子水”;由于水管埋于地下,便说是“专走地道,不见阳光”的“阴水”等等。

二是来自原有利益集团的抵制。过去北京城市供水依靠水井,而水井有专门管理的山东籍井户,大约2000多人,他们是反对自来水的强大势力。

街市售水时,市民凭购买的水票到水龙头处取水,一个铜元可购买四张水票,每张水票可买一挑水,使用期限为一年。

其三,皇亲贵族都不吃自来水,仍到玉泉山直取清水,这也加深了市民对自来水的怀疑。

一些略有“见识”的人认为,使用自来水是洋人的一个阴谋,因用了进口设备,一旦推广使用,全城水井都要填死,如果人家把水管一关,岂不是全城人都要渴死?

面对四起的谣言,自来水公司不得不频频出招破解,他们在报纸上刊登说明,免费品尝,半价优惠,对老幼病残用户还管送水上门......渐渐地,人们才知道自来水比井水的确清洁方便。

1910年投产的蒸汽机房

自来水接通后,有市民疑心重重,怀疑自来水里的白沫有问题,1910年3月的一则广告做出解答,是这么说的:

这龙头咋放出来的水,带一点白色儿?这个白色并不算什么病,拿显微镜瞧瞧,全是极小的白水泡,所谓白水泡儿,是因水由孙河汲上东直门水楼子,借楼子上的压力,再送各街市龙头。

水楼子高,压力大,又遇到冷天,水管子里有些冷气,被水压力催得紧,一时散不尽,就跟着水一块出来了。不过一分钟的时候,那水泡就化得干干净净,这个水也全变清了。

建于1908年的自来水水塔,高54米,容积750立方米。

从当年的报纸广告看,当时自来水并不是全日供应,而是分上、下午两个时段,上午8点到11点,下午1点到4点。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有座漂亮的建筑叫来水亭,东直门水厂建成时,叫“模范水亭”,与水塔、蒸汽机房都是同一年代的建筑,建成于1909年秋,用于接收孙河取水厂处理后的水,沉淀消毒后送入清水池。

这座建筑是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设计的,属于欧式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建筑时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手法糯米灌浆、磨砖对缝,是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杰作。

亭内曾建有一尊坐北朝南的白衣观音菩萨,身高2.7米,身后有假山,身前是净水池。遗憾的是这尊观音在“文革”时被拆毁。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现在,不仅北京城,在郊区各个农村的自来水,也早已四通八达,市民都吃上了优质、安全、便捷的自来水,我们可不要忘记百年前先人们的努力哦!

标签: 北京揭秘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是这十年改变了整个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秘,世界,为什

    提到“西方文明”,多指部分西欧和美洲大部分地方构成的大西洋共同体。在文明史上,这个跨越大洋两岸世界的产生耐人寻味。在大西洋全部历史上,最最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一切怎么开始的?​与发展缓慢的欧洲文明相比,大西洋上的突破却来得非常突然。在几千年的泛泛表现之后,就在一个10年里,也就

  • 揭秘杨贵妃下落之谜:到底被唐明皇逼死还是在日本定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日本,唐明皇,杨贵妃,揭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咸阳市兴平县马嵬镇500米处,有一座杨贵妃墓。历代文人曾留下大量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使贵妃墓闻名于世。文献记载,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唐明皇带杨贵妃逃往四川

  • 供销社:一个特殊经济组织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经济,组织

    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曾简称合作社、供销社,已有近百年历史。这个经济组织,对城里人来说印象不深,因为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只设一个类似商业局的管理机关,不太引人注目。而在广大农村乡镇它有经济实体,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近四十年的辉煌时期,影响力非常大。可以说,五十岁以上的农村人,没有不

  • 揭秘慈禧出殡时为何如此多的纸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揭秘

    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女性并不多,慈禧算是一个,慈禧和武则天唯一的不同就是,她没有自己登基做皇帝,但是实际上她和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基本的一点,民间的百姓都知道在皇宫之中有个老佛爷,却不知道还有个皇帝在里面住着。两人死后区别也是很大的,慈禧过世人山人海,百姓全部前来送行。反观光绪皇帝,死了之后也是有排场

  • 探秘服务神鬼人三界的冥衣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探秘

    中国古代对死者很讲究殉葬。人们以纸活冥器为祭是民间风俗和祭祀形式演进的结果。纸活冥器的产生,与人们的宗教信仰与思想认识有直接关系。封建社会中,除少数回族外,汉满两族人民普遍拜佛,认为人死之后,到了“阴间”,也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资料。这样专门以扎糊纸活冥器为业的冥衣铺便应

  • 崇祯帝自尽前做了一件事 百年之内清朝皇帝都担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清朝,崇祯

    导语:中国古代有许多的封建王朝,朝代更迭很频繁,当一个王朝覆灭之时,其统治阶级都会做点什么呢?有些很有气节,有些是想着卷土重来,有些则是想法子保住小命,有趣的是历史上,曾经有位皇帝,在灭国之日,跪下苦苦哀求对方给其一条生路,结局不言而喻。如果问历史上死的最有气节的是哪位皇帝?那毫无疑问就是大明朝的崇

  • “天府之国”为何古代却出不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

    中国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则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则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东、湖北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华夏民族传统的疆域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带,禹贡九州图里,将天下分为九个州,豫州居中,洛阳位居天元。在几大战略要地中,四川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围的

  • 探秘关外三陵清永陵的12个山头的神秘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神秘,探秘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坐落在沈阳的福陵和昭陵)。也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它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充满了满族艺术风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景祖显祖缘何迁出又迁回?时隔34年后,为什么将景、显二祖又迁回了清永陵呢?其实早在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

  • 神秘消失的古国:匈奴被汉朝打败后为何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汉朝,神秘,古国

    东胡的不思进取最终促进了另一支草原雄鹰的翱翔,他们能征善战,被称为“马背上的王者”;他们是草原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铁骑不断踏入农业文明的领地,通过掠夺资源,来延续着自己的存在;他们一批批地从蒙古高原冲出去,征服了许多的亚洲帝国,并且一度成为了半个欧洲的统治者。这个民族

  • 大清公主为何大都嫁给了蒙古王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主,蒙古

    在内蒙古宁城县布日嘎素台乡长皋村七爷府屯乌向南家的院内,有一株300多年的牡丹花。花枝高约1.5米,覆盖直径约2米。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其花色粉红,花瓣“千层”,花朵直径在20厘米左右,每次开30朵上下。这株牡丹何以盛开300年?这就要从牡丹的主人乌氏家族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