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乾隆曾因何事下令“杀和珅”?

揭秘乾隆曾因何事下令“杀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44 更新时间:2024/1/16 10:02:14

话说一日,乾隆皇帝由刘墉和珅陪同,去逛万寿山北宫门外的青龙桥,一行人来到村北清河边观赏风景。

刘墉问乾隆:“眼前这条河是什么河?”

乾隆答:“清河。”刘墉二问:“清河北边那条大河,叫什么河?”皇上答:“沙河。”刘墉三问:“是清河深还是沙河深?”乾隆答:“沙河深。”刘墉恳求说:“能不能请万岁大声些?”

乾隆高声说:“沙河深!”

刘墉跪答:“遵旨!”扭头对扈从卫士喊道:“侍卫听着,万岁传旨:杀和珅!”侍卫们手持法绳就跑来捆绑和珅。和珅这时才醒过神来,忙喊:“万岁饶命!万岁救命!”

乾隆早就看懂了刘罗锅子唱的这出戏,对侍卫们喊:“住手!下去!”

又冲着刘墉说:“回宫去再跟你算账!”

分享一则小故事,博各位看官一笑~乾隆帝有没有掉入刘墉的“圈套”不知道,但他喜欢出巡倒是真的~路过啥古镇村落的,总会诗兴大发。

故事中提到的青龙桥,就曾多次成为乾隆帝的吟诵对象呢。

乾隆南巡图局部

乾隆七年(1742),他写下了著名的《青龙桥晓行》,其中道:“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将青龙桥玉泉稻丰收景象一语写尽,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啥?拿一个小小的村落和江南相提并论,乾隆帝未免太没眼力了吧?

各位,您可不要小看这青龙桥,它是块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噢。​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青龙桥​◈紧邻西山脚下,素有上风上水之说:

​西面有玉泉山、白龙塔矗立其上,东面、北面皆有群山作为天然屏障,南面有京密引水渠缓缓流过​。

噢对,这里还是著名的“京西水稻”发源地。

康熙年间,在青龙桥西设稻田厂、仓署、官场,玉泉山下的稻田可是专供内廷所需的。

康熙培育的御稻米还被写进《红楼梦》呢,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乌进孝进贡物品单中“御田胭脂米二石”,就产于青龙桥一带。

青龙桥对京城的重要性不仅于此,这儿是北京城市用水的重要源地。

元代,郭守敬自昌平引水过青龙桥,合玉泉水入大都、进积水潭,使源源不断的物资得以通过运河航道进入北京。清代乾隆年间,政府于青龙桥下设置闸门,控制昆明湖的水量

美丽的风景和咽喉般的位置,多少年来吸引了不少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光顾。而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青龙桥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承载着无数传奇故事

卢沟桥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手。敌伪当局要求北平梨园公益会出面组织京剧界义务表演,为日军唱捐飞机。

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

请转告日本人,甭找梨园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

程砚秋

提起程砚秋,人们立马就会想起京剧,可是许多人不知道,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为了不给日本侵略者粉饰太平,宁肯离开他热爱的舞台村居务农。

程砚秋

1943年春,程砚秋来到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开始了务农生活。

程砚秋隐居京西时,住的是土屋茅舍,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和农民一道下地种田。

敌伪仍不放过他,常到程家“查户”,还跟踪到青龙桥探查。每次只见程砚秋扛着锄头,啃着窝窝头,查不出一点名堂,才扫兴而归。

面对敌伪特务的搜查和挑衅,程砚秋愤慨地说:“国破家亡,个人安危又算得了什么,让他们来吧!”

程老“耻歌寇盗学犁锄”,与梅兰芳在上海“蓄须明志”南北辉映,一时间传为美谈。

标签: 揭秘和珅乾隆

更多文章

  • 揭秘《红楼梦》后四十回被当做纸钱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红楼梦,揭秘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红楼梦》作者,口碑文学箭垛式人物。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曹雪芹。热爱红学的朋友,大多对曹雪芹在西山生活的经历抱有极大兴趣。如今,在北京香山、寿安山、金山(俗称小西

  • 神秘消失的西夏:探秘西夏灭亡后党项族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党项族,神秘,探秘,西夏

    1909年,沙俄上校、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洛夫率领一支全副武装的“探险队”,打着考察野生动物的旗号前往位于中国内蒙古的黑城,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传说中的宝物在沙俄强盗的疯狂发掘下最终现身,但也给中国考古史一个巨大的创伤,无数珍宝从此流落异邦。这批珍贵的文物

  • 同为“亡国之君”为何崇祯帝不招后人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

    “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是崇祯帝在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于煤山自缢前,留在衣服上的那份遗诏。崇祯是个亡国皇帝,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之君。且看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亡国之君:汉末的汉献帝,软弱无能。陈后主陈叔宝,

  • 揭秘北京城自来水竟暗藏洋人的阴谋诡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京,揭秘

    各位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某个炎炎夏日,您大汗淋漓的回到家中,扔下包儿顾不上换鞋,便直奔厨房,拧开水龙头痛饮一番,当冰冰凉凉的水流划过喉咙的那一刻,真是说不出的酷爽有木有~当然,按理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可还有什么能够阻挡那一瞬的冰凉触感呢,就让咱在这小小的幸福中多沉溺会儿吧。回家拧开水龙

  • 揭秘为什么是这十年改变了整个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秘,世界,为什

    提到“西方文明”,多指部分西欧和美洲大部分地方构成的大西洋共同体。在文明史上,这个跨越大洋两岸世界的产生耐人寻味。在大西洋全部历史上,最最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一切怎么开始的?​与发展缓慢的欧洲文明相比,大西洋上的突破却来得非常突然。在几千年的泛泛表现之后,就在一个10年里,也就

  • 揭秘杨贵妃下落之谜:到底被唐明皇逼死还是在日本定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日本,唐明皇,杨贵妃,揭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咸阳市兴平县马嵬镇500米处,有一座杨贵妃墓。历代文人曾留下大量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使贵妃墓闻名于世。文献记载,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唐明皇带杨贵妃逃往四川

  • 供销社:一个特殊经济组织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经济,组织

    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曾简称合作社、供销社,已有近百年历史。这个经济组织,对城里人来说印象不深,因为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只设一个类似商业局的管理机关,不太引人注目。而在广大农村乡镇它有经济实体,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近四十年的辉煌时期,影响力非常大。可以说,五十岁以上的农村人,没有不

  • 揭秘慈禧出殡时为何如此多的纸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揭秘

    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女性并不多,慈禧算是一个,慈禧和武则天唯一的不同就是,她没有自己登基做皇帝,但是实际上她和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基本的一点,民间的百姓都知道在皇宫之中有个老佛爷,却不知道还有个皇帝在里面住着。两人死后区别也是很大的,慈禧过世人山人海,百姓全部前来送行。反观光绪皇帝,死了之后也是有排场

  • 探秘服务神鬼人三界的冥衣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探秘

    中国古代对死者很讲究殉葬。人们以纸活冥器为祭是民间风俗和祭祀形式演进的结果。纸活冥器的产生,与人们的宗教信仰与思想认识有直接关系。封建社会中,除少数回族外,汉满两族人民普遍拜佛,认为人死之后,到了“阴间”,也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资料。这样专门以扎糊纸活冥器为业的冥衣铺便应

  • 崇祯帝自尽前做了一件事 百年之内清朝皇帝都担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清朝,崇祯

    导语:中国古代有许多的封建王朝,朝代更迭很频繁,当一个王朝覆灭之时,其统治阶级都会做点什么呢?有些很有气节,有些是想着卷土重来,有些则是想法子保住小命,有趣的是历史上,曾经有位皇帝,在灭国之日,跪下苦苦哀求对方给其一条生路,结局不言而喻。如果问历史上死的最有气节的是哪位皇帝?那毫无疑问就是大明朝的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