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美国飞虎队援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揭秘美国飞虎队援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81 更新时间:2024/1/24 13:30:17

飞虎队的成立,大大抵消了《苏日中立条约》所带来的巨大伤害

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缔结《苏日中立条约》。随后,日本自“满洲”调出6个师团至关内及东南亚。在中国战场,东部战线,4月16日,日军以两个师团以上兵力在浙、闽沿海登陆,接连攻陷绍兴、宁波、福州;晋南前线,4月下旬,日军调集10万兵力,分六路围攻国军中条山根据地;豫南、鄂北前线,4月下旬,日军集结10余万人围攻中国守军阵地;其余如粤东前线,日军亦动作频频。①

日军在中国战场全面出击,不过是《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所带来的直接冲击而已。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对中国军民抗战信心的打击,诚如驻苏联大使邵力子所感慨:“对于中国人民精神上之打击将甚于一千架敌机之轰炸。”

对于此番变故,中国政府并非没有预判。早在1940年下半年,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的在华军事行动就已锐减。有鉴于此,1940年10月23日,中宣部部长世杰曾致电在美的,转达蒋介石的意愿,希望其能够争取美国洽购500架飞机。电报称:

“目前国内有三大难题:一,空军已无战斗力,近三月来,英美苏均无此项供给。二,法币在国内价格猛跌。三,……。介公盼子文兄能于二三月内由美购进飞机五百架,并即成立巨额借款。”②

大约同期,10月18日,蒋介石也通过美国驻华大使,表达了希望美国向中国提供空中援助的请求。经宋子文及陈纳德等人在美国朝野的努力游说,《苏日中立条约》缔结后的第三天,1941年4月15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项不对外公布的特别命令,允许预备役军官及陆、海军退役人员参加援华志愿航空队,并同意中国购买原定援助英国的100架P-40B型战斗机(装运时1架掉入海中,剩99架)。同年6月,约10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一批后勤人员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为期一年的雇佣合同。

根据合同,中国政府所提供的待遇是:飞行员月薪600美元,中队长750美元,地勤人员不低于250美元,外加每月30美元津贴、差旅费,以及每年30天带薪休假与免费住宿。击毁一架日本飞机,奖励500美元。同时,还为每一位志愿人员购买了1万美元的人寿保险,伤残或死亡者本人或其亲属,可得到6个月的薪水,并支付死者的丧葬费。③

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05897号训令,“中国空军志愿大队”(又称“美国志愿航空队”)正式成立,陈纳德被任命为上校衔指挥官。因志愿队员们在P-40B型战斗机的机头上绘有露出两排利齿的凶猛虎鲨,这支部队又有着“飞虎队”的别称。

1942年7月4日,美国政府下令解散“美国志愿航空队”,将其改编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飞虎队的“半雇佣军”性质自此消失,转而成为美国现役正规空军部队,陈纳德也晋升为准将指挥官。有统计数据认为,此前的11个月里,“美国志愿航空队”作战50余次,击落敌机299架(此外,还有“可能击落”的敌机153架),消灭了日军大量的坦克、车辆、舰船和地面部队。在空战中损失了12架战斗机,在地面损失了61架。包括建队时的三名中队长在内,牺牲了20多名志愿队员。④

军委会战地服务团主任黄仁霖,请求云南省主席龙云保证飞虎队饮食供给,内有需每日宰杀三十头牛之语

1943年3月,陈纳德晋升为美国陆军少将,“驻华空军特遣队”则被扩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仍以陈纳德为指挥官。有数据认为,自“志愿航空队”至“第14航空队”,“飞虎队”在华抗战期间,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敌商船223万吨、军舰44艘、100吨以下内河船只13000艘,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⑤

可以说,“飞虎队”的到来,不但在战场上帮助中国军队阻遏了日军因《苏日中立条约》而发起的全面攻势,更在精神层面极大抵消了《苏日中立条约》的负面效应,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当然,中国民众也为此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陈纳德曾感慨写道:

“为美国人提供膳食,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平均来说,中国的南方人多食米,北方人多食面。通常食用这些主食配一点蔬菜,只在节日才有少量的肉吃。美国人一餐所吃的肉即比多数中国家庭一年所吃的还多。因此不久,第十四航空队的肉类供应,便成为严重问题。鸡蛋是主要的食品,但中国的鸡却供给不上每天早晨要吃两、三个鸡蛋的美国人。”⑥

“飞虎队”的在华食宿,由特别成立的“战地服务团”负责。以伙食为例,完全按美国军医署所提供的标准供给每人每日需要:肉类(牛、猪、鸡)18英两(约0.56千克)、鸡蛋4个、蔬菜20英两、洋芋10英两、干菜2英两、面粉12英两、猪油2英两、糖6英两、盐0.5英两、水果11英两、花生1英两、茶叶0.4英两,以及其他香料。按该标准,驻昆明两万美军,每天需鸡蛋8万个,黄牛100头。黄牛被吃光后,战地服务团不得不改用水牛代替,水牛吃光后,美军只好另吃牦牛肉。战地服务团主任黄仁霖曾不无侥幸地感慨:经过适当的饲养,牦牛肉味道还可以,美国人不太容易分别其与普通牛肉的区别。⑦

“飞虎将军”陈纳德与他的中国妻子陈香梅

但史迪威的破坏,让飞虎队在华期间的战斗,存在很大的遗憾

功勋彪炳之外,飞虎队的在华抗战也存在着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来自史迪威。史迪威于1942年以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身份来华。但史对中国政局缺乏透彻了解,且过于重视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而无视中国本土战场的实际需要,并在与蒋介石的交往沟通中缺乏必要的尊重陈纳德晚年仍“坚决相信史迪威是一个优秀的战地司令”,但同时也“确信他和中国领袖相处的态度和方法,乃是他的失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冲突不断。陈纳德因得到蒋介石夫妇的信任,也受到波及,被卷入史迪威的政治阴谋之中。⑧

“飞虎队”扩编为第十四航空队后,隶属于史迪威麾下。这种安排使得陈纳德痛苦万分,“虽然我是他的高级空军军官和蒋委员长的空军参谋长,却从没有被召到战区司令部去就我们的空中局势陈述意见,直至1944年间魏德迈接替史迪威之后”,而且,史迪威还长期禁止陈纳德举行记者招待会,甚至不顾陈纳德的中国空军参谋长的身份,禁止其与蒋介石直接来往。对此种种,陈纳德的理解是:“我知道史迪威将军在他属员的通知之下,以为我使中国人反对他。”史迪威确实在日记中用“响尾蛇”来形容陈纳德的恶毒,但其实更大的原因在于:在史迪威来华之前,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已经成为美国媒体争相报道的传奇英雄;而史迪威也同样热切希望在缅甸建立自己的传奇功业。他们二人构成了奇怪的“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关系”,直接伤害到了中国的抗战前途。1943年5月,陈纳德返回美国,希望说服政府支持其扩充计划,将第十四航空队的飞机增加到235架,并提供足够的零件和油料(这些物资控制在史迪威手中),如此,他保证可以做到:1、干扰和打击50万吨的日本航运;2、向中国境内及香港、中南半岛、缅甸和中国南海地区的日军不断发起攻击,强迫日军陷于中国战场,无法拔足。陈纳德返美,引起了史迪威的高度警觉,史遂也同时返美,并利用自己在美国陆军部的后台马歇尔,挫败了陈纳德的诉求。马歇尔在未曾聆听陈纳德的报告的前提下,即通知陈纳德:他支持史迪威,不同意向第十四航空队调拨更多的飞机和物资。马歇尔的立场可以理解,毕竟,史迪威与他私交甚密,且史前往中国,也是马歇尔所推荐。至于陈纳德,在美国军队高层,则可谓毫无背景。⑨

及至1944年史、蒋矛盾激化,第十四航空队再度成为史迪威政治阴谋的牺牲品。该年4月中旬,陈纳德不断请求史迪威批准使用库存油料,以增加飞机的升空作战时间,来协助中国陆军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的“一号作战”计划。但史迪威始终无动于衷,甚至于蒋介石亲自出面急召史迪威返渝协商,史也同样不加理睬。该年7月,因史迪威无法在东南亚战区立足,马歇尔在未曾与中方有过任协商的情况下,擅作主张将其“空降”至中国战区,欲攘夺全部中国军队指挥权;且美国陆军部不愿仿照欧洲战场惯例,就此事与中方签署任何具体的关于权力和义务的协定,终于导致蒋介石于10月3日下定决心要赶走史迪威。10月9日,走投无路的史迪威,竟下令第十四航空队将其战斗人员的工作量削减50%,希望用中国战场的溃败,来换取向蒋介石夺权的最后一搏。⑩

绘有凶猛虎鲨图案的"飞虎队"飞机

注释

①中央日报社论,《日寇最近军事动向》,1941年5月17日。②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档案,《重庆王部长雪艇来电》,1940。转引自:(日)伊原泽周,《由宋子文档案重新了解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③徐康明,《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④陈香梅,《陈纳德与飞虎队》,学林出版社,1988,P115。⑤陶文钊/编,《战时美国对华政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P184。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对上述统计数据,并非没有异议,实际上,“飞虎队”与日军,均声称自己的飞机在战斗中以小代价重创了对方。⑥⑦深町英夫,《奢侈的保镖?飞虎队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8。⑧(美)陈纳德,《论美国对华政策》,申报馆,1948,P11-14。⑨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P342-349。⑩同上,P634。因史迪威拒绝提供油料给第十四航空队去援助衡阳的中国守军,陈纳德曾于1944年7月14日无奈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日本人在衡阳丧失了锐气,总司令(蒋介石)业已下令反攻。然而,就在我们对中国人的空中支援应该加强之时,我们自己的东方供应线却崩溃了(隐指史迪威把持美援物资拒不发放)。”

标签: 飞虎队揭秘美国

更多文章

  • 探秘罗斯柴尔德家族真能操控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家族,世界,探秘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代成员大卫·罗斯柴尔德,曾接受央视访谈近日,《货币战争》的编著者宋鸿兵被指曾为泛亚站台而在演讲现场遭投资者围攻。…[详细]以阴谋论著称的《货币战争》一书,也在舆论圈沉渣泛起。该书当年风行一时,使“罗斯柴尔德家族&rdq

  • 揭秘斯大林真的屠杀了三十万远东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斯大林,揭秘,远东,华人

    首先,1938年前后,在苏华侨不足4万人,30万人被杀之说不可靠近年来,网上一直流传“1938年斯大林屠杀30万远东中国人”的说法,称“七七事变后,特别是在日本占领武汉以后,斯大林认为中国事实上已全面亡国,因此加大了对远东中国人政治迫害力度

  • 揭秘民国哪个政府全靠借钱存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揭秘,民国,政府

    通过外债,可以管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到底谁更好一些近年来,历史圈流行一种为北洋政府鸣不平的风潮。不但有人哀叹“北洋军阀时代背的黑锅空前绝后”,怒骂“中国的历史学家大都是烧炭专业,给人脸上抹黑不缺原料”,还有观点认为国民党&

  • 揭秘《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红楼梦,揭秘,历史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一回描写贾元春回大观园省亲。当时元春已得皇帝宠幸,封为贵妃,但在见到贾母等家人以后,仍情不自禁地流着眼泪,诉说了心底的哀怨:“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一会儿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真可谓,

  • 探秘炎帝与神农氏竟同为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神农氏,探秘,炎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名叫神农,他可不是个一般人,和坐镇四海八荒的天帝有交情,也就是咱常说的老天爷。原先世上本没有药,得了病没法治。天帝送给他一杆鞭,这鞭是个宝器。神农从天上回来,拿着鞭在地上甩,甩到哪儿,哪儿就长出草药。人生了病,弄点草药一吃就好。自打神农甩出了药,人慢慢就多了起来。人一多,吃就成了

  • 最后的祭天大典 袁世凯因何事吓到腿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世凯

    1914年(民国三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做起了皇帝梦,在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正式的祭天仪式。老百姓显然对这位大肚便便的大总统没什么好印象,于是,在民间众多天坛传说中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袁世凯来到天坛相传祭天大典开始,袁大总统煞有介事毕恭毕敬,对上天行三进四拜之礼。就在他刚

  • 探秘林黛玉原型是雍正的孝圣宪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林黛玉,探秘,雍正,皇后

    《红楼梦》虽不是自传,但曹雪芹能完成《红楼梦》很大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经历。周汝昌说“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将其一同融入到书中。这本书在清朝它是属于一本禁书,是因为里面讲了很多清宫里面的一些事情与关于后宫的私密之事,那么,

  • 解密义和团真因一根火柴杀人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密,义和团

    说义和团滥杀“读洋书”、“用洋火”之人,有史料依据近年来,关于“义和团运动”之评价,“反帝爱国”一类的旧标签已少有人提,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可惜的是,与之相随而广为传播的,却又有各

  • 揭秘抗战期间物价暴涨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战,物价,揭秘

    抗战八年,大后方法币数量增加了400倍,物价翻了1800倍众所周知,中国在抗战期间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究其原因,1944年孔祥熙在给美国驻华大使高斯的备忘录中,有所解释:“中国物价上涨之主要原因,系因抗战已七载,军需浩繁,物资日渐缺乏,供应未能适应,加以国际路线

  • 一贯道:民国第一大邪教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

    “一贯道”全盛时期,拥有教徒数百万,乃民国第一邪教近日,“全能神”邪教成员残忍制造了招远麦当劳命案,再度引发公众对中国民间秘密邪教组织发展情状的担忧。揆诸历史,自明清以来,当局虽一再严禁,但民间秘密邪教组织,在中国底层社会,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