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揭秘《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3/12/11 2:49:40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一回描写贾元春回大观园省亲。

当时元春已得皇帝宠幸,封为贵妃,但在见到贾母等家人以后,仍情不自禁地流着眼泪,诉说了心底的哀怨: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一会儿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真可谓,“田舍之家,薤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

我国自秦代确立皇帝制度后,六宫粉黛也成为体现皇帝特权的重要内容。

据《礼记·昏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加起来,皇帝可拥有合法妻妾百余人,这还不包括随时被其看中、可以即兴占有的宫内及民间其他女性。

到了明清两代,皇帝妻室的构成是:明代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才人、婕妤、昭仪、美人、昭容、选侍、淑女十二等。清代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等。

至于服务于她们的宫女,本质上也是属于皇帝的女人,就更多了。明代有宫女九千人,清代康熙帝为节约从简,削减宫内服役人数,仍有宫女四五百人。

这些成百上千的女性一入深宫,犹如身陷囹圄,失去了家庭生活的欢乐,也失去了爱情婚姻的自由。

明宪宗的妃子邵氏,嘉靖帝时进尊为太后,连她这样的人都说“女子入宫,无生人乐,饮食起居皆不得自如,如幽系然”,可见宫内是个什么地方。

不过,《红楼梦》都写了,后妃可以回娘家省亲的,在深宫待烦了就回家小住几天,和父母姐妹们唠唠家常也是不错的~

然而,在中国封建时代后妃回娘家省亲的事,真得发生过吗?如果发生过,倒多少还有点人情味儿。

据清代《宫规》记载,在清宫内,让太监宫女代表后妃去她们娘家探慰问安是正常的事。后妃父母经特许进宫看望做了后妃的女儿,已是非常之幸。

至于像贾元春那样蒙皇恩回娘家省亲,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只能出现在小说中。

后妃回娘家省亲,是与封建等级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相违悖的:

后妃身为人女,对父母长辈的拜慰乃人之常情,但作为皇帝的妻妾,已不准再跪拜任何人(除皇帝外),包括父母。

为此,清代帝王选择了这个被认为是最完美的解决途径特许后妃父母入宫探望女儿

清代明确规定,八旗女子在应选秀女前不能自行婚配,也不能对任何长辈或他人行跪拜大礼。这是因为,很难保证她们之中日后有谁不会贵为嫔妃,乃至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自古以来,后妃宫女的主要来源,是宫廷选美。对此,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当成朝廷的大事来办。

明太祖朱元璋说过:“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女子而聘焉。”关于明朝如何充实后宫,去采选良家女子,未见史书记载。

然而,清人纪晓岚在《明懿安皇后外传》中,却煞有介事地记载了相关过程:

元年(1621年),明熹宗大婚,下诏广选普天之下十三至十六岁的淑女,

全国各地入选淑女约五千人,经过层层选拔,

最后只有五十人成为后宫嫔妃的人选,其余只配充为宫女。

标签: 红楼梦揭秘历史

更多文章

  • 探秘炎帝与神农氏竟同为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神农氏,探秘,炎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名叫神农,他可不是个一般人,和坐镇四海八荒的天帝有交情,也就是咱常说的老天爷。原先世上本没有药,得了病没法治。天帝送给他一杆鞭,这鞭是个宝器。神农从天上回来,拿着鞭在地上甩,甩到哪儿,哪儿就长出草药。人生了病,弄点草药一吃就好。自打神农甩出了药,人慢慢就多了起来。人一多,吃就成了

  • 最后的祭天大典 袁世凯因何事吓到腿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世凯

    1914年(民国三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做起了皇帝梦,在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正式的祭天仪式。老百姓显然对这位大肚便便的大总统没什么好印象,于是,在民间众多天坛传说中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袁世凯来到天坛相传祭天大典开始,袁大总统煞有介事毕恭毕敬,对上天行三进四拜之礼。就在他刚

  • 探秘林黛玉原型是雍正的孝圣宪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林黛玉,探秘,雍正,皇后

    《红楼梦》虽不是自传,但曹雪芹能完成《红楼梦》很大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经历。周汝昌说“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将其一同融入到书中。这本书在清朝它是属于一本禁书,是因为里面讲了很多清宫里面的一些事情与关于后宫的私密之事,那么,

  • 解密义和团真因一根火柴杀人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密,义和团

    说义和团滥杀“读洋书”、“用洋火”之人,有史料依据近年来,关于“义和团运动”之评价,“反帝爱国”一类的旧标签已少有人提,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可惜的是,与之相随而广为传播的,却又有各

  • 揭秘抗战期间物价暴涨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战,物价,揭秘

    抗战八年,大后方法币数量增加了400倍,物价翻了1800倍众所周知,中国在抗战期间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究其原因,1944年孔祥熙在给美国驻华大使高斯的备忘录中,有所解释:“中国物价上涨之主要原因,系因抗战已七载,军需浩繁,物资日渐缺乏,供应未能适应,加以国际路线

  • 一贯道:民国第一大邪教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

    “一贯道”全盛时期,拥有教徒数百万,乃民国第一邪教近日,“全能神”邪教成员残忍制造了招远麦当劳命案,再度引发公众对中国民间秘密邪教组织发展情状的担忧。揆诸历史,自明清以来,当局虽一再严禁,但民间秘密邪教组织,在中国底层社会,却从

  • 解密“二战最伟大工程”几乎无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战,工程,解密

    丘吉尔、陈纳德反对修筑中印公路,主张提高驼峰航线的运输量如《短史记》第172期所述,在日军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时,史迪威却将中国最精锐之驻印军、远征军投入缅甸战场。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盟军终于收复缅北,实现了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r

  • 说说大清北洋海军将领的素质有多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洋,大清,海军,说说

    北洋舰长大多出身福建船政学堂,该校课程极差,连体育课都没有如前期所言,甲午之役,清朝陆军高级将领完全不能适应与日军的近代化作战。反观北洋海军,其舰长(管带)群体,绝大部分有赴欧留洋之经历。按常理,当有较陆军更好的战绩。但事实却是:北洋海军在几乎未能击沉任何一艘日舰的情形下全军

  • 揭秘日军击溃大清陆军用了几颗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陆军,大清

    因医疗缺陷,日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极严重的疾疫上一篇章讨论“庙算”,可知甲午之战,无论是战前调查,战中因应,还是战后反省补救,日本政府皆着着领先于清廷。但这并非意味着清廷在战争过程中毫无还手的机会。就战备而言,日军在战争中,实曾面临过极大的困难,如

  • 揭秘二战日本为何决定要对美国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国,二战,日本,揭秘

    受侵华战争影响,美国在华利益严重受损,开始有限度地制裁日本近来,有文章援引美国历史学家的研究,称“胡适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意谓美日开战,乃是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不断挑拨的结果。①这一荒诞不经的说法,忽略了两国在战前已无法调和的利益纠葛,将复杂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