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义和团真因一根火柴杀人全家?

解密义和团真因一根火柴杀人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3/12/14 11:54:07

说义团滥杀“读洋书”、“用洋火”之人,有史料依据

近年来,关于“义和团运动”之评价,“反帝爱国”一类的旧标签已少有人提,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可惜的是,与之相随而广为传播的,却又有各种离奇的极端“史实”。以《凤凰大视野》之义和团节目为例,其谈及义和团之残暴、愚昧,举例如下:

“外国人被(义和团)称为大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教徒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乃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不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被杀,时人记载,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带铅笔一支洋纸一,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①

1900年,装扮成“义和团团民”供洋人摆拍的中国百姓

该段解说词,涉及两段史料。“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一节,出自日人佐原笃介之《拳事杂记》。其原如下:

“当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曽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枝,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省视家属,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②

“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一节,出自柴萼《庚辛纪事》,原文如下:

“(义和团对)洋人则无论英美德日,悉赐一刀,初犹未及华人也。继以华人受役于洋人者,多亦恨之刺骨,……甚至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惟见洋钱则色喜,不复害之矣。”③

但这些史料,细加分析,恐怕未必靠得住

既知史料源头,则不难就史料之可信度做出保守判断。先说义和团“因铅笔洋书杀人”之事。按佐原笃介自己的说法,此事乃是其抄自友人信函,系道听途说,而非亲身经历。六学生因铅笔、洋纸被杀之事,无时间无地点无姓名,已不可考。但罗熙禄并非无名之人,1900年,美国矿业工程师查尔斯·维斯·詹姆森,深入中国内地勘探矿藏,罗氏担任其官方秘书,但却“在这次旅行结束前丢了性命”。④换言之,罗氏之死,涉及地方纠纷,或许也涉及到义和团,但却与读洋书并无关系。

再谈义和团“因一枚火柴杀人全家八口”之事。柴萼其人,生卒年为1893-1936,长期生活于南方,《庚辛纪事》的成书年代,在义和团运动结束后20年,全系道听途说之语,已无一手材料。仅就所引部分材料而言,其可信度已相当之差,引文说:义和团对洋人“悉赐一刀,初犹未及华人”,即与史实完全相反据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给外交大臣的报告,“中国教徒”才是真正受到义和团“暴力威胁”的人,外国人相反要安全得多。⑤

义和团运动中晚期,黑白两道朝野内外鱼龙混杂各怀鬼胎,以“读洋书”、“用火柴”为罪名烧杀抢掠者,未必没有,但目下引用最广泛之相关史料,却未必站得住脚。所谓“莫须有”,此之谓也。

清军与义和团装束示意图

注释:

①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2011年5月24日。②佐原笃介:《拳事杂记》,收录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P289。③柴萼:《庚辛纪事》,收录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P305。④顾明/译注:《1900年西方人的叙述》,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P09。⑤《窦纳乐致英国外交大臣信》,1900年5月21日,密件。收录于《近代史资料专刊 义和团史料》(下)。

标签: 解密义和团

更多文章

  • 揭秘抗战期间物价暴涨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战,物价,揭秘

    抗战八年,大后方法币数量增加了400倍,物价翻了1800倍众所周知,中国在抗战期间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究其原因,1944年孔祥熙在给美国驻华大使高斯的备忘录中,有所解释:“中国物价上涨之主要原因,系因抗战已七载,军需浩繁,物资日渐缺乏,供应未能适应,加以国际路线

  • 一贯道:民国第一大邪教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

    “一贯道”全盛时期,拥有教徒数百万,乃民国第一邪教近日,“全能神”邪教成员残忍制造了招远麦当劳命案,再度引发公众对中国民间秘密邪教组织发展情状的担忧。揆诸历史,自明清以来,当局虽一再严禁,但民间秘密邪教组织,在中国底层社会,却从

  • 解密“二战最伟大工程”几乎无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战,工程,解密

    丘吉尔、陈纳德反对修筑中印公路,主张提高驼峰航线的运输量如《短史记》第172期所述,在日军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时,史迪威却将中国最精锐之驻印军、远征军投入缅甸战场。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盟军终于收复缅北,实现了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r

  • 说说大清北洋海军将领的素质有多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洋,大清,海军,说说

    北洋舰长大多出身福建船政学堂,该校课程极差,连体育课都没有如前期所言,甲午之役,清朝陆军高级将领完全不能适应与日军的近代化作战。反观北洋海军,其舰长(管带)群体,绝大部分有赴欧留洋之经历。按常理,当有较陆军更好的战绩。但事实却是:北洋海军在几乎未能击沉任何一艘日舰的情形下全军

  • 揭秘日军击溃大清陆军用了几颗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陆军,大清

    因医疗缺陷,日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极严重的疾疫上一篇章讨论“庙算”,可知甲午之战,无论是战前调查,战中因应,还是战后反省补救,日本政府皆着着领先于清廷。但这并非意味着清廷在战争过程中毫无还手的机会。就战备而言,日军在战争中,实曾面临过极大的困难,如

  • 揭秘二战日本为何决定要对美国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国,二战,日本,揭秘

    受侵华战争影响,美国在华利益严重受损,开始有限度地制裁日本近来,有文章援引美国历史学家的研究,称“胡适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意谓美日开战,乃是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不断挑拨的结果。①这一荒诞不经的说法,忽略了两国在战前已无法调和的利益纠葛,将复杂的国

  • 解密中国从“一战”获得多少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密,中国,一战

    中国执政者一致认为,参加一战,有利于中国改善国际地位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政府先是“中立”,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1917年8月14日,宣布“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

  • 揭秘重庆大轰炸有多少民众遇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重庆

    为压迫中国屈服,日军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武汉会战结束后,中日战争转为持久战。为压迫中国屈服,1938年12月,日本大本 营指示,对中国各地开展战略轰炸,“在压制和扰乱敌人战略及政略中枢的同时,尽力消灭敌人的航空战斗力量”。①依照日军部

  • 揭秘《开罗会议》蒋介石最想得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开罗,会议,揭秘,蒋介石

    蒋介石同意参加开罗会议,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决策过程1943年盟军在各个战场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罗斯福希望及时召开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袖会议,协调战时与战后的有关问题。因苏联尚未对日宣战,罗斯福只好将原计划改为美英中、美英苏两次三国首脑会晤,遂有1943年11月22日26日之开

  • 揭秘二战时国民政府差点与德国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国,二战,政府,揭秘

    1940年7-9月,国际环境突变,中国抗战进入“最大最危之关键”抗战进入1940年,汪精卫投敌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尚未平复,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这年6月份,欧战形势急转直下,英法两国在德军锐利攻势下一败涂地。影响所及,6月份,法国对日绥靖,宣布滇越铁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