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身边却拥有无数女性,圆寂火化时舌根烧不烂

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身边却拥有无数女性,圆寂火化时舌根烧不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史 访问量:983 更新时间:2024/3/5 2:39:06

五戒,乃佛教最基本的戒律。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自己的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净,口业清净,身业清净,如此一来,就不会犯下: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五戒。当年佛陀涅槃之时,更是告诉弟子们,要“以戒为师”。

他本被认为是下一任佛陀的接班人,然而一个“戒”字,却让他的命运就此改变。公元343年,一个男婴在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呱呱坠地,父母为其取名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出生不一般,父亲乃天竺望族,后成为一国宰相,而母亲则是龟兹国的公主,当年母亲怀他时,更是发生了许多“奇特”的事情,比如无师自通学会了梵语,并且拥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但自从鸠摩罗什出生后,母亲的“特异功能”就消失了,并且转移到了鸠摩罗什身上,故而他半岁会说话,5岁能博览群书,日颂千偈,9岁便能登坛讲经,震惊世人,实乃神童也。一次,鸠摩罗什在路上遇到了一位三果罗汉,对方看到他的脸后,惊为天人,然后告诉他:“你若是在39岁前没有破戒,必有惊天动地的作为,成为普度众生的大师,可若是破了戒,那么就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法师。”其实,即使三果罗汉没有对他说这番话,鸠摩罗什也会一直严于律己,根本不会破戒。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命运的齿轮。

公元382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出兵西域,攻取龟兹,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得“神僧”鸠摩罗什,吕光不负皇帝所托,顺利虏获了鸠摩罗什。其实吕光本人是不信佛的,所以对鸠摩罗什也不太尊重,于是乎准备戏弄鸠摩罗什一番。吕光听闻,鸠摩罗什的父亲当年是被逼娶了他的母亲,于是吕光如法炮制,也逼着鸠摩罗什迎娶龟兹国的公主。鸠摩罗什自然是不从,吕光便直接让人给他灌酒下药,最后让他破了戒,这一年,鸠摩罗什39岁。

后来,吕光把鸠摩罗什带回了凉州,将他幽禁了起来,这一幽禁,便是17年之久。既来之,则安之,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鸠摩罗什学习中国化,了解中国历史,为其日后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元401年,姚兴攻伐后凉,成功救出了鸠摩罗什,与吕光不同,姚兴十分仰慕鸠摩罗什,立刻派人将其接回长安,要拜他为国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鸠摩罗什更是翻译了《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由他翻译的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译经史的发展。而其门下上千名弟子,更是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眼看着鸠摩罗什年过半百,却无儿无女,姚兴觉得有些可惜,便决定赏赐一些女人给鸠摩罗什,好留下圣种,鸠摩罗什哪里能拒绝皇帝?他不得不答应,迎娶一个又一个女人,很快,身边便美女如云。堂堂高僧,竟然接连娶妻,一时之间,无数流言蜚语扑他,鸠摩罗什无意辩白,只安心译经,但人们却不愿放过他,将矛头指向他所译之经。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召集弟子们,说道:“若我平生所传佛法无误,那么我的身体火化后,口舌不烂。”接着,鸠摩罗什便圆寂了,弟子们按照他的吩咐将其遗体火化,结果他的舌头真的没有烂,并化为舍利。如今,鸠摩罗什的舍利仍供奉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内,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

标签: 罗什高僧佛陀佛法妙法莲华经

更多文章

  • 鸠摩罗什, 7岁跟随母亲出家, 35岁被迫圆房, 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英谈资讯标签:罗什,高僧,出家,佛法,僧人,舍利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当年,慧能和尚的一首《菩提偈》,指出了“高僧”的内涵。所谓“高僧”,应该是人从花海走过,片叶不沾身的六根清净之人。而人们心中最完美的“高僧”,大概就是《西游记》中唐三藏那般的人物吧。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一位高僧,他被誉为“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 鸠摩罗什:遭人囚禁17年,2次被逼破色戒,70岁圆寂舌头化作舍利

    历史解密编辑:照见古今标签:佛法,佛学,高僧,佛经,信佛,色戒,鸠摩罗什,星云大师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为佛教而生的天才。他文采斐然,翻译的佛经朗朗上口,行文优美,有一些依然被佛教广泛使用。你能想象得到吗,今天我们整天挂在嘴边的这些词儿,世界,未来,大千世界,想入非非等等,这都是千年之前的鸠摩罗什创造出来的。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他曾经

  • 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身边拥有无数女性,火化时舌根烧出“舍利子”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高僧,佛经,佛法,佛学,皇帝,舍利子,鸠摩罗什,星云大师,妙法莲华经

    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身边拥有无数女性,火化时舌根烧出“舍利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之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虽为外来宗教,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这主要得益于历朝历代那些不顾艰辛,翻译佛经,传播佛法的高僧。鸠摩罗什,古西域得道高僧。他于公元343年出生在龟兹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家庭条

  • 武威鸠摩罗什寺,它雄踞西北已逾千年,诉说着千古一僧的不朽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水玉扬观世界标签:寺院,高僧,武威,佛教,星云大师,鸠摩罗什寺

    第一次知道武威这座城市,我还是源自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在游戏的地图中赫然存在着一座城市,而这座城市正是武威。时间回到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置凉州,以姑臧为州治,并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这是武威为凉州治所的开始。在此以前,汉武帝元朔二年,曾将雍州改为凉州,以地处西方,气候寒凉而得名

  • 【书画欣赏】 王铎行书《顾恺之洛神图跋》,摇曳多姿、变化万端!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王铎,顾恺之洛神图跋,行书,书法,顾恺之,书画

    王铎行书题顾恺之洛神图(宋摹本),凡四行,共三十二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灵变飘渺洵为传神复见实相宇宙第一尤物。崇祯癸未(1643年)夏日题于金阊西泾。王铎美不要私藏 转发给朋友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所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尊重原创,

  • 堪补《明史》之阙+真的假顾恺之成了假的真顾恺之 韩羽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顾恺之,韩羽,洛神赋图,明史,寒花葬志,摹本,艺术家,画家

    《红楼梦》里的小婢女——藕官 韩羽 画堪补《明史》之阙《寒花葬志》是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为婢女写的一篇悼文,主子悼念奴仆,只此一点,即可谓之“奇文”。奇者,不偶也,试翻文学史,能否找得出与其相类之文?又可赞之为“美文”,其文小,仅百余字。其事小,一瓯荸荠。其人小,十岁的小奴仆。然而,虽小,小中亦可见大

  • 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这些两晋名流, 为何对“之”字如此钟爱

    历史解密编辑:老陈做菜标签:孔子,晋朝,画家,王羲之,顾恺之,刘牢之,王献之,书法家,两晋名流

    翻开《晋书》,不难发现,很多名流皆爱为自己的名字加上一“之”字,如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顾恺之、司马尚之、何澹之、刘牢之等等,粗略统计,名字中带有“之”字的不下百余人,其中王羲之一门就贡献了二十多个“之”,且遍布朝野,泛及文武,那么问题来了,两晋名流为何喜与“之”字过不去?这还需从头说起。远古时,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绘画,画家,顾恺之,张僧繇,人物画,女史箴图,书法作品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

  •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绘画,顾恺之、赵佶、石涛、马和之、吴伟名迹高清呈现!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道标签:顾恺之,赵佶,石涛,大英博物馆,周文矩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艺术道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最著名者,莫过于隋唐官摹本《女史箴图》。其身世大家也很清楚,它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英军掠走,后藏入该馆的。顾恺之(传)《女史箴图》此外,还有一卷长卷可做为镇馆之宝来看,它便是南宋马和之的《陈风图》。马和

  • 中国绘画丨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顾恺之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画家,顾恺之,张僧繇,人物画,女史箴图,中国绘画,书法作品

    点击:“收录于话题”分类,查阅全部。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