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翻译《金刚经》的鸠摩罗什大师,究竟有多少传奇经历?

翻译《金刚经》的鸠摩罗什大师,究竟有多少传奇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学杂谈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1/20 1:06:33

提起《金刚经》,大家都很熟悉,但它的翻译者——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其实这位大师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天竺人,天竺是古人对古印度的称呼。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宰相,在将要继承宰相之位的时候,他父亲却辞掉宰相之位,东渡过葱岭,躲避出家了。龟兹国听说后,就把他父亲迎请到自己的国家,请他当了国师,并且强行把国王的妹妹嫁给了他。后来就生了鸠摩罗什。他的母亲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弗沙提婆,母亲因为仰慕修道,所以就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出家了,这时鸠摩罗什已经七岁。

鸠摩罗什从小就是一个神童,日诵千偈,三万两千个字,他都能无师自通,完全了解偈语的含义。在跟随母亲出家修道的过程中,他不但把小乘教义做到了完全通达,并且也修学了大乘佛法。因为他精通经律论三藏,所以后人称他为三藏法师。

因为他的名声越来越大,龟兹国王就邀请他回国讲经。国王还为他建造了金狮子座,用大秦的锦褥铺地,让他升座说法。后来,鸠摩罗什每到一个国家讲经说法,这些西域的国王,都会长跪在他的座位旁边,让他登座讲法,足见大家对他的重视程度。

当时我们中国正处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前秦苻坚听闻鸠摩罗什大师的事迹后,就想把他大师请过来。于是就怕大将吕光过去了。吕光确实很厉害,很快打败了龟兹国,得到了鸠摩罗什大师。但就在这个时候,前秦苻坚被姚苌所杀,改朝换代,成为姚秦了。于是吕光就没有回去,而是占据凉州,独霸一方,自称“三河王”,后来又建立国号“大凉”,自称天王。

因为吕光不信佛法,所以虽然得到大师,但并没有重用大师,甚至还虐待大师。后来因为大师所说的话,屡屡应验,吕光才开始另眼相看鸠摩罗什大师,但始终没有重用。大师跟着吕光在凉州,一待就是十六七年。

后来姚秦的姚兴继位,姚兴笃信佛教,跟吕光要人,吕光不肯,于是带兵讨伐凉州,把吕光打败,将鸠摩罗什大师迎请到长安,奉为国师。又派了八百名僧人,集于大师门下,在长安城,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经场地,由鸠摩罗什大师亲自主持译经事业。之后的十年,大师一直从事译经和讲法活动。他所译出的经典,一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余卷。

鸠摩罗什大师,不仅精通梵,还精通汉语,所以他所译的经典,全部是意译,而不拘于梵文的格式,先是融会贯通经典的含义,然后再用汉文体裁表达出来,所以深得我们中国人的喜欢。现在流通最广的《金刚经》,就是出自大师之手。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僧鸠摩罗什:7岁出家游历,2次破戒娶妻,逝后被瞻仰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星姐分享故事标签:罗什,高僧,僧人,佛法,出家,佛门

    鸠摩罗什曾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红尘万丈的人间,有人成为诗人,有人成为疯子,有人选择及时行乐,有人遁入空门,四大皆空。世间万物原本并没有不同,人们的追求不同,便产生了不同,大梦一场,皆幻化为泡影。鸠摩罗什,一个传奇而神秘的名字,一个人们在心中默念了千百遍的名字。人们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的大美佛经汉译

    历史解密编辑:国家民委标签:罗什,龟兹,佛经,宣昭皇帝,张骞,佛教

    点蓝色字关注“道中华”本 文 约 4300 字阅 读 需 要 11 min后秦(十六国之一)弘始三年(401)十二月二十日,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五十八岁的鸠摩罗什(344-413)。后秦国君姚兴见到他来,如获至宝,还将其尊为国师。不久,鸠摩罗什就先后在西明阁、澄玄堂、逍遥园、

  • 高僧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2次被逼破色戒,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罗什,高僧,出家,佛法,僧人,舍利子

    泰戈尔有句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夏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此时的花总是十分的绚烂夺目。我们的生命也要像盛开的花朵一样,永远积极向上、永远朝气蓬勃,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世人常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确实,人生在世,时常会发生许多难以提前预料到的事情,有的是惊喜,有的

  • 高僧鸠摩罗什:身边却拥有众人女性,圆寂火化时舌根烧不烂?

    历史解密编辑:半夏微澜史标签:罗什,佛法,高僧,出家,摩罗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修佛法,修到根源处就是一个空。悟了这个空字,就能战胜内心的心猿意马,得到根本上的解脱。可是这个“空”很难悟,因为空不能是全然的空,所谓“真空非空”。当年佛祖往生极乐时,也因不忍见众生而甘愿入尘世与众生同行。正因如此,才成为了佛祖。在东晋

  • 东晋高僧鸠摩罗什, 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 屡犯色戒为人诟病(上)

    历史解密编辑:菁菁分享标签:高僧,佛法,僧人,佛经,佛学,出家,道安,东晋,色戒,鸠摩罗什,星云大师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知道佛门清规戒律很是严格,一旦僧人犯戒,轻则被扫地出门,重则名誉扫地受尽世人冷眼,僧人犯戒屡见不鲜,但很少有僧人在犯戒之后还能成为得道高僧。在东晋时,有这样一位僧人,屡犯色戒之后依旧被奉为宗师。他就是东晋时期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将大乘佛法从西域带到了中原,翻译了许多来自

  • 鸠摩罗什在历史上究竟是高僧还是淫僧?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罗什,高僧,佛法,出家,法华经,维摩诘经

    当年出自西藏活佛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随着电视剧《宫锁心玉》而火遍大江南北,当时这首诗几乎成为了“全民爱情诗句”。出家人要杜绝七情六欲是普遍的认知,可他却将这些挂在嘴边,然而却并未影响人们将他奉为得道高僧。在古代西域地区也有个一位与仓央嘉措有着相似经历的高僧,他

  • 高僧鸠摩罗什:虽娶妻生子,却得无数信徒膜拜,肉身化成舍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三公子观察标签:佛法,高僧,佛经,僧人,舍利子,鸠摩罗什,星云大师,妙法莲华经

    与玄奘齐名的高僧鸠摩罗什,虽娶妻生子,却得无数信徒膜拜,肉身所化的舍利令世人瞻仰千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鸠摩罗什是我国汉传佛教中,四大佛经的译师之一。当初,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为传播佛教远走他乡,当身处龟兹时,在国王威逼下,被迫娶了国王妹妹耆婆,成了龟兹国的驸马。婚后,二人很快

  • 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身边却拥有无数女性,圆寂火化时舌根烧不烂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罗什,高僧,佛陀,佛法,妙法莲华经

    五戒,乃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自己的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净,口业清净,身业清净,如此一来,就不会犯下: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五戒。当年佛陀涅槃之时,更是告诉弟子们,要“以戒为师”。他本被认为是下一任佛陀的接班人,然而一个“戒”字,却让他的命运就

  • 鸠摩罗什, 7岁跟随母亲出家, 35岁被迫圆房, 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英谈资讯标签:罗什,高僧,出家,佛法,僧人,舍利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当年,慧能和尚的一首《菩提偈》,指出了“高僧”的内涵。所谓“高僧”,应该是人从花海走过,片叶不沾身的六根清净之人。而人们心中最完美的“高僧”,大概就是《西游记》中唐三藏那般的人物吧。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一位高僧,他被誉为“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 鸠摩罗什:遭人囚禁17年,2次被逼破色戒,70岁圆寂舌头化作舍利

    历史解密编辑:照见古今标签:佛法,佛学,高僧,佛经,信佛,色戒,鸠摩罗什,星云大师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为佛教而生的天才。他文采斐然,翻译的佛经朗朗上口,行文优美,有一些依然被佛教广泛使用。你能想象得到吗,今天我们整天挂在嘴边的这些词儿,世界,未来,大千世界,想入非非等等,这都是千年之前的鸠摩罗什创造出来的。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他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