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敦煌出土一文书,揭开汉人最惨时代,学者:没有冉闵,还有汉人

敦煌出土一文书,揭开汉人最惨时代,学者:没有冉闵,还有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20 2:57:30

纵观中华50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苦难史,但无论哪一个时代,汉人都不会比五胡乱华时代更惨。那么,在五胡乱华期间,北方汉人到底减少了多少呢?20世纪初,敦煌鸣沙屈出土的一份文书,其中记载让后人得以更真实的了解这段历史。

20世纪之初,敦煌文书的陆续出土,其中就有五胡乱华的一些描述,后来被近代收藏家罗振玉编辑成《鸣沙石室佚书》,其中一段记载更真实的估算了北方汉人留存数量,对今天研究五胡乱华北方人口提供了重要方向。

敦煌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304-316年),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所谓保壁大帅,大约等于幸存者基地司令。胡族肆虐,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并不意味着“坞堡遍天下”,而是往往相隔百里才有一个。这些抵抗的坞堡,在誓言北方中原的祖逖去世之后,缺乏有效组织,于320年前后,最后几个保壁大帅投降石赵。

因此,通过这段记载,以及散落乡野,和五胡等政权之下的汉人数量,学者推测:北方残留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

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户口调查为全国3770000户,约2380万人。其中,由于西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因此人口重心也必然在北方,估计北方至少要占到60%以上,即1430余万。从282年到304年五胡乱华开始这段时间,北方人口还应该有所增长。

《中国人口史》统计,东晋建立之后,中原人民为躲避战火纷纷大量的南迁,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合计迁入90万,东晋因而设置大量侨州。

也就是说,短短12年的永嘉之乱中,除了百余万逃到南方之外,北方大约减少上千万汉人。

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阔区域,不断的有各胡酋占山为王,足见当时胡人数量之多。

316年时北方汉人残留400余万,而经过30多年的奴役,数量只会减少,到349年时应该不足400万,而当时五胡等数量却高达600余万,已经超过了汉人人口。当华夏北方地区,汉人人口少于他族,带来后果不言自明。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朱元璋“以南胜北”之外,一直以来的规律是北方统一南方。因此,北方他族人口超越汉人,形成一个金发碧眼的种族,当这个种族彻底稳固占据北方,那么最后很可能会消灭南方的东晋或其他政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还有汉人吗?

幸运的是,这时出现了一个英雄冉闵。350年前后,冉闵推翻后赵王朝,喊出“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并号召河北等地汉人杀胡复仇,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此后又与胡“无月不战”。

在冉闵《讨胡檄文》号召之下,北方胡人心惊胆颤,以为数百年前的大汉雄威又来了,氐、羌、胡蛮等各民族不少都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的家乡。有《资治通鉴·晋纪》为证:“自季龙末年.....(冉魏)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因为北方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汉人才重新成为北方第一民族,这为后来杨坚代周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冉闵虽然滥杀,或有很多缺点等,但在客观上的确是民族英雄,于中华有大功,不容被污蔑。没有他,正如一些激进的学者宣称,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汉族了。

参考资料:

《鸣沙石室佚书》

《中国人口史》

《晋书》

更多文章

  • 冉魏的建立:杀胡令的诞生背景,冉闵与石赵的政治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冉永曾,石虎,王朗,石闵,石鉴

    后赵的石遵自公元349年五月十五日继位后,同月的平棘之战,解除了北方的威胁;七月击败东晋北伐,稳定了东南方面的局势;十月又逼退了司马勋。这一切让大家感觉,石赵帝国的情况似平开始慢慢好转起来,可是,好景不长,石遵政权的最高层很快就又发生了一次更为严重的危机,而这个危机就来自石闵。石遵在兵发李城的时候,

  • 被称“屠夫天子”的冉闵,3天屠杀20万胡人,数百万胡人死在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胡人,屠夫,屠杀,石虎,冉闵,冉永曾,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都是在乱世之中功成名就的。可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乱世之中拯救了濒临灭绝的汉族,却被后世人冠上了“屠夫天子”的名号。他就是冉闵,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人物。五胡乱华说到冉闵,很多人或许不甚了解,可说到五胡乱华,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段对于汉族人民来说,极其残忍和屈辱的历

  • 英雄还是屠夫,冉闵为什么要下达《杀胡令》,长文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热点猎手123标签:屠夫,匈奴,冉闵,冉永曾,杀胡令,司马炎,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

    公元349年11月,赵国都城邺城的宫殿金明门内,杀红了眼的李闵砍杀了一名羯族士兵后,看向身旁的赵国大司马李农说道,“今天正是杀光这群蛮夷的时候”,说完,不待李农应答,大喝一声,“传令兵,速传军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随着这道被后世称为“杀胡令”传达出去,上百万胡人由此丧命,后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猛将,冉闵是什么人?冉闵比吕布、项羽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吕布,项羽,苻洪,冉闵,秦朝,冉永曾,中国历史,春秋战国

    冉闵(322?~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冉魏开国皇帝。初名石闵,乃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虎待他就如同亲孙儿一般。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青龙元年(350年),即位称帝,恢复冉姓

  • 冉闵:一个挽救汉族灭种的英雄,为何不被后世的史学家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冉永曾,石虎,石勒,族人

    冉闵,一个几乎挽救汉族灭种的绝世英雄,为何却在历史上寂寂无名?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冉闵是谁?也不知道冉闵出生于哪个朝代?更不知道冉闵为什么不被史学家承认?其实,对于史学家们来说,冉闵是一个让人爱不起来,又恨不起来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嗜血残暴、毫无人性,有人认为他救了汉族族人一脉,但追根究底还是抹灭不

  • “五胡乱华”时期冉闵,建国家改年号,后来却被鲜卑终结了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冉永曾,石虎,石勒,苻洪,五胡乱华,胡人

    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内,一个村寨外矗立着一座纪念园,纪念民族英雄——冉闵,每年这里只有零星的人前来祭拜。时至今日,这位民族英雄在历史洪流中不得出名,皆因他做过的两件事饱受争议。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他力抗胡人保民族生机,被颂为“民族英雄”;但因颁布“屠胡令”,被认为是泯灭人性的暴君。无论历史怎么评说,不可否

  • 都说一条“杀胡令”拯救汉人,当年冉闵“杀胡”效率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老公我饿啦标签:冉永曾,石虎,匈奴,胡人,鲜卑

    公元265年,天下三分归一统,西晋王朝建立,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一百多年的分裂战乱历史。然而,因为汉末以来的农民起义与军阀割据不断,再加上后来魏蜀吴之间连年征战,致使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九州大地人口锐减。这对新建立的西晋王朝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为了引进人口,恢复生产,司马家族采用了“引进胡人”的策

  • 冉闵:被地摊文化大肆吹捧起来的“民族英雄”,为何这么有市场?

    历史解密编辑:老刘讲的好啊标签:石虎,岳飞,武帝,冉魏,冉闵,冉永曾,杀胡令,民族英雄,地摊文化,五胡十六国

    冉闵:被地摊文化大肆吹捧起来的“民族英雄”,为何这么有市场?引言:在历史上无数战乱频仍、山河破碎之际,总有心怀大义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古时百姓称其为“再生父母”,后世则以民族英雄总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无数英雄立足于天地间,丰碑受万人敬仰。“地摊英雄”流行,高捧冉闵最近几年

  • 如同“屠夫天子”的冉闵,3天屠20万胡人,数百万胡人死在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冉永曾,胡人,屠夫,石虎,匈奴,八王之乱

    历代封建王朝都免不了会出现皇位之争,西晋时期司马家出现的八王之乱,是封建历史上最严重的皇位争夺之战。西晋结束了60年的三国鼎立,再次建立了中原王朝的统一,司马家耗时三代人才得到的皇位,诸藩王都想争一争。胡人当政各藩王势力一乱,西晋国力就下滑,周围虎视眈眈的胡人部落,便趁机建立了好些异族政权,压缩中原

  • 汉人救星, 民族英雄冉闵, 一令屠杀二十万人, 汉人胡人都畏之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震星体育标签:胡人,石虎,慕容,石勒,冉闵,冉永曾,五胡十六国

    一个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被敌人蔑视为奴仆之子,却篡夺了后赵江山。为了清除反对势力,他下令诛杀20万敌人。有人说他滥杀无辜,是残暴不仁,也有人说他这是替天行道。1700年后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冉闵的祖籍是魏郡内黄县。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百姓四处离散。为了活命,冉闵的父亲冉瞻加入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