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模仿欲最强的隐士:生活学陶潜,喝酒效刘伶,为官仿阮籍

模仿欲最强的隐士:生活学陶潜,喝酒效刘伶,为官仿阮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酩阅 访问量:3639 更新时间:2024/1/17 7:40:26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阅

王绩这一生都在用力模仿,学陶渊明,躬耕东皋,诗酒田园;喝酒作风刘伶范儿,一饮五斗;为酒三仕三隐,致敬阮籍。但相信酒中的幸福,应该是他自己独有的。

要说王绩是谁,相信没几个人知道。但是人家,基因好,出名早,爱好弹琴,精于算卦,擅长射覆,满腹诗书,酒量豪爽,全面发展,在酒界也是个天王级的人物。

深度崇拜陶渊明,躬耕东皋,自号五斗先生;喝酒作风刘伶范儿,一饮五斗。明明是个隐士,为了酒马上丢掉隐士的帽子,结果一生为酒三仕三隐,比同道中人阮籍还阮籍。

公元589年,那时候还是隋朝,王绩出生在绛州龙门。这个地名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都姓王,都是绛州龙门人,又都是诗人。果不其然,两个人不是一般的沾亲带故,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学者、教育家,而这个人,便是王绩的哥哥,所以王勃是王绩的侄孙。

王勃十四岁时上书宰相刘祥道,陈说政见,被刘祥道赞叹“此神童也”;王通在古书中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身体里住着王氏家族的基因,王绩十一岁便单枪匹马闯荡京城,拜见当时名臣杨素,并在公卿贵胄中博得了“神仙童子”的美誉。

一个十一岁的孩童,那些权倾朝野的大臣凭什么接见他?当然是如春风一样扑面而来的才华。

不过,天才多半是怪人,王绩也在这个设定之内。

公元605年,王绩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马上就要入朝为官了。这时,天才怪异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旁人挤破了头也要在朝中谋得一个职位,而王绩,他却不稀罕。

王绩生性狂傲,又追求自由,而天子眼前条条框框实在太多,自然是不适合他的。他便申请做扬州六合县的县丞,朝廷应允了。可是接下来,国家乱了,狼烟四起,山河动摇,一个小小的县丞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不知如何是好。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这五首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过酒家》。是的,从这时开始,王绩就把自己浸在了酒里。他为国家的动荡倾颓而饮,也为自己的束手无策而饮,似乎醉倒安眠是他对抗这世道的唯一法宝了。没过多久,王绩就因好饮酒而不管公务而被弹劾,于是他索性回到家乡隐居起来。临行前,王绩感叹说:““网罗在天,吾且安之!”天上掉下来一张网,我还是隐居起来吧。

王绩第一次罢官因为酒,第二次当官也是因为酒。

唐高祖武德八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入职,三十六岁的王绩待诏门下省。过了一段时间,王绩的弟弟问王绩做门下省待诏快乐吗?王绩说:“良酿可恋耳!”

原来依照门下省惯例,待诏每日可得良酒三升。王绩觉得待诏这个职位俸禄低又拘束,唯有这每日的三升良酒,让他觉得朝廷有留恋的价值。侍中陈叔达听说了这件事,把每日给王绩的三升良酒增加到一斗,从此人们都称他“斗酒学士”。但是他不认为自己的酒量只是区区一斗,于是自封为“五斗先生”,还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

可是仅仅过了一两年,他再次厌倦仕途,引病罢官。在北边的菜园锄罢豆地,又从东边田野收割黄米而归,学起了陶渊明。

也许王绩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这一生中还有第三次为官的经历。当然,仍然是因为酒。

过了几年,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当时的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听说了此事,说什么也要自荐做太乐丞。负责官员安排的吏部起初因为不合品级而拒绝了王绩,而王绩却一脸真诚地说:“这是我今生最大的愿望。”不知道是他的诚意感动了吏部官员,还是命运本就如此,王绩最终如愿地当上了太乐丞。

成了焦革的同僚,王绩品尝到了美酒,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给王绩送酒。后来,焦革的妻子也去世了,王绩长叹说:“天不使我酣美酒邪?”这是上天不许我再酣饮美酒了吗?说罢,便又弃官而去。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应该是王绩最著名的一首诗了。尽染秋色的树林与披上余晖的山岭相映成诗。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归家。王绩就在这样一副画卷中思考“田园”与“归隐”两个词的含义。

第三次归隐后,王绩再没有走向世俗。他作诗,他种田、酿酒、为酒圣杜康修建祠堂,田园生活,直到公元644年,病卒于家中。

虽然,王绩这一生都在用力模仿,学陶渊明,躬耕东皋,诗酒田园;喝酒作风刘伶范儿,一饮五斗;为酒三仕三隐,致敬阮籍。但相信酒中的幸福,应该是他自己独有的。

微醺人生,有酒有故事

酩阅与志趣者同行,投稿、约稿、交流请联系:

me@sungoo-sz.com(小酩同学)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酩阅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进酩阅酒友交流群加微信:xi910209

更多文章

  • 喝死就地埋!魏晋名士酒鬼刘伶嗜酒如命,仆人带铲子跟随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刘伶,酒鬼,魏晋,晋朝,司马炎,竹林七贤

    我国魏晋时期,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度,许多读书人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好把精力集中在山水上。在众多自由奔放的文人中,他们也被称为“竹林七贤”。这七个人放荡不羁,藐视礼法,常在修武县百家岩的竹林下饮酒唱歌。很多人都羡慕他们的生活,称他们的生活方式为魏晋风度。竹林七贤中,刘伶算得上是个好酒徒,闹出了不少笑话

  • 跟着刘伶寻找避暑的诗酒远方

    历史解密编辑:文化与生活标签:刘伶,云台山,王维,竹林,茱萸

    本网讯 盛夏来临,暑热蒸腾,酒神“刘伶”盛邀天下游客来河南焦作云台山避暑,寻找诗酒远方。著名5A景区云台山地处河南焦作八百里太行南端,风景佳绝。魏晋“竹林七贤”,盛唐王维、韩愈或隐居或悠游于此,诗酒唱和,风流千古。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金星说,从文化上言,云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文化山

  • 刘伶:酒鬼如何能入围偶像天团,魏晋风流难道是“穿睡衣逛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伶,王戎,酒德颂,李白,嵇康,曹操,魏晋,艺术家,竹林七贤,晋朝

    刘伶:有酒宜成颂,知君耻独醒李白曾有诗曰:“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被后世好酒者引为经典,其实想想,这李同学也很有些矫情,观古代数千年史,好饮者大多为文人狂士,这个是事实不假,但依他的意思,那些圣贤们因为不饮酒,所以才如此地寂寞。为圣为贤,靠的自然是学问和人品,这似乎与好不好酒没甚关联嘛,

  • 郭德纲唱了四位有爱好的古人:赵匡胤刘伶有典故,李荣杰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刘伶,嵇康,王戎,宋太祖,李荣杰,郭德纲,赵匡胤,电影导演

    郭德纲唱太平歌词,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好喝酒的刘伶成了仙体, 好耍钱赵匡胤他坐了江山, 郑元和逛青楼(原文是另两个字)登了龙虎榜, 李荣杰玩画眉做了二品官”,这几天笔者翻遍资料,也只找到了三位的出处,至于第四位,还真不知道是何许人也,所以这篇稿子其实也是一个请教贴,还望对这方面有研究的读者不吝赐教

  • 这里竟然是“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法眼观三晋标签:刘伶,刘村,甜瓜,晋朝,李闯王,竹林七贤

    盐湖水系调研第526天走进盐湖区王范乡刘村庄刘村庄地处涑水河边,鸣条岗下。在村西北0.5公里的坡地上,有一墓冢,墓前有“晋竹林名贤刘夫子讳伶之茔”石碑一通。晋竹林名贤刘夫子讳伶便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刘伶一生淡泊名利,嗜酒不羁,其与杜康酒的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刘村庄因刘伶之墓而得名,村南

  • 涨知识!魏晋时代的刘伶,酒量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刘伶,曹雪芹,王羲之,世说新语,嵇康,阮籍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竹林七贤、“书圣”王羲之……回望遥远的魏晋时代,很多名士的故事经常令人感叹不已。最近,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刘伶以特立独行著称,虽是“竹林七贤”之一,但却是一个朋友不多且十分孤傲的人,平常喜欢行为艺术。另外,曹雪芹可以算是阮籍的“粉

  • 民间故事:樵夫刘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残缺的唍美PLUS标签:刘伶,民间故事,樵夫

    古时候,东晋时期,有一个叫刘伶的樵夫。刘伶以出海为生,所以每日风雨无阻,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一天傍晚的时候,刘伶在山下看到一个女子在哭泣,他觉得奇怪便问道:“你哭水还是哭人?”女子哭道:“我哭水,你哭人?”刘伶闻言大笑道:“你这小妞不是有心给你哭,是不想理你。”女子笑道:“你懂我何意?”刘伶想她懂自

  • 魏晋“酒鬼”刘伶,被夫人一脚踹酒缸,爬出后说3字成电竞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苏柒美妆妞标签:李白,饮酒,王戎,魏晋,晋朝,刘伶醉,陶渊明,竹林七贤,千古名句

    刘伶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并乘兴著诗。诗中道:“捧瓮承槽,衔怀漱醪”,“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徐水县碑志》中有关于河北省著名酒刘伶醉的描述。一说起酒,有人说他是害人精,有人说她是快活水,说起诗人,有

  • “酒鬼”刘伶,被妻子推进酒缸,三天后将一缸酒喝完才爬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伶,酒鬼,杜甫,酒缸,杜康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杜甫中国人做事讲究一个度,做什么都不能超出一定的界限,不然只会适得其反。酒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就有以酒会友的情怀,亲朋好友之间见面免不了要喝上几杯。但喝酒也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喝得伶仃大醉就失去了喝酒的初衷。魏晋时期有一位叫刘伶的人嗜酒如命,每天都要喝上几两酒

  • 古代酒鬼刘伶,被老婆一脚踹酒缸,爬出来后说3字成大众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伶,李白,陶渊明,酒鬼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说的就是杜康酒。酒在我国悠长的历史文化中,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酒是什么?酒是长夜漫漫的消遣,是恐惧害怕的武器,是情绪激动的表达。酒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酒香不怕巷子深。酒也变成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标志。酒是什么?在古人的诗句中,它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