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大封天下,导致地方宗室过于强大,是八王之乱的根源所在

司马炎大封天下,导致地方宗室过于强大,是八王之乱的根源所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图鉴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1/29 9:44:14

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实现了曹魏没能实现的大一统局面,但统一局面并没持续多久,内部就爆发了持续十几年的八王之乱,将西晋王朝的国力都消耗殆尽,也造成了无力抵抗胡族的入侵,最终灭亡。

自八王之乱开始,的确算是黑暗时代的开,五胡入华又让几次中国大一统局面分崩离析,造成了持续几百年的乱世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的确与司马氏自身的统治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司马炎大封天下,导致地方宗室过于强大,这是八王之乱的根源

西晋建立之后,晋武帝司马炎认为曹魏灭亡的很大原因,是曹氏对宗亲力量压制过重,导致宗亲势力无法拥有力量拱卫皇室。因此司马炎便采取了区别于曹魏时的宗亲政策,那便是大封天下,给予司马氏封王极大的权势。

这种大封天下的策略,导致司马氏封王拥兵自重,形成了对皇权的威胁。而且司马氏还将原本地方的兵力大力限制,导致中枢没有足够的兵力限制地方。造成了后期地方封王起兵威胁中枢时,中枢无法调集兵力对抗敌方。

这是八王之乱之所以能够发生的根源性原因,而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导致西晋王朝内部战争频繁,极其消耗国力,也就造成了胡族趁虚而入的结局。

二、司马炎在继承人的选择过于昏庸,加之没有消除外戚和后宫干政的弊端

司马炎选择“痴傻”的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明知道司马衷并非最佳继承人的人选,但依旧逼死齐王司马攸,让司马衷继位。而司马衷过于无能,被自己的皇后贾南风掌权,进而引发了地方封王不满贾后专政而起兵威胁中枢的八王之乱。

并且,看八王之乱的初始阶段,引发地方司马氏宗亲不满而起兵的直接原因,正是外戚和后宫专政的现象,这也是西晋王朝区别于曹魏时期的政策性现象。曹丕称帝后,不仅压制曹氏宗亲力量,而且明确规定了不准外戚和后宫参政的要求。

而相对比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所重用官员大多是功臣之后和与司马氏有着姻亲关系的大臣,加之司马炎又没能苛行政令,导致外戚等势力逐渐壮大。在司马炎死后,外戚势力杨骏依仗外戚身份掌权,而加之司马炎所选继承人司马衷过于平庸,导致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氏封王推翻杨骏,进而执掌朝政。

总体而言,司马炎选择了昏庸无能的继承人,无法压制在西晋王朝不受限制的外戚和后宫力量专政,这引发了西晋拥有极大权势的地方宗亲力量起兵反抗,也就造成了西晋后期的乱世局面。

三、对于胡族势力的不加限制,是造成西晋王朝覆灭的直接因素

除了在地方宗室力量、外戚和后宫以及继承人问题上的弊端之外,对于生活在中原周边的胡族力量不加限制,是造成西晋王朝覆灭的直接因素。

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对抗阶段,分别利用鲜卑和匈奴、羯族力量,这是胡族入华的提前预演。后来覆灭西晋王朝的正是曾经帮助司马颖对抗司马越的匈奴、羯族力量,由此可见当时西晋王朝包括地方封王在内的司马家族,并未对于胡族势力过于限制。

再结合永嘉之乱后,北方胡族当中鲜卑力量,帮助刘琨等人对抗匈奴、羯族,也是胡族势力强大甚至晋室将领都需要依仗的直接体现。

当时各胡族领袖,匈奴刘渊、鲜卑段匹磾等人,都是西晋王朝任命的地方官员,而且不受限制地掌控着中原周边各自胡族力量。这就造成了在西晋王朝因为八王之乱纷争不断,造成国力空虚,而地方州郡又没有兵力可以抵抗胡族,导致西晋王朝会迅速灭亡。

总结

总而言之,司马家族建立晋朝后,大肆分封司马氏宗亲,削减地方兵力,导致地方封王势力壮大,引发了造成西晋国力丧尽的八王之乱。

而且对于外戚和后宫力量不加限制,导致强大的地方封王不满外戚和后宫干政而起兵作乱。加之放任胡族壮大,不加限制,胡族得以趁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亡之际入侵中原,成为压倒晋朝的最后一击。

综合数种原因,大封宗室、削减地方兵力、放纵外戚和后宫、不限制胡族发展,这些最终导致了黑暗时代的到来。

更多文章

  • 司马炎迟迟不伐吴:示弱于外,松懈敌志,不打无准备之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司马炎,吴国,匈奴,陆逊,蜀汉,曹魏

    司马炎自称帝到发动伐吴战争,大约相隔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晋王朝的局部边境先后发生过规模不大的一些战争,但大的战争一次也未爆发。为了一次战争准备时间之长,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我们可以简单统计一下:秦始皇嬴政登基后仅25年,相继击灭六国;汉高祖刘邦48岁于沛县起兵,连年征战,仅用7年便统一天

  • 司马炎后宫的秘密——扒一扒司马炎的私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司马炎,后宫,司马懿,杜预

    司马炎后宫的秘密——扒一扒司马炎的私生活南宫寒言趣谈2022-07-0114:58安徽关注今天我们按照中式骂人惯例评论下司马炎首先,司马炎同志不要太灰心,你还是很优秀的。你手下有羊祜、张华、杜预、王濬一批良臣卖力帮你干活,说明你还是有魅力的。再说了你灭吴统一了全国,你以前很多人都想这么干但是全都失败

  • 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什么没有对三国后主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司马炎,后主,刘禅,三国,吴国

    中国的历史中总能找到成功的共同点,也都能找到每个朝代陨落的不同之处。“以史为鉴”可以让后世之人更早地了解危机,避免危机。纵观中国的千年历史,一统地朝代过后就会出现分裂之态,此时往往处在世道混乱,民不聊生的阶段。在秦朝覆灭后,就进入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即使到后期汉朝一统,仍然逃不掉群雄争权的局势,所以才

  • 西晋“八公”:司马炎称帝时,官职最高的八位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炎,司马懿,曹魏,曹爽,司马孚,太尉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嗣父(堂伯),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炎出身河内司马氏。初以门荫入仕,封北平亭侯。后迎立魏元帝曹奂,授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抚军

  • 从晋武帝的施政措施来正确的看待晋武帝司马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司马炎,贾充,司马昭,分封

    提及西晋的历史,很多人都是痛心疾首,由于其在嬗代之路上沾染了太多的血腥,以致于对于西晋总是贬多褒少,而司马昭命令贾充杀害魏帝曹髦的举动更是被世人所诟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这之后成为了野心家的代名词。在以往的观点之中,由于对西晋这个朝代并无多大的好感,所以大多数人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晋武帝司马炎

  • 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有多厉害?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他的白痴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炎,贾后,司马衷,司马懿,东宫,晋武帝,三国,军事政策,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司马炎的这个孙子,叫做司马遹(yù),又称愍怀太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炎之所以传位给白痴儿子司马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衷有司马遹这样一个好儿子。司马遹在五六岁时,就表现出惊人的聪慧,比如有一次宫中晚上失火,司马炎登楼远望,身旁的司马遹赶紧拽着司马炎的衣襟到暗处,司马炎好奇地询问他原因,司

  • 司马柬:晋武帝司马炎第三子,备受宠爱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三国,司马炎,司马柬,晋惠帝,司马衷,贾南风,晋武帝

    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共有二十六个儿子,知名者十八人。按相关文献,仅知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六皇子早殇。对于司马炎来说,因为长子司马轨早夭,所以册立次子司马衷为太子,这就是之后的晋惠帝。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司马柬,则是司马炎的第三子。和司马衷比起来,司马柬无疑是适合的太子人选。

  • 晋朝的开创者司马炎,为何选个痴呆儿做太子?难道他没看出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炎,晋朝,司马衷,贾南风,八王之乱,惠帝

    自古以来,我们对做皇帝标准的认知上,能力是作为这个人是否能做皇帝,以及能否做好皇帝位首要的评判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智慧方面。如果皇帝没脑子的话,那是真的没救了。不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难免会有特殊,比如晋朝的时候,就曾经出过这样一位没脑子的皇子,他就是西晋孝惠帝司马衷。这位晋孝惠帝司马衷,是

  • 司马炎问:我像汉朝的哪位帝王?答:比汉文帝还牛!司马炎却怒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司马炎,刘恒,司马昭,司马师,刘毅,帝王

    (一)三国时代的终结者无论多么精彩的历史华章,终有落幕之时,三国时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华彩时期,随着司马炎开国晋朝而结束。司马炎,被许多人视为“历史捡漏者”,就如足球赛中众多超级球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攻破对方大门,而司马炎作为替补,上场后竟一脚就破了门,虽看似偶然实则却是必然!一则是:从司马懿

  • 刘禅去世后,司马炎送了3件陪葬品,送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刘禅,司马炎,蜀汉,刘备,司马懿,诸葛亮

    刘禅去世后,司马炎送了3件陪葬品,件件打脸刘备导语:相信我们对阿斗这个人物都耳熟能详,他作为刘备的亲生儿子,不仅没能继承刘备的豪情和智慧,反而让人大跌眼镜。幼年的时候被赵云从万军中舍命救出,好不容易长大,诸葛亮也作为他的师父教授他《管子》《荀子》这些帝王必看的书,但他却一点都学不进去,只想着下课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