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牛继马后:晋元帝司马睿到底是姓司马还是姓牛

牛继马后:晋元帝司马睿到底是姓司马还是姓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上城南 访问量:1104 更新时间:2024/1/20 19:36:22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

东汉末到晋国江山易主,曹家夺刘家江山,司马夺曹家,牛家夺司马

说的是东汉末年到东晋皇帝的姓氏,东汉无疑就是姓刘了,汉朝开国皇帝姓刘,他的后代子孙成为了皇帝那自然也就姓刘了。后来曹操势大破坏了白马之盟,迫使皇帝刘协封自己为魏王,但是曹操一辈子有皇帝之实,却无皇帝之名,他的儿子曹丕继承魏王,一下子把刘家江山给接受了过来。刘家的汉朝江山,变成曹家的大魏天下,而没有过多久,这曹家的天下也不保了,被司马家给拿了过来。

有人说这就因果报应,你夺了人家的天下,那么你家的江山转头就被人家给占据了,送给你两个字:活该!

可是晋国也没有撑多少年,西晋被少数民族给灭亡,取而代之的是东晋的建立,东晋是由皇室子弟司马睿建立的,史称他为晋元帝,也算延续了晋朝的国祚。不过此时司马家的天下变质来了,因为司马睿不是真的司马皇室子弟,他实际上是一个名字叫牛金的儿子,所以说到了东晋司马家的江山被牛氏给占据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骂了,这不是胡扯吗,司马睿姓牛,你不要骗我,我读书少?

其实历史上皇帝身世离奇的也不止司马睿一个,最传奇的那是秦始皇,民间都传闻他的吕不韦的儿子,是夏姬和吕不韦的儿子,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还有一位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说他是汉人海宁陈家的儿子,跟雍正换的,其实这都是人们的一厢情愿,那么司马睿姓牛,是不是人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呢?为什么会有牛继马后的传说呢?

下面咱们先来说一下牛继马后的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司马懿作为一个聪明人,曹魏后期渐渐的掌握了曹魏朝廷的实权,他也想学着曹丕让司马家取代曹魏,当时世面上有一本书叫做《玄石图》,就是一个本语言书吧,上面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司马懿又请星象家大名鼎鼎的管辂为他占卜子孙运势,管辂占卜的结果与《玄石图》不差毫厘。司马懿不解何意。他认为自己的姓司马,也就是马了,那牛是谁,难道要取代他们司马家的位置?

后来他位居丞相之职,权倾天下。他手下有个将领叫牛金的,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勋。司马懿忽有所触,想起“牛继马后”的预言,心里十分忌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没有提防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司马师不解,问道:“牛金对父亲忠心耿耿,奈何杀之?”司马懿训道:“谶书有预言,马后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孙将有后患啊!”

司马懿自此以为,牛金已死,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坐享福贵了,殊不知世事难以预料。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夏侯氏人很风流,没多久就与王府也叫牛金的一个小吏勾搭成奸,后生下了司马睿。

此即史书所言,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儿子。只是因为有“牛继马后”的传言,导致了战将牛金被冤杀。后人遂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贽,就直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而不称司马氏。

在一些历史书中也有明确的记载,《魏书·列传第八十四》记载道:“僣晋司马叡,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叡,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由是自言河内温人。”

这《魏书》就明确的说司马睿是牛金的儿子,冒姓司马。

唐朝名相房玄龄主编的《晋书》其中的《元帝纪》(帝纪第六)也有相关方面的记载:“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

这里还是中规中矩的,没有说司马睿是牛金的儿子。

但在元帝纪的结尾,又记载道:“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这再次提到司马睿的母亲和牛金私通生下了司马睿。

这些都说明了司马睿是牛金的孩子,但是仍然姓司马,也就是说司马睿应该叫做牛睿,但是到底真相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却看看历史的真相,至于是不是有些人胡编乱造咱们也不敢说是?

更多文章

  • 胡咧两晋(十八)司马睿拒绝勤王并非因兵力不足,是意图争夺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司马睿,祖逖,司马炎,王衍,王敦,八王之乱

    在西晋灭亡前夕,被刘曜的匈奴大军围困在长安的晋愍帝司马邺曾下达诏令,任命偏安江南的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然而这个诏令被司马睿无视了,以兵力不足为由拒绝北伐,眼睁睁的看着刘曜大军攻破长安城,司马邺成为汉赵的俘虏。司马睿的做法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南下避难的北方

  • 中国历史皇帝列传——司马与王共天下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司马睿,皇帝,王敦,王导,丞相,司马懿

    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人,生于洛阳。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十五岁袭封琅邪王。“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被任命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他用王导之谋,

  • 一口气看懂东晋开国!司马睿并不是一个明君,为何却能建立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王敦,祖逖,王导,司马睿,司马炎,司马懿,东晋开国,史说三国

    公元276年,也就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还在位的时候说起。当时晋朝这边,虽然已经建立了好几年,但是还没有彻底统一天下。在南方,生命力顽强的东吴政权,依然还在撑着。就在这一年,司马家又添丁进口,出生了一个叫司马睿的小男孩。因为小男孩,并不是司马炎他们这一支的,所以当时也没谁多注意他的出生。更没有人想到,

  • 司马睿的无奈:偏安一隅,有一统雄心却受制于王家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王敦,王导,皇帝,司马睿,司马懿,贾南风,司马师,史说三国

    历史对东晋第一代君王司马睿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史学家认为:"司马睿虽然胸怀大志,有重新一统的野心,但是在集权方面却做得拖泥带水,迟迟不敢下定决心扳倒王家,因此,司马睿一生都被王家给限制着,也就无法实现一统的报复。"世人总是喜欢把司马睿与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没有可比性,赵构是

  • 胡咧两晋(二三)司马睿的身世存疑,牛继马后的传闻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司马睿,牛继马,曹魏,司马炎,司马懿,曹丕

    在两晋的历史故事中,流传着一个关于晋元帝司马睿身世的传说,被称为"牛继马后"。相传魏明帝曹叡时期流传着一部谶书叫《玄石图》,上面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这个预言的卦象上说牛氏的后代要取司马氏而代之,这让司马懿非常忌讳。司马懿请了三国时有名的星象家管辂占卜子孙运势,得到的结果与与《玄石图》不差毫厘。他

  • 司马睿建立东晋,为何成为最怂的开国皇帝,竟被人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司马睿,皇帝,王敦,王导,司马懿,八王之乱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数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然而东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睿却是一位例外,他在位期间大权旁落,叛军甚至冲到皇宫里面,当着他的面劫掠。323年,司马睿忧郁成疾,居然被气死,只活了47岁。那么,司马睿既然能够建立东晋政权,为何却成为史上最怂、最窝囊的开国皇帝呢?一、西晋的闲散王爷司马睿虽然

  • 司马睿其实叫牛睿?牛姓小吏的后代建立东晋?流言背后不只是桃色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司马睿,王莽,曹魏,司马懿,司马炎,东汉末年

    司马氏西晋立国不久,皇族之间就爆发了大规模内斗,史称“八王之乱”。连年混战消耗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本就受损严重的国力,盘踞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趁机南下,逐鹿中原。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的护佑下,于南方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但是,司马睿即位饱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他并非司马氏后代,而是牛氏之后,这条流言被

  • 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为什么被有些人称为“牛睿”?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魏书,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司马懿,司马氏,开国皇帝

    熟悉东晋十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东晋的开国皇帝是晋元帝司马睿。根据史书记载,司马睿的祖父是司马懿之子司马伷,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奇怪的是,有些人到今天都将正儿八经的晋室宗亲司马睿称为“牛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在《晋书·元帝纪》的记载中,司马懿掌权后听到一个谶语叫“牛

  • 打败晋元帝司马睿的王敦最终为什么没有真正控制东晋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王敦,王导,皇帝,晋元帝,司马睿,东晋朝廷

    永昌元年(322年),东晋权臣王敦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王敦起兵后非常顺利地打进了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大批亲信和王敦的反对派遭到王敦的清洗,司马睿本人忧愤而死,史称“王敦之乱”。“王敦之乱”让王敦的权势达到了“四方贡献多入己府,将

  • 西晋灭亡时,东吴为何不趁机独立,而是帮司马睿建立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司马睿,王敦,王导,孙权,东吴,孙休

    两晋交替之际,原东吴故地有多次叛乱。第一次发生于303年。背景是氐人侵犯益州,晋朝从荆州调兵入川增援。荆州人不想去,民怨沸腾。正在这时,一个叫张昌的汉化蛮人出来号召大家造反。于是一时之间,荆州就聚集起了三万多人的起义军。不过,由于这是底层老百姓暴乱,不仅被晋朝视为眼中钉,同时也得不到江东地主豪强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