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 |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 |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4820 更新时间:2024/1/11 11:20:20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译文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垂落的露珠仿佛从月中滴出。

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

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

注释

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珠。”此化用其意。

澄江净如练:《文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初至金陵时。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楼”条下引有此诗,当即城西孙楚酒楼。

赏析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风乍起,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只见整个吴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了,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这两句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他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

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李白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接”,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孙艺珍首晒儿子脚丫照,发文感谢玄彬的陪伴

    历史解密编辑:荔枝娱评标签:玄彬,甜蜜,王子,孙艺珍,小豆子,孙艺真,海战战术,军事战术,军事制度

    12月24日,孙艺珍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玄彬托举儿子小脚丫的照,并且透露儿子小名叫小豆子。不少网友都很好奇这两位神颜生出来的孩子能有多好看。随后发长文描述自己当妈妈的生活,让她感觉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大人。另外孙艺珍还对自己生产的医院和月子中心表示了感谢。并且还艾特自己的丈夫玄彬,由于两人都是第一次当父

  • 杨鸣夺冠,感谢玄冥二老,其实他更应该感谢广厦队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弄月公子标签:杨鸣,王博,广厦队,辽宁队,玄冥二老,辽宁飞豹,中国篮球

    辽宁男篮这次在季后赛先后击败北京、广厦和浙江,拿到队史第三冠,这说明辽宁男篮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尽管这次总决赛打得难看,尽管人们说是水冠,尽管人们认为缺少含金量,但是似乎责任不在辽宁,而是在于浙江队太水,教练水,队员水,打得毫无章法和血性,被横扫咎由自取。成功举起冠军鼎后,主帅杨鸣发表了感言,其中一点

  • 他是李白的偶像,身为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谢灵运为何一生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体育精彩点评标签:李白,谢玄,谢灵运,刘裕,王羲之

    王羲之唯一的女儿叫王孟姜,这也是一位才女。父亲王羲之深深垂爱,发誓要给女儿找个好丈夫,结果就选中了刘畅。刘畅是谁?出身如何?历史上居然没有给出任何交代,这可真是有趣。能够成为琅琊王氏的女婿,想必刘畅的出身不简单。刘畅和王孟姜婚后生活甜美,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刘瑾颇有才思,名噪一时。不过真正让他们夫妻

  • 淝水之战,谢玄并非击败80余万秦军,谢石原本求稳,但被他说动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谢玄,秦军,淝水之战,宣昭皇帝,苻融,蜀汉

    公元383年8月,前秦在再度占领西域之地,实现北方统一后,苻坚不再等待,集结了全国80余万兵力大举南下,意欲攻取建康,灭亡东晋,但是最终被东晋所败,前秦也在数年后随之灭亡,这也是就淝水之战。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东晋是在极其劣势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击溃了前秦大军,而就历史记载中的淝水之战来看,此战的确事

  • 世说新语,从谢玄谈论晋武帝司马炎的吝啬,看他言语中的八面玲珑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谢玄,司马炎,谢安,王戎

    山涛(字巨源)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但“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位名士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原因是山涛在司马氏与曹氏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他或明或暗地站在司马氏一边。山涛这么干是因为他跟司马氏有故旧之亲,他的长辈中有位从祖姑是司马懿的丈母娘。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称帝后,山涛获得重

  • 胡咧两晋(三六)谢玄借淝水之战的兵威北伐,为何最终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谢玄,谢安,淝水之战,司马道子,宣昭皇帝,王导

    在东晋的历史中,几乎每一代权臣掌权时都会组织北伐,作为一代名臣的谢安也不例外。实际上在东晋的多次北伐中,最接近于成功的便是谢安和谢玄组织的北伐。他们接着淝水之战后的良机,顺势拉开了北伐的序幕,不但恢复了淝水之战前被前秦占领的土地,而且收复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兵力最远达到了冀州邺城。如果这次北伐如果能够

  • 手握精锐的北府军,淝水之战又大败苻坚,谢玄北伐为何没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谢玄,谢安,桓温,祖逖,武帝,苻坚,晋朝,北府军,淝水之战,五胡十六国

    谢玄当时的北府军虽然是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他北伐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东晋贵族只想偏安一隅,不想打仗;另一方面是“淝水之战”后,谢氏家族功高震主,引来了皇帝的猜忌。谢玄在叔父谢安病逝之后,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北伐只能中止。一、淝水之战前,东晋的北伐在讨论谢玄北伐为什么失败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东晋在“淝水之

  • “淝水之战”有多辉煌,谢安、谢玄叔侄的人生就有多失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谢安,谢玄,淝水之战,豫州,宣昭皇帝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公元383年,当时已经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号称80万大军,主动向南方的东晋政权发起的一场战争。同年11月,双方交战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结果以谢安、谢玄叔侄为首率领的八万东晋军队战胜了实际兵力为二十余万的前秦军,谢安、谢玄叔侄也因此战而名

  • 名将谢玄:芝兰玉树是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谢玄,秦军,宣昭皇帝,谢安,苻融,太守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本是谢家的芝兰玉树,在三叔的言传身教下,他没有在温室中猥琐发育,反而在实战中成长为一位统兵大将,由他一手操练出来的北府兵化身东晋的续命神器,而他也长成庇护东晋的参天大树。面对前秦投鞭断流的倾国之兵,他受任于危难之际,奋争于强敌之侧。洛涧首战破敌

  • 清朝以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为什么只有西晋的杜预?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杜预,武庙,文庙,清朝,东吴

    唐朝大诗人杜甫、杜牧可能是中国民间最有名的杜姓历史人物。与后代子孙相比,“二杜”的祖先、西晋名臣杜预的名气就要小多了。但鲜为人知的是,杜预拥有一项包括“二杜”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的历史记录——清朝以前唯一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唐朝的时候,朝廷挑选先贤先儒二十二人进入文庙配享孔子,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