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展评委淘汰王羲之颜真卿作品的几个理由

国展评委淘汰王羲之颜真卿作品的几个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感情大故事绘 访问量:3991 更新时间:2023/12/5 0:19:21

当下国展评审风向来自评委个人的审美意识,没有标准,也很难有标准……山东临沂实力派作者羲之创作《兰亭序》,颜真卿创作《祭侄文稿》作品被淘汰,具体理由如下……

淘汰理由之一:国展要求,宣纸尺寸为八尺整张,手卷长度两米四。因展厅高度为六米至八米,作品悬挂起来越大越能撑得起场子,其他人作品高度两米四,而颜王作品太小,大小作品放在一起不协调,影响了展览效果。作品太小也不吸引眼球,同大作品相比不占优势。主办方,赞助商,收藏方三方压力,拿下…

淘汰理由之二:创造态度不端正,修修改改、涂涂画画、又是画圈圈,又是修铁路,极不严肃?我们是评委,起码要对我们要尊重吧!

淘汰理由之三:我们国展规则分为,楷书、行草、隶书、篆书、篆刻加刻字,共五个门类。两位作者开始是楷书,中间部分是行书,尾部是草书。给我们工作人员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楷书收件工作人员同行草书收件工作人员,踢起了皮球,讨论这两件作品算楷书还是算行草书?结论就是,审题不严谨,字体过分混搭,无法归类,所以拿下……

淘汰理由之四:作品印章太多,是让评委看书法,还是让评委看印屏?不分主次,全票拿下!

淘汰理由之五:两人的书法太像古人,只能继承,没有创新,我们希望看到多帖杂糅的作品,其作品表现过于单一,我们十一届国展,十二届国展入展作者都是融合类的作品,太纯的作品不占优势,有一半评委认为要拿下。

唯一的优点是:《兰亭序》作者用高档的蚕茧纸,这种纸不错。颜真卿《祭侄文稿》用国家公务员专用纸,这种纸介于绢宣结合,这种纸很好…

因退稿地址不详,现将作品退于山东临沂书法家协会自行处理。

看到王羲之、颜真卿被淘汰的原因。现总结并写了新的认识,请问各位看官看我说的对不对?

第一:看到国展征稿事,八尺整纸作品我们绝不写六尺的,小字我们用“苦肉计"写上一万字,中字最少也要写5000字,大字我们搞拼接,搞墨色变化,搞题签,大字旁边我们用金墨写密密麻麻的小字,写到长竖的时候,一定要过度的拉长,一个字要占四个字的空间,向某某评委学习,怎么显眼怎么来!

第二:我们用最好的纸,听说有些评委用红星宣纸打草稿,我们向他们学习,如果市场有卖1000块钱一张的宣纸,我们应该去买,只有向评委靠齐,这样获奖入展才容易些。我们绝对不能用纯白纸黑字来创作,大字宣纸越高古越好,小字宣纸越花梢越好!

第三:创作时一定不要太过性,作品不要太有激情。太有过性的东西,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特别讨厌。十个评委有两个评委说不行,你就会被淘汰。只要文字正确,笔法正确,千万不要炫技,炫技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作品是淘汰打分,剩下来的作品,挑不出什么毛病,也失去了个性的表达。作品好在那里不敢讲,挑不出问题才是硬道理!

第四:有条件的去报一个国展评委的培训班,混一个脸熟,只要作品没有大问题,评选时就多一些机会。就算评审很严格,他也会告诉你每个评委的喜好,评委也是人,是人就有偏爱,这是人性,你说对吧?

第五:一定要买保险,填退稿单。哪怕不入展,把作品拿来投省展,最重要的是退稿的作品工作人员相对认真,也怕弄丢掉,退稿作品和不退稿作品是分开放的,据统计退稿作品还是占一定优势,这点一定要记住哦!

今天就说到这里,四海易术会继续写一些关于国展的小故事,欢迎关注!

标签: 王羲之颜平原国展楷书草书书法

更多文章

  • 这张字帖,饱藏着王羲之笔法的精髓!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王羲之,游目帖,十七帖,墨迹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王羲之《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

  • 王羲之小楷《佛遗教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佛遗教经,王羲之,小楷,书法家,书法

    《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又名《佛垂涅盘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倍受历代僧人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宋真宗曾为之作序。书圣王羲之、唐书法家孙过庭、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佛遗教经》字帖,冠绝古今,各领风骚,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珍爱,被无数书法爱好者观赏、临摹。图文源自网络,

  •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这个时字为何没有先写横

    历史解密编辑:千千千里马标签: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楷书,书法,草书

    王羲之写的这个“时”字,是奋笔势写出来的,所以先竖后横。而不是先横后竖。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叫做书法“识势”。古代书法里边的书写用“识势”,与我们现在讲的笔画顺序是不太一样的。我们今天的笔画顺序,主要的依据是楷书的笔画顺序,而王羲之《兰亭序》中的笔画顺序是按照行书的笔画顺序,行书和楷书的笔画顺序,有一

  • 赵孟頫临摹王羲之,厉害啊!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王羲之,书法,草书,赵孟頫

    王羲之,书圣。赵孟頫,工书法、精绘画,开一代复古之风,为承上启下之人物。同是书法大家,赵孟頫书法与王羲之有什么不同,欣赏赵孟頫临王羲之书法比较。王羲之草书《采菊帖》释文丨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伦等还,殊慰意。赵孟頫临王羲之草书《采菊帖》王羲之草书《太常

  •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笔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草书,章草,笔法,晋朝,王羲之,十七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十七帖》的笔法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笔。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后向左下方折转,顺势收锋,如“外”字。2、两点。这种点横向如“孙”字右部两点,左右呼应,前一点的收笔要与后一点的起笔在笔势上相一致;或为纵向,如“言”字上面的两点,并不强调呼应

  • 王羲之的十幅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十七帖,乐毅论,丧乱帖,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等。我们挑选王羲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10幅代表作,供参考和欣赏。NO.10《大观帖

  • 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网打尽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草书,行书,兰亭序,十七帖,乐毅论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

  • 他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精髓,米芾、苏轼学他的笔法,董其昌称赞他与王羲之是“书中龙象”!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王羲之,董其昌,米芾,苏轼,李思训碑,书法,拨弦乐器,书法作品

    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和王羲之并列一起被人们提及的书家一定有足够雄厚的笔法与成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称“二王”不仅因为血缘,更因为王献之于行书、草书上成就斐然;颜真卿与王羲之并列,是因为他打破唐初书坛学王陷入的单一,自成一家;还有一个人也与王羲之并列,他就是李邕。董其昌曾经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

  • 这些原因,让王羲之书法成为不可逾越的书圣!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隶书,章草,楷书,篆书,晋朝,王羲之,行草书,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羲之的书法究竟好在哪里?为何他能成为后世不可逾越的书圣?主要因为他的书法具备以下六个特点:1具有楷书用笔习惯楷书的用笔特点一是注意线条的起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做得精致、丰富而到位;二是运笔形成线条中段的动作以提按为主,很少有绞转笔法;三是横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转折,有明显的折笔动作。晋 王羲之

  • 中日联手,科技复原王羲之书法,书圣真迹再度问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草书,书法,游目帖,长卷

    从梁武帝时期开始,王羲之的书法就成为了万千书法人崇拜的书法的最高境界,到了唐代时期,王羲之更是有了“书圣”的美名,后世成名的书法家几乎都是从“二王”的书法体系当中汲取部分养分而卓然成家的。在书法界更是有着“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的说法,所以王羲之的书法在书法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可惜的是王羲之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