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铎靠这幅字打败了王羲之,被日本封为“笔神”

王铎靠这幅字打败了王羲之,被日本封为“笔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众书法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4/2/11 18:54:06

公元1592年,在河南孟津的一个耕读之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铎,字觉斯。此男孩虽然家境贫寒,甚至常常食不果腹,但天资卓越,读书过目成诵,尤其是钟情于书法。

他13岁就开始学习《集王圣教序》,仅仅练了三年,就学到王羲之的神髓,并且书法闻名乡里,后来他考中进士,进入了翰林院,凭借自己的过人才华,在官场之上平步青云,但颓頽欲倒的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在万般无奈之下,王铎作了“贰臣”,作了清朝的大官。

这不得不说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污点,但也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在明代书法家林立的时候,在“二王”的书法道统走得最深也最远的人,莫过于王铎了。他从13岁就开始临摹王羲之,一直到他晚年,始终勤奋耕耘,并且将自己的满腹才华融入到了书法当中,劲健洒脱而淋漓痛快!

清代的倪灿云说: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

意思是王铎每天都要写字,除了临摹就是写一些求字的作品,这种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大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对于王铎的评价最为公道:

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沙老说王铎既有天分又有功夫,是一位书法天才,他得到了“二王”的帖学正脉,是明代末年书法界的“中兴之主”。由此可见,王铎的书法功力之深!

王铎生平书法的最佳法帖,无过于他的《拟山园帖》了,在这部《拟山园帖》当中,你能窥见真实的“二王”遗脉,此帖传入日本之后,王铎凭借这幅字打败了王羲之,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的“笔神”,并且被誉为“后王胜先王”,“后王”就是王铎,“先王”就是王羲之。此帖也曾经轰动了整个日本书法界,连王羲之都要给他让路!

在郭尚先的《芳坚馆题跋》当中说:

观《拟山园帖》,乃知孟津相国于古法耽玩之功亦自不少,其诣力与祝希哲相同。

可见王铎的书法入古之深。

王铎的这件《拟山园帖》可以算作是王铎传给后世最佳的一部法帖,此帖乃是他的儿子整理王铎生平最精彩的临摹作品79幅,并请高手匠人将其摹刻上石。

这些作品大部分均为临摹古人的作品,涉及了魏晋唐宋诸名家,许多法帖都是今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经典法帖。

从这件《拟山园帖》当中,我们不仅能窥见王铎学习“二王”的成功遗迹,也能见到古代极为罕见且艺术价值高明的作品在王铎的“神笔”之下又是如呈现的!

王铎的临摹功夫极为精湛,无论是哪种书体,在他的笔下往往能写出神髓,在这件《拟山园帖》当中, 有楷书、有行书、有行草,字字精妙无比,字字出规入矩,张弛有度。真不愧为“笔神”的称号!

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王铎王羲之董其昌赵孟頫

更多文章

  • 王述当了王羲之的上司。王羲之很恼火,竟向朝廷提出:分我一个州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王述,王导,晋朝,王羲之,书法家

    26岁的王羲之看不起将军王述,可王述后来竟当了他的上司。没想到,王羲之在恼火之余,竟然向朝廷提出:分我一个州!他,是东晋书法第·一人。他,是东晋元勋王导的子侄,备受王导的宠爱。可在面对比自己职位高的东晋将军王述时,他却懊恼万分。他就是王羲之,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只是你知道历史·上的王羲之,是如何评价

  • 张旭光解读王羲之手札,全是干货!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张旭光,王羲之,草书,手札,丧乱帖,姨母帖,书法家,晋朝,艺术家,书法作品

    导 读提起学习王羲之书法,当代最具话语权的应该是张旭光先生,他对王羲之学习、继承与创造、教学都有着重要意义!王羲之手札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张旭光老师生动解读王羲之手札,讲得又全又好!一得示帖《得示帖》示字很楷化,“知足下”成为一组,从楷到草、再到行;“吾亦劣劣”为一

  • 王羲之为什么是“书圣”?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行草书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那么,作为书圣的王羲之,究竟“圣”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王羲之高尚的道德品格,主要表现在:1、忠君爱国《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

  • 此人是蔡文姬的学生,王羲之的师祖,更是楷书的创始人,看看他这件小楷作品,是不是比王羲之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王羲之,楷书,钟繇,小楷,隶书,宣示表

    楷体作为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常用的一种字体,以端庄秀整、美观实用著称,能写出一手精致的楷书可能是不少书法初学者的目标和梦想。当正楷写得已经得心应手时,继续练习小楷,更能提升控笔能力。当我们在练楷书时,有一人不该被忘记,他真是“楷书之祖”钟繇。钟繇,字元常,东汉元嘉元年(151年)生于河南颍川长社,他

  • 王羲之这10副对联,真是太美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对联

    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书圣兰亭风范,体势俊逸。如清风明月,如轻舞云烟;含蓄健秀,平和自然。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

  • 王羲之此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行书,书迹

    到底“书圣”王羲之的哪一部作品,被称誉为“二十八骊珠”?被称誉为“神乎技矣”?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快雪时晴帖》。此帖是书圣王羲之的名作之一。清高宗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珍爱此帖,将其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羲之族侄王珣的《伯远帖》,一起珍藏在紫禁城养心殿的书斋,视为天下书迹“三希”,其书斋也因此称为“

  • 赵孟頫临王羲之书法逐字对比,临的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太常帖》与赵孟頫临本赵孟頫临王羲之《适太常帖》,得王之气脉流畅外,更见端正朴茂,究其点画,将刻本隐去之笔意予以还原,而且增强了笔气映带与连贯性。这些,都是今天临古值得借鉴之处。左为王羲之草书《采菊帖》右为赵孟頫临左为王羲之草书《太常帖》右为赵孟頫临—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

  •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最好的版本,果断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草书,米芾,杨慎,墨池,晋朝,王羲之,书法家,草诀百韵歌

    《草诀百韵歌》是中国古代一本重要的草书歌诀,学草书的重要门径,作者署名王羲之,然据相关资料显示,此书最早见于北宋,伪托王羲之之名,如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卷88云:「《草诀百韵歌》乃宋人编成,以示初学者,托名王羲之。集 古 草 诀宋书学博士米芾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草诀百韵歌》释文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

  • 王羲之“断连”,并不只是“提按”...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行书,集字,丧乱帖

    唐太宗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评王书有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王羲之行书点画之间的呼应贯通笔随势动,势到而笔到,为有形之连属牵带;势到而笔不到,则笔断而意连,尤具含蓄蕴藉之风致。而王羲之行书用笔的一大特质正在于断续无踪,不主故常,断笔停顿处多意在飞动。《丧乱帖》的“之”字,笔笔分断,不相

  • 米芾费时20年,创造出一册王羲之“全解”,被后人奉为“救命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米芾,草书,小楷,怀素,晋朝,画家,王羲之,书法家,书法作品

    书法史上一直有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峰,这座巨峰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极为崇高,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书法家,都是学习王羲之后才有所成就。南唐后主李煜就曾在《书评》中写道:“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例如虞世南得到了的妍美之韵,但却失去了超迈俊逸。欧阳询得到了他的险绝之势,但却失去了温秀之美,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