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别逗了,职场根本容不下陶渊明!

别逗了,职场根本容不下陶渊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马生活铺 访问量:651 更新时间:2024/1/10 13:14:23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陶渊明走入职场,会怎么样?

认为,他一定会惨败而归。

在学生时代,大家一定都学过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辞官回乡故事。回归田园后,他诗为寄托,在寒庐里弹琴、饮酒、吟诗,过上了诗和远方隐者生活。

在涛涛的历史中,他自成一派,孑然一身,活成了一股清流,活出了人生的境界。

我们可以将其视作诗者、隐者、智者,投之敬仰,陶冶心灵。却万万不能将其个性带入到职场。因为,职场不需要陶渊明,也容不下陶渊明。

为官上,陶渊明刚正耿直,并不是一个能社会妥协的人,这也注定了他的仕途坎坷,壮志难酬。这样的性格带入到职场,很容易撞得头破血流。

有人的地方,自然也会有纷争和冲突,不懂迂回处理,自己也会反受其害。

小陈在会议上直言自己的直属上司的方案不靠谱,大谈其中的弊端,驳斥了领导的观点,让领导很没面子。

有同事因为某件事情背锅,他打抱不平,却被当作爱管闲事,被人说三道四。

公司实行了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同志们暗自讨论大呼不公平、不合理。在公司下发通知之后,小陈直接把想法发到了公司的群里,无人应和,却迎来了人事部门的约谈……

刚正耿直挺身而出的小陈,在职场并没有获得重用,反而是坎坷重重,受到排挤,最后无奈辞职。但这样的性格,换了一家公司,也会坎坷重重。

职场是现实的,当人和利益交错在一起,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横冲直撞,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做人要正直,但说话做事要懂得迂回,才能让路走得更通。此外,老王需要强调的是,迂回曲折的说话做事,并非接纳错误,同流合污。而是以最佳的方式,解决问题。

小陈不懂得适时转弯,职场上就越来越没有他的容身之处。这些问题,本可以用更柔和的方式去处理。

没有谁的职场会一路平顺,总会遇到些磕磕碰碰,所以对待职场老王建议:

1、说话做事懂得转弯,你的职场路才更加通顺。

用恰当的方式,说话做事,其实就是职场高情商的表现。高情商的职场人看起来似乎很少碰到难题,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做事方式柔和,更容易化解障碍,达成目标。

广告公司的石先生是个很受欢迎的人,他给周围人的印象,也总是温文尔雅。因为他无论是在给人提建议,还是与人沟通,他总是会考虑双方感受。就算持有不同意见,也会让对方感到很舒服。

食品公司王小姐是个直肠子,经验丰富,做事谨慎,但总是爱得罪人。每次开会时,别人的方案里无论大小问题,她都会直接指出,就连领导也不给面子。同事工作有什么不妥,她也会直接指出来,或提出她认为更好的方案。最后同事们都和她敬而远之,这也让王小姐十分苦恼。她自觉是个热心肠的人,明明是为对方好,可同事领导却不领情。忍不住抱怨人别人喜欢虚伪的奉承,不识好心。

老王认为,顾虑彼此的感受,委婉的表达,并非虚伪,而是一种能力和涵养。

无论你的初衷如,如果用错了沟通的方式,伤害到了别人,自然会承受糟糕的结果。

老王建议,在职场上,你可以保持自己耿直的性格,但说话做事一定要懂得转弯,说话恰到好处,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做事三思而后行,理解对方的处境,拿捏做事的分寸。

2、别把辞职当万能钥匙。

陶渊明在官场遭风不顺,便辞官归乡,反复多次,终是未能在官场上一展宏图。很显然,辞职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多次辞官复出,无论他的上司是谁,都没能够扭转他官场上的失意。

对于职场人而言,也是同样如此。很多人在职场上遇到困难、不顺、委屈等等,脑袋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大不了不干了。在哪都是赚钱,干嘛受这份气!可抱有这样心态的人,换了一个公司,换了一个职位,也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当初小文就是因为被领导批评一顿,倍感委屈。明明不是他的错,却被领导无端指责。他气得热血上头,以往对老板的厌恶和自己的委屈都一股脑的涌上来。一气之下,就辞了职。裸辞了4个月,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老王认为,没有人的职场会一路平顺,辞职也不是万能钥匙,无法解开所有职场难题。迎难而退,就注定是输家。辞职只能让你换一家公司,但却不能让你离开职场。真正厉害的职场人,都懂得树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而非逃避。

3.、别用不争的赢者心态去对待职场竞争。

小惠进入职场8年,换了两家公司,仍是基层职员,拿着普普通通的工资。当初他也曾为职场满怀斗志,在第一次竞聘的时候,最有望晋升为主管的她,却被另一位同事耍手段,而失去了晋升机会。

失望的小惠备受打击,她憎恶职场的险恶,却选择了不去竞争,远离这种伤害。她过上简单的生活,不跟同事社交,不争不抢。她渐渐成为了公司里的边缘人物,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似乎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

但职场不会因为你弱,就会对你仁慈,小惠后来因为一件事情被动背锅,成为了被裁员的那一个。

竞争是职场运行的法则,身为职场人便要尊重职场的规则。所以,请不要以不争的心态去拼职场,一旦你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随时可以被舍弃,被替代。你失去的,不仅仅是某个公司的某个职位,而是职场的竞争力,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人生的下坡路。

身负角色,就要尊重规则。

在精神世界中,我们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正直、高洁。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像陶渊明一样,热爱生活,安然自在,品尝人间诗意。

但在职场中,坚决不做陶渊明,而是要保持竞争心态,拿捏好说话做事的分寸,成为迎难而上的强者。

标签: 陶渊明职场高洁仕途

更多文章

  • 陶渊明: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陶渊明,庄子,郑板桥,常闲,勤靡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说“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勤靡余劳”是说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心有常闲”则是说心灵要保持宁静,少一些非分之念。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将“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十六字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总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 陶渊明的世界观之他的人生观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陶渊明,人生观,农民战争,朱元璋,诗人

    东晋一代,在统治阶级内部,朝野上下,浮华奔竞,风俗淫僻,耻尚失所,道德惊人地堕落。这种社会风气的出现与当时政局的动荡、上层集团的腐朽以及当权者诛杀异己的恐怖政策都直接有关。生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里,陶渊明由于深受儒家严于律己的修身之学的影响,坚持操守,而无一般士大夫卑鄙放荡的行为,实践着顺应自然的人生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开启了你我的田园梦

    历史解密编辑:亦水寒标签:诗人,采菊,晋朝,陶渊明,南北朝,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悠然见南山,五柳先生传

    #历史开讲#若论古典美学的榜样力量,我觉得东晋的陶渊明就是位开山祖师。他的美学思想千年来仍绽放着无尽的生命力,滋养及引领了无数人的精神立境及心之归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乎是渗透又激发了人之本性的终极渴求,成为一曲激荡千年的心灵之歌。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兴义万峰林,丝毫不输世外桃源,不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老妹的旅游记标签:万峰林,陶渊明,世外桃源,兴义万峰林,风景,田园风光

    我想如果陶渊明当初来的是贵州,那么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许就会是这里——兴义万峰林。这里有数万数的山峰连绵不绝,形成一片万亩的良田镶嵌在其间。之中遍布着布依族的村寨,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中“屋舍俨然”的景象吗?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别有一番风味!纳灰河悄然穿过期间,蝉鸣稻花香和风浅浅吟唱,此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陶渊明,菊花,李清照,东篱

    作者:王玉那一年,陶渊明潇洒地写下了《归去来兮》解印辞官回归了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这样的隐居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东篱下的菊花,却千百年来枝头抱香,沁人心脾。陶渊明赋予了菊花孤标傲世的风范,他和他的菊花诗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代代相传。《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东晋.

  • 陶渊明式旅游,你体验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赵冰双美食标签:酉阳,诗人,晋朝,陶渊明,南北朝,桃花源记,世外桃源,明式旅游,千古名句

    很喜欢陶渊明,在流传下来的那些文字中,淡泊而隽永是他的标签。他的平淡,触碰起来不难,但平淡中真挚的精彩,却模仿不来。千方百计与陶诗的格调一致,便一直都是后世田园诗派遵循的标准。在平凡里感受非凡之欣喜,从庸俗中发掘高雅的观感并随心所欲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我看到的陶渊明。他的浪漫皆从细琐的生活中引申出来,

  • 田菱 | 重写隐士:早期史传中的陶渊明形象建构

    历史解密编辑:明清史研究辑刊标签:史传中的陶渊明,隐士,沈约,陶渊明,晋书

    重写隐士:早期史传中的陶渊明形象建构田菱(文)吕辛福(译) 美国罗格斯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文系在陶渊明的历史接受中,他被认为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高尚隐士、道德模范。除了他的作品,人们了解陶渊明人格特征的最重要文献就是有关他的早期史传,这些材料形成于南朝至初唐之间,主要见于《宋书》《南史》《晋书》中的"

  • 陶渊明是怎样被“捧红”的?

    历史解密编辑:镜鉴青年标签:陶渊明,苏轼,范成大,王维,李白,陆游,艺术家,南北朝,晋朝

    陶渊明开创了描写乡村生活、风光的田园诗,不仅他的诗文广为流传,他安贫乐道、不染污泥的高尚情操更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然而,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其实是被后世“捧红”的。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这个过程中又有哪些独具慧眼的“星探”呢?一、陶渊明作品生前不受重视的因素陶渊明在东晋没有出名

  • 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感

    历史解密编辑:自在返本归源标签:歧路,彼岸,迷途,晋朝,诗人,陶渊明,南北朝

    世间多歧路,孰能无过患?亡羊而补牢,虽迟犹未晚。迷途少人还,回头即彼岸。从此于斯境,复得返自然。

  • 苗培兴丨陶渊明与班德瑞(散文)

    历史解密编辑:真言贞语标签:陶渊明,班德瑞,苗培兴,诗歌,散文

    陶渊明与班德瑞文/苗培兴一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也感觉有些怪怪的。陶渊明与班得瑞根本就是两回事。陶渊明生于 1700 多年前的东晋末年(公元 365 年),书香、官宦(没落)门第,习修儒、道经典,做过小吏,几次入仕,未得其志,41岁那年辞官归隐。期间写了大量的记录生活、感怀伤时的诗歌,后世称之为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