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对魏征的不满最后爆发-《大唐上阳》087

李世民对魏征的不满最后爆发-《大唐上阳》087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巴黎邮报 访问量:1459 更新时间:2024/2/12 3:06:33

任见:李世民对魏征的不满最后爆发-《大唐上阳》087

第二十二章 妾身火热

若未被幸过,怨恨还没有靶标,还不会那么强烈。若肉体未被开发过,怨恨还没有联想,至多做些茅草地的欢情梦,自我制作一些缥缈无际的期待。

现在的武媚娘,早已不是当初的纯情小女儿,她被一个中年人,被一个阅人无数御女无数的老皇帝老拖拉机手深耕了好几遍,她怎么还能回到过去的状态?

087

起初,唐朝军队平定高昌之后,魏徵、褚遂良等大臣都劝李世民,复立当地自治郡国,仍以高昌人治高昌,李世民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在当地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西州、庭州等,现在,问题出现了。

褚遂良疏奏道:“自古圣王治理天下,皆是华夏优先,而后才能是四方边族。大唐军队取了高昌,当地数郡萧条至今,恢复不了。每年征调一千多名士卒,前往当地戍边驻守。为了置备行装,好多家庭破产。他们远离乡土,人心忧烦不稳。

“陛下又命令将犯人流放到高昌一带。那些人,都是无赖之徒,到得边地,正好大肆骚扰百姓,岂能有益于排兵布阵,守卫疆土?他们还一次又一次地逃亡,让军队一次又一次徒劳地追捕。

“从陇上,到高昌,一路所经过的千里大沙漠,冬季风吹如刀割,夏季骄阳似火烧,行人来来往往,自然环境就能害死他们大半,难逃一死者,疾病缠身,失去力量。

“假使北方有烽火报警,必须对战。陛下难道还指望用得上高昌的一个兵一斗粮吗?最终还是要征发陇右各州的兵马粮草,运赴前方。

“河西地带,乃是我大唐的心腹,高昌边地,不过是他人的手足,为什么要荒废根本,去占有无用的土地、耗费大唐的人力财力呢?

“陛下打败突厥、吐浑后,都没有占有他们的土地,而为他们重立君长,加以安抚,惟独高昌特殊,不能与他们相比吗?

“将叛离者抓起来,给服顺者封官职,刑罚威严,恩德高厚,经过检验的有效方法,本是可以采用的呀。

“深切的期望陛下,选择高昌王子中可以立为可汗的,扶做君主。其子子孙孙,感荷陛下的大恩大德,心甘情愿永远成为大唐帝国的屏障。内部安定,外围宁静,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李世民说:“现在高昌的形势,确实有问题。朕当时考虑的是,高昌与突厥、吐浑不同,他们是汉人,便决定实施内地的行政模式。看来是咎由自取呀。容朕再加考虑。那么,薛延陀称雄漠北,该如何制服它,让它像契苾头人何力将军一样给力?”

褚遂良说:“制御薛延陀,有两个办法,要么发兵将其消灭,要么以通婚的方式加以安抚。”

房玄龄说:“消灭之法,料是褚先生登善君反对的,和亲应为上策。”

褚遂良,字登善,博学多才,精通文史,书法尤其“高登善境”了,老房遂有意将“登善君”念在口中。

李世民说:“很对。朕既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如果对百姓有利,何必爱惜一个女儿。”

契苾部落,是鲜卑的后人,西突厥的一支,在汉人南北朝后期,他们游牧在焉耆以西的鹰娑川,今天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隋朝时,东迁贪汗山——今天新疆乌鲁木齐的博格达山,建立了一个铁勒汗国。唐朝兴起后,其首领契苾何力率领部族于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归附于唐,李世民将他们安置在甘州和凉州一带,从事畜牧,封其首领何力为左领军大将军。

甘州,是今之甘肃张掖。凉州,乃今至甘肃武威。

薛延陀势力宏大的时候,契苾部落想归附薛延陀。何力的母亲姑臧女士等人趁何力外出,已经去薛延陀那里了。何力回到部落,大为吃惊地说:“大唐天子待我们如此厚恩,为什么还要叛离呢?”

何力的手下说:“老夫人及都督都已到了薛延陀那里,你也作速前往,才是正道。”都督是何力的弟弟。

何力说:“弟弟可以去孝敬母亲。我对大唐皇上忠心,坚决不去。”

契苾部落造反的人将何力捆梆起来送到薛延陀部,扔在真珠可汗牙帐前。

何力伸直双腿,拔出佩刀向东面大声喊道:“岂有大唐忠烈之士在蛮虏营帐之前受到这样的污辱,天日昭昭,明察我的真心。”一刀割掉左边的耳朵,发誓不从。

真珠可汗想杀死何力,真珠的妻子力劝留人,方才作罢。

警报已经说契苾何力叛逃,李世民说:“肯定不是何力的本意。”

有的臣子说:“蛮夷之人,戎狄之族,臭味相投,何力加盟薛延陀,如鱼得水。”

李世民说:“不对。不然。何力心如铁石一般坚定,肯定不会背叛大唐。”

不久有使者从薛延陀那边回来,详细报告了契苾何力的真实情况。李皇上听完落下泪来,对身边的人说:“何力最后到底如何,朕非常惦记和忧虑。”

李世民当即命令兵部侍郎——国防兼外交部副部长崔敦礼:速速持节前往,晓谕薛延陀王,朕愿以新兴公主嫁与真珠可汗为妻,换回何力。

崔敦礼将何力接回唐朝,李世民接见并慰问。尽管他一只耳朵没有了,还是高升了,被拜为右骁卫大将军。

真珠可汗放回契苾何力后,契苾何力劝说李皇上不要和薛延陀和亲,那样只会增强薛延陀的威望。

李世民于是要求真珠可汗以杂畜十万作为聘礼,亲自到灵州迎亲。

灵州,是今天的宁夏吴忠市。

薛延陀距离灵州,十分遥远,运送聘礼太多,且均系动物,根本走不快。中途遇到暴风雪,牲畜冻毙走失过半。李世民以聘礼不足为由,取消了与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和亲计划。

正月,天气仍然寒冷。李世民与群臣举行“上元之会” 。

在这个活动上,李世民对大臣们道:“闻外间士人以太子有足疾,魏王颖悟,多从游幸,遽生异议,徼幸之徒,已有附会者。

“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 ,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窥窬之源也!”

外面有很多传言,说承乾太子有脚病,行走不便,而魏王李泰聪颖,悟性又高,得到皇上喜爱,若继承大位,是朝廷的好事。不知道这些传言是从何处生发的?

有的大臣猜测,传言是从魏王府生发的,说:“一般而言,传言利于谁,可能出自谁。不过也可能是有热心朝政的士大夫,在说出他们的猜测罢了。

“一些别有企图的人,附会这个说法,到处传播,这是不好的现象。太子脚有病是事实,但并不妨碍行走。依据《礼记》 ,就算嫡长子有了万一,应该册立的,是嫡长孙。承乾的儿子已有五岁,有苗不愁大,他在成长。

“朕已经思考了,不会做出以庶代嫡的事情,那样,客观上是鼓励了不该僭越和觊觎皇位的人。”

太子太师魏征的病愈来愈重,卧在床上不能起身。李世民派人问讯,赐给药饵,传送病情消息和前去给郑文贞公送药的人往来不绝,从朝廷到魏家的路上都走满了。

担心魏征万一,李世民又派中郎将李安俨留宿在魏征的宅院里,一有情况,立即报告。

这天,李世民又和太子李承乾一道去看魏征,还带着九岁的衡山公主。衡山公主是李世民的第二十一女儿。

到了魏征的病榻前,李世民指着小公主说:“将来想要将她嫁给爱卿的儿子叔玉。爱卿能不能起身,看一看未来的新人,让她为爱卿行个礼?”

魏征已不能起身,只能涕泣答谢。

李世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李世民带着太子和小公主从魏征宅院返回,夜不能寐,恍恍惚惚看到魏征入朝来辞行。醒来觉得梦境不好,天亮时即有报丧,说魏征昨夜已经谢世。

李世民匆匆盥洗了,命令起驾,亲自到魏征家里去参与大殓,抚着棺木与魏爱卿诀别,不觉失声悲号。

皇上哭罢,回到朝中,又令太子李承乾前赴魏征的灵堂举哀,诏命朝廷内外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全部到场吊唁。

随后赐给魏家羽葆仪仗队和吹鼓手团,让魏征陪葬在昭陵。

魏征的妻子裴女士说:“先生平时生活俭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他的愿望。”因而推辞不受,仅用素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前去安葬。

李世民说:“这么贤惠的妇人,真可谓无独有偶。”他想起了长孙皇后。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魏征的灵车痛哭,非常悲哀。

魏征获赐司空兼相州都督,谥文贞公。李皇上废朝五天,以为悼念。

李世民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卿走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魏征个子矮小,相貌一般,却怀有胆识,每每犯颜进谏,即使遇到李世民盛怒,也不改变自己的态度。李世民因此说:“你们看见魏卿疏慢,朕看到的是他的妩媚,所以他说的,朕多都听从了。”

魏征殁后,李皇上感念不已,联想到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殚思竭虑守江山的所有功臣,在太极宫中辟出纪念堂,谓之“凌烟阁” ,命画家绘出老一辈革命家的肖像,悬于阁中。共得二十四人,魏征列为第四。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

二十四人中,杜如晦、魏征、段志玄、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公谨、虞世南、刘政会、秦叔宝十一人已去世,其余尚在。

李世民还亲自为魏征撰写了碑文。

但是,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随后取消了。

为嘛取消呢?不是皇上的许婚靠不住,也不是李世民过于钟爱衡山公主这个小萝莉,舍不得她。

衡山公主是实封的,就是有真正的封邑,跟所有的公主不同。其他公主是出嫁是才能得到实封的,衡山公主八九岁就得到了,因为小姑娘是长孙皇后生的,特别聪明伶俐。

魏征呢,曾经推荐过两个人,说有宰相之才,一个是侯君集,一个是杜正伦,其实都是庸人,这事让李皇上有点烦。

侯君集奉命征高昌,不能律己,抢掠财物,军事法庭要审判,众臣说情才宽免了。

杜正伦呢,让他做太子左庶子,李世民嘱咐说:“我儿患有足疾,只是小事,但却好狎昵小人,以致没有好的名声,你要时时规劝。如果他不听教导,你就来告诉我。”杜正伦劝谏太子李承乾无效,便将李世民的话撂了出来。李承乾上表抗辩此事。李世民大怒,将杜正伦贬出了京师。

另外,李世民得知,魏征还曾拿着自己做过了所有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看,“以图在史书上标榜自己” 。

综合起来,导致李世民的不悦,气怒之下,便取消了衡山公主与小魏的婚约。

衡山小公主被后来继位的皇上迁封为新城长公主。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挖了魏征的坟吗?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李世民,魏征,李建成,侯君集,李密,宰相

    #谣零零计划#当初这个谣言是非常火的,现在也有一部分人相信这件事,今天来说一下这个谣言。魏征应该说是叫他魏徵,魏玄成,隋朝大乱,他当过道士,后来跟着李密,献十策李密不采用,后来跟着李建成,李建成被李世民杀后,李世民责怪魏征,为什么让我们兄弟反目,魏征表示要不是李建成不听我的,你怎么可能赢。李世民觉得

  • 河北历史名人五十八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密,房玄龄,李勣,李建成

    魏征(580年-643年 ),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人(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网络图片,侵权联删魏征自少孤苦贫寒,虽穷困潦倒但有大志向,早年不事生业,出家成为道士。他喜好读书,涉猎广泛,眼见天下将要大乱,属意于纵横之说。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征在武阳

  • 吕布被骂“三姓家奴”,魏征五易其主,为何却被认为是忠臣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李布朗标签:吕布,魏征,李密,李渊,汉朝,李世民,李建成,科学家,三姓家奴,历史学家

    笔者第一次了解到,魏征身为唐朝丞相并不是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那样。知道得失。”但是魏征家有一个凶妻,据正史记载,魏征只有一个河东裴氏的妻子,当时觉得很有趣。不过,那些谁能长盛不衰,必有丰功伟绩,就像李世民说的“三镜”,魏征留给后人的形象是一代名士,忠臣楷模,但很少有人知道,魏征改变了自己记五次

  • 魏征作为李建成嫡系,玄武门之变后是怎么卖主求荣苟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魏征,李建成,李世民,尉迟恭,侯君集,刘黑闼

    魏征是李建成铁杆嫡系,很早就跟着李建成出谋划策,比如李世民拿下洛阳功高盖太子之后,魏征就让李建成亲征刘黑闼也去战场上建功立业,否则就有被李世民取而代之的危险。李建成平定刘黑闼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河北军事班底,以罗艺为统帅。李建成和李世民斗争到了白热化阶段,魏征向李建成建议下狠手干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迟迟

  • 李世民要杀魏征,魏征在金銮殿上直谏了些什么,让唐太宗如此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魏征,唐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历史学家

    李世民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明君,他与魏征的故事也妇孺皆知,可是有一次,李世民居然气得要下令斩了魏征,所幸被皇后劝阻才作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杰出

  • 一代名臣魏征,最后得以善终了吗?为何野史说其死后被挖坟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魏征,李世民,李承乾,李密,侯君集,窦建德

    贞观十七年,唐朝一代明相,凌烟阁上排名第四的魏征,因病去世于长安。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代名相魏征,以敢言敢谏闻名。唐太宗李世民,曾将魏征比作是自己的镜子,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废朝五日。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后来魏征出葬之时,李世民曾率百官相送,并亲自为其撰

  • 为何在魏征死后悔婚,还推倒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李雨爱打羽毛球标签:魏征,太子,李世民,李承乾,科学家,长孙皇后,历史学家

    公元643年,大唐第一谏臣魏征病危,唐太宗带着9岁女儿去探病。此时的魏征已经奄奄一息,看到李世民到来,只能流泪却动弹不了,君臣二人相伴几十年,唐太宗也悲从中来,他突然指着魏征儿子说:“我把女儿嫁给你。”魏征病重时,李世民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儿子魏叔玉。贞观十七年,魏征驾鹤西去,唐太宗悲痛万

  • 魏征死后,曾为他废朝五日的唐太宗,为何将他的墓碑给推倒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唐太宗,书法家,科学家,军事政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谈起魏征,大家都会想起其与唐太宗之间的美谈,两人被公认为君臣的典范。一个秉直上书的臣子自是好臣,但这也需要一个有博大胸怀的帝王,因而,但从阴谋论上说,两人各取所需,魏征成一代名相,唐太宗需要一个好的形象掩盖自己囚父杀兄的罪名。但是在魏征死后,曾为他废朝五日的唐太宗命人将他的墓

  • 聪明的初唐布衣宰相,不学魏征,死前做了件让李世民无比欣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魏征,宰相,皇帝,晏婴,管仲,隋朝,李世民,唐太宗,科学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朝贞观十七年,一代名臣魏征病重,药石无医,眼看着就要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很伤心,在去看望魏征时,当着他的面把自己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女衡山郡公主指婚给魏家长子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命皇太子为他举哀,命百官送灵柩出长安郊外,送葬时李世民登上御苑的西楼望着魏徵灵柩的方向痛哭,还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做挽词十

  • 李建成的最后一天:听到李世民喊了声大哥,心中把魏征恨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建成,李世民,魏征,李渊,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清晨,晓日初升,大唐帝国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带领一干亲信来到玄武门外,验明身份,值班的北门中郎将常何令人打开城门,放李建成和李元吉进来。李建成的东宫护卫说,今日之事非比寻常,我们愿随太子一起进宫。戴甲入宫乃是大忌,李建成看了看常何,拒绝了这个建议。常何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