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征战二十年夺取唐朝政权,但其连杀二帝遭到后世指责

朱温征战二十年夺取唐朝政权,但其连杀二帝遭到后世指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4816 更新时间:2023/12/26 17:24:06

朱温为了改变命运加入了黄巢农民起义军,又觉得黄巢没有前途改换门庭投降了大唐。在成为大唐封疆大吏后,朱温苦战二十年,几乎击败了唐末中原争霸淘汰赛的所有对手,并再一次改变命运篡唐建梁成了皇帝。

朱温背叛黄巢投降唐王朝的根本原因

朱温家庭出身不好,早年没了爹,到二十多岁也不过是个仗有把子力气横行乡里的混混。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后,他们的活动区域在朱温家乡附近,朱温就“毅然投身革命”,实际上就是不甘心一直处在社会底层,想用自己的性命去博一个出身。

朱温在黄巢麾下转战南北,从河南打到岭南,又从岭南打到长安,终于成了黄巢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个过程史书记载不详,但必定险象环生,一起加入黄巢队伍的朱温二哥就战死在岭南战役中,朱温能活下来,并从一个小兵成长到高级将领,其能力和运气都是非常不错的。

到了长安之后,朱温虽然官位不低,但并非黄巢的核心嫡系,毕竟朱温不是追随黄巢最早的起家班底,也不是黄巢从家里带出来的那一批子侄,所以脏活累活苦活朱温去做,好处都落在别人头上,这是朱温背叛黄巢接受唐王朝招安的原因之一。

黄巢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温看出进入长安后的黄巢已经失去了斗志,而且黄巢的队伍进城之后腐化速度超乎想象的快。本来在黄巢等人心中,只要拿下长安,大唐帝国就会轰然崩塌,自己就将成为天下的主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唐僖宗虽然狼狈逃走,但周边各地方政府和各路唐军并未闻风景从,反而击败了黄巢派往西北的大军,随后各路唐军合围长安,黄巢虽然能够守住,但失去机动性困守孤城的黄巢军形势并不乐观。

黄巢入长安后,先派朱温南下南阳,封锁了荆襄地区实力强大的唐军北上道路;之后又转战华州,为黄巢守卫长安的东大门,但在唐军围攻下朱温承受不住压力向黄巢求援,由于黄巢军内部的争权夺利,朱温竟然没能得到应有的援助。

这种情况下,朱温自然有了为自己找退路的想法,正好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和朱温长期交战,对朱温勇猛善战比较欣赏,朱温于是改换门庭投降了唐王朝,加快了唐王朝击败黄巢收复长安的过程。

朱温征战二十年,稳步扩张到天下十有七八,但最后一步走的急了。

收复长安后,朱温被任命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年的扩张过程。当然,初期的朱温并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无非是为了自保,但在征战过程中发现除了李克用、杨行密等少数几个硬骨头难啃之外,其他藩镇都不是朱温对手,这个结果助长了朱温的野心发育。

朱温

于是,朱温稳步向周边推进,击败黄巢、秦宗权前后两任大齐帝国皇帝之后,先取河洛、徐州,再下山东全境,之后控制河北,占领河中,最后进入关中,除了在江淮杨行密那边吃过一次大败仗之外,其他战役大都取胜。

从西北藩镇李茂贞、韩建等人手中夺取唐昭宗时,朱温已经年过五十。与当年曹操控制汉献帝时相比,曹操的地盘远远小于朱温,但曹操那时才刚过四十,年轻的多,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继续打着大汉天子的旗号四处征战,积攒下了足够的功绩,这才在曹操死后曹丕能够平稳的篡汉建魏。

如果朱温再有十年时间,也像曹操一样打着为大唐征讨不臣的旗号消灭各路藩镇重新恢复大唐名义上的统一,甚至再取得击败契丹入侵的外战功勋,朱温的声望就足够接受唐皇禅位了,即使朱温自己不踏出这一步,他的继承人也能轻松实现。

不过朱温没有这十年时间,控制唐昭宗后,朱温一心只想尽快走完这个程序,对唐昭宗逼迫过紧,先后杀掉了唐昭宗、唐哀帝两任皇帝,这也是后世对朱温诟病最多的一点。

从朱温的性格来说,残暴、嗜杀、多疑基本符合历史实际,不过荒淫好色一点未必,搞臭一个人首先要从私生活下手,所以关于其荒淫之事则需另加思考。

总之,虽然朱温的形象历来都不是太好,但不能否认以下两点:一,如果朱温没有踏出最后一步篡唐建梁的话,其对大唐王朝的贡献不在当年郭子仪之下,是大唐王朝再造统一的有功之臣;二,朱温的一生是一个底层平民改变自身命运的经典励志故事,虽然后期朱温昏招频出屡屡失败,但至少其五十岁之前的战略眼光、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取得的成绩是需要后人仰望的。

标签: 朱温黄巢唐昭宗唐军曹操唐王朝

更多文章

  • 唐末跟朱温、李克用并驾齐驱的枭雄,在卡通里居然是女人|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宴标签:朱温,李克用,唐昭宗,昭宗,唐僖宗,节度使

    公元618年,在历史的深海处一艘名“唐”的巨轮徐徐起航。144年后,当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之时,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接下来的吐蕃来犯、宦官专权、大臣党争……在风雨飘摇中大唐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昔日强大的唐帝国满目疮痍,正无可奈何地一天天走向它的末日。一公元856年,就在大唐夕阳西

  • 悍将or兄弟?朱温早年创业时,曾无奈地斩杀过这么一个铁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朱温,李存孝,大将,黄巢,朱珍

    在梁晋争霸之时,河东军车裂了自家的猛将李存孝,后人每每论及此事,往往叹息不已,许多人都认为李存孝的死使得河东痛失股肱,元气大伤,倘若李存孝不死,或许后来汴军在进攻河东之时,也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 其实在朱温早期创业时期,汴军也曾干过相同之事,朱温就曾亲自擒杀了自己的一个铁哥们,比起李存孝这种先锋型

  • 朱温是如何定基汴州扩充实力祸乱唐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朱温,李克用,唐王朝,节度使,黄巢,唐军

    公元880年12月,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作为起义军重要将领的朱温攻克同州后负责镇守。在唐河东招讨使王重荣的引诱下,朱温投降了唐王朝,使整个战局逆转……本文给读者朋友讲讲这段历史。(一)贪图富贵,归顺唐朝廷唐僖宗逃到成都去后,利用唐朝廷原有的影响,号召天下兵马共同进攻失陷的长安。各地勤王的唐

  •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的枭雄朱温,却被初出茅庐的后辈,一仗打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朱温,晋王,唐朝,李克用,李存勖,周德威,节度使,五代十国

    作为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之一的朱温,投靠唐朝后,一步步靠着军事征伐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阀势力,最终篡夺了唐朝江山,将河东军阀李克用的晋国也是压制得死死的。可是在李克用死后,年仅23岁继位为晋王的李存勖,在潞州一战直接打服了老江湖朱温,让朱温发出“生子当如李亚子”的感慨。李存勖是如何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做到逆

  • 朱温连唐朝皇帝都敢杀,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被骂也不敢还口!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朱温,张惠,唐昭宗,皇帝,唐朝,唐哀帝

    唐朝末年,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朝廷。天祐元年(904年),朱温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唐昭宗杀死,并册立唐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

  • 唐朝时期的刺儿头—河朔三镇,是如何被朱温制服的?方法简单粗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李克用,节度使,魏博

    提起大唐王朝的衰落,很多人都会想起天宝年间那场动摇社稷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当年被这场叛乱给折腾得不轻,差点儿被搞趴下。后来拼人头、拉壮丁、求外援,经过费时费力的死磕,才最终将这场叛乱给按了下去。 但这场叛乱也给大唐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安史叛军虽然名义上投降了,但残部依旧盘踞在河朔之地,

  • 梁帝朱温:以极其残暴的手段终结大唐,又拉开五代乱世的黑暗大幕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朱温,昭宗,李克用,节度使,唐昭宗,黄巢

    大唐天祐四年(907)三月,洛阳城中花明柳媚、草长莺飞,而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曾经无比强盛的王朝,却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匆匆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在完成对李唐王室的血洗和公卿重臣的残害之后,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傀儡皇帝、唐哀帝李柷的禅位,随即于开封登基称帝,建立后梁。霓裳

  • 朱温敢连杀两个皇帝,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这二人有何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皇帝,张惠,唐朝,唐哀帝,节度使,唐昭宗,朱温敢,五代十国

    公元904年,朱温派人乘夜杀入皇宫,当军队冲进内宫,先杀了唐昭宗的河东夫人。接着在何皇后的椒兰殿发现唐昭宗,后者仓皇出逃,可还是被追上杀死,时年38岁。公元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帝禅位,建国号大梁,改元开平。他将唐哀帝废为济阴王,幽禁在曹州。第二年,朱温派人将唐哀帝杀害,后者年仅18岁。朱温敢连杀两

  • 大唐王朝的颠覆者——杀人无数,荒淫乱伦的朱温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宦官,宰相,崔胤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统一时间最长,而且是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289年的历史,先后出现了21位皇帝。就算在今天,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国际上也是影响深远。就是这么一个庞大强盛的帝国,却被一个名叫朱温的人亲手扼杀,百年帝国,终成烟云。那么,

  • 中原烽起逐唐鹿——后梁太祖朱温的用人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朱温,节度使,李克用,黄巢起义,黄巢,张全义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各藩镇节度使乘机扩充土地和人口,彼此之间尔虞我诈,攻伐不已。唐宣武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以一弹丸之地的汴宋地区一跃成为拥有二十一镇、七十二州的中原霸主,呈现了“今天下之势,归朱梁者什七八,虽强大如赵、魏、镇、定莫不附之”的局面。一黄巢起义失败后,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