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唐朝唐肃宗是个象棋迷,所以昭告天下象棋高手前来参赛

民间故事:唐朝唐肃宗是个象棋迷,所以昭告天下象棋高手前来参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彦祖普法 访问量:334 更新时间:2024/1/19 16:54:23

象棋在中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战国时期。但在唐代发展到巅峰。上至王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他们都喜欢在空闲时玩一些游戏。据说在唐代,国际象棋中的“车”{jū}并没有那么强大。一次只能走三步。为什么后来它变得如此强大呢?这也从唐肃宗李亨开始的。

唐肃宗李亨是个象棋迷。他宁愿每天不吃东西、不上早朝,也要过把棋瘾。所有懂下棋的大臣都被唐肃宗招入宣政殿下过象棋。唐肃宗在下棋前总是说:“爱卿啊,棋盘之上尽管来,朕不会怪罪于你,但要是让朕发现你在愚弄朕,定会重责不饶!”但即便如此,依旧没大臣赢得了唐肃宗。

在他的世界里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唐肃宗没有对手,非常沮丧。他最喜欢的妃子张良睇善于观察言辞,所以她对唐肃宗说:“皇上,您是否因为找不到与您匹敌的对手而郁闷吗?”唐肃宗说:“是啊,想我唐朝泱泱大国。却找不到一个能在棋艺上远胜于朕的对手,正是因为如此朕才郁闷呀!”张良睇闻言,走到唐肃宗前献上一计,唐肃宗闻言眼睛一亮,一遍又一遍地说道“妙呀妙呀,就按爱妃你说的去办吧。”

张良娣的妙计就是,举办象棋大赛,先在郡县选拔,获胜者可去州府参赛……就这样层层挑选,最终的脱颖而出,获胜者,封其为一品大臣,赏赐万两黄金,召进宫内与唐肃宗下棋,切磋棋艺也不错。

象棋大赛就这样在整个唐朝上上下下举行了,下个象棋就有机会做一品大臣,心里想想,此乃何等的荣誉啊!因此民间的棋手们纷纷前往参赛地点,报名参赛。

河南省莒州(现于山东莒县)刘家庄有一位名为刘崇的地主,家财万贯,良田千亩,然而却只有一个独生子名为“刘韬”。刘崇原本指望刘韬好生念书,将来考取功名耀祖光宗,可是事事无常,这刘韬见书就头疼。可他却对象棋情有独钟,不仅如此还下得很好,整个莒州城几乎没有对手。可就算刘崇费尽心思也不能让儿子有半点读书的兴趣,也只能做罢了。

这一天,刘韬正在与一位象棋高手下棋,刘崇急急忙忙地从外面跑来,说:“韬儿,好消息好消息,你小子终于不用靠读书也能耀祖光宗了!”

刘崇得知象棋大赛的消息后,喜出望外,赶紧急匆匆跑来告诉儿子。刘韬听闻,信心满满地说道:“爹,儿子必定是大唐第一,您就好好等着享清福吧。”

经过比赛的一层层筛选,刘韬最终被河南巡府用自己轿子和护卫护送到长安参与总决赛。

能来到长安的棋手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高手,他们对李韬这乳臭未干的小子都显出一副满脸不屑的样子,但经过这几日的激战,这些象棋高手竟一个个都败在了他的手中。

唐肃宗在书房内听闻象棋高手已经筛出来,无比兴奋,立即让人召李韬进宣政殿。李韬来到殿上,只见棋盘已摆好,棋盘是紫檀木雕刻,棋子则用蓝田玉做成,他都忍不住称赞起来。

唐肃宗见状说道:“我等今日就下三局棋,三局两胜,倘若爱卿胜出两局,朕就把这棋子、棋盘赠送于爱卿!”李韬问:“皇上此话可当真?”唐肃宗笑了笑说:“朕居然说了,就不会食言!”

两人言语过后便在棋局上大战起来,双方棋艺都不相上下,横马跳卒,车攻炮轰,有来有回,短时间内难分胜负。唐肃宗刚开始还觉得这李韬不过是个黄毛小子,就算是在大赛中夺得冠军,又怎会是我的对手。可万万没想到这李韬而棋艺果然了得,没下几步棋,唐肃宗的一个车就被吃了,紧接着又是一个马……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唐肃宗很快就败下阵来。唐肃宗对李韬无比赞赏道:“后生可畏呀后生可畏呀,哈哈!”

紧接着第二局开始了,唐肃宗不再敢轻视李韬,拼尽了全力最终赢回一把。第三局,李韬忽然转换棋路,唐肃宗猝不及防,眼看着对方的棋艺一步步压过来,自个的棋子也一个个被吃掉,马上就要败下阵来。唐肃宗开始着急了,忽然执起“车”来,一连越过刘七个格,直奔李韬的帅棋而去,随后喊了一声:“将 [jiāng] 军!”

这是哪门子的棋路??整个宣政殿上的人都愣住了,而在旁观棋的张良娣也愣住了,但是她很快便反应过来,宣布道:“今日的棋牌是皇上赢了!”殿上的众人也才反应过来,纷纷道贺。

李韬心里很不服汽,刚想说出去心里的不服,张良娣悄悄地踩了他的脚。李韬才反应过来,扑连忙跪在地下,说道:“皇上的棋艺出神入化,草民自认为不如皇上,实在是输的心服口服。”

唐肃宗也摆了摆手地说:“爱卿你的棋艺也不错,朕是大唐第一棋手,你也算称得上第二了,这棋子、棋盘就当朕送给爱卿的见面礼吧。”李韬连忙谢恩。唐肃宗随后又说道:“各位爱卿,今日棋局已结束,退下吧。”众人缓缓退去。

唐肃宗用了这个招式赢了李韬,为了防民之口,便下了一道圣旨宣布:象棋的“车”更改路数,只要是直行,就可以横行无忌,威力无比。

《完》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权私删,谢谢!

标签: 唐肃宗唐朝刘韬皇上刘崇

更多文章

  • 唐肃宗为何出昏招导致邺城之战失利?局势判断失误,提前量打早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柯办公标签:唐朝,唐肃宗,李光弼,史思明,郭子仪,节度使,安庆绪,邺城之战,五代十国

    八年安史之乱是大唐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分水岭,其实朝廷有数次提前结束的机会,都被最高决策人唐玄宗、唐肃宗的骚操作给搞丢了。比如邺城之战(也称相州之战),号称60万的唐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竟然被史思明的5万人打败了。这场战争的失利,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河北再次沦陷,又间接导致洛阳二度失守,战争机

  • 五分钟了解《昭义军节度使》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节度使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唐肃宗,昭义军节度使,节度使,魏博

    概述昭义军节度使,是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的节度使,主要领有古山西泽、潞二州与河北相、卫、贝、邢、洺六州。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唐肃宗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

  • 李辅国和张皇后为何翻脸,张皇后被抓捕唐肃宗李亨怎么就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辅国,唐肃宗,李亨,张皇后,唐玄宗

    宝应元年(762)四月十六日,唐肃宗李亨静静地躺在龙床上,他如同柔弱的烛光,一阵风就能吹灭。李亨就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月初他已经下旨由太子李豫监国。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大唐皇帝,自己居然是被活活吓死的。当晚,大明宫内突然人声鼎沸,马嘶弦响,大唐王朝上演了无数次的宫变大戏又开始了,这一次对决的双方是

  • 亲爹被太监呵斥,皇后被太监杀害,唐肃宗为什么这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韦后,宦官,皇后

    唐肃宗李亨,一生命运多舛,光是当太子就当了18年,好不容易把李隆基熬下了台,又落入宦官李辅国的手中。李辅国虽然是个太监,却可以对李隆基大呼小叫,甚至当着李亨的面,亲手杀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张皇后,那么当时的李亨,为什么丝毫没有反抗呢?忍辱负重,终于登临后位李亨一共有三任妻子,其中张氏是李亨相处时间最长

  • 李泌击溃安禄山,唐肃宗问他要何赏赐,李泌:我想睡在陛下膝盖上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的小秀标签:李泌,安禄山,唐肃宗,唐玄宗

    因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要。为陛下帷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这段话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段趣闻。这里的肃宗,即唐肃宗李亨,而这里的“泌”乃是唐代名臣——邺侯李泌。当时正值安史之

  •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出逃,乱世天子唐肃宗波折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李亨,李辅国,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肃宗的一生确实是相当波折的,在娘胎中就差点丢了命,后来阴差阳错成了大唐的太子。但是作为唐玄宗的儿子,他这个太子又是很憋屈的,谨小慎微的,不仅被父亲打压,还要和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周旋。安史之乱的发生倒是给了李亨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勇敢的与唐玄宗分道扬镳,扛起了平叛的大旗。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压下安史之

  • 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后唐玄宗为保证政权安稳主动宣布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唐肃宗,唐玄宗,安禄山,杨国忠,灵武,高力士

    马嵬兵变,并不是唐玄宗失去权力的核心因素。在很多人印象中,唐玄宗逃离长安,是因为安禄山的叛军已攻破潼关,随时将席卷整个西北。但问题是,在唐玄宗逃离长安后,安禄山仅仅是来长安走了一圈,然后又迅速退回潼关一线。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实际上是缺乏占据西北的能力。事实上,唐玄宗决定逃离长安城,绝不是因为大

  • 唐玄宗年过76,唐肃宗却送他百名女子,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安禄山,皇位,杨玉环

    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生存法则在古代的皇室之中尤为显著,从很多历史事件来看,皇室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为了夺皇位兄弟之间可以兵戎相向,父子之间也会反目成仇,亲情在权势和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背后很可能是暗流涌动,各怀鬼胎,就比如在唐朝时期唐玄宗已

  • 唐肃宗收复两京, 为何说变相帮助叛军多活6年! 真相, 错失3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晓七姑娘标签:叛军,唐军,唐朝,唐肃宗,郭子仪,安庆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二月十九日,肃宗到达凤翔10天,这时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的援军皆云集于凤翔,而且江淮地区所征集的军需物资亦自汉水源源不断运到洋川、汉中。还有,从凤翔通过散关而至成都之间的道路

  • 唐肃宗为何变脸杀了兵马副元帅?一封表文揭秘,父子猜忌大臣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元帅,李亨,唐朝,唐肃宗,哥舒翰,节度使,唐玄宗,五代十国

    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擅自登基称帝,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当月,远在成都的唐玄宗接到李亨送来的报告:恭喜老爸,您被升级为太上皇了。对这个结果,唐玄宗无可奈何,他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断:给儿子补办登基手续,并将三位宰相派遣到儿子身边,辅佐他完成平叛大业。就这样,大唐帝国以非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