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756 更新时间:2024/1/19 12:27:22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呢?

一、魏博将领

此人就是出身魏博镇的田弘正!田弘正原名田兴,他的父亲名叫田廷玠,是第一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堂弟。田承嗣原是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将,后来归顺唐朝,被封为魏博节度使、雁门郡王,自此割据一方,魏博与成德、范阳并称“河朔三镇”。田兴自幼学文习武,“善骑射,勇而有礼”,深受堂伯父田承嗣的器重。

后来,田承嗣的孙子田季安成为魏博节度使,不过田季安这个人生活放纵,“击鞠从禽,酣嗜欲”,在处理藩镇事务时非常随意,“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藩镇官属多次向田季安进谏,但都没有得到采纳,田季安依然我行我素。而在这个时候,田兴已经担任魏博军衙内兵马使,他为人正直,“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

二、归附朝廷

由于田兴在魏博的声誉很好,引起了田季安的猜忌,他将田兴调到临清,还想找个借口将其干掉。田兴为了自保,假装患有风疾,还用艾草炙灼全身。田兴骗过了田季安,最终保住了性命。812年,田季安病死,他的儿子田怀谏无法镇住军队,结果引发动乱,魏博的军队拥戴田兴为魏博的节度使。

田兴当即表示,“吾欲守天子法,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苟天子未命,敢有请吾旗节者死,杀人及掠人者死。”唐宪宗看到田兴的奏章后非常高兴,因为自从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魏博等六州已经有50多年不服从朝廷的管辖。唐宪宗派裴度到魏博传旨,加封田兴为魏博节度使、上柱国、沂国公,赐钱一百五十万贯,并且“赐名弘正”。

三、助唐中兴

田弘正归附朝廷的举动,引起了天下藩镇的震惊,“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但田弘正不为所动,“奉上之意逾谨”。此时,唐宪宗正在对藩镇用兵,田弘正积极提供帮助。在征讨淮西时,田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之后,田弘正又奉命征讨成德的王承宗,逼迫他向朝廷献出两个州。

818年,田弘正奉命征讨李师道,“前后合战,魏军大捷”,并在第二年平定了叛乱。819年,已经晋升为宰相的田弘正入朝觐见,“宪宗待之隆异”,田弘正的“兄弟子侄,悉仕于朝,宪宗皆擢居班列,朱紫盈庭,当时荣之”。820年,唐穆宗将田弘正调到成德。由于田弘正的亲信军队被调走,结果第二年发生兵变,田弘正“家属将吏三百馀人皆遇害”。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李錡之乱:养了一群干儿子,就敢叛乱,唐宪宗一封诏书平定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平定,德宗,唐朝,唐宪宗,节度使,李师道,李錡之乱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元和元年(806年)三月,正当宪宗集中精力讨伐西川刘辟叛乱的时候,在关内道,发生了杨惠琳在夏绥(治所在今宁夏白城子)勒兵抗拒王命的事件,宪宗不得不在征讨刘辟的同时,组织力量讨伐杨惠琳。杨惠琳的叛乱,朝

  • 田弘正:大唐另类藩镇将领,主动要求归顺,助唐宪宗平定其他藩镇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裴度,魏博,田兴,唐朝,唐宪宗,节度使,田承嗣,田弘正,五代十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元和四年(809年)至元和五年(810年)征讨成德的努力失败以后,宪宗认识到全面解决藩镇问题,特别是河北藩镇问题的时机尚不成熟,军事上、经济上包括政治上的条件有待于改善和创造。因此,在以后的几年里,宪

  • 平定平卢藩镇始末:唐宪宗选将有多牛?5大战将,包括李愬兄弟2人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李塑,淮西,李愬,唐朝,唐宪宗,节度使,李师道,平卢藩镇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初一,长安城内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终于盼到了淮西藩镇的平定。几年来,人们不仅为征讨淮西承担着沉重的赋役,而且更由于藩镇不断在京师制造事端,使人们心惊胆战,无法安心过正常的

  • 中晚唐诸多皇帝,解决藩镇最彻底,为何是唐宪宗?3品格直追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宰相,元和,太宗,唐朝,唐宪宗,节度使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宪宗从即位开始,到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十几年时间里,先后平服西川、夏绥、镇海、淮西、成德、平卢等强大或较为强大的藩镇,对天下所有方镇都产生了极大震动。如果说最初他们对宪宗的能力与决心尚有怀疑、

  • 淮西之乱:12万对5万,唐宪宗本可以实力碾压,为何打成僵持战?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裴度,唐朝,唐宪宗,节度使,吴元济,王承宗,淮西之乱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元和九年至元和十二年(814一817年)所进行的征讨淮西之役,是宪宗元和年间(806一820年)平定藩镇割据的最重要一役,也是宪宗政治生涯中影响重大而深远的事件。在这场耗资巨大、规模空前、困难重重、历

  • 唐宪宗是中兴之主,却死于非命,到底是被谁杀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宪宗,宦官,唐穆宗,皇帝,李忱,皇位,唐朝

    唐宪宗李纯统治期间,基本上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实现了唐朝的中兴,史称“元和中兴”。可是在820年2月,唐宪宗却死于非命,终年43岁。在唐宪宗死后,藩镇再度作乱,唐朝又一次陷入动乱之中。那么,作为中兴之主的唐宪宗到底是怎么死,又是谁将他杀害的,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一、死因破朔迷离关于唐宪

  • 元和中兴:接手烂摊子,唐宪宗如何靠会用人,成就大唐最后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宰相,德宗,唐朝,唐宪宗,节度使,元和中兴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唐宪宗即位,所面临的是一支贪污成风、冗员众多、素质不良、办事效率低下的官僚队伍。依靠这样一支队伍,要改革朝政、平服藩镇、实现国家的中兴是有困难的。元和初年,宪宗曾问宰臣:“当今政教,所施何者为急?”宰

  • 最惨明君唐宪宗:被妃子伙同太监害死,27年后,他儿子才为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宦官,皇帝,宣宗,穆宗,唐朝,唐宪宗,郭贵妃,最惨明君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日,从大明宫中和殿传出消息:宪宗皇帝驾崩,享年43岁。宪宗英年早逝,其死因涉及立后立储及宫廷内部的斗争等许多方面。宪宗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立后之争还在德宗

  • 晚唐中后期的诸多皇帝中,为何解决藩镇问题最彻底的是唐宪宗

    历史解密编辑:小浑娱乐标签:唐宪宗,宰相,唐德宗,裴度,唐玄宗

    唐宪宗(公元805年到820年在位)是中晚唐时期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在他和朝臣的共同努力下,困扰唐朝中央政府的“恶性肿瘤”藩镇割据问题得到了最彻底的解决,全国又在形式上归于统一,唐朝又出现中兴的曙光。那么,在中晚唐的诸多帝王中,唐宪宗为何成为解决藩镇问题最彻底的皇帝呢?第一,唐宪宗本人就是一位志在中

  • 809年,唐宪宗在贵妃寝宫里看上了一宫女,抱着说:你能生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依伊书院标签:李忱,宦官,唐朝,唐宪宗,唐宣宗,唐武宗,郭贵妃,唐穆宗

    一番亲昵之后,郑氏果真怀上了龙种,顺利生下一男婴,取名李怡。(后改名李忱)只可惜李忱从小说话就比别人晚,还口吃。有一次,唐宪宗经过花园,与李忱玩耍的皇兄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讨好父亲,唯有他嘴笨不说话,傻站着,双手还不停地搓来搓去。唐宪宗见此,皱紧眉头嫌弃道:“这副模样怎么可能是天子呢?”因此李怡自小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