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析残唐(廿九)耶律德光得到幽云十六州,使契丹文明跨越式发展

浅析残唐(廿九)耶律德光得到幽云十六州,使契丹文明跨越式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1/25 8:13:30

五代时候中原处于藩镇混战,各方藩镇争权夺利,抢夺地盘,打得热火朝天。而此时一股强大的少数民族势力在北方崛起,这就是威胁中原两百余年的契丹民族。他们在领袖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开始变革,通过战争将八部合为一部,并学习汉文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然后他们开始觊觎中原富庶之地,派军队南下打草谷,频繁入侵中原,成为中原最大的祸患。以至于北宋时出现了谈辽色变的恐慌情绪,这个民族的强大在汉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本章节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民族是如何崛起的。

其实在耶律阿保机之前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契丹族,只有八个部族,或者说是部落,他们形成了部落联盟的形势。这些部落的存在最早可上溯到隋唐时代,曾经是隋朝、唐朝的附庸。这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常态,他们靠着强大的中原王朝生存,积极谋取在中原王朝做官。除了契丹以外,包括突厥、室韦、党项、沙陀、土谷浑等少数民族也是如此。唐亡以后,中原陷入藩镇混战的格局,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崛起。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便是沙陀人,他们在酋长李克用的带领下割据河东,最终建立了后唐。

可以说沙陀族是唐末最善战的少数民族,他们创立了五代中的三个朝代,可见其战斗力的强盛。受到晋王李克用的影响,沙陀人始终把自己当作唐朝的继任者,中原汉人的代表,所以顺利的建立了后唐、后晋和后汉三个王朝。而中原汉人也不排斥他们,所以在称霸中原中受到的民族阻力很小。

而契丹则不同,他们一直被中原汉人排斥,各方藩镇拒绝契丹军队进入中原,所以入主中原成了耶律阿保机一生的痛。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后,多次率军南侵中原,结果都是铩羽而归。他先后被李克用、李嗣源符存审等藩镇多次击败,被阻隔在幽云十六州以北,无法进入中原腹地。

在后人看来,契丹国是当时中原最大的威胁。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英勇善战,汉人被打得苦不堪言,谈之色变。其实这是北宋时候宋辽战争给人的印象,在契丹国建立初期,他们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大。而当时中原强藩大多没把耶律阿保机当成威胁,只是作为牵制对手的棋子。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晋王李克用和梁王朱温,这两位就是把耶律阿保机当棋子用。李克用利用耶律阿保机牵制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朱温则利用他对付晋王李克用。就当时的契丹国力而言,耶律阿保机对于李克用和朱温都是没有挑战力的。

耶律阿保机虽然建立了契丹国,但是这个国家仍旧处于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善于骑兵作战,在这方面比汉族有很大的优势,但这在军事和国家综合实力方面只占很小的比重。实际上当时的契丹国的组织形式非常原始,文明程度比中原商周时候都低。除了八部贵族的少量私人卫队,国家并没有常备军。所有契丹人都是军民一体,打仗时为军,战争结束为民。因此一旦打仗,放牧等重要生产活动就受到影响,这直接影响到契丹人的吃饭问题。再加上北方草原寒冷,自然灾害多,契丹人只能组队南下打草谷过活。

契丹人的的手工业水平极低,铁器、木器等重要用品都需要从中原进口,这就使得军队没有稳定的兵器来源。这种业余的军队,加上低下的装备水平,当时的契丹军队是无法和中原藩镇的职业军人作战的。直到后晋被灭之前,在单兵作战上契丹对中原都处于劣势。好在他们马匹充足,马上功夫了得,打不过的时候跑得过。而中原处于混战之中,藩镇都忙着争夺地盘,并没有把剿灭契丹作为首要目标,所以契丹多次南侵都只是被驱逐而已。中原藩镇们只是扼守幽州和河东两个契丹南下的重要通道,并没有想过北征契丹。

从契丹的发展历史看,在耶律德光得到幽云十六州之前,契丹相对于中原藩镇都是处于弱势的地位。而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之后,这个北方少数民族才得到腾飞似的的发展,最终成为中原的大患。这不仅仅是因为幽云十六州是中原和契丹之间的屏障,更重要的是这里给契丹提供了丰富的人口、土地资源,有了较发达的农业基础,还有这远超契丹的手工业能力。再加上后晋石敬瑭每年给契丹上供的岁币,使得契丹有了充足的发展资源。而这些资源成为契丹威慑中原的重要支撑,也是他们能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基础。

因此耶律德光从石敬瑭手里得到幽云十六州,才是契丹正式挑战中原王朝的开始。这件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打通了契丹军队南下中原的通道,更重要的是让契丹民族从原始社会飞奔进入封建社会。这不仅仅是在社会组织形式上的改变,而是生产力和国力的飞速发展。

后人谈到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时,往往把它的地理优势无限制的放大,却忽略了其中给契丹国带来的资源和生产力的发展潜力。正是有了与中原王朝接近的生产力水平,才把契丹民族马背上的特性发展到极致,从而成为中原的大患。如果单靠原始的草原骑兵,是很难和中原的职业军队抗衡的。

从这些角度看,耶律德光是契丹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没有之一。他成功的把原始社会的契丹民族带入了封建社会的大辽王朝,可以说不不朽的丰功伟业。最让人称赞的是,他与耶律阿保机不同,他有着审时度势的政治才能。他没有一味的南下入侵,将军事手段放在第一位。而是充分的利用中原藩镇在割据混战中产生的矛盾,做到了渔翁得利的事情。而这些藩镇为了打击对手,又反复的向契丹输出各种资源,使得契丹不断壮大。而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是其中最大的一笔收入,也是最具有奠基意义的。

当然在契丹得到长足发展后,耶律德光膨胀了,居然想到汴梁称帝,这就有点作死了。当时的契丹虽然摆脱了国力的限制,但和整个中原抗衡还差那么一点。耶律德光虽然利用带路党杜重威、赵延寿、张彦泽等人灭了后晋,成功进驻了汴梁,但却不足以完全镇压中原的各藩镇。尤其是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早就等着夺取胜利果实。而耶律德光却把中原当成他一家独大的草原,纵容契丹军队劫掠百姓,把财富都运回北方去。这不但侵犯了中原藩镇节度使的利益,还引发了众怒。刘知远正是充分利用这种众怒,集合藩镇军队群起而攻之,将契丹军队赶回北方。

随着耶律德光兵败中原后撤出,刘知远建立了沙陀人的第三个王朝后汉。而耶律德光也在撤退的过程中病逝,最后做成木乃伊回到老家。至此契丹国的第一个发展巅峰过去,中原又回到藩镇割据的态势。

从耶律德光执政时期契丹崛起的情况看,我们可以确定幽云十六州在契丹崛起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而在后世的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王朝,都是以这个基础模式衍生出来的。包括金、元、清三朝,都是得益于幽云十六州提供的大量资源和生产力。

更多文章

  • 辽太宗耶律德光“三失三得”游牧民族的出路,须由草原走向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辽朝,契丹,辽太宗,阿保机,游牧民族,耶律德光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辽朝第二位国君,同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一样,是契丹乃至整个游牧民族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之主。如果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汉臣韩延徽提出的“胡汉分治”策略,凿开辽朝与华夏文明的“柏林墙”,那么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伐晋之战中,总结出的为政“三失三得”,则是为找到游牧民族繁荣强盛找到出

  • 历史上唯一被做成一道菜的皇帝,耶律德光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耶律德光,德光,皇帝,阿保机,石敬瑭,述律平

    耶律德光(902年-94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史称辽太宗。作为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征战,耶律德光自幼随父南征北战。在跟随父亲阿保机参与的一系列战争中,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回鹘,表现出杰出的统率能力,为契丹国的建立

  • 一代雄主耶律德光,两度灭亡中原强大王朝,为何死后被制成木乃伊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耶律德光,德光,阿保机,石敬瑭,后唐,耶律倍

    “木乃伊”多用来形容死后不腐化的尸体。而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死后被人为地做成了木乃伊,而这却不是他被后人所熟知的最重要的事,他就是被尊为辽太宗的耶律德光。说起耶律荣光,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是他的干儿子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在中国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竟主动认耶律德光为父,还

  • “腌肉”皇帝耶律德光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皇帝,后唐,阿保机,石敬瑭,耶律德光

    辽国是大宋开国之后维持非常久的一个梦魇。本篇文章就讲讲辽国的前传,一个虎头蛇尾,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872年,一个将来聪慧过人,英勇无畏的豪杰在北方的一片草原中出生了,不过他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他叫做耶律阿保机,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想要成功,首先得统一部落,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了!接着要统一整

  • 浅析残唐(增七)杜重威为耶律德光灭晋带路,为何刘知远将其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唐朝,杜重威,刘知远,石敬瑭,节度使,契丹人,耶律德光,五代十国

    残唐五代十国是古代有名的乱世,也是短命王朝频繁更迭的时期之一。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内,中原王朝经了五次政权更迭,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战乱之中,整个北方大地被打得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同时北方的契丹人利用中原的混乱期迅速崛起,并频繁南下入侵,成为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尤其是在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更是加大了入侵

  • 浅析残唐(增九)速律平阻止耶律德光南下中原,为何他仍执意南侵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德光,阿保机,耶律倍,契丹,耶律

    自从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开始,这个草原民族便成为中原的最大威胁。尤其是他一统中原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后,频频南下入侵,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等到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即位之后,契丹南下越发频繁,耶律德光甚至诞生了入主中原的野心。为了这个野心,他利用后唐内乱从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占据了南

  • 后晋第二次大胜契丹,白团卫村晋军殊死搏杀,耶律德光狼狈飙骆驼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晋军,德光,契丹,李守贞,骑兵,杜重威

    杜重威见村子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只苍蝇也飞进不来,不由得倒吸一口气,连忙下令将士们设鹿角、挖壕沟,加固防御工事。无粮无水,这仗如何打下去?没办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晋军开始在营中挖井取水。费老半天劲,眼看只差一点就可以取到水了。不料,当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越刮越大,一副世界末日的景象。更悲催的

  • 浅析残唐(增三)耶律德光灭后晋占汴梁,为何没在中原站稳脚跟?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耶律德光,耶律德,石敬瑭,契丹人,刘知远,中原

    自南北朝之后,耶律德光率领契丹军队南下是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一次入侵中原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在军事上很成功,契丹军队攻破了后晋的都城东京汴梁,俘虏了后晋出帝石重贵,可以说达到了耶律德光骑兵之处的战略目标。然而当他忙着在汴梁城建立辽朝,打算成为入主中原的异族皇帝之时,在中原的契丹军队却找到藩镇军队的群起

  • 耶律德光虽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说过两句话,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耶律德光,德光,皇帝,阿保机,契丹人,辽太宗

    辽太宗耶律德光不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一直推行野蛮政策,甚至还对占领的区域实施残暴统治,遭到了历史的诟病。可是他曾经说过两句话,使得后人不禁为此进行深思。这两句话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

  • 耶律德光: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做成木乃伊皇帝,被戏称“帝耙”

    历史解密编辑:资深人士说文史标签:耶律德光,皇帝,耶律倍,石敬瑭,木乃伊,述律平

    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中,有着这样一个习惯,为了储存肉类,牧民们会把鲜肉沥干水分后,撒上咸盐做成腊肉。腊肉,又被称为“耙”。吃了几十年腊肉的耶律德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会变成“耙”。耶律德光是辽朝开国皇帝的次子。老皇帝驾崩后,述律平太后并没有扶立太子耶律倍登基。耶律倍向来痴迷汉文化,这让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