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唐昭宗李晔

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唐昭宗李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4/1/19 13:48:24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为争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斗争激烈,藩镇跋扈,战乱不断,皇权衰微。

历史上的唐昭宗李晔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唐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昭宗李晔同唐僖宗李儇皆是唐懿宗的儿子,僖宗行五,昭宗行七。根据史书上记载:僖宗的天份还是很高的,骑射,剑槊,算术,音乐等,无不精通。但是十二岁即位,正是贪玩的年纪,于是把政事和官吏的任免都委托给宦官田令孜处理,着他自行处之,不必汇报。宦官弄权,政令不明,又加上天灾人祸,终于在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在王仙芝死后,黄巢率领起义军在全国流动作战。最后攻进了长安,唐僖宗步玄宗的后尘避蜀。僖宗逃到成都后,在成都向各路节度使封官许愿,又借助沙陀兵来平叛。加上农民军朱温等人的叛变,黄巢兵败,退出长安,后在山东自杀。起义被平定后,以往在形式上听命于中央的节度使们,现在也无视朝廷了。

经过近四年的四川流亡生活以后,僖宗在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阴历三月回到京师。经历了战争和洗劫的岁月的长安已经完全荒废了:“荆棘满城,狐兔纵横。”而僖宗在长安也没安心的住多久,就又开始了逃亡避难,这一次是因为邠宁节度使朱玫拥立肃宗的曾孙襄王李煴为帝,僖宗四处辗转,最后于光三年(公元887)由当时的神策军将领宋文通护卫着逃到了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领兵拦截,和护驾的先头部队发生激烈冲突,宋文通带兵猛攻,歼灭了李昌符全部。宋文通因为立了首功,被唐僖宗封为节度使,而且赐名李茂贞,僖宗还亲自为他定字为正臣。从此,李茂贞便凭借这些常人所没有的荣誉和雄厚的实力割据一方。这一年的其余时间僖宗仍在凤翔,光启四年正月回到长安。然而,他在凤翔已经得了重病,阴历三月便死去,只活了二十七岁。僖宗在位十五年,这十五年中很难说他曾进行过统治。他在位的岁月是军事、政治、社会和制度各方面的重重危机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时代,有人把王朝的迅速崩溃归罪于僖宗的孩子气的任性,或归罪于他对施政的漫不经心。

蔡东藩先生的《唐史演义》中第九十五章的结尾诗评价唐僖宗:

世衰总为主昏多,丧乱相仍可若何?

十五年来无一治,虚名天子老奔波。

僖宗病危时,群臣因僖宗子幼,拟立皇弟吉王保为嗣君,只有宦官杨复恭请立皇弟寿王杰(杰)。寿王正是后来的昭宗,他与僖宗同母所生,僖宗一再出奔,寿王都随从左右,僖宗也特别倚重他。于是由复恭倡议,奏请僖宗,此时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恩准了,于是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下诏立寿王杰(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当天就由中尉刘季述,率禁兵迎入寿王,安置在少阳院,由宰相孔纬杜让能带人去观察。群臣见他“体貌明粹,饶有英气,亦皆私庆得人”。第二天日,僖宗就驾崩了,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寿王即位柩前,又改名为晔,是谓昭宗。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皇后王氏。咸通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生于东内。以其日为嘉会节。咸通十三年四月封寿王,名杰(杰)。乾符四年。遥镇幽州。文德元年三月。立为皇太弟。监国。改名敏。翌日。即位。改名晔。

更多文章

  • 末世天子唐昭宗:尽管十分努力,依旧改变不了唐朝的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唐昭宗,唐朝,唐僖宗,朱温,宦官,唐哀帝

    唐昭宗,是唐朝事实上的末代皇帝。因为虽然唐昭宗被害后,唐哀帝在位三年。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说,唐哀帝的这三年时间,不过是过渡时期而已。其实唐昭宗本是一个十分努力的皇帝,也确实为扭转大唐的衰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大唐的败亡。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虽然河东等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大

  • 唐昭宗一手葬送大唐江山,为什么还能获得后世一致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唐昭宗,唐僖宗,朱温,李晔,李克用

    唐朝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曾经强盛不可一世的大唐朝,来到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黄巢带领十一万农民起义军,攻破潼关天险,浩浩荡荡直扑唐都长安。唐朝各地守军面对强敌压境,无不望风而逃,一溃千里。唐僖宗见势不妙,在文武百官护送下,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们一溜烟逃奔四川。在这场变乱中,唐僖宗的弟弟寿王李晔,

  • 唐昭宗被杀时,身边只有昭仪李渐荣舍身救护,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唐昭宗,李渐荣,朱温,李晔,唐哀帝

    李渐荣是唐昭宗的昭仪,属正二品女官,可惜正史中没有详细地记载她的出生年月、籍贯等等信息,相信在她舍身取义为唐昭宗护驾以前,名不见经传,地位是很低微的。然而,她却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牺牲自己,以命护主,实在可歌可泣,是真性情的女人。公元904年,朱温篡位的野心进一步膨胀起来了,他不再满足“挟天子以令诸

  • 唐昭宗的志愿|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唐昭宗,李晔,节度使,凤翔

    诗词赏析唐末时期,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带兵攻入凤翔,唐昭宗李晔受其掌握,经常登城西的齐云楼来遣怀,这首词便是作于此时。这首词真切地袒露出李晔被逐出宫的悲苦之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时期动荡不安的政局。虽然在政治上这位皇帝一筹莫展,但其词作的艺术价值却毫不逊色于唐宋词名家之作。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

  • 朱温篡唐之前干了一件大事,唐昭宗居然全力配合,真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唐昭宗,朱温,张全义,李克用,昭宗,李晔,李唐,中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五代十国

    唐末战乱动荡的时期,遭受战火蹂躏最为严重的中原地方正是开封、洛阳地区。尤其作为李唐东都的洛阳,所受破坏最巨。朱温最后可以代唐自立为帝,正是因为张全义恢复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医治战争创痍的原因。张全义原是山东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的一个农民,在县里服劳役,受取县令的凌辱,一怒之下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

  • 朱温篡唐时有多凶狠?杀唐昭宗及其九子,将三十多个大臣抛入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唐昭宗,朱温,昭宗,黄巢,崔胤,宦官,黄河,中国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唐朝

    乱世枭雄唐乾符年间(874——879),河南、山东一带经常有民众揭竿而起,反抗唐王朝,其中以濮州人(今河南濮阳)王仙芝、曹州(今山东菏泽)冤句人黄巢闹出的响动最大,势力也最强大,他们频频在曹州、沂州、宋州、徐州、汝州、邓州一带活动,劫掠富户,抵抗官军进剿,吸引着许多贫苦农民前去投奔,宋州砀山(今安徽

  • 最惨的皇帝唐昭宗,治国失败沦为傀儡,如同物件一般被诸王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记实标签:唐昭宗,皇帝,唐僖宗,朱温,李克用,宦官

    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李儇病逝,他的兄长李晔继位,是为唐昭宗。唐昭宗李晔算得上是唐朝史上最“难”的一位皇帝,在他继位前,唐朝经历了黄巢起义的打击,变得四分五裂,藩镇占据一方,朝廷所能控制的州县只剩下了十几个。尽管如此,在他继位后还是一心想要恢复大唐的繁荣,但奈何此生不逢时,无力回天。最终成为了

  • 唐昭宗一生与宦官斗,与藩镇斗,最后为何一步步沦为傀儡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昭宗,昭宗,节度使,宦官,李克用,朱温,唐僖宗,傀儡帝王,中国军事制度,军事制度,唐朝

    严格说起来,唐昭宗与汉献帝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挺大。汉献帝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而唐昭宗最起码还是能招募起十万兵马。如果从境遇上来说,唐哀帝与汉献帝的角色更像。唐朝的寿数共计289年,在其后期的八十余年里,宦官专权严重,甚至一度主宰了皇帝的废立。再加上藩镇割据的加剧,这两大因素基本主宰了唐朝的命脉,

  • 唐昭宗用此人为相,败光了大唐最后的家底,李克用早就说过不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唐昭宗,李克用,张浚,节度使,朱温,李存孝

    公元888年,唐僖宗终于走完了自己窝囊的一生,他的弟弟寿王李杰登基,是为唐昭宗。22岁的唐昭宗英姿勃发,继位之初,礼贤下士,亲君子,远小人。百废待兴,大唐仿佛有力挽狂澜之相。唐昭宗继位后,选用张浚为宰相。张浚,河间人,年轻时放荡不羁爱自由,特别喜欢说大话。在唐僖宗时已为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宦官

  • 唐昭宗手握10万大军,敢和李克用一争高下,为何4次逃离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唐昭宗,李克用,大军,唐僖宗,朱温,长安,李克,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昭宗李晔的命运,和明朝的崇祯皇帝,简直一模一样。他们都是兄终弟及继承了大位,也都有力挽狂澜的志向,最后都落得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唐昭宗的苦逼程度,估计也只有和他同病相怜的崇祯帝能理解了。一、唐昭宗属于临危受命。唐僖宗做皇帝的时候,整天就想着逃跑。由于菊花诗人黄巢,带着60万大军杀入了洛阳和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