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昭宗被杀时,身边只有昭仪李渐荣舍身救护,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唐昭宗被杀时,身边只有昭仪李渐荣舍身救护,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原始人侃历史 访问量:4656 更新时间:2023/12/9 7:59:00

渐荣是唐昭宗的昭仪,属正二品女官,可惜正史中没有详细地记载她的出生年月、籍贯等等信息,相信在她舍身取义为唐昭宗护驾以前,名不见经传,地位是很低微的。然而,她却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牺牲自己,以命护主,实在可歌可泣,是真性情的女人。

公元904年,朱温篡位的野心进一步膨胀起来了,他不再满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状,决定唐昭宗痛下杀手。八月十一日夜晚,朱温冒天下之大不韪,派大将朱友恭、蒋玄晖等去弑杀皇帝唐昭宗。

当时,唐昭宗正在皇宫内安寢,朱温的大将蒋玄晖和军官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闯入宫殿,声称军中有急事欲奏报皇帝,要求见昭宗。在椒殿院,面对气势汹汹的蒋玄晖,起身开门的昭宗嫔妃河东夫人裴贞一说:“纵使有急事要奏,也不应该带部队进宫啊。”,立功心切的史太不容她分辩,凶神恶煞般地抓住裴贞一,一剑刺死了她,随即,蒋玄晖又带兵闯入了宫内。

见到风姿绰约、美若天仙的昭仪李渐荣后,蒋玄晖萌发了怜香惜玉之情,本不忍心杀害她,只是极力平和地问她:“皇帝在哪儿?”。李渐荣是情深义重的人,对丈夫唐昭宗李晔有深厚的感情,李渐荣见蒋玄晖、史太等握剑持戟、如狼似虎、急不可待的样子,预感大事不好。知道他们犯上作乱,要杀害皇帝了。

为了给皇帝李晔报警,她顾不得自身的安危,厉声怒斥蒋玄晖等:“院史莫伤官家,宁杀我辈!”,意思就是你们不能伤害皇帝,要杀就杀了我们这些人吧!听到李渐荣的大声喝斥,联想到朱温平日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作派,唐昭宗李晔情知三更半夜闯宫者绝非善类,是要置自己于死地,于是急忙起身,只穿着睡衣绕着柱子左躲右藏,而史太等穷追不舍,一步步逼近皇帝,慌乱中李晔不慎摔倒在地。

此时一贯娴静优雅、温柔娇弱的李渐荣却表现得非常勇敢,为了保护心爱的丈夫——大唐天子唐昭宗李晔,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挡在皇帝李晔的身前,并恳求对方饶过皇帝的性命。

史太执贞一杀之,急趋殿下。玄晖曰:“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临轩谓玄晖曰:“院使莫伤官家,宁杀我辈。”帝方醉,闻之遽起。史太持剑入椒殿,帝单衣旋柱而走,太追而弑之。渐荣以身护帝,亦为太所杀。见《旧唐书·卷二十上》。

然而,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的史太却毫不留情,挥剑狂砍乱刺,李渐荣与38岁的唐昭宗李晔一起惨遭杀害。而“婉丽多智”的何皇后,由于哭着向蒋玄晖请求饶命,蒋玄晖终于放了她一马。

朱温为推脱罪责,捏造事实说李渐荣勾结蒋玄晖、史太弑君造反,并夷了蒋玄晖和史太三族,还逼着新继位的唐哀帝李柷给李渐荣追谥“悖逆庶人”的丑号。但不管怎么抵赖,也抹煞不了事实真相,挡不住天下悠悠之口,朱温作为跳梁小丑已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标签: 唐昭宗李渐荣朱温李晔唐哀帝

更多文章

  • 唐昭宗的志愿|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唐昭宗,李晔,节度使,凤翔

    诗词赏析唐末时期,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带兵攻入凤翔,唐昭宗李晔受其掌握,经常登城西的齐云楼来遣怀,这首词便是作于此时。这首词真切地袒露出李晔被逐出宫的悲苦之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时期动荡不安的政局。虽然在政治上这位皇帝一筹莫展,但其词作的艺术价值却毫不逊色于唐宋词名家之作。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

  • 朱温篡唐之前干了一件大事,唐昭宗居然全力配合,真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唐昭宗,朱温,张全义,李克用,昭宗,李晔,李唐,中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五代十国

    唐末战乱动荡的时期,遭受战火蹂躏最为严重的中原地方正是开封、洛阳地区。尤其作为李唐东都的洛阳,所受破坏最巨。朱温最后可以代唐自立为帝,正是因为张全义恢复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医治战争创痍的原因。张全义原是山东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的一个农民,在县里服劳役,受取县令的凌辱,一怒之下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

  • 朱温篡唐时有多凶狠?杀唐昭宗及其九子,将三十多个大臣抛入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唐昭宗,朱温,昭宗,黄巢,崔胤,宦官,黄河,中国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唐朝

    乱世枭雄唐乾符年间(874——879),河南、山东一带经常有民众揭竿而起,反抗唐王朝,其中以濮州人(今河南濮阳)王仙芝、曹州(今山东菏泽)冤句人黄巢闹出的响动最大,势力也最强大,他们频频在曹州、沂州、宋州、徐州、汝州、邓州一带活动,劫掠富户,抵抗官军进剿,吸引着许多贫苦农民前去投奔,宋州砀山(今安徽

  • 最惨的皇帝唐昭宗,治国失败沦为傀儡,如同物件一般被诸王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记实标签:唐昭宗,皇帝,唐僖宗,朱温,李克用,宦官

    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李儇病逝,他的兄长李晔继位,是为唐昭宗。唐昭宗李晔算得上是唐朝史上最“难”的一位皇帝,在他继位前,唐朝经历了黄巢起义的打击,变得四分五裂,藩镇占据一方,朝廷所能控制的州县只剩下了十几个。尽管如此,在他继位后还是一心想要恢复大唐的繁荣,但奈何此生不逢时,无力回天。最终成为了

  • 唐昭宗一生与宦官斗,与藩镇斗,最后为何一步步沦为傀儡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昭宗,昭宗,节度使,宦官,李克用,朱温,唐僖宗,傀儡帝王,中国军事制度,军事制度,唐朝

    严格说起来,唐昭宗与汉献帝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挺大。汉献帝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而唐昭宗最起码还是能招募起十万兵马。如果从境遇上来说,唐哀帝与汉献帝的角色更像。唐朝的寿数共计289年,在其后期的八十余年里,宦官专权严重,甚至一度主宰了皇帝的废立。再加上藩镇割据的加剧,这两大因素基本主宰了唐朝的命脉,

  • 唐昭宗用此人为相,败光了大唐最后的家底,李克用早就说过不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唐昭宗,李克用,张浚,节度使,朱温,李存孝

    公元888年,唐僖宗终于走完了自己窝囊的一生,他的弟弟寿王李杰登基,是为唐昭宗。22岁的唐昭宗英姿勃发,继位之初,礼贤下士,亲君子,远小人。百废待兴,大唐仿佛有力挽狂澜之相。唐昭宗继位后,选用张浚为宰相。张浚,河间人,年轻时放荡不羁爱自由,特别喜欢说大话。在唐僖宗时已为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宦官

  • 唐昭宗手握10万大军,敢和李克用一争高下,为何4次逃离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唐昭宗,李克用,大军,唐僖宗,朱温,长安,李克,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昭宗李晔的命运,和明朝的崇祯皇帝,简直一模一样。他们都是兄终弟及继承了大位,也都有力挽狂澜的志向,最后都落得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唐昭宗的苦逼程度,估计也只有和他同病相怜的崇祯帝能理解了。一、唐昭宗属于临危受命。唐僖宗做皇帝的时候,整天就想着逃跑。由于菊花诗人黄巢,带着60万大军杀入了洛阳和长安,

  • 由宦官扶立的唐昭宗李晔,为何后来又被宦官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唐昭宗,李晔,宦官,唐僖宗,朱温,李克用

    唐昭宗完全是生错了年代,这个由宦官扶立的皇帝在继位之初也曾励精图治,试图解决帝国的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的问题,但是彼时的帝国已经再也没有可能恢复生气了。唐昭宗的一生经历了短暂的勤政之后,就是被迫离开长安,被韩建软禁三年,刚回到长安又被宦官软禁,被宦官们废黜,朱温出手,唐昭宗再次复位。只是再也没有了自己

  • 动摇晚唐国运的一次暗杀,唐昭宗被复仇冲昏头,最终下了一招昏棋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唐昭宗,唐僖宗,朱温,李克用,节度使,宦官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唐朝绝对是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它存在了289年,历经22代皇帝。无论是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还是唐玄宗初期的“开元盛世”,其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兴旺繁荣。但在中唐后期,“安史之乱”后,大唐开始没落。晚唐时期,皇帝沉于享乐,不理朝政,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终于失去了对江山的控制

  • 唐昭宗即位初期朱温为唐朝忠臣,后期其也没有杀朱温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唐昭宗,朱温,李克用,唐王朝,黄巢,郭子仪,国防政策,唐朝,五代十国

    唐朝在中国人心中始终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个王朝曾经八方来贺四夷宾服,曾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曾经“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但是“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辉煌灿烂的唐王朝最终总有落幕的那一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