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向宽容的贾母,为何批评袭人?“三处有益”你真看懂了吗?

一向宽容的贾母,为何批评袭人?“三处有益”你真看懂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文史旅途 访问量:2620 更新时间:2023/12/8 20:28:35

批评袭人“拿大”,是因为袭人确实“拿大”了:应该跟着宝玉伺候的,她却没有来。这不是“拿大”,是什么?

袭人没来,也是有道理的。或者说,她就不应该来,来了才是失礼。这一点,王夫人很清楚,所以才会替她辩解。

咦,不来该挨骂,来了又失礼,还能这么不讲理吗?

不是我不讲理,而是袭人身份,有一种双重性。

如果不把袭人看成是领着王夫人特别津贴的“准屋里人”,那她就是贾母的丫鬟。贾母批评自己的丫鬟,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但是袭人确实领着二两银子的月钱,也担当着宝玉的屋里人、怡红院的代理女主人的责任。作为侍妾,她的确不应该出现在家宴上——贾府的家宴描写不少,你看赵姨娘什么时候出现过?

袭人不应该来的原因,王夫人知道,所以贾母批评她的时候,王夫人就要辩解;但提升袭人月钱的事,她并没有向贾母报告,不管贾母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双方都不能明说。于是只好拿“她妈死了”来说事儿了。

提升月钱的事,王夫人没汇报过,贾母当然不知道——不管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既然提到了,就只能用丫鬟的标准来要求她。作为丫鬟,不跟着宝玉,就是失职。

因为“提升月钱”的不公开,王夫人和贾母要求袭人的标准不一样,所以袭人“不来”就有该骂、守礼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了。而这两种评价又是互相矛盾的。这是一个死结了,是不是?

这就看出王熙凤的水平来了。她知道王夫人提升了袭人月钱,也知道贾母不知道王夫人提升袭人月钱,所以她绕开袭人是丫鬟还是姨太太这个话题,而是找出了其他理由:

瞧瞧这话说得漂亮不漂亮?不说“该来”还是“不该来”,只说留在家里有更重要的工作,比跟着宝玉服侍更重要的。这样一来,贾母也高兴了,王夫人也满意了,袭人也名正言顺了,正在是“三处有益”。

可是,“有益”的还不止“三处”呢。明明是袭人自己端着姨太太的架子不来(姨太太没资格参加家宴,但有资格为家里人守孝,而丫鬟是没有替父母守孝的资格的),引起了贾母王夫人的小矛盾,但是王熙凤却说是“我叫他不用来”,成了王熙凤的安排,并且是周全的、体贴的、滴水不漏的安排。

替别人打圆场,顺便就炫耀了自己,王熙凤真可谓是八面玲珑了。

——但,正如贾母说的,“我又怕他太伶俐了也不是好事”:连这一点小事都不忘贪功炫耀,王熙凤的格局也就有限了。

更多文章

  • 薛宝钗的“雪洞”,为何让贾母震怒?只因贾母被她羞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贾家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第一站带她去了外孙女林黛玉的当中。刘姥姥看见满屋子的书,惊叹“比上等的书房还好”。刘姥姥哪里看到过上等的书房,不过就是赞叹林黛玉的房间满是书香。正符合当日贾政所点评“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的说法。等在秋爽斋吃过饭,贾母顺脚就带队来到了蘅芜苑。注意这是贾母第一次来薛

  • 红楼梦:贾母为何给林黛玉换红窗纱?刘姥姥透露出贾母的风流本性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宝玉,富贵,贾母,林黛玉,薛宝琴,红楼梦,刘姥姥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8分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到大观园参观。在林黛玉的潇湘馆里,贾母看到窗纱旧了,当场吩咐让王夫人更换,并明确说要换名贵的红窗纱?贾母为何要这样做?她自己说了一个理由,但隐藏了真心。真正的答案被刘姥姥用一句玩笑话点破。1.贾母给林黛玉换窗纱,是名贵的霞影纱

  • 王夫人三番五次算计贾母,为何贾母一声也不敢吭?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探春,李纨,晴雯,元春,宝玉,宝钗,贾母,荣国府,王夫人(红楼梦)

    因为两个人的高度不同。王夫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小利。比如发现一只绣春囊,当然是坏事,但是按王熙凤的建议,一边暗暗查访,一边找借口驱逐嫌犯,是非常周到严密的。可王夫人呢,愚蠢地听信了王善保家的的别有用心的建议,大肆抄检大观园。对众位姑娘的人格侮辱就不说了,还顺手牵羊地驱逐了她最亲近、最信任的宝钗,同

  • 刘姥姥只是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贾母为何那么热情地接待?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贾府,王熙凤,罗玉凤,孙媳妇,大观园

    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是来送瓜果蔬菜的。原本打算送完就走,却没想到被贾母留下住几天,当成特级贵宾款待。不但贾母亲自当导游领她游大观园,还两次大摆宴席。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以贾母的贵妇级别,即使贾府是“富而好礼”之家,这接待规格也太高了。何况,刘姥姥只是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物质

  • 读《红楼梦》:贾母不在乎迎春的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司棋,贾赦,贾迎春,贾政,贾母,宝玉

    作者:韩雪丽编辑搜图这是一个特别让人纠结的话题,贾母是个狠毒的老祖母吗,不是,贾府里,不管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这些女孩子,都要感谢贾母,因为长在贾母身边,不用过早的面对外面的风刀霜剑,如果惜春长在宁国府那样的环境里,那一塘污水让惜春如何抬头,上吊的秦氏,吞金的尤二姐,自刎的尤三姐,和宁国府有关系的女

  • 读《红楼梦》:贾母喜欢人的方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宝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府

    作者: 阿赖耶识(一)贾家的老太君书中写了贾王史薛的兴衰,可是在这个四个家族中,也有一个中心人物,这个人被四大家族供着,她就是史家出身,贾家祖母老太君。贾母自小出身钟鼎之家,一直都是被人奉承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一辈的人渐渐离去,只有贾母还坚挺着,她的存在,就是曾经辉煌的存在。这样的身份地位,赋予了

  • 南安太妃要见贾府千金,贾母为何把史湘云放在首位?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贾府,探春,惜春,贾环,贾母,史湘云,林黛玉,秦可卿,南安太妃

    红楼无闲笔。在贾府,一众孩子们结诗社、赏红梅、放风筝、开宴会,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而这一切,都与贾府的“大家长”贾母有关。贾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也许下面曹公写的这则事例,就能很好地突出老人家的性格特点。在《红楼梦》中,南安太妃不是小说的女主角,但她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之一,尤其是对已经走下坡路

  • 《红楼梦》|马道婆的存在,是对贾母的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王熙凤,贾宝玉,宝玉,贾府,干娘

    贾母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活到她这个份上,人生可谓圆满,很难不自信。不但自己福禄寿三齐,而且偌大的贾府在她的管理下兴盛了很多年。如果要她给自己打评语,她应该会觉得自己配得上“德高望重”四字。然后,作者却并不用史老太君这样带有敬意的称谓来称呼她,而是给她一个“贾母”的称呼贯穿始终。书中的“贾”,都是“假”

  • 贾母人生悲剧:最可怜、最孤独的苦命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宝玉,贾琏,富贵,贾府,大观园,红楼梦,贾母人生悲剧

    有人这样评价贾母:“她是大观园女儿王国的国王。大观园有了她才有了群体感,才有了精神核心。有了她,《红楼梦》的女性题旨才显得如此完整。对贾母在《红楼梦》中的核心地位,前人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对贾母忧郁悲哀的一面关注较少。一、早年丧夫。贾母很早就守寡了,身处侯门,丈夫早逝,贾母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意?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林如海,贾府,红楼梦,黛玉,贾母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