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姥姥只是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贾母为何那么热情地接待?

刘姥姥只是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贾母为何那么热情地接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1760 更新时间:2023/12/8 21:56:02

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是来送瓜果蔬菜的。原本打算送完就走,却没想到被贾母留下住几天,当成特级贵宾款待。不但贾母亲自当导游领她游大观园,还两次大摆宴席。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以贾母的贵妇级别,即使贾府是“富而好礼”之家,这接待规格也太高了。何况,刘姥姥只是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

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物质上富贵到极致的贾母,精神上处于极度空虚的状态。她有着无边的寂寞需要排解,刘姥姥成了帮她排解寂寞最好的人选。

长寿的贾母,找不到有共同话题的人。

世人都希望长寿,刚出生的婴儿即被人以“长命百岁”来祝福。但是,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长寿之人固然可喜可贺,但其内心的寂寞却是旁人所难以排解的,尤其是缺乏精神生活的人。

我们都知道,对于生活富足的老人来说,最想要的就是陪伴。贾母不缺陪伴,儿孙绕膝,儿媳妇王夫人常伴左右,孙媳妇更是经常以各种玩笑逗乐她。

但是,贾母依然有着无边的寂寞。这种寂寞来自缺少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

所以,当比贾母年纪更大的刘姥姥出现,贾母便想把她留下来住几天,理由是“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

每次读红楼读到这句话,就深深体会到了贾母潜藏于内心的寂寞。她爱热闹,府中上下也都尽量满足她的热闹,但这些热闹,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和刘姥姥一样,贾母也是“积年的老寡妇”,而且在贾府从重孙媳妇熬到了太奶奶,一辈子就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度过,内心有多少话不能跟晚辈说?就连她小时候曾失足落水差点丧命这样的陈年往事,都从未拿出来说过。是刘姥姥的出现,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于是说了很多过去的事情。

由此可见,即便是那么会逗人开心的王熙凤,都无法让贾母真正的开心。贾母的内心,始终有一块地方,是晚辈们所无法抵达的。而正是这块地方,让贾母陷入深深的寂寞中。

为了排遣寂寞,贾母不停地为生活找新鲜感。

贾府快速走向衰败,贾母要负主要责任,一是因为她不注重儿孙的培养,任由他们“安富尊荣”,所以就算有宝玉这样“聪明灵慧,略可望成”的人出现,也会因为“无人规引入正”而沦为“于国无家无望”之人;二是她自己生活奢靡,在享受上可谓达到了极致,引领了贾府的奢靡之风。

贾母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个人享受?其根本原因就是她太寂寞了,她需要不停地为生活找新鲜感。

比如以“凑分子”的方式给王熙凤过生日,就是她找新鲜感的体现。

我们会发现,贾母会抓住一切机会来办宴席,哪怕没有机会可抓,也要努力创造机会。因为办宴席,是将大家集中起来尽情热闹最好的方式。哪怕悲凉之雾已经弥漫在整个贾府,在大家为甄家被抄而有兔死狐悲之感时,贾母依然提议:“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议咱们八月十五赏月是正经。”

正是因为无边的寂寞无以排解,抓住一切机会及时行乐,便成了贾母心中最重要的事。刘姥姥的到来,又给了她这样一次机会。而且,这次机会,可以让贾母顺理成章地讲述很多从未讲过的事。这个过程,给了贾母极大的满足感。

刘姥姥是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人,她用丰富阅历练就的慧眼,看出了贾母内心深处的寂寞,所以愿意配合凤姐和鸳鸯来逗贾母开心。

从这里也可看出,贾母儿孙满堂,但真正了解她的人,一个都没有,从来不知道她是个活在热闹中的寂寞之人。

所以,贾母对刘姥姥的热情接待,与刘姥姥本身无关,只是因为贾母需要热闹,需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制造热闹,以慰藉自己那颗寂寞的心。

更多文章

  • 读《红楼梦》:贾母不在乎迎春的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司棋,贾赦,贾迎春,贾政,贾母,宝玉

    作者:韩雪丽编辑搜图这是一个特别让人纠结的话题,贾母是个狠毒的老祖母吗,不是,贾府里,不管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这些女孩子,都要感谢贾母,因为长在贾母身边,不用过早的面对外面的风刀霜剑,如果惜春长在宁国府那样的环境里,那一塘污水让惜春如何抬头,上吊的秦氏,吞金的尤二姐,自刎的尤三姐,和宁国府有关系的女

  • 读《红楼梦》:贾母喜欢人的方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宝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府

    作者: 阿赖耶识(一)贾家的老太君书中写了贾王史薛的兴衰,可是在这个四个家族中,也有一个中心人物,这个人被四大家族供着,她就是史家出身,贾家祖母老太君。贾母自小出身钟鼎之家,一直都是被人奉承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一辈的人渐渐离去,只有贾母还坚挺着,她的存在,就是曾经辉煌的存在。这样的身份地位,赋予了

  • 南安太妃要见贾府千金,贾母为何把史湘云放在首位?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贾府,探春,惜春,贾环,贾母,史湘云,林黛玉,秦可卿,南安太妃

    红楼无闲笔。在贾府,一众孩子们结诗社、赏红梅、放风筝、开宴会,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而这一切,都与贾府的“大家长”贾母有关。贾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也许下面曹公写的这则事例,就能很好地突出老人家的性格特点。在《红楼梦》中,南安太妃不是小说的女主角,但她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之一,尤其是对已经走下坡路

  • 《红楼梦》|马道婆的存在,是对贾母的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王熙凤,贾宝玉,宝玉,贾府,干娘

    贾母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活到她这个份上,人生可谓圆满,很难不自信。不但自己福禄寿三齐,而且偌大的贾府在她的管理下兴盛了很多年。如果要她给自己打评语,她应该会觉得自己配得上“德高望重”四字。然后,作者却并不用史老太君这样带有敬意的称谓来称呼她,而是给她一个“贾母”的称呼贯穿始终。书中的“贾”,都是“假”

  • 贾母人生悲剧:最可怜、最孤独的苦命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宝玉,贾琏,富贵,贾府,大观园,红楼梦,贾母人生悲剧

    有人这样评价贾母:“她是大观园女儿王国的国王。大观园有了她才有了群体感,才有了精神核心。有了她,《红楼梦》的女性题旨才显得如此完整。对贾母在《红楼梦》中的核心地位,前人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对贾母忧郁悲哀的一面关注较少。一、早年丧夫。贾母很早就守寡了,身处侯门,丈夫早逝,贾母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意?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林如海,贾府,红楼梦,黛玉,贾母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府,史湘云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贾赦当众嘲讽贾母偏心眼,贾母听后,为何还笑着喝了半杯酒?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赦,贾政,贾琏,红楼梦,邢夫人

    舐犊情深往往是母子之间最美好的感情。但在贾赦与贾母之间,不仅没有这种感情,反而还出现儿子嘲讽母亲的情形。中秋节晚上,贾母带着大家玩击鼓传花讲笑话的故事。贾赦借机讲了一个父母偏心的故事,大意是一个母亲生病,请医生前来针灸,用针时母亲说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行。儿子不解,问起为何针肋条不针心,母亲说道:“

  • 宝钗夸赞贾母为什么那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宝玉,贾政,银子,贾母,罗玉凤,薛宝钗

    作者:韩雪丽一向高情商的宝姑娘,可能对于奉承人,到是成了弱项,她奉承王夫人,到还省事,一句话,姨母是个慈善人,就成了,反正王夫人人古板严肃,要求不高,一般人没人敢奉承王夫人,就是凤姐在贾母面前千机百灵的,可是在姑姑王夫人面前,可没那个奉承的话,她到是老老实实当下属,一点不给奉承,这说明,王夫人那张扑

  • 《红楼梦》妙玉骨子里的高傲, 梅花雪水烹的茶, 没有贾母的份儿

    历史解密编辑:毽子谈科技标签:妙玉,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史湘云,红楼梦

    妙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是“栊翠庵”,这个名字存在一些争议。周汝昌先生认为应是“拢翠庵”,“拢”有聚合的意思,即将翠色聚拢过来之意,颇有生动的拟人功用,故而周汝昌先生在校订评点石头记时,专门写下批注:参互诸本,拢是原笔,有梳意,亦有聚意。原著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跟着贾母一行人来至拢翠庵喝茶,故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