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为什么先哭后笑?

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为什么先哭后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1966 更新时间:2024/1/25 11:34:01

林黛玉进贾府一回,相当于是红楼梦故事的真正开场,曹公不仅交代了贾府许多人物,也写到了不少细节,比如贾母的表情变化。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黛玉进贾府后,在很短的时间里,贾母的表情或者说心情,有过明显的变化。

她见到黛玉,是哭。而王熙凤出场,则是笑。作为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笑很正常,但当众哭却不寻常,而先哭后笑更让人捉摸不透。

贾母为什么会先哭后笑呢?

原文写到,黛玉刚见到外祖母时,还没来得及拜见,就被贾母一把揽入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大哭起来。

我们知道,曹公用词都极为讲究,单是哭也分很多种,如淌眼抹泪,如满面泪痕,如泪如雨下……这里曹公用的是“大哭”。

也许贾母还从来没有如此悲痛过,年近古稀的她,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而她见黛玉大哭,是因最疼爱的女儿贾敏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女之痛,作为母亲的贾母,能不大哭吗?

而且,黛玉从姑苏出发,走水路到京都,也需要不少时间,而从她出发开始,估计贾母就日日派人去码头等候了,也就是说,她的情绪在心里酝酿了很久。

作为贾府老祖宗,贾母在没见到外孙女黛玉之前,自然不会当众大哭。可当自己女儿去世后留在世上的唯一的女儿站在她面前时,这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再也忍不住了。

她甚至不顾礼节,直接把黛玉揽入怀中,就大哭起来,这得忍了多久啊。所以,当贾母大哭时,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贾母的这次哭,后来是众人慢慢解劝住了,也就是说,贾母的大哭不是哭一下就完事,是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的,在众人劝说下,才止住。毫无疑问,这是真情流露。

贾母的大哭,既是哭自己因病去世的女儿,也是哭黛玉从此后的无枝可依。能让一位年纪古稀的老人,不顾礼节和形象,当众大哭的,也许只有至亲离世了吧?

贾母的哭,不止这一次,后面说到黛玉母亲如何生病,如何医治,如何去世的经过时,贾母不免又伤感起来,说着,又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你看曹公用词多讲究,前面的哭是大哭,这里的哭是呜咽,也就是伤心哽咽的哭。

贾母又一次哭,还是因为提到了女儿去世前的一切,而女儿去世,她这个母亲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也许自从贾敏出嫁,母女俩就再也没见过。

毕竟,古代出嫁的女儿,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极少回娘家省亲。更不要说,贾敏嫁到了姑苏,而贾母在京都,两地相隔千里之遥。

想到这里,再看看眼前这个年纪极小的外孙女,贾母怎能不伤感呜咽呢?也是在众人的宽慰解释下,贾母才略略止住。

贾母两次哭,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悲痛程度由重到轻,是因为见到黛玉后,她积攒多日的悲伤和失去女儿的悲恸已渐渐释放了出来。

贾母两次哭,都是在众人的劝说下才慢慢止住,这里的“众人”,应该是邢王二夫人、李纨、贾府三春,甚至贾母身边的鸳鸯等人。

悲伤的情绪宣泄完了,现场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原文提到当时的情况是“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

这么沉重的气氛,怎么去打破呢?总不能一直悲伤下去啊,如何才能让贾母这个最能牵动大家情绪的老祖宗,从带着大家一起哭,到带着大家一起笑呢?

于是,曹公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王熙凤,就在这时隆重出场。

王熙凤出现后,贾母的表情立刻雨转晴,从大哭到呜咽,再到笑。贾母的由哭到笑,让我们看到了王熙凤这个人物的重要性。

整个贾府,能把贾母逗笑的不止王熙凤一个,但能让贾母从悲痛或者怒气中转悲为喜,怒气全消的,大约也只有王熙凤有这个本事。

因此,看上去,曹公是在写贾母,其实也是一击两鸣,镜头也从贾母渐渐转到了王熙凤身上,而此前凝重的气氛,也一下子被王熙凤带到了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王熙凤一出场,贾母就转悲为喜,也写出了贾府日常。王熙凤年纪轻轻能管家,凭的可不只是管家才干的真本事,应该还有会讨贾母欢心,是贾母跟前不能少的说笑之人。

就是我们读者的心情,其实也被情节所牵动,先是跟着贾母、黛玉一起悲伤难过,情绪低沉,而等到凤辣子出来,又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继而大笑起来。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贾府李纨四少贾母林黛玉

更多文章

  • 贾宝玉不成器,是贾母过度溺爱?其实王夫人错了,贾母才最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母,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贾雨村,薛姨妈,中国古文献,王夫人(红楼梦)

    林黛玉从来不劝贾宝玉走科举仕途,薛宝钗却总劝说贾宝玉要多学仕途经济。林黛玉因此获得贾宝玉的“赞颂”,说“林姑娘何尝说过那些混账话”。薛宝钗却被认定“明明是个女儿,却利欲熏心”。贾宝玉对钗黛的评价,也被很多读书人认可。支持林黛玉的“不劝”,反对薛宝钗的“劝”。林黛玉清雅,薛宝钗庸俗,势利又现实。本文不

  • 贾赦的目标是王熙凤,而不是鸳鸯,贾母看懂后很快就为他创造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赦,贾琏,平儿,巧姐,贾政,贾母,王熙凤,尤二姐,中国古文献,鸳鸯(红楼梦)

    贾赦讨鸳鸯,给人的印象就是他年老无德又好色。王熙凤劝邢夫人干脆别去触霉头,贾母肯定不给。平儿也说“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微平头正脸的丫头都不放过”。贾赦是的真好色到明知贾母不可能给,还非得到鸳鸯不可么?可以肯定并不是。首先,鸳鸯并不是最好。论模样不如晴雯,脾气不如袭人,性格也不如平儿。贾家类似鸳鸯这种丫

  • 贾母为什么独独偏爱贾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琏,李纨,贾政,贾环,贾母,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作者:小螃蟹作为《红楼梦》中的中心人物,贾母就是贾府的风向标。贾母的喜好,就是贾家的宝贝。而贾母最喜欢的,就是孙子贾宝玉。贾母对于贾宝玉的喜欢,是贾家第一份,就算是儿子,也要退避。都说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可是贾母偏偏不是这样,贾母不喜欢大儿子贾赦,贾母也不喜欢小孙子贾兰,独独喜欢贾宝玉。贾

  • 贾母为何放弃史湘云,让林黛玉做宝玉正妻?看贾敏一死带走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贾政,贾母,林黛玉,史湘云,林如海,贾宝玉,贾敏(洪武进士)

    贾母为何放弃史湘云,让林黛玉做宝玉正妻?看贾敏一死带走了啥?林黛玉首次进荣国府,在现代人看来就是到姥姥家串亲戚,本是一件平常事,但是曹翁却写得十分诡异。首先,林如海为了给黛玉上京找一个稳妥的护送者,竟然出了一笔不菲的银钱为贾雨村打点,让他上任金陵应天府一把手,这是实打实的实职。为了找个护送者,竟然为

  • 读《红楼梦》:贾母有几个靠山,让她坐稳了贾府第一把椅子?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府,贾珍,史湘云,贾政,贾赦

    作者:韩雪丽荣国府也好,宁国府也好,都把贾母供得高高的,贾珍哪怕是族长,也摆出了一个孝顺孙子的形象,这里面,第一是身份,因为贾母的辈分在那里,贾敬都是贾母的侄子,何况贾珍,都更要敬重这个奶奶,当然,没什么血缘关系,可是过去来说,比血缘关系重要的是身份,比如嫡母之于庶子,就权利大过生母。1、史家的特别

  • 《红楼梦》的那些巧合:扮演贾母的老艺术家,去世时与贾母同岁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妙玉,贾赦

    《红楼梦》有很多演绎的版本,比如绘画、戏曲和影视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八七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很多没有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也都看过电视剧,并对剧情如数家珍。电视剧《红楼梦》有非常多经典的剧情和演绎,让人过目不忘。不过,本文不讲电视剧,要说一个关于贾母的细节,与电视剧《红楼梦》有关。电视剧《红

  • 一向宽容的贾母,为何批评袭人?“三处有益”你真看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文史旅途标签:袭人,宝玉,银子,贾府,贾母,王熙凤,姨太太,三处有益

    批评袭人“拿大”,是因为袭人确实“拿大”了:应该跟着宝玉伺候的,她却没有来。这不是“拿大”,是什么?袭人没来,也是有道理的。或者说,她就不应该来,来了才是失礼。这一点,王夫人很清楚,所以才会替她辩解。咦,不来该挨骂,来了又失礼,还能这么不讲理吗?不是我不讲理,而是袭人身份,有一种双重性。如果不把袭人

  • 薛宝钗的“雪洞”,为何让贾母震怒?只因贾母被她羞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贾家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第一站带她去了外孙女林黛玉的当中。刘姥姥看见满屋子的书,惊叹“比上等的书房还好”。刘姥姥哪里看到过上等的书房,不过就是赞叹林黛玉的房间满是书香。正符合当日贾政所点评“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的说法。等在秋爽斋吃过饭,贾母顺脚就带队来到了蘅芜苑。注意这是贾母第一次来薛

  • 红楼梦:贾母为何给林黛玉换红窗纱?刘姥姥透露出贾母的风流本性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宝玉,富贵,贾母,林黛玉,薛宝琴,红楼梦,刘姥姥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8分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到大观园参观。在林黛玉的潇湘馆里,贾母看到窗纱旧了,当场吩咐让王夫人更换,并明确说要换名贵的红窗纱?贾母为何要这样做?她自己说了一个理由,但隐藏了真心。真正的答案被刘姥姥用一句玩笑话点破。1.贾母给林黛玉换窗纱,是名贵的霞影纱

  • 王夫人三番五次算计贾母,为何贾母一声也不敢吭?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探春,李纨,晴雯,元春,宝玉,宝钗,贾母,荣国府,王夫人(红楼梦)

    因为两个人的高度不同。王夫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小利。比如发现一只绣春囊,当然是坏事,但是按王熙凤的建议,一边暗暗查访,一边找借口驱逐嫌犯,是非常周到严密的。可王夫人呢,愚蠢地听信了王善保家的的别有用心的建议,大肆抄检大观园。对众位姑娘的人格侮辱就不说了,还顺手牵羊地驱逐了她最亲近、最信任的宝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