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讨鸳鸯,给人的印象就是他年老无德又好色。
平儿也说“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微平头正脸的丫头都不放过”。
贾赦是的真好色到明知贾母不可能给,还非得到鸳鸯不可么?可以肯定并不是。
首先,鸳鸯并不是最好。论模样不如晴雯,脾气不如袭人,性格也不如平儿。
贾家类似鸳鸯这种丫头不多,却也不是没有。虽说像袭人、晴雯、平儿这些丫头,贾赦看好也要不着,可鸳鸯他凭什么就能要?
其次,儿子管母亲要东西无可厚非。但鸳鸯不是普通丫头,她是贾母离不开的左膀右臂,相当于拐棍一般重要。
儿子想要抢母亲的拐棍,不让母亲好过,岂不是不孝?
贾赦尽管顽劣,为一个确定得不到的丫头,也实在没必要触霉头。
最后,人的行为肯定有目的。贾赦绝不只是好色要鸳鸯,探求他的真实目的,就要结合前因后果。
贾赦虽然没有讨到鸳鸯,但他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
细看后面的事情发展,回头再看贾赦讨鸳鸯,就知道他要的并不是鸳鸯,而是贾母的一个立场。
明知鸳鸯要不着却偏要,分明就是有所图。
曹雪芹的写作习惯是“一环套一环”,答案肯定就在附近。
你看邢夫人当时怎么和鸳鸯说得:
(第四十六回)“难道你不愿意不成?若果然不愿意,可真是个傻丫头了。放着主子奶奶不作,倒愿意作丫头!三年二年,不过配上个小子,还是奴才。你跟了我们去,你知道我的性子又好,又不是那不容人的人。老爷待你们又好。过一年半载,生下个一男半女,你就和我并肩了。家里的人你要使唤谁,谁还不动?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
邢夫人这段话的核心,只讲了一个“生下一男半女”才是重点。
贾赦长房有贾琏、贾迎春、贾琮和贾巧姐。
双方看似平齐,关键在于巧姐与贾兰的不可比上。
贾政嫡长孙贾兰当时快十岁了,贾赦长孙女巧姐也已经三四岁。问题是贾琏和王熙凤仍旧没儿子!
古人无后是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贾琏不行,那就老子自己“生”!
贾琏因王熙凤妒忌,自己生不出儿子,还不让贾琏纳妾生子,让贾赦十分不满。
前几天因一个鲍二家的,小夫妻大打出手,闹得尽人皆知。贾赦的脾气如何能忍?
可儿子贾琏“怕老婆”,他总不能叫过来儿媳妇大骂一顿吧?也没这个规矩。
贾赦怎么办?他的方法是让邢夫人替他张罗纳妾,表现给王熙凤看什么才叫妻子的三从四德。
所以,邢夫人第一时间先找王熙凤商量。可不是要讨她的主意,而是言传身教儿媳妇怎么做人妻子。
可惜,王熙凤根本不领会,也不屑领会。
贾赦为什么会选鸳鸯做目标?
因为只有鸳鸯才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只有形成舆论,才能倒逼出王熙凤的“妒忌”,让她不得不改弦更张。
关键在王熙凤大闹一场后,向贾母讨鸳鸯要生“儿子”,老太太肯定明白他的“醉翁之意”。
贾赦就是要质问贾母:你老人家天天享福,孙媳妇在眼皮底下伺候着,如此妒忌不贤惠,导致嫡长孙没儿子,到底管还是不管?
贾赦性格本就顽劣乖张,他故意讨鸳鸯颇有“不好过,大家都别过”,针对贾母的意思很明显。
贾母对贾赦的意思一看就懂。所以,她也只是讽刺邢夫人太三从四德,过于听话。并没有真骂她不说,还说贾赦要什么样的,八千一万的她这有钱,自去买来。
你看,贾母并不反对贾赦纳妾,也没打击邢夫人的积极性。只因她是母亲,当然希望子孙绵延。
而对王熙凤的妒忌,她之前也提醒过,说凤姐喝醉了吃起醋来。
只可惜王熙凤一意孤行,到底不领会贾母的劝说,并不改变。
贾母因贾赦提醒,见王熙凤不改,也不再给她机会。
到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把二姐接进荣国府,本意是借着坏名声,希望贾母替她做主退婚。
然而,王熙凤千算万算没算到贾母不嫌弃尤二姐的名声,欣然接纳了她。逼不得已才有后头再下黑手的事。这是后话了。
正是贾母让尤二姐进门,宣告王熙凤对贾琏的封锁彻底崩溃。
贾赦抓住机会,马上赐了秋桐给儿子做妾。
这两件事的源头,都是王熙凤大闹生日宴,贾赦讨鸳鸯的余韵。贾母和贾赦打了一个成功配合,替贾琏撑腰了。
王熙凤最错的,是她忘了贾母是贾家的老祖宗,心向自己的孙子。之前不管,也是有她的考量。
一来王熙凤和贾琏还年轻,长辈没道理就插手小夫妻之事。
二来,她留着鸳鸯不给贾宝玉,是要给谁的?答案不言自明了。
《红楼梦》里类似前后关联的情节很多,单独去看不免走马观花。结合前后文才会发现很多事就和现实一样,一环套一环的递进铺张,很有意思。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