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撵金钏儿、逼死晴雯,王夫人到底犯了多大的罪过?

撵金钏儿、逼死晴雯,王夫人到底犯了多大的罪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言悦读 访问量:748 更新时间:2024/1/26 5:31:30

相对于讨论王夫人为什么撵金钏儿,我更感兴趣王夫人为什么要赏金钏儿家那么多东西。

她是因为心善吗??

事实上无论金钏儿有没有做错事,王夫人都有权力撵走金钏儿。

事实上无论是金钏儿不庄重也好,教唆者宝玉拿贾环也好,金钏儿的确也可以算是有错。

贾府之前也不是没有撵人的先例,比如贾宝玉房里的茜雪,后面被晴雯撵走的坠儿,王熙凤也打发过贾琏的房里人。

但是王夫人撵人撵出了人命。

还不止金钏儿一个,后面又添上了晴雯。

对于豪门大户来说,撵人不算什么事,何况是奴婢呢?

但是撵人撵出了人命,就是事了。

唐律规定:凡主人不先报告官府,而擅杀自己的有罪奴婢者,杖一百,擅杀无罪奴婢者,徒一年。 大明律:若奴婢有罪,其家长及家长之期亲若外祖父母不告官司而殴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杖六十徒一年,当房人口悉放从良。 清律:故杀无罪奴婢,杖六十,徒一年。若家长及家长之期亲,殴雇工人致死者,杖一百,徒三年;故杀者,绞监候。

金钏儿和晴雯当然并不是被王夫人直接打死,也不是王夫人命人打死的。

原则上王夫人确实无罪!

妙就妙在贾家人是当官的。贾家在朝中也不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至少和忠顺王府就不怎么对付。

当时做官的秘诀除了有大腿还有什么?还需要没把柄!

有大腿别人轻易不敢动你,没把柄政敌动不到你。

本来贾家一门双候,虽然宁国府一屁股事,显然荣国府是干净的。

但是现在荣国府里死了两个奴婢,管他是不是虐杀呢?先查了再说。

那当家人要不要过堂?

王夫人一个诰命官太太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外面许多男子的面过堂审问,这个脸算是丢尽了。

金钏儿家人、晴雯的家人,从小也没有读过书,并不懂法。也不会知道去告官,就是去告官,贾家最多多花个两三百两银子打点下府尹,也就把事给按下来了。

但是如果有人怂恿就不一样了。

凤姐为了除去尤二姐,可以怂恿张华告贾琏停妻再娶之罪。那么别人就不会?

说到底王夫人有没有罪不重要,有没有把柄在政敌手上很重要。

我一直在想荣国府是怎么倒台的。

贾家没有谋反,所以不会被株连。

即使元春在宫中死去也不过是贾家慢慢没落下去,不至于全族跟着倒霉。那么整个贾家是怎么一败涂地的呢?

贾赦是抢取石呆子的古扇,他有罪。

贾琏国孝家孝期间停妻再娶,他有罪。

王熙凤私下放高利贷,她也有罪。

但是这三个都是贾赦这一支的。

贾政这边有什么罪呢?

贾政虽然帮贾雨村谋官,说到底当时花钱打点关系谋官是正常的。

贾政这一支败落的原因就只能是王夫人虐杀婢女这个罪过了。虽然她并没有真的虐杀。

可是政敌会在乎这点吗?

贾政自己现做着官,对这点很清楚。他在得知金钏儿跳井死,且还不知道与宝玉有关的时候,心理活动如下: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

别的都好理解,这个祸患是什么意思?

显然奴婢死亡对家族是有影响的。

王夫人毕竟不是小门小户人家,一开始也很知道厉害。忙着给钱给衣服安抚白家。

对着外人也知道找个借口:我是撵她出去来着,但是还想让她回来的呀。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在家跳井死了。

无论是宝玉的责任还是她自己的责任都被撇开了。金钏儿的死就是她自己的责任。

到了晴雯的死,她已经无所顾忌了,直接谎话张口就来:女儿痨死的,赶紧火化。

可惜贾家此时的势力和金钏儿时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可惜多浑虫真不是一个会感恩的人。今天他收了你四十两银子可以闭嘴,后面收了别人几两银子未必就不肯胡说。

此时王夫人可以用钱买金钏儿和晴雯的命,他日别人自然也可以用金钏儿和晴雯的命花钱给王夫人定罪。

更多文章

  • 王夫人撵晴雯的时候为什么宝玉不为晴雯求情?他不是很看重晴雯吗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宝玉,晴雯,贾政,贾宝玉,贾蓉,贾珍

    因为忤逆不孝在古代是大罪,在古代“十恶”里仅次于谋反叛乱大案。一旦子女被告到官府里说他们忤逆不孝,视情节严重子女会且不限于会被处死、绞刑、凌迟、挫骨扬灰等等。有个成语叫十恶不赦。意思是所犯的罪行不能被饶恕,哪怕是皇帝大赦,犯了这十种罪的也是不能被特赦的。这十恶为: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

  • 直指《芙蓉女儿诔》为杜撰,既是对宝玉的讽刺,也是对晴雯的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宝玉,芙蓉女儿诔,晴雯,贾宝玉,黛玉

    晴雯“夭风流”后,宝玉并没有像对金钏那样找个井台一祭了之,而是非常郑重地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不但“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还“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谷一幅”,写了一篇长文,名为《芙蓉女儿诔》。诔,《说文》中的解释为谥,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注意,是叙述事迹,也就是一切基于事实,相当于对一个有功之

  • 《红楼梦》|晴雯:风流灵巧为什么招人怨?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袭人,贾宝玉,宝玉,佳蕙

    “风流灵巧招人怨”,这是晴雯判词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看起来好奇怪,“风流灵巧”,怎么看都不像是贬义,怎么会“招人怨”呢?于是有读者认为错不在晴雯,而是别人因嫉妒而生怨,并得出晴雯被人暗算冤死的结论。第五回的判词,是以预判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给宝玉以警示,既希望他看懂,又不希望他轻易看懂,所以不会写得很

  • 晴雯为什么自己睡熏笼,却让麝月挨着宝玉睡?这个安排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晴雯,麝月,袭人,黛玉,紫鹃,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别胡说,晴雯没有安排麝月挨着宝玉睡觉,麝月也没有挨着宝玉睡觉。原文是:“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宝玉的卧室里有暖阁,这是最暖和的地方。后来“外国美人”一回,“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紫鹃倒坐在暖阁里”,这个“倒”字就说明暖阁里更暖和、更高档。所以宝玉睡暖阁,毫无争议。除了暖阁之外,熏笼也

  • 柳嫂子给晴雯单独做的炒面筋是行贿还是公中份例?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晴雯,司棋,芳官,行贿,柳嫂子,贾宝玉,炒面筋

    莲花儿在替司棋要炖鸡蛋的时候,曾经明确过这点。吃的是我们房头的菜,是我们自己的份例。你没有资格指摘。吃的是主子的,我们的分例,你为什么心疼?莲花儿说得对吗?她说得对!莲花儿没来要炖鸡蛋的时候,文中有对柳嫂子活计的描述:柳家的听了,便将茯苓霜搁起,且按着房头分派菜馔。按着房头分派菜馔。就是小厨房并不是

  • 读《红楼梦》:都是贾母丫环,为什么王夫人收袭人撵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宝玉,袭人,贾政,二爷,丫环,贾母,王夫人(红楼梦)

    作者:韩雪丽花袭人和晴雯起点一样,身份一样,都是外头买来的丫环,没有家生奴才的关系网,在府中全凭自己努力奋斗,二人都进了贾母的部门,都是贾母比较满意的优秀人才,要不然,不会先后去了宝玉身边,一个是当保姆当管家的,一个是当小妾预备的,不管是什么目的,反正是贾母眼中的好丫环,给宝玉的都是最好的。1、袭人

  • 驳欧丽娟教授“晴雯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宝玉,贾赦,黛玉,记者,欧丽娟,曹雪芹,晴雯论,科学家,中国古文献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简介:原名张玉亮,70后业余红迷,基层公务员。作者慌了个张欧丽娟教授的《大观红楼》第四辑之晴雯论,写了125个页码,分为十节,我断断续续读了十天,真是佩服她做学问的功夫,扎扎实实,旁征博引,几乎是对晴雯作盖棺论定式的全方位剖析,一

  • 如果让黛玉为妻晴雯做妾,这二人能和睦相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晴雯,宝玉,袭人,宝钗,二爷,林黛玉

    黛玉为妻晴雯为妾的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两个人都业务出色而不理琐事,没有一个行政人员的公司是走不远的。但是这一点,我们先不管。这两个人都容易得罪人,宝玉身边没有调剂者,怡红院会常常处于内斗的鸡飞狗跳之中。但是这一点,我们也先不管。黛玉并不像王熙凤激烈反对侍妾制度,也不追求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她对宝

  • “大观园”记|晴雯撕扇就是抓起扇子撕碎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晴雯,芳官,大观园,曹雪芹,扇子,宝玉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杨树许多人好奇的一件事是: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曹雪芹把《红楼梦》写下去的?在那个年代,写小说既不能兑换现实利益,也不会获得社会认同——宝玉调脂弄粉随成为姐妹们的笑话,曹雪芹写小说是另一种的调脂弄粉。跟黛玉葬花、湘云醉眠一样,晴雯撕

  • 晴雯死后,怡红院一株海棠死了半边,是大凶之兆:黛玉死而复生?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晴雯,林黛玉,怡红院,贾宝玉,薛宝钗

    晴雯死后,怡红园的海棠死了一半,这是不祥之兆:黛玉死而复生?金陵十二美人之一的林黛玉,原为朱珠草。在大观园,她称自己为花盆。贾宝玉生来痴情,身处富贵之中,但他认为“不仅草木,天地万物皆有情有理,犹如人,若得知己,会极效……”人间爱情,正像俗话说:“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芝麻也有绿豆情。”宝玉和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