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夫人撵晴雯的时候为什么宝玉不为晴雯求情?他不是很看重晴雯吗

王夫人撵晴雯的时候为什么宝玉不为晴雯求情?他不是很看重晴雯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言悦读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4/3/17 3:32:23

因为忤逆不孝在古代是大罪,在古代“十恶”里仅次于谋反叛乱大案。一旦子女被告到官府里说他们忤逆不孝,视情节严重子女会且不限于会被处死、绞刑、凌迟、挫骨扬灰等等。

有个成语叫十恶不赦。意思是所犯的罪行不能被饶恕,哪怕是皇帝大赦,犯了这十种罪的也是不能被特赦的。

这十恶为: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也就是说一旦一个人被定为不孝,报到官府,这人就必死无疑,皇帝老子来说情也没用。

皇帝老子自己也要遵守孝道。

就《红楼梦》原书来说。明明白白描写无误。当今以孝治天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并不是开玩笑。

在那个时代是实实在在落实到位的。

父亲让儿子死,儿子不去死就是不孝。

不孝会怎么样?

死得更惨啊!

凌迟处死。你说惨不惨?

就算是皇帝想要老婆可以见见家人,也需要和太上皇皇太后请示。

爸爸妈妈,我老婆想见娘家人,你们看看行吗?

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

太上皇的小老婆生病,皇帝的小老婆们每顿饭就得少两个菜,头上也得少戴两件发饰,为爸爸的小老婆祈福。

且说元宵已过, 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

皇帝这样,底下的大臣当然也必须要这样。

贾宝玉被贾政暴揍后贾母很生气,但在古代父亲管儿子是天经地义,她也不能说儿子管儿子的儿子不对。所以她弹压贾政。说我儿子不好,不孝顺。

贾政立刻吓得跪地求饶说妈你要这么说话你儿子我禁不起。

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

然后贾母暗戳戳说贾政现在做官了心里没有母亲了。贾政马上要跪着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母亲这样说,儿子我以后要被人嘲笑到社死的地步了。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

等到贾母说贾政做得不好,让自己在长安住不下去的时候,贾政连辩解都不辩解了。只能苦苦叩求认罪。

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请注意,这里贾政不是认错,而是认罪。

认什么罪?

打儿子打错了,让母亲不高兴了这个大不孝的罪名啊!

贾政视孝道为天。贾家其他人也是这样。

贾赦要打贾琏,直接拿东西照着脸招呼。贾琏动都不敢动,只能站着让爸爸贾赦打。

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

贾琏自己也是五品同知,女儿都有了。惹父亲生气了也不敢跑,因为跑了就更落实不孝的名头了。

与此同时还有贾蓉,赖嬷嬷直接说贾珍打儿子就和审贼一样打。

贾珍管儿子贾蓉,简直是就是羞辱。让下人往贾蓉脸上吐口水。

贾蓉能怎么着?

忍着呗!

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

所以贾政吩咐贾宝玉不要动,等我过来打你。贾宝玉绝不敢跑到贾母那边求庇护,只能寄希望于此时来个人传个话给贾母来解救自己。

在古代,孝才是第一位的。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是第一位要紧的事情。

举孝廉为什么叫举孝廉?

因为孝顺是一种美好的品行,伺候父母极度孝顺是可以被上报官府然后申请做官的。

而一个人如果有了不孝的名声,那就是社死。白送给人当奴隶都没人收的那种。

要是被有心人告到官府,而又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这个人就不止是社死了,会被上奏朝廷,在菜市口被凌迟处死。

所以在王夫人要撵晴雯的时候,贾宝玉心中恨不能现在就死掉。但在行为上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还要规规矩矩送王夫人出去。

宝玉一闻得王夫人进来清查,便料定晴雯也保不住了,早飞也似的赶了去,所以这后来趁愿之语竟未得听见。......虽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际,自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

等贾宝玉赶到怡红院的时候,王夫人已经下了命令要撵晴雯。

宝玉及到了怡红院,只见一群人在那里,王夫人在屋里坐着,一脸怒色,见宝玉也不理。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

此时如果为了晴雯跪下求王夫人,等于违背王夫人命令,等于忤逆不孝,等于做实了晴雯狐媚。于是晴雯会被立刻打死,贾宝玉会被拉出去家法处置。同时贾母和王熙凤要为王夫人、贾宝玉擦屁股,王夫人带来的奴婢以及怡红院里的丫鬟们包括袭人、麝月都要稳稳当当的处置掉。

贾家并不是一般普通人家,儿子忤逆母亲事后不承认就可以了。

贾家人在官场有政敌忠顺王府,人家只要拿这个攻击贾家。贾家就已经会被一撸到底。然后贾宝玉被凌迟。

救一个人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牺牲全族几千口人的性命,这是什么价值观?

从来没有听说过救一个人就要违反法律、违反道德,同时牺牲自己和无辜性命。

何况贾宝玉此时如果忤逆王夫人的话,即使牺牲自己还要牺牲全族几千口人,也救不回晴雯。

就连袭人也懂得这个道理,让贾宝玉去求贾母叫晴雯回来也是等王夫人气消了,慢慢把晴雯叫回来。

你果然舍不得他,等太太气消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

贾宝玉也没有说不去求贾母。而是说晴雯的病加上受气等不及慢慢叫进来了。

他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况又是一身重病,里头一肚子的闷气。他又没有亲爷热娘,只有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他这一去,一时也不惯的,那里还等得几日。知道还能见他一面两面不能了!

此时的晴雯生了病又受到这样的打击,身体熬不住了。

而孝道又是刻在贾宝玉等人脑子的思想钢印,违反孝道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因为要救一个人,就要让自己置身于十恶不赦的大罪里。

这不是《红楼梦》,这是三流言情小说,这是大鱼海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标签: 宝玉晴雯贾政贾宝玉贾蓉贾珍

更多文章

  • 直指《芙蓉女儿诔》为杜撰,既是对宝玉的讽刺,也是对晴雯的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宝玉,芙蓉女儿诔,晴雯,贾宝玉,黛玉

    晴雯“夭风流”后,宝玉并没有像对金钏那样找个井台一祭了之,而是非常郑重地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不但“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还“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谷一幅”,写了一篇长文,名为《芙蓉女儿诔》。诔,《说文》中的解释为谥,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注意,是叙述事迹,也就是一切基于事实,相当于对一个有功之

  • 《红楼梦》|晴雯:风流灵巧为什么招人怨?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袭人,贾宝玉,宝玉,佳蕙

    “风流灵巧招人怨”,这是晴雯判词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看起来好奇怪,“风流灵巧”,怎么看都不像是贬义,怎么会“招人怨”呢?于是有读者认为错不在晴雯,而是别人因嫉妒而生怨,并得出晴雯被人暗算冤死的结论。第五回的判词,是以预判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给宝玉以警示,既希望他看懂,又不希望他轻易看懂,所以不会写得很

  • 晴雯为什么自己睡熏笼,却让麝月挨着宝玉睡?这个安排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晴雯,麝月,袭人,黛玉,紫鹃,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别胡说,晴雯没有安排麝月挨着宝玉睡觉,麝月也没有挨着宝玉睡觉。原文是:“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宝玉的卧室里有暖阁,这是最暖和的地方。后来“外国美人”一回,“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紫鹃倒坐在暖阁里”,这个“倒”字就说明暖阁里更暖和、更高档。所以宝玉睡暖阁,毫无争议。除了暖阁之外,熏笼也

  • 柳嫂子给晴雯单独做的炒面筋是行贿还是公中份例?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晴雯,司棋,芳官,行贿,柳嫂子,贾宝玉,炒面筋

    莲花儿在替司棋要炖鸡蛋的时候,曾经明确过这点。吃的是我们房头的菜,是我们自己的份例。你没有资格指摘。吃的是主子的,我们的分例,你为什么心疼?莲花儿说得对吗?她说得对!莲花儿没来要炖鸡蛋的时候,文中有对柳嫂子活计的描述:柳家的听了,便将茯苓霜搁起,且按着房头分派菜馔。按着房头分派菜馔。就是小厨房并不是

  • 读《红楼梦》:都是贾母丫环,为什么王夫人收袭人撵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宝玉,袭人,贾政,二爷,丫环,贾母,王夫人(红楼梦)

    作者:韩雪丽花袭人和晴雯起点一样,身份一样,都是外头买来的丫环,没有家生奴才的关系网,在府中全凭自己努力奋斗,二人都进了贾母的部门,都是贾母比较满意的优秀人才,要不然,不会先后去了宝玉身边,一个是当保姆当管家的,一个是当小妾预备的,不管是什么目的,反正是贾母眼中的好丫环,给宝玉的都是最好的。1、袭人

  • 驳欧丽娟教授“晴雯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宝玉,贾赦,黛玉,记者,欧丽娟,曹雪芹,晴雯论,科学家,中国古文献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简介:原名张玉亮,70后业余红迷,基层公务员。作者慌了个张欧丽娟教授的《大观红楼》第四辑之晴雯论,写了125个页码,分为十节,我断断续续读了十天,真是佩服她做学问的功夫,扎扎实实,旁征博引,几乎是对晴雯作盖棺论定式的全方位剖析,一

  • 如果让黛玉为妻晴雯做妾,这二人能和睦相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晴雯,宝玉,袭人,宝钗,二爷,林黛玉

    黛玉为妻晴雯为妾的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两个人都业务出色而不理琐事,没有一个行政人员的公司是走不远的。但是这一点,我们先不管。这两个人都容易得罪人,宝玉身边没有调剂者,怡红院会常常处于内斗的鸡飞狗跳之中。但是这一点,我们也先不管。黛玉并不像王熙凤激烈反对侍妾制度,也不追求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她对宝

  • “大观园”记|晴雯撕扇就是抓起扇子撕碎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晴雯,芳官,大观园,曹雪芹,扇子,宝玉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杨树许多人好奇的一件事是: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曹雪芹把《红楼梦》写下去的?在那个年代,写小说既不能兑换现实利益,也不会获得社会认同——宝玉调脂弄粉随成为姐妹们的笑话,曹雪芹写小说是另一种的调脂弄粉。跟黛玉葬花、湘云醉眠一样,晴雯撕

  • 晴雯死后,怡红院一株海棠死了半边,是大凶之兆:黛玉死而复生?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晴雯,林黛玉,怡红院,贾宝玉,薛宝钗

    晴雯死后,怡红园的海棠死了一半,这是不祥之兆:黛玉死而复生?金陵十二美人之一的林黛玉,原为朱珠草。在大观园,她称自己为花盆。贾宝玉生来痴情,身处富贵之中,但他认为“不仅草木,天地万物皆有情有理,犹如人,若得知己,会极效……”人间爱情,正像俗话说:“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芝麻也有绿豆情。”宝玉和黛玉

  • 晴雯弥留之际为何不叫宝玉只是叫娘?生命尽头,她终于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晴雯,林黛玉,小丫头,宝二爷,贾宝玉,芙蓉女儿诔,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晴雯悲惨死去了。消息传到怡红院时,宝玉登时流下泪来,打问有关细节,一个小丫头说前去探视晴雯的宋妈妈说晴雯死前“直着脖子叫了一夜”。宝玉对此非常敏感,追问“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说“一夜叫的是娘”,宝玉不甘心,拭着眼泪问“还叫谁”,那小丫头说“没有听见叫别人了”,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