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完《刺客聂隐娘》,我拒绝他送我回家 | 停云

看完《刺客聂隐娘》,我拒绝他送我回家 | 停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汇报 访问量:820 更新时间:2023/12/24 16:07:48

电影《刺客聂隐娘》(2015)剧照

当初,我L从网上认识到奔现,确定了恋爱关系。那是我们第一次相约去看电影,看的是《刺客聂隐娘》。我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不是因为那是我们第一次,而是因为看的是《刺客聂隐娘》。

那时候,我在读研住在学校,L住在家里。电影院在学校和L家中间,距离都在1千米左右。那天,我们吃完晚饭去看了《刺客聂隐娘》。

看完电影,差不多晚上10点。L说要送我回学校。我不同意。L说他想再和我聊一聊电影,我说我们可以一边走一边打电话聊。L还挣扎了几下,我坚持不要他送。最后他拗不过我,我们在电影院门口分别。然后一边走一边打了个长长的电话。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当时的拒绝可能引起误会。

原来,男女之间谈恋爱,谈到晚上时间晚了,男人送女人回家是一种陪伴,一种关切(当然可能还有一种非分之想。不过那时候我住校,即便按照他送我回家的剧情,我也没有办法请他去我家喝一杯)。而我当时拒绝,可能会让人理解为是不喜欢,不愉快,想分手……当然,L当时没有那么判断,因为他也是奇葩,不会按照人情世故判断形势。

我们之间不会产生误会,因为我们有更精确的判断方式。什么是更精确的判断呢?我觉得这是一道数学题。我们离电影院都是1千米,我们都是步行。如果他先送我回去再自己回家,就要走3千米,其中还有2千米是他一个人走。而且晚上10点已经不早了,如果我们分别回家,刚刚好。如果他先送我回去再自己回家,就太晚了。这里,看上去我都是在为他着想,简直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因为不管是时间还是距离,他送不送我,对我来说都一样。其实,并不!他回去晚,我也不好意思就洗洗睡了,还得想着等他回到家再和他说声“晚安”之类的。这样,我的睡眠时间也被耽误了。看吧,送我回家是“双输”局面。

这里我把这个话展开来说,比较啰嗦。而我们当时都是秒懂的,因为从数学的角度,真的很简单,就是1、2、3这3个数的加减法。

男人送女人回家,是表达爱意的方式;女人拒绝,就是拒绝爱意,表达不喜欢。似乎并不因为“会3以内的加减法”就将这个逻辑打破。对,所以以下才是我这篇要说的重点——《刺客聂隐娘》。除开青春期时看的电影,《刺客聂隐娘》是我心中的电影No.1。为要除开青春期?因为我的青春期阅片无数,还混杂着那时候浓烈的荷尔蒙。拿其他时候看的电影与青春期看的电影比不公平,毕竟,青春期的人(动物)追求欲望都是不要命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特别兴奋,走回宿舍的路上,一直在电话中和L分享我的观影体验。如果我不愿L送我回家是拒绝他的爱意,那我肯定不会兴冲冲地一边走一边给他打电话,生怕他错过了我那个时刻的幸福。

我本意是想说,从“我不愿L送我回去”这个生活的切面,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我不喜欢他”,但这个大而化之的判断靠不住。从我愿意打电话和他分享生命中的幸福一刻,从我们彼此之间谈话的内容,这些具体细节处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更靠谱。这么说起来,我有这么多兴奋的话要分享的时候,还要一码归一码,不让L送我回去,宁愿一边自己走一边打电话,确实奇葩。

那一通电话,我们聊了《刺客聂隐娘》:

我记得L给我讲了唐朝末年为何会出现田季安这样的人物。以及聂隐娘的师傅“搞刺杀救国”,行不通。聂隐娘下山之后,看到这个世界,立马就感到世界和师傅说的不一样,她不杀田季安,不止是恋爱脑,更是她知道靠搞刺杀解决不了问题。

我那时和L讲,《刺客聂隐娘》的故事当然好,但打动我的不是故事,而是镜头。电影之所以是电影,不是字,它能够传递出来的特殊东西在《刺客聂隐娘》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刺客聂隐娘》的故事性不强,如果打开方式不对,可能会昏昏欲睡。但即使你在观影过程中睡着了,也不妨碍醒来接着看,依旧好看!

看《刺客聂隐娘》有一种非特殊的观影体验——即:全片107分钟,每一个镜头都有聂隐娘。银幕中有聂隐娘的镜头不用多说;银幕中没有聂隐娘的镜头,可以在银幕外的某一个隐秘处“补”一个聂隐娘,她正埋伏在那里观察。聂隐娘的职业是刺客,也就是现在的狙击手,她的技能是一招致命的刺杀。为此,她做得最多的事情是隐在一处,长时间观察。刺杀只有一刻,观察却是时时刻刻。可以说,0.1%的时间用来杀人,99.9%的时间用来观察。

电影中大量的长镜头、空镜头,都是聂隐娘观察到的世界。她看到的不是一个故事连、人物清晰、情绪饱满的世界,而是充满了空气、山、云、雾、羊的世界。看一朵云可以看很久很久。牡丹花开了,牡丹花上面有一只蚊子,飞呀飞呀……

聂隐娘长时间潜伏在田季安家中观察,从小到大,一直如此。田季安和小妾瑚姬说起自己10岁的时候,生病差点死去,窈七(聂隐娘)在他浑噩中的三天三夜一直陪伴他。田季安本与聂隐娘有婚约,他母亲却为了让他攀附更好的人家解除了婚约,瑚姬听了,说了一句“替窈七不平”。此刻,聂隐娘也正隐匿在某处,听着田季安与瑚姬的对话。正是长时间观察,聂隐娘知道田季安有一个很美很善的妾室(瑚姬)陪着。也正是长时间观察,聂隐娘知道田季安的妻子(田元氏/精精儿)正设法想要害死怀孕的瑚姬。聂隐娘奉师傅公主道姑之命,任务是杀死魏博镇节度使田季安,可她下不了手。违背师命,聂隐娘却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支线任务——救瑚姬(聂隐娘最爱的男人的女人)。

田季安与妻子田元氏吵架,聂隐娘也在暗中观察。田元氏是世家大族之女,对田季安的权力有牵制作用。田季安知道田元氏想杀他爱妾,夺他权力。为此,田季安发飙,想对妻子出手。田元氏功力深厚,不见得打不过,但她不硬碰硬,聪明地把三个孩子拉过来。没想到田季安是个莽夫,硬是上来用剑指着妻子脖子。大儿子赶紧挡在田元氏身前想要保护母亲(下图)。田元氏则让儿子躲开,她不要儿子站在危险的位置。拉来三个孩子只是做做样子,并非要让他们当挡箭牌,真正的危险,她只留给自己。

见到如此相亲相爱的妻子和儿子,田季安怒而用剑乱砍屋内物器,然后甩手离开,留下一片狼藉。据说,这一场戏演到这里就该停下来了,但导演侯孝觉得当时气氛好没有喊停。演田元氏的周韵很专业,她不慌不忙继续演下去。眼看丈夫的背影消失,她镇定地吩咐孩子们坐下、下人们收拾屋子。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气度,被丈夫侮辱之后想到的是打扫收拾。

房梁上、屋顶上、后院的树上……聂隐娘总是躲在这些地方静静地看着,她太清楚田元氏是个怎样的女人,包括这个女人背后隐秘的身份——精精儿。在聂隐娘与精精儿生死一战时,聂隐娘手软了。田季安想要这个女人死,但聂隐娘不会“恋爱脑”去杀。

与唐传奇小说不同,电影中的聂隐娘是一个好的观察者,却不是一把好“刀”。教会她所有本领的师傅派她下山完成“杀少数人,救苍生”的使命。可她一下山就遇到猎杀目标男人的手中抱着孩子,下不了手。师傅告诉她,“以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杀之”。可聂隐娘终究做不到,杀不了。

世界具体而微,不断展开,聂隐娘隐匿在一处,长时间不动弹,不发出一点声响,她将自己浓缩成一个没有外延的点。作为一个极致的观察者,她忘记了目的,忘记了刀,忘记了自我。聂隐娘的饰演者舒淇说,拍摄很辛苦,不知道侯导要什么,她被一整天一整天地挂着,挂在树梢上、房顶上……我想,是要被挂到舒淇忘记自我,就和聂隐娘这个角色重合了。

在日复一日高集中度的观察中,整个世界、历史、文明,都在聂隐娘的眼前展开。通过自己的观察,她发现世界并不需要一把刀。背叛出身?忤逆师傅?荒废自己的一身绝学?她摆不平自己的身份,她崩溃大哭,她受伤流血。

龚琳娜为这部电影演唱的《一个人没有同类》很好地诠释了聂隐娘——“青鸾舞镜,舞镜,一个人,没有同类”。“镜子”是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意象,通过镜子的映射,可以帮助人物认识自己。聂隐娘最后跟着“磨镜人”远走他乡,不再为自己的身份纠结。“一起一落,拂衣去;一飞一落,心已止”,聂隐娘接受了这样的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观察着整个世界,一身绝学全都隐藏,不需要做什么,不需要杀谁,甚至不需要还世间一个公道。

  作者:停 云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文章

  • 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刘昌裔,刺客聂隐娘,节度使,魏博,聂隐娘

    多年后,刘昌裔已官至陈许节度使,陈许藩镇下辖许州(今河南许昌)和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治所许州。魏博节度使与刘昌裔不和,遂派遣刺客聂隐娘行刺,欲取刘昌裔头颅,刘昌裔心神不宁,掐指一算,知有人欲加害自己,那边聂隐娘刚刚领受任务,与魏博节度使辞别时,刘昌裔已经知道聂隐娘将与其丈夫一起至许州行刺。聂隐娘,

  • 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昌裔,武艺,长安,魏博节,聂隐娘

    一个多月后的某日,聂隐娘忽然对刘昌裔说:魏博节帅不知道我们夫妻已经投奔了您,必然另外派人再来刺杀,今日请您剪下些头发,用红布包着,我会把这块红布塞到魏博节帅的枕头之下,他见到之后,自然知道我们已经留在您这儿,不会再回去了。刘昌裔自然言听计从,当天晚上四更,聂隐娘已从魏博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返回,刘

  • 《千家诗》56《山亭夏日》高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高骈,山亭夏日,千家诗,楼台,诗人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是夏至,跟大家分享一首武将写出来的夏日风景诗—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为什么非要强调是武将写的诗呢?因为传统来说,写诗本

  • 他是唐末最后一位勇将高骈,临危受命,平定南诏国

    历史解密编辑:会数数的土拨鼠标签:高骈,南诏,唐末,平定,皇帝,兵马,唐朝,诗人,五代十国

    唐末,摇摇欲坠的国情,皇帝李俨莫名结束了美好王爷日子,被推做皇上,但他对蹴鞠的热情,远高于做皇帝的热情。即便桌上堆满奏折,他也只会说一句:众位爱卿,这可咋弄?在摇摇欲坠的唐朝西南方,有一个南诏国,即现在的云贵川一带。所谓“南诏国”,本就是由山里的大王凑一堆建国的,现在更是蠢蠢欲动。逐步脱离唐朝的藩属

  • 王朝最后的名将——渤海郡王高骈篇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高骈,黄巢,南诏,黄巢起义,节度使,唐朝

    中国历史自秦朝大统一以来,分分合合两千余年,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尤其是每一个王朝的上升期,从不缺乏丰功伟绩。而到了王朝末期时,暮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批人,以一己之力担负起整个国家的期望,成为了“救火队长”。他们或许救不了他所在的国家,今人也往往会批判他们

  • 从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到走火入魔的假道士,看高骈是如何成叛贼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唐僖宗,岳飞

    高骈: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要说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之人,排在第一位的定是岳飞无疑,他不仅战力惊人,那一首《满江红》的慷慨激昂,誓扫仇敌,一雪国耻的悲壮,伴着风波亭上的寒风,留给后世无尽地感慨。岳飞的底色是武将,为诗为文都是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相伴,或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 黄巢领兵60万渡过长江,唐僖宗急问如何应对?高骈:我得了麻风病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巢,唐僖宗,高骈,节度使,长江,麻风病,中国军事制度,食盐

    “刘巨容在草军以北,高将军在草军以东,黄巢虽已到了穷途末路之境,却尚有一战之勇,但体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惟愿将军顾及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帮我向朝廷讨个节度使的官职,我必当立刻解散草军,归顺朝廷,永无二心。”满脸不屑地高骈把玩着黄巢派人送来的乞降书,不由嘲笑他那过时的招数。两年前,被围困在山东西南部的黄

  • 世上最美的一首“夏日诗”, 出自唐末高骈之手, 后两句你一定读过

    历史解密编辑:雨涵谈科技标签:高骈,水晶,蔷薇,黄巢,楼台,唐末,唐朝,诗人,夏日诗,山亭夏日,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过了立夏,天气稍长,万物郁葱。小区里、马路上树木渐渐繁盛,天气不热不燥,非常惬意。人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这夏日,绿树成荫、池塘清浅,微风习习、花香满院。这一份宁静和生机,又是春天和秋天难以比拟的。与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说更懂生活。无论在唐诗还是宋词里,那字字玑珠的字里行间

  • 南诏国王的克星:晚唐名将高骈,以少胜多那是家常便饭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高骈,南诏,唐军,唐王朝,安南

    在中国古代唐朝时时期,在中国的西南云南地区崛起了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人国家——南诏国,它从崛起到灭亡伴随了整个唐王朝的始终。南诏国虽然最鼎盛时人口也不过一百万左右,但要论其军事实力,却堪称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南诏国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也许是由于少数民族天生好斗的性格,别看它小,却是一个穷

  • 从唐入宋之殇64:高骈真应该向曾国藩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高骈,曾国藩,黄巢,节度使,大将

    广明元年(880年)的初夏,黄巢草军还在江西信州(今上饶)一带徘徊,怎么看都像那树上的蝉一样,活不过这个夏天。此时的黄巢,带着尚让等难兄难弟,像一群伤痕累累的野狗,远远地盯着淮南节度使高骈,那分明是一头猛虎。虎为百兽之王,对野狗野狼,天生就有压倒性优势。是的,至少在这个夏天,高骈是咄咄逼人的,现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