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渊一统中原,还算“五胡”吗?他会享受李世民一般的礼遇

刘渊一统中原,还算“五胡”吗?他会享受李世民一般的礼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3/12/7 21:55:00

引言

人们诟病西晋王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八王之乱”引来了“五胡入华”,从而使得中原百姓遭受了数百年的战乱之苦。在“五胡”之中,南匈奴人刘渊称得上“名垂青史”,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异族政权的人。曾几何时,刘渊也是个忠于晋室的人,他甚至因为被司马炎和众朝臣猜忌而郁郁寡欢。可以说,如果晋朝的江山没有贾南风、杨骏争权,没有司马伦篡位,没有司马家的各路诸侯王互相残杀,刘渊应该可以做个治世的能臣。再或者说,刘渊和他的汉赵政权在混战中最终胜出,还算是异族入侵吗?也许,他会得到李世民一般的待遇。因为在他心里,冒顿是他的先祖,刘邦也同样是他的亲人。

有心效忠,无奈惨遭排挤

随着汉宣帝时期呼邪单于的归顺,南匈奴就成为了抵挡北匈奴的第一道防线。不但如此,历届单于往往把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京城作为所谓的“人质”以示忠心。刘渊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留守洛阳的匈奴质子,他热衷于汉文化,也得到了司马昭和司马炎父子的欣赏。朝中的很多人还把他比作秦穆公时期的由余和汉武帝时期的金日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至少在这个时候,刘渊的心还在西晋的朝堂上,他想有所作为。

陛下若任之以东南之事,吴会不足平也。---《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刘渊传》

在灭吴之战前,王济(司马炎的妹夫)向司马炎推荐刘渊率领本部兵马参战,然而朝中有两位大臣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西晋朝廷的立场出发,这样的担心有必要。如果刘渊在战斗中大获全胜,他就有可能利用长江天险作为依托,成为一方霸主。当年的孙策、孙权兄弟就是这样割据江东,终曹操一生也没能将其击败。

我们无法揣测刘渊是否真有这样的想法,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始终无法被真正地信任。这使得刘渊空有一身本领而无法得以施展,甚至还有些自暴自弃。

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之。恐死洛阳,永与子别。---《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刘渊传》

刘渊在送别好友王弥时说自己本不想当官,这肯定不是实情。从后来统率五部匈奴、建立汉赵的过程来说,刘渊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这不过是鉴于当时的处境,发的一顿牢骚之语罢了。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刘渊非常想得到西晋朝廷的认可,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服司马颖,回归匈奴本部

刘渊的窘境随着“八王之乱”的爆发得到了改变。在司马颖当了皇太弟掌握大权后,司马腾和王浚起兵讨伐他。因为司马腾大军中有不少鲜卑和乌丸人,刘渊就以整合匈奴兵马帮助司马颖为由,回到了匈奴本部并州。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异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这一年是公元303年,“八王之乱”已经进行了十三年。如果说在灭吴之战时还有所谓的正义,那么在这十三年的混战中,哪个司马王爷还能代表正义之师?无论谁掌握大权,下一步肯定是排除异已、任人唯亲。这样的朝廷如何为之效力?另外,匈奴的其他贵族也从中看到了希望,起了复兴之念。

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方当兴我邦族,复呼韩邪之业。---《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刘渊传》

这是匈奴左贤王刘宣劝说刘渊起兵的一番话,他特别提到了呼韩邪单于。这就说明当时的匈奴人并不是要吞并中原大地,只是想获得更高的地位。当年呼韩邪臣服汉室时,也是以兄弟相称。要知道在魏晋时期,匈奴人的地位可比两汉低得多。

有了这么多“名正言顺”的理由,又有这么好的摆脱司马家束缚的机会,刘渊最终决定召集五部匈奴,发兵起事。

继承汉室,建立汉赵政权

自从刘邦将宗室女子嫁于冒顿单于后,匈奴贵族便融入了中原人士的血液。不管这种血脉关系有多么远,至少刘渊始终以汉室后裔自居,这就为他起兵提供了正统性的依据。

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刘渊传》

这就是刘渊的聪明之处,他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一,自己并非异族,而是大汉王朝的兄弟。第二,追尊刘禅,继续蜀汉政权没有完成的事业。

刘渊的潜台词就是汉朝政权(东汉)被魏结束,蜀汉政权功败垂成。既然曹家可以代汉、司马家可以灭蜀,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复兴汉室。这当然是个师出有名的政治口号,可他实实在在地将国号定为“汉”(后人称之为“汉赵”或“前赵”)。他的部队也是因为这个国号猛增数万,多为远处投奔而来的中原人士。

如果做一个假设:刘渊的部队在灭掉西晋后(被刘渊的侄子刘曜所灭),最终打败了所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他和他的南匈奴人还会被称作“五胡”吗?肯定不会,因为他们的国号叫“汉”,之后的史书也会在继汉、后汉、蜀汉后又多一个“汉”政权。

在新莽末年群雄并起之时,刘秀赢得了天下,《后汉书》中他就一定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如果当年最终胜利的是算命先生王郎,那么史书中王郎的身份也会摇身一变,成为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王郎以汉成帝儿子的身份起兵)。

同样的道理,刘渊是胜利者,他和他的“汉”帝国就会名垂史册。他本就出自草原,如果统一中原后,再统一草原,他的功绩就可以和后世的李世民相媲美。要知道李唐王室也有鲜卑血统,可从来没人说过唐朝是异族入华。

结语

虽然刘渊、刘聪、刘曜父子侄三人都是当世的人杰,他们的汉赵政权也曾经辉煌过,可最终还是被更雄才大略的石勒所取代,只在历史上留下了短暂的瞬间。后人仍然把“汉赵”称作“五胡十六国”之一,也不承认这是正统的中原政权。既然刘渊无法完成复兴汉室的目标,就只能被继续当作异族。所谓成王败寇,这是历史上铁一般的定律。

标签: 刘渊李世民匈奴匈奴人中原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一行到魏桥轻量化基地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刘渊,魏桥,山东省委,滨州市委,港澳办

    10月13日,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一行到魏桥轻量化基地调研。滨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鸿,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活动。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纺织股份公司总经理魏家坤的陪同下,刘渊一行观看了基地宣传片,听取了工作人员对项目概况的介绍,并实地观摩了各类轻量化结构展示件

  • 1700年前,刘渊建立汉赵始末:身为匈奴人,却借汉高祖之名行事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刘渊,刘邦,匈奴人,匈奴

    1700年前,刘渊建立汉赵始末:身为匈奴人,却借汉高祖之名行事宇文说史2022-08-1916:49河南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刘渊,字元海,新兴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乱世。许多人认为,这场乱世始于刘渊建政开始。刘渊的政权像一个变数,不同于以往我们认知的匈奴,以游牧

  • 十六国之一的“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明明是匈奴人,为何定国号为汉

    历史解密编辑:风尘讲历史标签:刘渊,汉赵,匈奴人,匈奴,石勒

    西晋末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王朝历经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南下建立数个胡人政权,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百余年里前前后后建立了前凉、成汉、汉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共十六个政权。而刘渊就是汉赵的开

  • 奴隶出身的石勒,是如何击败刘渊的从子刘曜,建立后赵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石勒,刘渊,刘曜,匈奴,石虎

    汉武帝打服了匈奴以后,大多数匈奴人选择西迁,有那么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在山西北部定居,这就是南匈奴。他们虽然逐渐汉化,可依旧保持着民族的独立性。到了曹操掌权的时候,由于自己长期南下征战,为了防止南匈奴起来闹事,所以就将山西这边的匈奴,分成了5部,选出5个首领来分别管理,他们就是著名的五部帅。有意思的是

  • 五胡乱华时期,刘渊与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刘渊,匈奴人,汉政权,五胡乱华,八王之乱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为了稳固北方的稳定在匈奴聚集的地方设立了“五部”,这就好似现代的一种特别行政区,由匈奴人自己管理匈奴人。短期内对于中原政权或许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的发展与复兴,西晋时期彼时的“五部”早已不是以前的分散的匈奴部落可以比拟,内部产生了团结力和凝聚力,为动摇汉人的政

  • 无任何关系却追尊刘禅,刘渊的“宗汉立国”究竟意欲何为?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禅,刘渊,宗汉,匈奴,五胡十六国,匈奴人

    公元304年,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已经持续了十三个年头,而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洛阳郊外,一个中年人自出了洛阳城之后便神色匆匆的向一个名叫“左国城”的地方跑去,此人名叫刘渊,是成都王司马颖帐下的屯骑校尉。在“八王之乱”的局势愈发紊乱之际,奉成都王司马颖之命前去收拢“匈奴五部”的精锐部队前来助战。然而就连

  • 侯旭东 | 天下秩序、八王之乱与刘渊起兵:一个“边缘人”的成长史

    历史解密编辑:新史学 1902标签:刘渊,匈奴,侯旭东,八王之乱

    永兴元年(304年)十月,刘渊(?—310年)在并州离石左国城称汉王,公开与晋廷决裂,此前他已被推举为大单于,四年后称帝。刘渊当皇帝不过两年便去世,他所建立的汉赵国自吕梁山中的离石转徙出击,给了本已摇摇欲坠的西晋王朝致命一击,掀开了各方竞逐天下的惨烈历史。细读《晋书·刘元海载记》,不难发现,起兵并非

  • 刘渊的制衡之术与汉国变动,具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刘渊,汉国,匈奴,刘和,刘聪

    刘渊通过变革汉国权力结构,顺利地进行了立储工作,并同时围绕自身与太子刘和,构建起一道权力的防火墙,使之既能成为促使汉国中央政权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的长效机制,同时又不至于威胁、反噬到皇权。但是,匈奴汉国在中原是缺乏历史底蕴的,并不如司马家族那样,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因而可以从容篡魏。汉国的迅猛发展,就注定

  • 从偏安一隅到虎踞天下,刘渊是如何占据主动最终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渊,石勒,匈奴,刘琨,匈奴人,刘邦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从洛阳匆匆离去,而他这一走就如同“鱼入大海,龙出生天”。而放走他的成都王司马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匈奴人身上所覆盖的巨大能量,他满心希望刘渊可以率领五部匈奴前来助战,殊不知不久之后就是这个匈奴人将掀起一股“反晋”的浪潮,而掀起这股“反晋”浪潮的罪魁祸首就是司马颖本人,可惜这一切

  • 高质量发展·书记谈|刘渊:“三箭齐发”奋力跑出“坂田加速度”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坂田,刘渊,星河,深圳,龙岗区

    国际人才街区亮相第2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最高等高双子塔全球发布、举办跨境电商产业交流会、“人才相约·探迹龙岗”2023龙岗拾壹街研习营首站坂田、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推出系列招聘会服务企业人才……去年,坂田街道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252亿。今年一季度,坂田围绕全区工业立区、制造业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