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临汾金殿镇有座一千年前的古桥,尽显沧桑,还跟后汉皇帝刘渊有关

临汾金殿镇有座一千年前的古桥,尽显沧桑,还跟后汉皇帝刘渊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张旦人文摄影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4/3/19 12:18:55

临汾市都区金殿镇有一座1000多年前的古桥叫《沙金桥》,据说是历史上后汉皇帝刘渊在此建都城有关。

笔者骑电动车来到金殿镇的桑湾村杜家庄交界处,见到一条流淌的小河上架着一座石头硿桥,小桥连接着两个村子的通行。

这座桥不大,宽约有四米多,高也就是个两米多点,修桥的石头历经了很多年,现在已经是腐朽斑斑,尽显沧桑。

桥下小河的流水,是上游龙祠泉水流过的,灌溉两岸的农田几千年。

村里的一位上了年纪的姓老者说,这座桥有故事了,公园308年,汉国皇帝刘渊迁都平阳金殿,正式登基称帝。在此修建宫殿,这座小桥也可能是那个同期修建的......

这座小桥具体是哪一年修建的,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她是物古迹,毫无争议。

笔者希望这么漂亮的桥,能换发新春,助力当地旅游,兴乡村建设,造福当地百姓。

旦 原创作品

标签: 刘渊皇帝金殿镇古桥平阳

更多文章

  • 刘渊一统中原,还算“五胡”吗?他会享受李世民一般的礼遇

    历史解密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标签:刘渊,李世民,匈奴,匈奴人,中原,司马炎

    引言人们诟病西晋王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八王之乱”引来了“五胡入华”,从而使得中原百姓遭受了数百年的战乱之苦。在“五胡”之中,南匈奴人刘渊称得上“名垂青史”,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异族政权的人。曾几何时,刘渊也是个忠于晋室的人,他甚至因为被司马炎和众朝臣猜忌而郁郁寡欢。可以说,如果晋

  • 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一行到魏桥轻量化基地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刘渊,魏桥,山东省委,滨州市委,港澳办

    10月13日,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一行到魏桥轻量化基地调研。滨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鸿,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活动。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纺织股份公司总经理魏家坤的陪同下,刘渊一行观看了基地宣传片,听取了工作人员对项目概况的介绍,并实地观摩了各类轻量化结构展示件

  • 1700年前,刘渊建立汉赵始末:身为匈奴人,却借汉高祖之名行事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刘渊,刘邦,匈奴人,匈奴

    1700年前,刘渊建立汉赵始末:身为匈奴人,却借汉高祖之名行事宇文说史2022-08-1916:49河南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刘渊,字元海,新兴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乱世。许多人认为,这场乱世始于刘渊建政开始。刘渊的政权像一个变数,不同于以往我们认知的匈奴,以游牧

  • 十六国之一的“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明明是匈奴人,为何定国号为汉

    历史解密编辑:风尘讲历史标签:刘渊,汉赵,匈奴人,匈奴,石勒

    西晋末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王朝历经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南下建立数个胡人政权,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百余年里前前后后建立了前凉、成汉、汉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共十六个政权。而刘渊就是汉赵的开

  • 奴隶出身的石勒,是如何击败刘渊的从子刘曜,建立后赵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石勒,刘渊,刘曜,匈奴,石虎

    汉武帝打服了匈奴以后,大多数匈奴人选择西迁,有那么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在山西北部定居,这就是南匈奴。他们虽然逐渐汉化,可依旧保持着民族的独立性。到了曹操掌权的时候,由于自己长期南下征战,为了防止南匈奴起来闹事,所以就将山西这边的匈奴,分成了5部,选出5个首领来分别管理,他们就是著名的五部帅。有意思的是

  • 五胡乱华时期,刘渊与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刘渊,匈奴人,汉政权,五胡乱华,八王之乱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为了稳固北方的稳定在匈奴聚集的地方设立了“五部”,这就好似现代的一种特别行政区,由匈奴人自己管理匈奴人。短期内对于中原政权或许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的发展与复兴,西晋时期彼时的“五部”早已不是以前的分散的匈奴部落可以比拟,内部产生了团结力和凝聚力,为动摇汉人的政

  • 无任何关系却追尊刘禅,刘渊的“宗汉立国”究竟意欲何为?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禅,刘渊,宗汉,匈奴,五胡十六国,匈奴人

    公元304年,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已经持续了十三个年头,而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洛阳郊外,一个中年人自出了洛阳城之后便神色匆匆的向一个名叫“左国城”的地方跑去,此人名叫刘渊,是成都王司马颖帐下的屯骑校尉。在“八王之乱”的局势愈发紊乱之际,奉成都王司马颖之命前去收拢“匈奴五部”的精锐部队前来助战。然而就连

  • 侯旭东 | 天下秩序、八王之乱与刘渊起兵:一个“边缘人”的成长史

    历史解密编辑:新史学 1902标签:刘渊,匈奴,侯旭东,八王之乱

    永兴元年(304年)十月,刘渊(?—310年)在并州离石左国城称汉王,公开与晋廷决裂,此前他已被推举为大单于,四年后称帝。刘渊当皇帝不过两年便去世,他所建立的汉赵国自吕梁山中的离石转徙出击,给了本已摇摇欲坠的西晋王朝致命一击,掀开了各方竞逐天下的惨烈历史。细读《晋书·刘元海载记》,不难发现,起兵并非

  • 刘渊的制衡之术与汉国变动,具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刘渊,汉国,匈奴,刘和,刘聪

    刘渊通过变革汉国权力结构,顺利地进行了立储工作,并同时围绕自身与太子刘和,构建起一道权力的防火墙,使之既能成为促使汉国中央政权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的长效机制,同时又不至于威胁、反噬到皇权。但是,匈奴汉国在中原是缺乏历史底蕴的,并不如司马家族那样,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因而可以从容篡魏。汉国的迅猛发展,就注定

  • 从偏安一隅到虎踞天下,刘渊是如何占据主动最终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渊,石勒,匈奴,刘琨,匈奴人,刘邦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从洛阳匆匆离去,而他这一走就如同“鱼入大海,龙出生天”。而放走他的成都王司马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匈奴人身上所覆盖的巨大能量,他满心希望刘渊可以率领五部匈奴前来助战,殊不知不久之后就是这个匈奴人将掀起一股“反晋”的浪潮,而掀起这股“反晋”浪潮的罪魁祸首就是司马颖本人,可惜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