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聊聊历史权谋,武则天的帝王之术和执法严正的徐有功

聊聊历史权谋,武则天的帝王之术和执法严正的徐有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3/12/6 20:04:23

历史上权谋手段大都很深奥,所以也很少人会感兴趣,今天和大家聊聊武则天是如何料理朝政的,看完之后你一定会对以前不理解的事情有新的认知。

高中的时候我们有一篇文言文选自《旧唐书徐有功传》,这篇古文大概意思就是说徐有功以仁爱治理政务,是一个非常好的官,当时武则天称帝,害怕唐朝的大臣们算计自己,在这个时候周兴来俊臣等人揣测到了武则天皇后的心思,设立了监狱专门拘捕文物官员,朝廷内外那是一个震惊,恐惧,没有谁敢劝谏,唯独徐有功多次冒犯威严,结果被多次调任到秋官郎中。

然后有一次有七位文官遭受诬陷被判处死刑,徐有功就去说情,于是全部免于死刑,庞氏被诬陷判死刑,徐有功弄明白了其中的冤枉,结果徐有功被别人说偏袒谋杀犯庞氏,应该杀头示众,武则天皇后免去了庞氏的死罪,徐有功又罢官成为了平民。后来又任用他和黄埔文备一起审理案子,黄埔文备诬告他放纵叛逆的党徒,结果黄埔文备进了监狱,徐有功救出了他,因为执着的纠正冤案错案先后三次被判死刑,面对免去的死刑他也不喜悦,武则天皇后因此很看重他。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人物传记,记载着唐朝武则天的时期的大臣徐有功的故事,可以看出徐有功是一个勇敢正直的大臣,理解到这一层,基本应对高考是可以了,但是能被载入史册的古文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只有结合当时的环境我们才能读出别有深意。稍微仔细点的朋友应该会有一个疑问,这个周兴不是武则天的心腹吗,为什么徐有功会一直跟他们对着干,结果被革职了还被三次判了死刑,最后却还是被武则天重视,为什么呢,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明看出文章里的不合理来,通篇文章提到武则天就是“后”如何如何,说明和现代人对武则天古代唯一的女皇帝的定位是不同的,古代人并不认可武则天皇帝的身份,还用了篡位这种词来形容乱臣贼子的说法,可见武则天登基的时候,政治环境非常的恶劣,敌人很多。

接着聊上面那篇古文的原文中可以看出武则天为了打压反对者,任由来俊臣,周兴这些有名的酷吏来收拾他们“捕将相”“朝野震怒,莫敢正言”说明当时朝中即便是将相级别大的官,也是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根本不敢犯上,而徐有功却数犯颜争枉直,难道是他不怕死吗,将相都是说干掉就干掉,武则天弄死他不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事实上他还真不怕。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压朝臣,那么她又是用谁来限制酷吏的呢,武则天给了酷吏巨大的权利的同时,她就必须扶持能够牵制他们的人,不然的话总有一天武则天会被权利无限膨胀的酷吏们架空,事实也正是如此,酷吏的头子来俊臣在后期确实是野心爆棚,满朝大臣不畏武则天而畏来俊臣,所以徐有功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发现徐有功再怎么和武则天顶撞,也都是就事论事的讨论冤案,这是他职责范围分内之事,他虽然看起来胆子很大,但是他很聪明的一点在于他绝不会质疑武则天的执政合法性。

武则天的逆龄在这里而非被顶撞,虽然他处理反对者非常的心狠手辣,甚至可以说残暴,但是徐有功反对的都是武则天关于案件的旨意,而不是武则天本身,所以徐有功和武则天的默契就在这里,一个负责牵制酷吏的派系效仿魏征,做一个直臣顶撞皇帝,成全武则天做明君以及压制酷吏的需要,另一个负责把脏活都扔给酷吏去做,让酷吏背黑锅,同时负责在徐有功一次又一次被逼到绝境的时候,用皇帝的绝对权威把他保住。

帝王之术就在于制衡朝堂上大臣们互相争斗,僵持不下之时,皇帝的最终裁决才能体现出来,皇帝就是拥有绝对的权威,相反朝堂上如果只剩下一派,皇帝就会被架空下场很不好,所以当某一派势力占上风的时候,皇帝就要打压一下冒头的人,隔几个元老级骨干维持均衡,当某一派在下风的时候,主要成员被敌人弹劾的时候就会出现皇帝不允许他出事,直接保人,然后我们看“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可以体现出徐有功几次被逼到墙角判死刑,经历了漫长的政治斗争,酷吏的派系自然知道他们扳不倒徐有功,那么徐有功三次死罪没有武则天的授意是不可能的,这里面体现的是徐有功占上风的时候,武则天对他的打压,武则天就是要让他犯死罪,然后在救他,生杀与夺无论徐有功还是酷吏,姓名都牢牢的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

这也是徐有功“将士,泰然不忧,赦之,亦然不喜”的原因,因为这都是表演是在展现自己的态度,短短的一篇文言文,通过一个唐朝最高法院副部级官员的经历,向我们揭示了武则天时期唐朝高层政治斗争的一角,展示了武则天驭下的手段,可以说很精彩,短短一篇文章,高中学生看到的是字面意思,是流水账很枯燥,我们则读出了深意,这里面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发也是不一样的。

标签: 武则天徐有功来俊臣周兴

更多文章

  • 救人数万的徐有功,说明了武则天虽然残暴、好杀,却一点都不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武则天,徐有功,来俊臣,宰相,周兴,狄仁杰

    武则天统治时期,尤其是酷吏横行的十四年中,唐王朝或者说武周是一片万马齐喑,李唐宗室被屠戮殆尽,狄仁杰这样的宰相级高官也只能勉强自保。而一直是中低级司法官员的徐有功,却成了依靠律法对抗酷吏的一道清泉,在武则天手指缝中为大唐保留了一点元气。徐有功为官十五年,更正冤案六七百件,救人数以万计。尤其是徐有功毫

  • 辟谣:沈珍珠不是唐代宗的白月光,独孤贵妃也没那么朱砂痣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沈珍珠,唐代宗,贵妃,唐玄宗,代宗

    从很久以前的一部电视剧《珍珠传奇》开始,到近年来的《大唐荣耀》,都在歌颂唐代宗李豫和沈珍珠的爱情故事。观众为二人的真爱感情以及沈珍珠的不幸而唏嘘不已时,有些通过电视剧学史的孩子就去粗略扒拉历史,又找出惊人大发现,原来代宗皇帝还有一个追封贞懿皇后的爱妃独孤氏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唐代宗的真爱到底是谁?

  • 独孤贵妃深受唐代宗宠爱,死后放在身边三年,为何未立其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唐代宗,贵妃,皇后,唐玄宗,武惠妃,李豫

    唐代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痴情皇帝,尤其是他对独孤贵妃的宠爱,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在独孤贵妃去世后,唐代宗抱着独孤贵妃的尸体不能不松手,在大臣们的苦苦相求下,唐代宗才算撒手,但是就是不允许独孤贵妃的尸体下葬,隔三差五就会到独孤贵妃的棺材旁边哭诉。由此可见,唐代宗对独孤贵妃的宠爱,然而唐代宗这样喜爱独孤贵

  •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

    事出反常必有因,李隆基之所以不杀害薛崇简,还不是因为薛崇简早早的选择与李隆基站在一队了。大唐以武立国,李世民的成功告诉他的后代们,不管是太子还是天子,自己有实力均可以取而代之。因此李世民的儿子们有样学样,李承乾,李泰都对皇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性格懦弱的李治担当大唐第三人掌舵者。李世

  • 福祸盛唐(次章)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其子薛崇简为何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旦,皇位,唐朝,唐玄宗,薛崇简,武则天,李隆基,太平公主,平民百姓,中国传统音乐

    太平公主把持朝政,是李隆基当太子后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个威胁一直持续到他登基称帝后,使他只能当个没有实权的空头皇帝。双方为了争夺朝政主导权而发生政治斗争,甚至秘密组织军队发动政变,欲致对方于死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太平公主最为看重的儿子,薛崇简却是站在母亲对立面的。他强烈反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

  • 太平公主一党被唐玄宗诛杀,为何独留她的儿子薛崇简?不仅是念情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李旦,薛绍,唐玄宗,薛崇简,书法家,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皇帝当属武则天,而她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也是一位当仁不让的“狠角色”。不仅父亲李治是皇帝,母亲武则天也是皇帝,而哥哥李旦是皇帝,侄子李隆基也是皇帝,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权倾朝野,朝臣攀附,人人畏惧的角色。但是她的结局并不好,被唐玄宗下令处死,而且曾经去世的丈夫武攸暨也被挖了出来,天平

  • 太平公主被唐玄宗灭门,为何次子薛崇简幸免?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武则天,薛绍,唐朝,军事制度

    文/格瓦拉同志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不久,便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的党羽,并逼迫姑母自尽,同时还杀死她的三个儿子,却唯独饶恕公主的次子薛崇简。那么,薛崇简为何能躲过杀身之祸?他最终的结局如何?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驸马薛绍的次子,生年不详,当在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年)到垂拱四年(688年)间。太平公主初嫁薛

  •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啥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韦皇后,武则天

    自古以来皇室之争都是极为残酷而冷漠的,为了保全皇位的稳固与既有利益团体的安全性,阴谋、阳谋、政变……成了皇室内斗中常常上演的筹码。而每一次内斗的获胜方,都毫无疑问会将战败的一方或发配或贬黜,或直接满门杀害。唐朝中期的先天政变就是如此,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这场争斗中,成了唐玄宗的李隆基直接处死了太平公

  • 李隆基杀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子女,为何唯独留下其次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李隆基,唐朝,国防政策

    在唐隆政变中,薛崇简就是那个代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进入皇宫的人。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第二个儿子。他还是个小小孩童的时候,他的父亲薛绍,就被武则天活活饿死,接着他的母亲太平公主,被逼着改嫁给了武家人。对于薛崇简而言,他的童年回忆,就是失去了父亲,母亲非但和继父不恩爱,还私通朝臣,包养男宠,甚

  • 为何唐玄宗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儿子,唯独没有处死次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

    公元713年8月1日唐玄宗李隆基对外宣布赐死亲姑姑太平公主,并且李隆基还狠心的将太平公主的儿子们也就是自己的亲表弟全部诛杀,不过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却没有被李隆基诛杀,反而薛崇简不仅被李隆基赦免,还被赐姓为李。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所生的次子,是李隆基的姑表弟,为何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