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辟谣:沈珍珠不是唐代宗的白月光,独孤贵妃也没那么朱砂痣

辟谣:沈珍珠不是唐代宗的白月光,独孤贵妃也没那么朱砂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2360 更新时间:2023/12/6 19:15:41

从很久以前的一部电视剧《珍珠传奇》开始,到近年来的《大唐荣耀》,都在歌颂唐代宗李豫和沈珍珠的爱情故事。

观众为二人的真爱感情以及沈珍珠的不幸而唏嘘不已时,有些通过电视剧学史的孩子就去粗略扒拉历史,又找出惊人大发现,原来代宗皇帝还有一个追封贞懿皇后的爱妃独孤氏啊!

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唐代宗的真爱到底是谁?是沈珍珠?还是独孤贞懿?引起网络大辩论,沈白月光,独孤朱砂痣······

那么,历史上,唐代宗李豫的真爱到底是谁?某又来煞风景,辟谣:沈珍珠不是唐代宗的白月光,独孤也不是他的朱砂痣。

历史上的李豫、沈珍珠、独孤贵妃

李豫【726-779】,初名李俶,是唐肃宗李亨的庶长子,762-779年在位。

他的母亲吴氏是罪官之女没入宫中,唐玄宗李隆基临幸李亨的府邸,看儿子家里服侍的人太少,就让高力士从掖庭挑选一些宫女赐给李亨,吴氏就是其中一员,从掖庭中的小宫女成了李亨的后宫一员,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生下了李亨的庶长子李俶。

李俶十五岁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758】三月封成王,四月立为皇太子,更名李豫。宝应元年【762】四月继位,在位十八年,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崩。

唐代宗李豫并没有大唐荣耀上演的那么深情,相反,他是一个非常薄情的男人,他身边的女性下场基本都不好。

李豫的嫡妻崔氏,是杨贵妃的外甥女,韩国夫人之女,天宝五载[746]册封广平王妃,同年生嫡长子李邈,当时身为广平王的代宗李豫19岁,而他的庶长子李适已经四岁了。

为代宗李豫诞育庶长子的沈氏,也就是电视剧演义的沈珍珠原型,大概是他第一个女人,是玄宗皇帝李隆基赐给大孙子教导人事的,在天宝元年[742]四月,沈氏为代宗李豫生下庶长子李适,代宗15岁就做爹了,李适出生那年十二月被曾祖父玄宗封奉节郡王。

独孤氏是在天宝九载[750]生儿子李迥,那她最晚也是天宝八载就进了广平王府,她的儿子排行第七,也就是说广平王殿下在当时还有四个儿子的生母不具名。

代宗李豫在潜邸时身边唯一有名分的就是崔王妃,什么沈氏、独孤氏以及其他儿子生母都是没有名分的通房,和红楼梦里的平儿一个档次,通房有真爱吗?

随着安史之乱起,杨家覆灭,崔王妃也嚣张不起来了,随即在次年就死了。

沈氏更惨,在唐玄宗带领龙子凤孙逃走的时候,丢下不少内眷,其中就有没名没分的后宫沈氏,没于贼,被挟持到东都洛阳,多半是那个啥不保。

因此,在代宗李豫收复东都时,曾经找到了沈氏,但是,对于一个陷身贼营的女人,就算是庶长子的生母又怎么样?李豫毫不在意,并没有接沈氏回长安,而是把沈氏丢在东都,随着东都再次陷落,沈氏彻底失踪。真相就是这么残酷,一点都不美好。

在这十余年里,代宗李豫为了大唐也真是呕心沥血、心力交瘁,终于等到坐上皇位那一天[762年],先封庶长子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晋封鲁王。

随即封嫡长子[第二子]益昌郡王李邈为郑王,第七子延庆郡王李迥为韩王。这两人的郡王是去年[761]祖父肃宗皇帝李亨封的。

特别是李迥,是以皇太子第三男的身份封的郡王,从李迥越次被封郡王可以揣测,依旧没有名分的独孤氏最少在当时是很得代宗意的,所以她生的第七子能越过老三、四、五、六被封郡王,代宗李豫的其他诸子都是在大历十年[775]才封王。

大历三年[768],从天宝八载【749】就在代宗身边,做了十九年没名没分的通房丫头的独孤氏终于有名号了,直接封了贵妃,也是代宗后宫唯一有名号的了。

唐代宗可是有20个儿子20个女儿的人,这四十个子女的生母得有多少个?除了崔妃、沈氏、独孤氏,大多数没有记载,崔妃是嫡妻,沈氏是儿子做了皇帝被追封了,独孤,这不是被封贵妃了,其他为代宗生育子女的女性全都籍籍无名。

大历十年[775]十月,独孤贵妃薨,追封贞懿皇后。十三年[778]十月,葬庄陵。

白月光和朱砂痣

虽然电视剧演绎的真爱满满,但在某看来,通过冰冷的史料可知,沈氏和独孤氏都不是代宗李豫的真爱,代宗那么薄幸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去爱一个人?

如果沈珍珠是他的白月光,当初怎么也得带上沈氏吧【独孤都带走了】,没带上没于贼了,就更嫌弃,哪怕收复东都,也没有带走她,最终失踪。广德二年【764】,沈氏的儿子李适被立为太子,才想起生了太子的那个通房丫头沈氏在东都失踪了,这才下诏寻访,还寻访个鬼啊?

如果独孤是他的朱砂痣,何以那么多年【十九年啊】不给一个名分?没继位时不好给,你做了皇帝之后总得给一个啊,别提什么政局不稳,他四处奔波,有时间睡女人生孩子,没时间给个名分?就算是给个才人也算名分啊!大臣们谁会那么不通情达理阻止你啊!

可见,代宗同志没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深情,对他来说,沈氏只是一个生了长子的丫头,他自己的生母吴氏都是生前没有任何名分,直到他去追封为章敬皇后

当然这也是唐朝的环境造就的,皇帝不抬举嫡妻,后宫不给名分,免得再出武韦之乱,特别是代宗,还亲手逼死亲爹的爱后张氏,对后宫女性更是戒备过深,怎么也不能给高位。

独孤生俩孩子了,还没名分19年才封贵妃,有大臣提议立她为皇后,直接被代宗无视了,死后倒是追封皇后了,闺女是最受宠的,儿子只能排第三,还在失去生母的嫡长子李邈之下。动摇储位,独孤怕是想都不敢想,连代宗身边的宦官都得巴结的独孤,实在看不出怎么宠冠后宫是代宗的朱砂痣。

猴格说:

独孤氏就是代宗李豫后宫一名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后宫,并不是什么宠绝后宫的真爱,她的家族待遇别说和杨贵妃比较了,连后面敬宗李湛的郭才人都不如,郭才人的家族待遇都比身为贵妃的独孤氏家族待遇强,不要说代宗吝啬,还是心里不爱哈!

沈氏的境遇更糟糕,儿子都是太子了,也没有捞到一个名分,参见代宗其他三十几个孩子的默默无闻的生母们,只能说,代宗李豫实在太薄情吝啬,就算给个才人也是名分啊!

突然揣测,代宗不给高位名分,低位也不给是不是为了节俭啊?毕竟有地位就得有待遇不是?不封后宫其实是为了省钱?哈哈,纯突发脑洞当不得真。

总之,唐代宗李豫同志就是个薄幸男,小姑娘们不要再看个电视剧就去鼓吹他的真爱了。

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沈珍珠唐代宗贵妃唐玄宗代宗

更多文章

  • 独孤贵妃深受唐代宗宠爱,死后放在身边三年,为何未立其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唐代宗,贵妃,皇后,唐玄宗,武惠妃,李豫

    唐代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痴情皇帝,尤其是他对独孤贵妃的宠爱,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在独孤贵妃去世后,唐代宗抱着独孤贵妃的尸体不能不松手,在大臣们的苦苦相求下,唐代宗才算撒手,但是就是不允许独孤贵妃的尸体下葬,隔三差五就会到独孤贵妃的棺材旁边哭诉。由此可见,唐代宗对独孤贵妃的宠爱,然而唐代宗这样喜爱独孤贵

  •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

    事出反常必有因,李隆基之所以不杀害薛崇简,还不是因为薛崇简早早的选择与李隆基站在一队了。大唐以武立国,李世民的成功告诉他的后代们,不管是太子还是天子,自己有实力均可以取而代之。因此李世民的儿子们有样学样,李承乾,李泰都对皇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性格懦弱的李治担当大唐第三人掌舵者。李世

  • 福祸盛唐(次章)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其子薛崇简为何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旦,皇位,唐朝,唐玄宗,薛崇简,武则天,李隆基,太平公主,平民百姓,中国传统音乐

    太平公主把持朝政,是李隆基当太子后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个威胁一直持续到他登基称帝后,使他只能当个没有实权的空头皇帝。双方为了争夺朝政主导权而发生政治斗争,甚至秘密组织军队发动政变,欲致对方于死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太平公主最为看重的儿子,薛崇简却是站在母亲对立面的。他强烈反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

  • 太平公主一党被唐玄宗诛杀,为何独留她的儿子薛崇简?不仅是念情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李旦,薛绍,唐玄宗,薛崇简,书法家,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皇帝当属武则天,而她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也是一位当仁不让的“狠角色”。不仅父亲李治是皇帝,母亲武则天也是皇帝,而哥哥李旦是皇帝,侄子李隆基也是皇帝,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权倾朝野,朝臣攀附,人人畏惧的角色。但是她的结局并不好,被唐玄宗下令处死,而且曾经去世的丈夫武攸暨也被挖了出来,天平

  • 太平公主被唐玄宗灭门,为何次子薛崇简幸免?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武则天,薛绍,唐朝,军事制度

    文/格瓦拉同志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不久,便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的党羽,并逼迫姑母自尽,同时还杀死她的三个儿子,却唯独饶恕公主的次子薛崇简。那么,薛崇简为何能躲过杀身之祸?他最终的结局如何?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驸马薛绍的次子,生年不详,当在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年)到垂拱四年(688年)间。太平公主初嫁薛

  •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啥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韦皇后,武则天

    自古以来皇室之争都是极为残酷而冷漠的,为了保全皇位的稳固与既有利益团体的安全性,阴谋、阳谋、政变……成了皇室内斗中常常上演的筹码。而每一次内斗的获胜方,都毫无疑问会将战败的一方或发配或贬黜,或直接满门杀害。唐朝中期的先天政变就是如此,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这场争斗中,成了唐玄宗的李隆基直接处死了太平公

  • 李隆基杀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子女,为何唯独留下其次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李隆基,唐朝,国防政策

    在唐隆政变中,薛崇简就是那个代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进入皇宫的人。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第二个儿子。他还是个小小孩童的时候,他的父亲薛绍,就被武则天活活饿死,接着他的母亲太平公主,被逼着改嫁给了武家人。对于薛崇简而言,他的童年回忆,就是失去了父亲,母亲非但和继父不恩爱,还私通朝臣,包养男宠,甚

  • 为何唐玄宗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儿子,唯独没有处死次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

    公元713年8月1日唐玄宗李隆基对外宣布赐死亲姑姑太平公主,并且李隆基还狠心的将太平公主的儿子们也就是自己的亲表弟全部诛杀,不过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却没有被李隆基诛杀,反而薛崇简不仅被李隆基赦免,还被赐姓为李。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所生的次子,是李隆基的姑表弟,为何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的其他

  • 薛崇简为何人?敢直言忤逆太平公主,就连李隆基也不愿意诛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武则天,李显,韦皇后

    引言“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唐史》记载,李隆基年少时就聪慧过人,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按现在的话来说,他优秀得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般。长大之后的李隆基政治能力突出,他为了巩固父亲和自己的政治地位,联合太平公主扳倒了韦后。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决的过程中,太平公主最后落于下风。李隆基如何处理这一政

  •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其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韦后,武则天

    李隆基即位后不久便将姑姑太平公主赐死,哪怕太上皇唐睿宗李旦求情也无济于事,因为他这次是铁了心要除掉心腹大患,不然他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不仅如此,李隆基连太平公主的子女们都没放过。据记载,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除了次子薛崇简幸免遇难外全部下令处死。从这种斩草除根的态势便能看出,李隆基处置政敌杀伐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