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皇室之争都是极为残酷而冷漠的,为了保全皇位的稳固与既有利益团体的安全性,阴谋、阳谋、政变……成了皇室内斗中常常上演的筹码。而每一次内斗的获胜方,都毫无疑问会将战败的一方或发配或贬黜,或直接满门杀害。
唐朝中期的先天政变就是如此,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这场争斗中,
成了
唐玄宗的李隆基直接处死了太平公主及其子嗣,就是不想留下任何后患,然而这里面却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个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不仅不杀他,甚至还赐给了他“李”姓,给了他诸多荣耀与奖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第一次政变,薛崇简向李隆基传递消息
唐玄宗对薛崇简的“优待”还要从两次政变开始。
看过一些唐剧的人都知道,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从小
得到
了武则天非常多的关注与宠爱,性格也十分娇蛮,并有着成为下一代女皇的野心
只是“神龙政变”发生后,武则天不得不退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平公主的三哥李显。
这个李显之前落过难,而那段艰苦岁月里,发妻韦氏一直不离不弃共度患难,这让他们之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所以在当上皇帝后,李显对韦皇后的话基本上算是言听计从,而那段时间因为武则天的临朝称帝,许多女性的自主意识觉醒了,
李显对韦皇后有如此要好,这就让韦皇后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滋生了称帝的野心。
这母女二人为了扫平称帝路上的障碍,对太平公主,以及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都颇为忌惮,
索性策划了政变,想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太平公主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可是怎么劝说哥哥李显也没用,因为他真的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愿意相信韦皇后的一切话,甚至还觉得是自己的妹妹和弟弟心怀不轨
。虽然之后李显听臣子谏言,放下了对太平和李旦的猜忌,可是他也很快被韦皇后设计毒死,大唐政权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没了办法的太平公主只好转头联合李旦,可是因为太平公主的身份原因,直接去找李旦肯定会打草惊蛇,
于是太平就让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薛崇简去找李旦深为信任的三子李隆基,这也让薛崇简与李隆基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情谊。
之后,唐隆政变爆发,一项危机感十分强,又刚毅果断的李隆基联合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一起,提前推翻了韦氏母女的政权,稳固了岌岌可危的大唐,
李旦也就顺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而在这次政变中表现优异的李隆基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太子。
02
第二次政变,薛崇简极力帮助李隆基
李旦继位后,由于他的性格十分柔和,所以无论是对太平还是对孩子,她都十分关照。
太平公主也被加封为镇国公主,可以参与朝政,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可是太平公主的势力大了,野心也就滋长了,她看不惯李旦柔和的性格,觉得太过懦弱,于是很多时候,她甚至想要独揽大权,做背后操控皇帝的人。
这自然引发了李隆基的不满,李隆基也是个有雄心抱负的人,他可不希望太平掌握太多权力威胁到皇权统治
,于是两人开始明争暗斗,渐渐地势同水火。
处在中间的李旦十分为难,各种在二人中间平衡他们的利益点,
希望这姑侄两个能够放下恩怨,握手言和,可是无论李旦怎么处理,终究是收效胜微。
等到公元712年,因为一次彗星扫过,太平就觉得这是陷害李隆基的好时候,于是就以彗星为名,找到李旦说是太子想要夺权。
太平的本意是想挑起他们父子双方的矛盾,让李旦对李隆基心存芥蒂,却不料这在仁厚的李旦眼里,他却想的是,儿子想当皇帝,那就让他当吧。一点也不迟疑地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
这可让太平公主傻眼了,她不曾想自己这么做不但没有害到李隆基,还彻底把自己逼上了被动的地位,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忧心登基为帝后的李隆基会对自己不测,太平火速开始布局怎么在李隆基之前先下手为强。这个时候,因为前一次政变,和李隆基关系十分要好的薛崇简看不下去了,有了之前的来往,
薛崇简十分欣赏李隆基的才干,觉得让他来当皇帝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说是成了李隆基的迷弟。
于是薛崇简劝母亲放弃,安心颐养天年也没什么不好,这可让太平十分恼怒,直接拿鞭子抽薛崇简,甚至恨上了自己的儿子。
薛崇简劝说不了母亲,还让母亲对自己彻底厌恶后,他就来找了李隆基,暗示李隆基要多多小心
结果自然大家也都知道了,先天政变后,李隆基抢先太平一步,先将太平的势力控制住,之后还不顾李旦的极力劝阻,处死了太平一家。
唯独对于和自己交好,又向自己透露了消息的薛崇简,李隆基选择网开一面。甚至李隆基
赐给他“李”姓,让他享有皇室的待遇,予以官职和爵位。
03
后记
可惜的是,虽然薛崇简免去了一死,
得到了诸多赏赐。可他之后的人生却并不顺遂,根据相关记载,
因为隔了一层“杀母之仇”,李隆基对薛崇简不再信任,薛崇简也陷入害死了母亲兄弟的自责中。
而李隆基之后每次看到薛崇简,都会感觉不舒服,再加上有人弹劾,李隆基也就趁机将薛崇简贬出了长安,而就连去了潮州这么偏远的地方做官还不够,
李隆基最后还直接夺了薛崇简的官职,贬为庶民,这也让薛崇简大受打击,之后又经历了妻子的死亡,满腹辛酸的薛崇简在抑郁中离世,年仅36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