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啥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啥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4/1/24 22:59:10

自古以来皇室之争都是极为残酷而冷漠的,为了保全皇位的稳固与既有利益团体的安全性,阴谋、阳谋、政变……成了皇室内斗中常常上演的筹码。而每一次内斗的获胜方,都毫无疑问会将战败的一方或发配或贬黜,或直接满门杀害。

唐朝中期的先天政变就是如此,在李隆基太平公主的这场争斗中,

成了

唐玄宗的李隆基直接处死了太平公主及其子嗣,就是不想留下任何后患,然而这里面却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个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不仅不杀他,甚至还赐给了他“李”姓,给了他诸多荣耀与奖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第一次政变,薛崇简向李隆基传递消息

唐玄宗对薛崇简的“优待”还要从两次政变开始。

看过一些唐剧的人都知道,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从小

得到

了武则天非常多的关注与宠爱,性格也十分娇蛮,并有着成为下一代女皇的野心

只是“神龙政变”发生后,武则天不得不退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平公主的三哥李显

这个李显之前落过难,而那段艰苦岁月里,发妻韦氏一直不离不弃共度患难,这让他们之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所以在当上皇帝后,李显对韦皇后的话基本上算是言听计从,而那段时间因为武则天的临朝称帝,许多女性的自主意识觉醒了,

李显对韦皇后有如此要好,这就让韦皇后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滋生了称帝的野心。

这母女二人为了扫平称帝路上的障碍,对太平公主,以及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都颇为忌惮,

索性策划了政变,想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太平公主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可是怎么劝说哥哥李显也没用,因为他真的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愿意相信韦皇后的一切话,甚至还觉得是自己的妹妹和弟弟心怀不轨

。虽然之后李显听臣子谏言,放下了对太平和李旦的猜忌,可是他也很快被韦皇后设计毒死,大唐政权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没了办法的太平公主只好转头联合李旦,可是因为太平公主的身份原因,直接去找李旦肯定会打草惊蛇,

于是太平就让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薛崇简去找李旦深为信任的三子李隆基,这也让薛崇简与李隆基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情谊。

之后,唐隆政变爆发,一项危机感十分强,又刚毅果断的李隆基联合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一起,提前推翻了韦氏母女的政权,稳固了岌岌可危的大唐,

李旦也就顺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而在这次政变中表现优异的李隆基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太子。

02

第二次政变,薛崇简极力帮助李隆基

李旦继位后,由于他的性格十分柔和,所以无论是对太平还是对孩子,她都十分关照。

太平公主也被加封为镇国公主,可以参与朝政,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可是太平公主的势力大了,野心也就滋长了,她看不惯李旦柔和的性格,觉得太过懦弱,于是很多时候,她甚至想要独揽大权,做背后操控皇帝的人。

这自然引发了李隆基的不满,李隆基也是个有雄心抱负的人,他可不希望太平掌握太多权力威胁到皇权统治

,于是两人开始明争暗斗,渐渐地势同水火。

处在中间的李旦十分为难,各种在二人中间平衡他们的利益点,

希望这姑侄两个能够放下恩怨,握手言和,可是无论李旦怎么处理,终究是收效胜微。

等到公元712年,因为一次彗星扫过,太平就觉得这是陷害李隆基的好时候,于是就以彗星为名,找到李旦说是太子想要夺权。

太平的本意是想挑起他们父子双方的矛盾,让李旦对李隆基心存芥蒂,却不料这在仁厚的李旦眼里,他却想的是,儿子想当皇帝,那就让他当吧。一点也不迟疑地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

这可让太平公主傻眼了,她不曾想自己这么做不但没有害到李隆基,还彻底把自己逼上了被动的地位,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忧心登基为帝后的李隆基会对自己不测,太平火速开始布局怎么在李隆基之前先下手为强。这个时候,因为前一次政变,和李隆基关系十分要好的薛崇简看不下去了,有了之前的来往,

薛崇简十分欣赏李隆基的才干,觉得让他来当皇帝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说是成了李隆基的迷弟。

于是薛崇简劝母亲放弃,安心颐养天年也没什么不好,这可让太平十分恼怒,直接拿鞭子抽薛崇简,甚至恨上了自己的儿子。

薛崇简劝说不了母亲,还让母亲对自己彻底厌恶后,他就来找了李隆基,暗示李隆基要多多小心

结果自然大家也都知道了,先天政变后,李隆基抢先太平一步,先将太平的势力控制住,之后还不顾李旦的极力劝阻,处死了太平一家。

唯独对于和自己交好,又向自己透露了消息的薛崇简,李隆基选择网开一面。甚至李隆基

赐给他“李”姓,让他享有皇室的待遇,予以官职和爵位。

03

后记

可惜的是,虽然薛崇简免去了一死,

得到了诸多赏赐。可他之后的人生却并不顺遂,根据相关记载,

因为隔了一层“杀母之仇”,李隆基对薛崇简不再信任,薛崇简也陷入害死了母亲兄弟的自责中。

而李隆基之后每次看到薛崇简,都会感觉不舒服,再加上有人弹劾,李隆基也就趁机将薛崇简贬出了长安,而就连去了潮州这么偏远的地方做官还不够,

李隆基最后还直接夺了薛崇简的官职,贬为庶民,这也让薛崇简大受打击,之后又经历了妻子的死亡,满腹辛酸的薛崇简在抑郁中离世,年仅36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更多文章

  • 李隆基杀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子女,为何唯独留下其次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李隆基,唐朝,国防政策

    在唐隆政变中,薛崇简就是那个代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进入皇宫的人。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第二个儿子。他还是个小小孩童的时候,他的父亲薛绍,就被武则天活活饿死,接着他的母亲太平公主,被逼着改嫁给了武家人。对于薛崇简而言,他的童年回忆,就是失去了父亲,母亲非但和继父不恩爱,还私通朝臣,包养男宠,甚

  • 为何唐玄宗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儿子,唯独没有处死次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武则天,李显

    公元713年8月1日唐玄宗李隆基对外宣布赐死亲姑姑太平公主,并且李隆基还狠心的将太平公主的儿子们也就是自己的亲表弟全部诛杀,不过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却没有被李隆基诛杀,反而薛崇简不仅被李隆基赦免,还被赐姓为李。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所生的次子,是李隆基的姑表弟,为何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的其他

  • 薛崇简为何人?敢直言忤逆太平公主,就连李隆基也不愿意诛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武则天,李显,韦皇后

    引言“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唐史》记载,李隆基年少时就聪慧过人,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按现在的话来说,他优秀得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般。长大之后的李隆基政治能力突出,他为了巩固父亲和自己的政治地位,联合太平公主扳倒了韦后。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决的过程中,太平公主最后落于下风。李隆基如何处理这一政

  •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其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薛崇简,李旦,韦后,武则天

    李隆基即位后不久便将姑姑太平公主赐死,哪怕太上皇唐睿宗李旦求情也无济于事,因为他这次是铁了心要除掉心腹大患,不然他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不仅如此,李隆基连太平公主的子女们都没放过。据记载,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除了次子薛崇简幸免遇难外全部下令处死。从这种斩草除根的态势便能看出,李隆基处置政敌杀伐果断

  • 公元713年,李隆基处死太平公主及其子女,为何却放过了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青檀子标签:李旦,薛绍,宰相,唐朝,唐玄宗,薛崇简,李隆基,书法家,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先天政变后的713年,太平公主被侄子李隆基赐死于家中,她的子女也大多受到牵连,难逃死亡的命运。可为何李隆基一个如此英明果断的皇帝,却唯独放过了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的次子薛崇简?他难道不明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吗?李隆基为何会放过薛崇简?且听我细细道来。一、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当年唐

  •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几乎灭其满门,为何幼子薛崇简能幸免于难?

    历史解密编辑:吴韦谈科技标签:太平公主,唐玄宗,薛崇简,李旦,武则天

    众所周知,李隆基与薛崇简乃表兄弟关系,而且俩人自幼交好,尤其是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能够成功剿灭韦氏集团,逼迫李重茂退位,令父亲李旦继位,自己被立为储君,薛崇简可谓是功不可没,当然,由此也使得太平公主的势力越发强大。本以为韦氏已灭,今后皆能和平共处,殊不知更大的较量还在后面。 唐睿宗李旦虽为太平公

  • 太平公主势力被一网打尽之后,她儿子薛崇简为何能够独善其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李旦,唐朝,薛崇简,唐玄宗,韦皇后,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太平公主势力被一网打尽之后,她儿子薛崇简为何能够独善其身?公元713年夏天,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夺权失败,只好躲到了南山佛寺之中。为了保全性命,她不断哀求自己的哥哥太上皇李旦网开一面。但侄子李隆基并没有因为父亲太上皇李旦的求情而心软。三天后,唐玄宗李隆基以谋反罪逮捕太平公主,四十九岁的太平公主自知

  • 唐玄宗把太平公主一家都杀了,为什么却单独留下了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李旦,薛绍,唐朝,唐玄宗,薛崇简,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唐玄宗把太平公主一家都杀了,为什么却单独留下了薛崇简?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人物关系。1.薛崇简他是太平公主和驸马薛绍的小儿子,身世坎坷。父亲薛绍被外婆武则天杖毙的时候,薛崇简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因为种种原因,年少时期的薛崇简和表兄李隆基私交很好。2.太平公主从某种意义上来

  • 叛军平定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都不是唐军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史朝义,史思明,安禄山,唐军,安庆绪,安史之乱

    唐朝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的名字叫四圣庙,庙里供着四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这座庙是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盖的。田承嗣不但改了祭祀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的四圣庙,还伸手向朝廷要官。田承嗣开出的价码是入朝为相,估计是想当曹操。这时候的朝廷已经换了唐代宗李豫

  • 安史之乱的句号,朝廷大军连战连捷,志大才疏的史朝义命丧小树林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史朝义,仆固怀恩,史思明,田承嗣

    三十多岁的太子李豫,登基称帝,唐朝又一次进入了新纪元。朝局稍稳后,李豫把目光投向了尚在战火之中的东方:洛阳。此时,叛军尚且盘踞在洛阳一带,而且,拥有数十个城池,实力不容小觑。李豫掰掰手指头,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显然,仅凭目前的兵力,很难一举荡平史朝义。思来想去,还是得走一次老路:借兵。找谁借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