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究竟有多猛?却月阵说明了一切,以步制骑只是小菜一碟

刘裕究竟有多猛?却月阵说明了一切,以步制骑只是小菜一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盘解密 访问量:352 更新时间:2024/1/2 3:20:49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个猛人,辛弃疾曾经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形容他,表达了对他的神往,辛弃疾处于两宋变革之际,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北伐,然而当时朝中要么是畏敌如虎的主和派,要么是庸碌无为的主战派,竟然没有一个人具有军事眼光,他更多的是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碰见如同刘裕一样的明主来一展其所长。奈何时运不济,辛弃疾“北归人”的身份一直为南宋朝廷所鄙视,外加上朝政主和派盛行,他有生之年都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抱负发挥在词之中。

而辛弃疾词中描绘的这个猛人就是刘裕,后世将其称之为“南北朝第一明主”,有人认为若非他发迹台湾,早在隋文帝杨坚之前刘裕就有可能统一中原开创另一个大一统王朝,那么刘裕究竟有多猛呢?这么说吧,这个真的堪称是“灭国狂人”,他一生对外先后灭谯蜀、南燕、后秦,对内平定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刘毅之乱。在当时东晋朝堂的控制力其实仅仅局限于三吴地区,而刘裕就在这局面之中平定了大江南北,开创了“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刘宋王朝,北方胡人对其畏惧如虎,在其有生之年都不敢侵犯刘宋土地。

而他的北府兵更是彪悍,在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地上,这群以步军水军为主的军队竟然敢追着北方骑兵的屁股后面跑,而其中刘裕利用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一战更是尽显其军事才华。可以说如果真的有个帝王军事水平排行的话,小编认为刘裕的军事水平绝对能进前五乃至前三,只不过他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帝王所以才鲜为人知。那么刘裕破北魏一战究竟有多厉害呢?从这往下看:

公元416年,东晋权臣刘裕率领十余万大军进行了其人生之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刘裕灭后秦之战。战前刘裕对各部进行了详尽的安排:王镇恶檀道济为先锋从寿阳出发,沿淝水等地进攻军事重镇洛阳。 沈氏兄弟由彭城入黄河进占洛阳以北,以防止北魏军队趁此机会南下。刘裕的料项目没有错,北魏在当时极为的不安分,当时北魏皇帝拓跋嗣没有听从谋臣崔浩的劝告,反而想从刘裕手上占点便宜,便命令长孙嵩率领北魏三万铁骑南下攻打刘裕袭击他的后方。

当时刘裕只有两千人,魏晋有三万,兵力上差距过大,而且刘裕的部队大多都是步兵骑兵为主,跑也是跑不过的,所以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打怕魏军方能获胜,而大名鼎鼎的“却月阵”因而诞生。当时刘裕选择了一处靠近河流的宽阔地带,命令士兵700人在河边布下半月形的阵,每辆战车设置7名士卒,又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丁旿,每辆战车又上增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而这样就形成了类似一道战车为主的城墙,对于遏制北魏骑兵的进攻来说是有效地,而且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本身就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对北魏骑兵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水军在其背后补给以防不时之需。

由于晋军士兵人数远远不如北魏军队,故北魏主将一时之间有点轻敌,便命令北魏骑兵冲击刘裕所组成的阵法,而这就正中刘裕的下怀。刘裕帐下大将朱超石先以弓弩对北魏铁骑,利用弓弩的远程杀伤能力消灭了一部分北魏骑兵,当弓弩逐渐失去了作用之后,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基,一根断槊能洞穿三、四名魏军。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面对这种新式的阵法就连北魏骑兵都有点打懵了,激战了一,魏军死伤过半,而不久之后刘裕的援军也到了,北魏骑兵知道这时在刘裕这已经无法占到一点便宜了便撤军了。

也就是此战打出了刘裕的赫赫威名,北魏主拓跋嗣立马派人遣使求和,在刘裕有生之年,拓跋嗣终其一生都不敢进犯刘宋,然而刘裕的雄才大略没有为他的后代所继承,他死后刘宋江山可以说江河日下,如果刘裕知道他的后代这么不争气,会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

标签: 刘裕北魏刘宋平定檀道济王镇恶

更多文章

  • 刘裕最后的军事对手,层层布局分化刘毅实力,派兵突袭一举歼灭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刘毅,王镇恶,豫州,太守

    卢循之乱被平定后,东晋朝廷暂时度过了一次灭顶之灾,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又再次凸显了出来,而这场斗争主要来自刘毅与刘裕之间。刘毅性格刚愎自用,自视甚高,本来,他与刘裕一起在京口起兵,同为兴复晋室的功臣,虽然暂时推举刘裕为主,但一直以来,对刘裕心存不服。然而,桑落洲惨败却让他名望大损,相反,刘裕接连取得了灭

  • 刘裕北伐后秦:详细的战略部署与兵力,晋军月余便完成收复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晋军,王镇恶,檀道济,洛阳

    东晋实施的数次北伐,主要从三个方向展开∶一个是从荆州北上,另一个是从淮泗北上进入黄河,第三个是从淮河向西北攻击前进,进入河南的东南部,夺占许昌、项城、开封等地。桓温北伐前秦就是从荆州入武关,进入关中;他北伐前燕则是从淮泗北上,进入黄河;而祖逖北伐则大致走的是第三条进军路线。就打击后秦来说,最捷径的路

  •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首开恶例,为何将司马家族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刘裕,司马家族,刘宋,皇帝,曹魏,刘邦

    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的做法比较奇特,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称帝后对待没落的汉室子孙依旧是高规格。而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后,子孙后代对待曹氏也算是仁义为主,然而到了刘裕,他登上皇位之后,直接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作为一个皇帝,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有失民心,那么刘裕为何还要这样做?报复心理都知道

  • 刘裕,门阀政治的掘墓人,死后两个儿子接连被辅政大臣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檀道济,刘宋,皇帝,北魏,崔浩,谢灵运,门阀

    公元四百二十年,刘裕推翻了东晋王朝,建立了刘宋刘裕这个人在历史上给人的一个形象是,骁勇善战,特别勇猛,抡个大刀,敢扑向一千人刘裕建立刘宋王朝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个人有多么的英勇,他最大的意义在于结束了门阀政治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宋的建立也标志着,又从门阀政治回归到

  • 史官说帝王,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的刘裕,是如何气吞万里如虎的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刘裕,桓温,祖逖,刘邦,刘宋,刘备,刘秀,史说三国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赞叹过这么一位历史人物:“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那么,这位刘氏宋武究竟是何

  • 读《资治通鉴》“刘裕受禅”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刘裕,桓玄,高祖,资治通鉴,平定,武帝

    #头条创作挑战赛#宋武帝刘裕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399年,刘裕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了南方各大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致力于北伐,取巴蜀、伐南燕、灭后秦。420年,刘裕受晋恭帝禅,即位做皇帝,国号宋,南朝从此开始。刘裕就是南朝宋的高祖武皇帝。桓玄失败后

  • 南北朝时期,刘裕一度攻入关中,为何陈霸先的南陈只能偏安东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刘裕,陈霸先,侯景,北魏,萧绎,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规模是越打越大,从偏安东北的代国(北魏前身),到统一长江以北的北魏,拓跋家族只用了3代人的时间。哪怕是北魏分裂后,从东魏西魏,到北齐北周,再到隋朝,北朝的地盘也在一步步扩大。反倒是南朝却在不断缩水。南朝地盘最大的是南朝宋国时期,刘裕在位期间几乎打下了黄河以南的所有地盘,甚至一度攻入

  • 宋朝刘裕死后的托孤,堪称最失败托孤,小皇帝遭4个辅臣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刘裕,檀道济,宋朝,辅臣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数百位的皇帝的。在皇帝驾崩之后,要是太子年幼,那么皇帝也都是会临终托孤。就比如说比较著名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把刘禅托孤给了诸葛亮。然而却也有比较尴尬的托孤。宋朝刘裕死后的托孤,堪称最失败托孤,小皇帝遭4个辅臣处死。在宋朝时期,刘裕皇帝是南朝宋的创建者,而且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

  • 刘裕:我老了想退位让贤,大臣纷纷夸赞,仅一人听明白:他想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裕,桓玄,皇帝,大臣

    刘裕:我老了,想退位才配。大臣们都称赞他,只有一个人明白:他要当皇帝,自然是有些技巧的。公元420年,刘裕取代金朝建立宋朝,史称刘宋。然而,刘裕出身贫寒,征伐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当了皇帝之后,他的容貌也是不错的。乱朝政府,特下诏书:“以后凡出征大臣,都由朝军陪同,军队还给朝廷。”傅亮是刘宋的奠基人

  • 卢循犹犹豫豫错失击败刘裕的机会,刘裕战略运转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卢循,孟昶,豫州,太守,建康

    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五月八日,也就是在刘毅桑落洲惨败后的第二天,东晋朝廷实施大赦。刘裕下令招募军队,对于参军士兵将来的犒赏与六年前京口参加义军的犒赏相同,并征发百姓修筑石头城,在京师实施戒严。不少人建议要分兵防守各个交通要道,刘裕却说:“敌众我寡,如果分兵把守各处,则敌人极易看出我们的虚实。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