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时期,刘裕一度攻入关中,为何陈霸先的南陈只能偏安东南?

南北朝时期,刘裕一度攻入关中,为何陈霸先的南陈只能偏安东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摆渡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3/12/6 20:39:21

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规模是越打越大,从偏安东北的代国(北魏前身),到统一长江以北的北魏,拓跋家族只用了3代人的时间。

哪怕是北魏分裂后,从东魏西魏,到北齐北周,再到隋朝,北朝的地盘也在一步步扩大。反倒是南朝却在不断缩水。

南朝地盘最大的是南朝宋国时期,刘裕在位期间几乎打下了黄河以南的所有地盘,甚至一度攻入关中。

可经历了南朝齐国、南朝梁国,到了南朝陈国的时候,不仅丢了巴蜀,甚至连荆州、淮南都不属于南陈了,这是咋回事呢?

一、刘裕急忙回家称帝,因此南朝丢了关中。

刘裕带领东晋大军北伐的时候,不仅打跑了北魏大军,而且还攻入关中,灭掉了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后秦。这么一来,长安和洛阳这两座古都,可就都重新回到汉人政权手里了。

刘裕本来打算把长安经营好,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北伐北魏,统一天下。要真这么办了,那就没有南北朝了,刘裕所建立的宋国将会统一天下。

可偏偏这个关口,刘裕的后勤部长刘穆之在建康病逝了!刘穆之是刘裕最信任的人,有点类似刘邦萧何曹操荀彧刘备诸葛亮。南方的钱粮赋税,都捏在刘穆之手里。

所以说,刘穆之去世以后,刘裕立刻放弃了继续北伐,甚至连长安也不敢久留,直接带领大军回到了建康。他担心东晋那些宗室们搞事情,把他的老家给端了可就不好了!

但是长安好不容易打下来,该如何处置呢?刘裕是这么安排的,他留下了他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刘义真当时多大呢?只有12岁,真不知道刘裕怎么想的。

除了刘义真,刘裕还留下了沈田子、王镇恶(王猛的孙子)、王修等大将辅佐刘义真。这种安排纯粹是后来长安内乱的祸因。

因为沈田子和王镇恶关系很不好,结果麻烦来了,沈田子杀掉了王镇恶,而王修又杀掉了沈田子,刘义真又把王修给杀了。这下好了,长安城能打的大将全部因为内讧搞没了。那还玩个球啊!

刘裕连忙让朱龄石前去镇守长安,刘义真带着大量财宝往南跑,结果被赫连勃勃的大夏军赶上。刘义真仅以身免,朱龄石则战死沙场。至于关中,则落入了赫连勃勃的大夏之手。

所以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国以后,很自然就丢了关中之地。而当时的刘裕年纪太大了,称帝2年后就病逝了,因此再也无法组织起一场像样的北伐。

北魏到了第三位君主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攻入统万城,灭亡大夏政权,顺利将关中收入囊中。

二、刘裕刚死,刘宋就丢了洛阳、滑台、虎牢关。

在北魏看来,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本身就是北魏的地盘。刘裕当年北伐的时候,强行把这片地盘给抢走了。

北魏第二位君主明元帝拓跋嗣早年忌惮刘裕的威名,不敢夺回故土。等到刘裕一死,拓跋嗣觉得机会来了!因为新上台的小皇帝刘义符年纪太小,根本就不顶事儿。

  1. 首先,拓跋嗣把北方的柔然揍了一顿,腾出手来这才南下。他派遣大将奚斤攻打滑台,久攻不下后,拓跋嗣亲自带领5万大军南征。镇守滑台的宋将王景度立马撒丫子跑了,滑台就这么落入了拓跋嗣之手,成皋侯元苟儿被任命为兖州刺史。
  2. 其次,拓跋嗣派遣寿光侯叔孙建攻打青州、兖州的各大郡县。刘宋的兖州刺史徐琰得知消息后,也撒丫子跑路了。奚斤也趁着这个档口拿下了豫州。从而北魏彻底拿下了青州、兖州、豫州各地。
  3. 再者,奚斤拿下豫州后,围攻虎牢关还是久攻不下。这个时候拓跋嗣亲自带兵前来,他断了虎牢关的水源,导致虎牢关不攻自破。虎牢关是洛阳的门户,拿下虎牢关,洛阳自然唾手可得。自此河南、山东等300多里的土地,再次落入了北魏之手。

所以说,北魏是趁着刘宋国丧期间,趁机拿下了河南、山东的大片地盘。虽说胜之不武,可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呢?一代明君拓跋嗣在战场上操劳过度,年仅32岁就病逝了。

三、梁武帝萧衍、梁元帝萧绎父子,丢了长江以北以及蜀地。

南齐开国之君萧道成接管刘宋的江山时,基本上也维持了原来的版图。淮河以南包括蜀地的大片地盘,依旧是南朝的地盘。

到了南梁梁武帝夺取南齐江山时,地盘基本上也没啥变化。不过由于北魏内部动荡不安,导致分裂成了西魏和东魏,这个时候梁武帝倒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赚了一笔。

梁武帝趁着北魏六镇起义的好时机,派遣白袍将军陈庆之带着7千人马北伐,结果还真的成功收复了洛阳、荥阳。陈庆之打了47场大仗,平定北方32座城池,算是创造了奇迹。

不过由于梁武帝压根没把陈庆之当回事,没有派遣援军支援,结果导致平定六镇起义的尔朱荣杀回来后,陈庆之所夺取的地盘,一眨眼功夫又全都丢了。那么梁武帝父子是怎么丢失南朝地盘的呢?

第一,梁武帝丢了长江以北。

此后梁武帝就变得比较墨迹了,他倒是很想攻城略地,可拖延症迟迟让他下不了北伐的决心。直到东魏大将侯景主动投靠梁武帝,终于让梁武帝又高兴了一场。

原来侯景声称,自己要带着河南大片地盘归顺南梁。好家伙,梁武帝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自己不需要动一刀一枪,就能白得那么多土地,这绝对是血赚啊!因此梁武帝立马加封侯景为河南王,岂不知这是南朝悲剧的开端。

侯景和梁武帝之间压根就互不信任,几番试探以后,侯景觉得被梁武帝出卖了,因此果断发动了反叛。侯景攻入建康,把梁武帝围在台城,最终将其活活饿死。

南朝此后陷入了一片混乱,梁武帝以为捡了个大便宜,谁知道是抱了一个炸弹回来。东魏、北齐的领头人高澄、高洋兄弟俩,陆续夺取了河南以及淮南的大片地盘,将北齐领土拓展到了长江以北。

第二,梁元帝萧绎,丢了蜀地和江陵。

侯景之乱后,南朝基本废了。梁武帝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互相厮杀,不仅忘了手足之情,也忘了找侯景报仇雪恨。

梁武帝的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和第八子武陵王萧纪纷纷称帝,一个镇守荆州,一个镇守蜀地。双方倒是先干了起来。

称帝以后的梁元帝萧绎,为了击败弟弟萧纪,居然偷偷给西魏的宇文泰通风报信,让他偷袭蜀地。好家伙,直接导致蜀地被西魏攻占。萧绎虽然击败了弟弟,可也使得南朝丢了蜀地。

这还不够,萧绎后来要求西魏归还蜀地,宇文泰觉得他莫名其妙,二话不说派遣宇文护、杨忠等人,攻克江陵,灭了萧绎。这么一来军事重镇江陵,也被萧绎给搞丢了。

所以说,南朝在侯景之乱后,地盘损失惨重。西魏和北齐成了大赢家,其中北齐拿下了长江以北、江陵以东的大片地盘。而西魏更是最大的赢家,他们拿下了蜀地、江陵,使得版图拓宽了将近一倍,粮草、人口也大幅度增长,为日后北周灭北齐、隋朝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总结:陈霸先和王僧辩内讧,再牛的人也无力回天啊!

陈霸先和王僧辩,是南朝平定侯景之乱的主力。两人曾经都在梁元帝萧绎手底下干活,因此侯景之乱被平定后,他们俩在建康合伙把萧绎的儿子萧方智立为新君。

可没多久王僧辩就反水了,他迫于北齐大军的压力,居然改立梁武帝的侄子萧渊明为帝。这可把陈霸先气坏了。因此陈霸先起兵10万,果断攻入建康,灭掉了王僧辩。

南朝经历了那么多内乱,再经历陈霸先和王僧辩的斗争,战斗力急剧下降。所以说陈霸先建立南陈后,能保住东南一隅的地盘,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就是南朝国土逐渐丧失的整个过程,对于南北朝这段历史,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探讨。

标签: 刘裕陈霸先侯景北魏萧绎梁武帝

更多文章

  • 宋朝刘裕死后的托孤,堪称最失败托孤,小皇帝遭4个辅臣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刘裕,檀道济,宋朝,辅臣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数百位的皇帝的。在皇帝驾崩之后,要是太子年幼,那么皇帝也都是会临终托孤。就比如说比较著名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把刘禅托孤给了诸葛亮。然而却也有比较尴尬的托孤。宋朝刘裕死后的托孤,堪称最失败托孤,小皇帝遭4个辅臣处死。在宋朝时期,刘裕皇帝是南朝宋的创建者,而且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

  • 刘裕:我老了想退位让贤,大臣纷纷夸赞,仅一人听明白:他想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裕,桓玄,皇帝,大臣

    刘裕:我老了,想退位才配。大臣们都称赞他,只有一个人明白:他要当皇帝,自然是有些技巧的。公元420年,刘裕取代金朝建立宋朝,史称刘宋。然而,刘裕出身贫寒,征伐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当了皇帝之后,他的容貌也是不错的。乱朝政府,特下诏书:“以后凡出征大臣,都由朝军陪同,军队还给朝廷。”傅亮是刘宋的奠基人

  • 卢循犹犹豫豫错失击败刘裕的机会,刘裕战略运转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卢循,孟昶,豫州,太守,建康

    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五月八日,也就是在刘毅桑落洲惨败后的第二天,东晋朝廷实施大赦。刘裕下令招募军队,对于参军士兵将来的犒赏与六年前京口参加义军的犒赏相同,并征发百姓修筑石头城,在京师实施戒严。不少人建议要分兵防守各个交通要道,刘裕却说:“敌众我寡,如果分兵把守各处,则敌人极易看出我们的虚实。并且

  • 刘裕执掌大权后,为何还坚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真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魏国,曹魏,宋国

    说起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曹操,因为他所建立的魏国活到了最后,可是实际上真正的赢家应该是司马家族,要知道魏明帝在位时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强行夺取了魏国的政权,本以为是给曹氏家族打工的人,没想到反客为主,自此之后天下改姓司马,同时两晋时期也随之而来。可惜的是司马家族并没有将晋朝延

  • 刘裕七个儿子,无一善终,难道“多子反成灾”?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裕,刘骏,皇位,刘义康,刘子业,刘义隆,刘义真

    不论是哪个朝代,只要它有传承,那么基本上这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个昏庸无能的皇子,甚至还有皇子为了皇位互相内斗,严重的情况可能都会使得朝代覆灭,而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被辛弃疾称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刘裕一共有七个儿子,但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刘裕。缺少家教我国历史中都是由男性在外拼搏

  • 为什么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刘裕,刘渊,蜀汉,北魏,刘邦,刘秀,汉室

    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那么,身为

  • 历史上唯一的战神皇帝南宋刘裕:草根逆袭,开杀害禅让之君的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刘裕,皇帝,北魏,平定,刘邦,南宋刘裕,禅让之君

    在我们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朝代更迭,换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其中不乏有一些拥有政治才能的优秀领导者,但是因为帝王家多为传承制度,子承父业,也导致了很多昏君的出现。历史上,很多朝代更迭,多是在当朝皇帝暴虐、贪图享乐、没有政治上领导才能,导致贪官横行、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乱世之中,总会出现能够拯

  • 副市长刘裕斌参加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刘裕斌,规划局,滨州市,市政府,局党组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2022年4月24日下午,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召开“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自然资源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副市长刘裕斌同志到会指导并讲话。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增永同志主持会议。会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班子成员聚焦推动“八大品质”提升,围绕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国

  • 刘裕草草结束第二次北伐,率军南撤,真的是因为“篡位心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裕,王镇恶,桓玄,陈霸先,檀道济,萧道成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稼轩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曾如是说到。刘寄奴,指的便就是南朝宋政权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我们都知道,刘裕一生南征北战,先是击败了桓楚政权,匡扶晋室,而后铲除司马休之、刘毅等人,又平定了孙恩、卢循等人的起义,而后数次北伐进

  • 刘裕:一生杀6位皇帝,从农民逆袭成天子,却坑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刘裕,皇帝,桓玄,刘邦,司马昭,平定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统治者更替,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不过在魏晋时期,皇位的继承、禅位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并不存在打打杀杀。 可是到了后世,朝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往往得不到善终。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那就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