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最后的军事对手,层层布局分化刘毅实力,派兵突袭一举歼灭

刘裕最后的军事对手,层层布局分化刘毅实力,派兵突袭一举歼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调侃历史 访问量:4739 更新时间:2023/12/17 16:19:25

卢循之乱被平定后,东晋朝廷暂时度过了一次灭顶之灾,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又再次凸显了出来,而这场斗争主要来自刘毅刘裕之间。

刘毅性格刚愎自用,自视甚高,本来,他与刘裕一起在京口起兵,同为兴复晋室的功臣,虽然暂时推举刘裕为主,但一直以来,对刘裕心存不服。然而,桑落洲惨败却让他名望大损,相反,刘裕接连取得了灭亡南燕、讨平卢循的大功,这让两者的声望出现了巨大差距。刘裕没有读过多少书,而刘毅却自认为是个风雅士人,因此,朝廷中不少士大夫都与他倾心结交。

附庸风雅,这是当时特定的大环境所决定的,谁都不能免俗。即便是刘裕也必须周旋于当时的文化氛围中。

长期以来,刘毅一直与刘裕作梗,起初,刘裕想重用王谧,而刘毅却向王谧发问玉玺何在,吓得王谧弃官东逃;继而,刘毅阻挠刘裕任命刘敬宣为江州刺史,在刘毅的一再坚持下,刘裕只好将刘敬宣罢免,刘敬宣伐蜀失败后,刘毅一直要借刘裕之手杀死刘敬宣;刘裕决定北伐南燕,而刘毅坚决阻止;当刘裕劝阻刘毅进攻卢循,刘毅也是置之不理。这里面当然有二人不愿对方建功立业、提高声望的因素,也有不断打击对方下属、削弱对方势力的目的。

如今,两人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刘毅将矛头对准了刘裕的亲信、江州刺史庾悦。

刘毅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让自己加督江州,朝廷同意了,任命其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都督。刘毅顺便上书称∶"丧乱以来,江州作为主战场,已变得十分残破,且江州身处帝国腹地,户口不满数十万,地域不过数千里,却层层配置各类军府,因此,建议解散军府,令刺史府迁往豫章,而原刺史府所在地浔阳,接近山蛮,应当有所防备,建议刺史留下一千兵力驻守。”刘毅的目的就是将刘裕的心腹庾悦解除军职,吞并江州部队。刘裕当然明白刘毅的用心,但他采取了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策略,对刘毅的请求一概表示同意。于是,庾悦被解除了都督、将军官职,而以单车刺史的身份迁往豫章,刘毅命令亲信赵恢率领一千人马驻守浔阳,原庾悦军府中三千将士全部划归刘毅卫将军府中。

刘毅如今是庾悦的顶头上司,他不断向庾悦发号施令,督促严急,庾悦又气又怕,行至豫章不久,就背上生疽而死。庾悦死后,刘毅又要求朝廷将江州交给自己,刘毅拿到了豫州、江州两州的军政大权。

这是义熙七年四五月间的事。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刘裕与刘毅之间似乎相安无事。

第二年即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四月,刘裕的弟弟、荆州刺史刘道规因病请求返回京师。朝廷改授其为都督豫州、江州及扬州之宣城、淮南、庐江、历阳、安丰、堂邑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持节,常侍,征西大将军如故,也就是说,将刘毅与刘道规对调。然而,由于刘道规病重,未能接受豫州刺史一职。刘道规在荆州数年,秋毫无犯,临行前,两名随身卫士将府中的凉席拿到船上,刘道规即将二人拖到街市中斩首,同年闰六月,刘道规病死,终年43岁。

刘道规的死,让东晋朝廷又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权力博弈。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毅接替荆州刺史,腾出的江州刺史一职,交给了孟怀玉,豫州刺史一职交给了青州刺史诸葛长民;诸葛长民的青州刺史交给了宣城内史檀祗;冀州刺史则由刘穆之改为刘敬宣。去年,刘裕消灭南燕后,在淮河以北设立了北徐州,任命哥哥刘道怜为北徐州刺史,驻防彭城,此时不变。

刘毅以朝廷近畿的豫州、江州二州换取上游荆州,表面上看,得大于失,但实际上是得不偿失。这是因为,刘裕、刘毅二人的根本在北府。义熙元年,刘裕即以豫州换取了刘毅的兖州,牢牢控制了北府旧地,而将刘毅调往密迩京畿的豫州,虽然豫州从地理上更加接近京师,但刘毅却失去了旧有的根据地。如今,八年过后,刘裕故伎重演,又将刘毅从他经营了七年多的豫州调往上游荆州,而刘道规在荆州也已经苦心经营了七年之久。且刘道规离去后,未带走一位荆州故吏,表面上看,这是刘道规高风亮节,实际上,未尝不是牵绊刘毅的一种策略。刘裕从刘毅手上拿到了豫州和江州,将下游完全控制到自己手中,而刘毅则将要前去陌生的荆州,并失去了朝廷内权。对于刘裕而言,趁着刘毅前往荆州上任、在荆州立足未稳之际,对其实施突袭,将是解决刘毅问题的一个最佳时机。

东晋朝廷授予刘毅的官职为都督荆州、宁州、秦州、雍州四州及河东、河南、广平、义成四郡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持节,公如故。刘毅接受任命后,尚且不知危险就在眼前,显得志得意满。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又上书朝廷称,荆州户口不足十万,兵器缺乏,广州虽萧条,但能够出产颜料,请求加督交州和广州。刘裕当然对刘毅的意图心知肚明,但他欲擒故纵,麻痹敌人,于是,同意了刘毅的请求。

除了要求加督交广二州,刘毅还对左卫将军刘敬宣念念不忘。

刘毅与刘敬宣的过节路人皆知,刘敬宣伐蜀失利后,刘毅曾千方百计欲将其置之死地,后经何无忌强力劝解,这才作罢。此时,刘毅又对刘敬宣说∶“我将去西部上任,想以你为长史、南蛮校尉,有辅佐我的意思吗?”刘敬宣当然知道自己一旦成为刘毅的下属,势必会被刘毅借故除去,因此十分担心。他向刘裕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刘裕笑道∶“老兄放心,我保证老兄平安。”不久,刘裕就任命刘敬宣为使持节、都督北青州军郡事、征虏将军、北青州刺史,领清河太守,很快又升领冀州刺史。北青州治所在东阳城,是刘裕平定南燕后,命令北青州刺史羊穆之构筑的。

桑落洲惨败后,刘毅的豫州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不久,留后的主簿袁兴国又在历阳发动叛乱,可以说,刘毅的政治资本受到了空前打击。为巩固地位,以防万一,刘毅在西上之际,带走了一万多人的豫州旧部和江州部队。与此同时,他还请求朝廷允许丹阳尹郗僧施为南蛮校尉、后将军司马,以毛修之为卫将军司马、辅国将军、南郡太守,刘裕也都答应了,以刘穆之代替郗僧施为丹阳尹。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八九月间,刘毅抵达江陵以后,大量调整荆州原有的地方官员,安插亲信。当时,正值刘毅病重,郗僧施等人担心刘毅一旦去世,在荆州的刘毅一党将群龙无首,面临灭顶之灾。于是,他们让病中的刘毅请求朝廷允许自己的堂弟、兖州刺史刘藩西上荆州,作为自己的副手。刘裕也假装同意了。

九月初,刘藩从治所广陵(江苏扬州)前往京师朝见,刘裕当即下令将其逮捕,一同被捕的还有刘毅的另一位同党、尚书仆射谢混

九月十二日,刘裕以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名义下诏,公布刘毅的罪状,并将刘藩、谢混二人赐死。

处死兖州刺史刘藩后,刘裕即任命自己的哥哥、北徐州刺史刘道怜改任青州、兖州二州刺史,镇守大本营京口;以姨表兄弟刘怀慎接任北徐州刺史,镇守彭城;以青州刺史诸葛长民为豫州刺史,而以檀祗为青州刺史。

从整个安排上看,北有镇守东阳城的北青州刺史刘敬宣,中间是驻守彭城的北徐州刺史刘怀慎,然后是自己的亲哥哥刘道怜驻守京口根据地,而以檀祗镇守京口对岸的广陵,可以说,刘裕已完全控制了北府传统的势力范围。至于诸葛长民,同属中兴功臣,但此人性格贪婪,聚敛大量美女财宝,为地方之患。将其从青州调离,入主豫州,名义上是提拔了,实际上,刘裕是将异己势力赶出了北府旧地,而且,豫州一万多文武将士均被刘毅带走,豫州实力已大不如前了。

九月十五日,刘裕即率领各路大军从建康出发,西上讨伐刘毅。参军王镇恶请求拨付给自己一百艘轻型战舰,担任大军先锋。九月二十九日,大军到达姑孰,刘裕即以王镇恶为振武将军,命其与龙骧将军蒯恩率领一百艘轻型战舰作为前锋,率先向西进发。

王镇恶接受命令后,在鹊洲、浔阳、沔口、巴陵四地因遇到大风共耽误了四天,到十月二十二日,他们来到豫章口,距离江陵城仅仅二十里。

王镇恶、蒯恩这支突袭部队,一路上均对外宣称是兖州刺史刘藩的军队,因此没有人怀疑,连刘毅也信以为真。

抵达豫章口以后,王镇恶、蒯恩率领部队弃船登岸,分为两队,蒯恩在前,王镇恶居后。停泊在岸边的每艘船上都留下一两人,岸上则插六七面大旗,放置一面战鼓,王镇恶对留守的士兵说∶“估计我们抵达城下,就擂鼓,造成后面有大军到来的假象。”他又另外分出一支军队前往江津水上要塞,烧毁荆州船只。王镇恶率军径直前往偷袭江陵,他对前军说∶“如果有人问及,就只说是刘兖州到了。”荆州百姓和荆州守军都对此深信不疑。

这支偷袭部队离江陵城还有五六里的样子,正巧遇到了刘毅部将朱显之带着十几个骑兵、几十个步兵前往江津。朱显之问是何人的部队,士兵们回答是刘兖州到了。朱显之非常警惕,他飞马向前逼问刘兖州在哪里,士兵们回答在队伍的后面。朱显之来到后队,却没有发现刘藩,反而看到士兵们携带着攻城器械,同时又看到江津方向火光冲天,而江上也传来了阵阵战鼓之声。朱显之意识到这绝非刘藩之军,他调转马头,飞马回城,向刘毅报告∶“城外出现大军,似乎是从下游而来,即将进城,江津的船只已经被烧毁!”

刘毅立即传令关闭城门。

然而,城门尚未来得及关闭,王镇恶率领的晋军已尾随而至,闯入了外城。

大城之内,刘毅有八队士兵一千多人,已经集合。蒯恩率军从东门入城后,即向北进攻射击厅,向前进攻内城的东门;王镇恶从东门入城后,便进攻内城的西门,又分兵进攻内城的南门,与此同时,还纵火焚烧了外城的南门和东门,又派人将诏书、赦文及刘裕写给刘毅的书信都传给刘毅。刘毅看也不看,全部将其烧毁。

在内城以内,刘毅尚有广陵、京口旧部六队一千多人,豫州西府旧部两千多人。守军还不相信刘裕会亲自前来,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时,卫将军长史谢纯正要前往拜见刘毅,听到出事,手下劝说他赶紧回家避难,谢纯斥责道∶“我是人家的下属,要逃到哪里呢?”遂进入州政府。谢纯,是谢安二哥谢据少子谢允的二儿子,谢纯的大哥谢裕与刘裕关系甚深,而谢纯却是刘毅的长史,对刘毅忠心耿耿。谢纯的少弟谢述,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小谢"谢脁的爷爷。

当天中午饭的时候,战斗打响,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左右,最后,荆州守军逃的逃,降的降,内城守军逐渐稀少。有一个叫王桓的人,家住江陵,曾经亲自斩杀桓谦,被刘裕赏识,作为亲随。前不久,王桓请求回江陵探亲,迎接家眷上京,这时,他也率领十几个人协助王镇恶进攻内城。王桓熟悉地形,他在内城东门以北三十步的地方挖掘了一处通进内城的洞穴,王桓最先进入,王镇恶率众从后跟进,于是,突入内城,与内城守军短兵相接。

王镇恶所率将士与刘毅从下游带来的将士,很多是表兄表弟等亲戚关系的,王镇恶让士兵们边打边谈,并告知荆州守军这次是刘裕亲自率领大军前来。一时间,内城守军军心大乱,斗志全无。

战斗到傍晚,内城衙门堂前守军战线被攻破,刘毅猛将赵蔡被斩杀,而刘毅的亲兵却仍然关闭东西厢房,固守死战。王镇恶担心深夜不分敌我,自相残杀,胜负难料,就率军退出内城,打开南门,给刘毅留下逃路。

刘毅担心南门外有伏兵,半夜三更,他率领身边三百多人打开内城北门逃出。刘毅常骑的战马拴在外城,仓促间,无马可骑,刘毅索要儿子刘肃民的马,刘肃民竟然不给。朱显之对刘肃民说∶“人家要取你父亲的人头,你竟然怜惜马匹不给,如今你自己逃亡,将逃到何处”朱显之将马夺来,交给了刘毅。

刘毅等人突出北门后,正遇到王镇恶的部队,无法突破,又转而冲击蒯恩所部。经过一天的战斗,士兵们均已筋疲力尽,刘毅得以突出包围,从外城东门逃奔城外的牛牧佛寺。毛修之对谢纯说∶“你只需随我而去。”谢纯不从,被乱军所杀。

义熙元年年初,刘毅占领江陵,桓氏子弟桓蔚也曾从江陵逃往牛牧佛寺,然后北逃到后秦。刘毅得知该寺一名叫僧昌的和尚隐匿了桓蔚,就把僧昌杀了。如今,刘毅来到寺外,请求入寺避难,寺庙僧人回答“过去,亡师隐匿桓蔚,而被刘毅将军所杀。如今,实在是不敢再容留外人了。”

刘毅叹息道∶“为法自弊,竟到此等田地!”走投无路的他只得上吊而死。十月二十三日,王镇恶将刘毅的尸体在江陵街市上再行斩首,并将刘毅在江陵的儿子、侄儿们全部斩杀,刘毅的哥哥刘模北逃到襄阳,雍州刺史鲁宗之将其斩首。

刘毅被杀后二十日,刘裕的大军才到达江陵城,时间是十一月十三日,这里面当然有刘裕对建康方面不放心的因素。

刘裕抵达江陵后,将郗僧施诛杀。当初,毛修之担任刘毅的卫将军司马,却一直结好刘裕。虽然在江陵之战中,毛修之与刘毅的谐议参军任集之等人拼死抵抗,但刘裕还是赦免了他。

刘裕以王镇恶平定刘毅之功,封其为汉寿县子,食邑五百户。

标签: 刘裕刘毅王镇恶豫州太守

更多文章

  • 刘裕北伐后秦:详细的战略部署与兵力,晋军月余便完成收复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晋军,王镇恶,檀道济,洛阳

    东晋实施的数次北伐,主要从三个方向展开∶一个是从荆州北上,另一个是从淮泗北上进入黄河,第三个是从淮河向西北攻击前进,进入河南的东南部,夺占许昌、项城、开封等地。桓温北伐前秦就是从荆州入武关,进入关中;他北伐前燕则是从淮泗北上,进入黄河;而祖逖北伐则大致走的是第三条进军路线。就打击后秦来说,最捷径的路

  •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首开恶例,为何将司马家族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刘裕,司马家族,刘宋,皇帝,曹魏,刘邦

    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的做法比较奇特,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称帝后对待没落的汉室子孙依旧是高规格。而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后,子孙后代对待曹氏也算是仁义为主,然而到了刘裕,他登上皇位之后,直接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作为一个皇帝,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有失民心,那么刘裕为何还要这样做?报复心理都知道

  • 刘裕,门阀政治的掘墓人,死后两个儿子接连被辅政大臣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檀道济,刘宋,皇帝,北魏,崔浩,谢灵运,门阀

    公元四百二十年,刘裕推翻了东晋王朝,建立了刘宋刘裕这个人在历史上给人的一个形象是,骁勇善战,特别勇猛,抡个大刀,敢扑向一千人刘裕建立刘宋王朝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个人有多么的英勇,他最大的意义在于结束了门阀政治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宋的建立也标志着,又从门阀政治回归到

  • 史官说帝王,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的刘裕,是如何气吞万里如虎的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刘裕,桓温,祖逖,刘邦,刘宋,刘备,刘秀,史说三国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赞叹过这么一位历史人物:“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那么,这位刘氏宋武究竟是何

  • 读《资治通鉴》“刘裕受禅”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刘裕,桓玄,高祖,资治通鉴,平定,武帝

    #头条创作挑战赛#宋武帝刘裕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399年,刘裕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了南方各大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致力于北伐,取巴蜀、伐南燕、灭后秦。420年,刘裕受晋恭帝禅,即位做皇帝,国号宋,南朝从此开始。刘裕就是南朝宋的高祖武皇帝。桓玄失败后

  • 南北朝时期,刘裕一度攻入关中,为何陈霸先的南陈只能偏安东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刘裕,陈霸先,侯景,北魏,萧绎,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规模是越打越大,从偏安东北的代国(北魏前身),到统一长江以北的北魏,拓跋家族只用了3代人的时间。哪怕是北魏分裂后,从东魏西魏,到北齐北周,再到隋朝,北朝的地盘也在一步步扩大。反倒是南朝却在不断缩水。南朝地盘最大的是南朝宋国时期,刘裕在位期间几乎打下了黄河以南的所有地盘,甚至一度攻入

  • 宋朝刘裕死后的托孤,堪称最失败托孤,小皇帝遭4个辅臣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刘裕,檀道济,宋朝,辅臣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数百位的皇帝的。在皇帝驾崩之后,要是太子年幼,那么皇帝也都是会临终托孤。就比如说比较著名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把刘禅托孤给了诸葛亮。然而却也有比较尴尬的托孤。宋朝刘裕死后的托孤,堪称最失败托孤,小皇帝遭4个辅臣处死。在宋朝时期,刘裕皇帝是南朝宋的创建者,而且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

  • 刘裕:我老了想退位让贤,大臣纷纷夸赞,仅一人听明白:他想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刘裕,桓玄,皇帝,大臣

    刘裕:我老了,想退位才配。大臣们都称赞他,只有一个人明白:他要当皇帝,自然是有些技巧的。公元420年,刘裕取代金朝建立宋朝,史称刘宋。然而,刘裕出身贫寒,征伐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当了皇帝之后,他的容貌也是不错的。乱朝政府,特下诏书:“以后凡出征大臣,都由朝军陪同,军队还给朝廷。”傅亮是刘宋的奠基人

  • 卢循犹犹豫豫错失击败刘裕的机会,刘裕战略运转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卢循,孟昶,豫州,太守,建康

    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五月八日,也就是在刘毅桑落洲惨败后的第二天,东晋朝廷实施大赦。刘裕下令招募军队,对于参军士兵将来的犒赏与六年前京口参加义军的犒赏相同,并征发百姓修筑石头城,在京师实施戒严。不少人建议要分兵防守各个交通要道,刘裕却说:“敌众我寡,如果分兵把守各处,则敌人极易看出我们的虚实。并且

  • 刘裕执掌大权后,为何还坚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真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魏国,曹魏,宋国

    说起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曹操,因为他所建立的魏国活到了最后,可是实际上真正的赢家应该是司马家族,要知道魏明帝在位时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强行夺取了魏国的政权,本以为是给曹氏家族打工的人,没想到反客为主,自此之后天下改姓司马,同时两晋时期也随之而来。可惜的是司马家族并没有将晋朝延